导读:本文包含了广东紫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紫珠,广东,草科,连翘,马鞭,金石,开环。
广东紫珠论文文献综述
杨智颖,袁欢,周莹,林朝展,彭光天[1](2019)在《广东紫珠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岭南常用药材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地上部分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文献数据对照,将其分别鉴定为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1-(E)-propenyl)-2,6-dimethoxyphenoxy]-propyl-β-D-glucopyranoside(1)、peiioside A(2)、syringalide A 3′-α-L-rhanmnopyranoside(3)、parvifloroside A(4)、 leucosceptoside B(5)、alyssonoside(6)、longissimoside B(7)、acteoside(8)、forsythoside B(9)和poliumoside(10)。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和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广东紫珠中4个含量较为丰富的苯丙素类化合物6、8、9和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为广东紫珠在抑菌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卢炜,黄剑[2](2019)在《广东紫珠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紫珠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由于传统人工栽培技术的制约,目前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资源,但野生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应用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栽培广东紫珠已成为制药行业的主要来源。该文介绍了苗床准备,插条选择,苗床的温度、湿度、光照、换气以及炼苗等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并同时对紫珠不同部位、不同节位以及不同节位茎段带叶扦插进行了比较试验,从结果可知叶片对广东紫珠茎段生根起了较大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26期)
刘敏,王胜坤,张宁南,赵志刚,陆俊锟[3](2019)在《珍贵树种林下套种广东紫珠的密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珍贵树种人工林下不同套种密度对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生长的影响,于7 a生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檀香Santalum album混交林下设置3个密度处理种植广东紫珠,即在行间套种1行、2行、3行,株距为0.8 m,分别于定植后6、12和18个月调查其地径、树高和生物量。结果表明:3个套种密度处理间广东紫珠地径差异不显着(P≥0.05),而高生长在各时间段均差异显着(P <0.05),单株生物量差异极显着(P <0.01),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本研究筛选出降香黄檀-檀香混交林下套种广东紫珠的适宜密度为行间栽种3行(12 500株·hm-2),6个月收获1次,每年可采收广东紫珠1 479.08 kg·hm-2(鲜重),收入可达5 916.33元·hm-2,可显着增加林农短期收益,为珍贵树种规模发展提供了一种实用可行的经营模式。(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彭辉武,李萍,潜伟平,刘江华,黄卫和[4](2018)在《广东紫珠太空诱变育种药物成分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个广东紫珠太空诱变育种的F_3家系及普通广东紫珠作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东紫珠药材中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优选诱变后的广东紫珠品系药物总含量与对照普通广东紫珠比较差异不明显;萍紫94#、萍紫142#连翘酯苷B、金石蚕苷含量有向根部富集的特征,不同品系广东紫珠不同部位连翘酯苷B、金石蚕苷含量均表现为根>叶>茎枝。(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23期)
毕红玉,付辉政,周志强,戴冕,冯童童[5](2018)在《广东紫珠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广东紫珠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广东紫珠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5,7,2',6'-四羟基黄酮(1)、2,3-dehydrosilychristin(2)、silychristin A(3)、二氢槲皮素(4)、丁香脂素(5)、杜仲树脂酚(6)、(7R,8S)-3,5'-dimethoxy-4',7-epoxy-8,3'-neolignane-5,9,9'-triol(7)、(2S,3R)-methyl-7-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5-carboxylate(8)、curcasinlignan B (9)、香草醛(10)、19α-羟基熊果酸(11)、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12)和蔷薇酸(13)。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广东紫珠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21期)
戴冕,付辉政,周志强,毕红玉,冯童童[6](2018)在《广东紫珠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凝胶以及制备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东紫珠茎叶和叶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rpeside B(1)、loliolide(2)、(3S,6E,10R)-10-β-D-吡喃葡萄糖-3,11-二羟基-3,7,11-叁甲基-1,6-二烯(3)、lanceolatin A(4)、大豆素(5)、开环异落叶松脂醇(6)、(7S,8R)-4,9,9′-叁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基新木脂素(7)、silybin A(8)、isosilybin A(9)、isosilybin B(10)、2,3-脱氢水飞蓟宾(11)、silychristin A(12)、silychristin B(13)、isosilychristin(14)、silydianin(15)、nigaichigoside F2(16)。结论化合物4~15为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09期)
