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尾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杆、转盘、转块、第一齿轮、第一轴承、螺杆、第二齿轮、螺纹块、滑杆、第一销轴、传动杆、第二销轴、活动板、传动柱和卡杆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柱贯穿至放置块的内腔,卡杆贯穿至传动柱的内腔,达到可以固定导尿袋防止下坠的效果,该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解决了现有医院的导尿管相连的导尿袋都是通过绳子扣接在病床上,安装起来不方便,并且由于尿袋随着尿液的增加会拖拽导尿管,因此会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的问题,增强了病人的舒适度,增强了导尿装置的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尾板(3),所述床尾板(3)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块(4),所述放置块(4)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的内腔设置有尿袋(6),所述尿袋(6)的顶部贯穿至放置槽(5)的顶部并连通有导尿管(7),所述床尾板(3)的右侧且位于放置块(4)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10),所述转杆(8)的左侧贯穿至床尾板(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床尾板(3)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的底部与第一齿轮(11)啮合,所述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所述螺纹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左侧与床尾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块(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销轴(17),所述第一销轴(17)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8),所述传动杆(18)远离第一销轴(17)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9),所述第二销轴(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的顶部与床尾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21),所述传动柱(21)的右侧贯穿床尾板(3)并延伸至放置块(4)的内腔,所述放置块(4)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卡杆(22),所述卡杆(22)的底部贯穿放置块(4)并延伸至传动柱(21)的内腔。

设计方案

1.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尾板(3),所述床尾板(3)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块(4),所述放置块(4)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的内腔设置有尿袋(6),所述尿袋(6)的顶部贯穿至放置槽(5)的顶部并连通有导尿管(7),所述床尾板(3)的右侧且位于放置块(4)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10),所述转杆(8)的左侧贯穿至床尾板(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所述床尾板(3)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的底部与第一齿轮(11)啮合,所述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所述螺纹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的左侧与床尾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块(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销轴(17),所述第一销轴(17)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8),所述传动杆(18)远离第一销轴(17)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9),所述第二销轴(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的顶部与床尾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21),所述传动柱(21)的右侧贯穿床尾板(3)并延伸至放置块(4)的内腔,所述放置块(4)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卡杆(22),所述卡杆(22)的底部贯穿放置块(4)并延伸至传动柱(2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0)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传动柱(2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右侧与床尾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9)右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24),所述床尾板(3)右侧的底部且位于转杆(8)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25),所述定位杆(24)的左侧卡接在定位槽(25)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板(3)内腔的顶部且位于活动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6),所述螺杆(13)的顶部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26)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板(3)内腔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7),所述滑杆(16)的左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7)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板(3)内腔的顶部且位于螺杆(13)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8),所述活动板(20)的顶部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8)的内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泌尿外科主要治疗范围有:各种尿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肾脏和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睾丸附睾的炎症和肿瘤;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各种泌尿系损伤;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如尿道下裂、隐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导致的肾积水等等。医学上,经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导尿分为导管留置性导尿及间歇性导尿二种。

导尿装置时泌尿外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医用设备,但现有医院的导尿管相连的导尿袋都是通过绳子扣接在病床上,安装起来不方便,并且由于尿袋随着尿液的增加会拖拽导尿管,因此会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降低了病人的舒适感,降低了导尿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具备可以固定导尿袋防止下坠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医院的导尿管相连的导尿袋都是通过绳子扣接在病床上,安装起来不方便,并且由于尿袋随着尿液的增加会拖拽导尿管,因此会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尾板,所述床尾板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设置有尿袋,所述尿袋的顶部贯穿至放置槽的顶部并连通有导尿管,所述床尾板的右侧且位于放置块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杆的左侧贯穿至床尾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床尾板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底部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侧与床尾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一销轴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与床尾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右侧贯穿床尾板并延伸至放置