郑钦方,丁野,肖聪颖,申欣,汪冶[7](2018)在《不同产地广东紫珠的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紫珠药材中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并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广东紫珠的质量差异。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生长年限的广东紫珠中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相差比较大。广东紫珠山地2年生栽培品、农田3年生栽培品和野生品的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较接近,生长半年的种苗及一年采2次的栽培品与野生品中上述2个成分含量差异较大。20批广东紫珠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生长半年的种苗与其他样品不同,单独聚为一类。本研究可为广东紫珠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杨必成,邓薇,王枫,汪利群,杨义芳[8](2018)在《广东紫珠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广东紫珠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以巨噬细胞作为试验模型,以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模拟炎症感染状态,观察广东紫珠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过程的干预作用。结果与0μg/ml组相比,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的广东紫珠均可以显着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IL-8的分泌和NF-κB活性(均P<0.05),且存在浓度效应关系,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结论广东紫珠治疗妇科炎症疾病的机制与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内NF-κB P65表达途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TNF-α和IL-8分泌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03期)
陈冈,付辉政,戴冕,冯童童,王栋[9](2017)在《广东紫珠茎和叶乙醇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茎和叶的70%乙醇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M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方法及文献资料查询来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广东紫珠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药倍半萜内酯D(1),丁香酸(2),黑麦草内酯(3),荆芥内酯(4),4-羟基苯甲酸(5),4-羟基苯甲醛(6),日本金粟兰内酯A(7),1R,8-二羟基薄荷醇(8)。结论:化合物1、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中药》期刊2017年08期)
孙刚,晏晨,陈维,马四补,李春植[10](2016)在《广东紫珠药材最适采收期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月份广东紫珠药材中金食蚕苷和连翘酯苷B含量季候性动态变化和药材产量季候性动态变化,为综合利用广东紫珠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典方法对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种植的广东紫珠药材2014年每月中旬进行含量测定,同时采用随机法进行产量评估,结合金食蚕苷和连翘酯苷B两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与产量,确立广东紫珠适宜采收期。[结果]11月中旬指标成分含量最高,10月中旬广东紫珠药材含量高于药典标准8倍多,且此时产量为全年最高,所以此时采收药材较为合适。[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广东紫珠药材种植基地的含量产量季候动态变化图,对指导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广东紫珠药材生产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6年09期)
广东紫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东紫珠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由于传统人工栽培技术的制约,目前主要依靠天然野生资源,但野生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应用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栽培广东紫珠已成为制药行业的主要来源。该文介绍了苗床准备,插条选择,苗床的温度、湿度、光照、换气以及炼苗等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并同时对紫珠不同部位、不同节位以及不同节位茎段带叶扦插进行了比较试验,从结果可知叶片对广东紫珠茎段生根起了较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东紫珠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智颖,袁欢,周莹,林朝展,彭光天.广东紫珠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抗菌活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2].卢炜,黄剑.广东紫珠土培扦插快速繁殖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9
[3].刘敏,王胜坤,张宁南,赵志刚,陆俊锟.珍贵树种林下套种广东紫珠的密度效应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4].彭辉武,李萍,潜伟平,刘江华,黄卫和.广东紫珠太空诱变育种药物成分含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
[5].毕红玉,付辉政,周志强,戴冕,冯童童.广东紫珠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8
[6].戴冕,付辉政,周志强,毕红玉,冯童童.广东紫珠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8
[7].郑钦方,丁野,肖聪颖,申欣,汪冶.不同产地广东紫珠的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
[8].杨必成,邓薇,王枫,汪利群,杨义芳.广东紫珠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
[9].陈冈,付辉政,戴冕,冯童童,王栋.广东紫珠茎和叶乙醇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Ⅱ)[J].中国现代中药.2017
[10].孙刚,晏晨,陈维,马四补,李春植.广东紫珠药材最适采收期的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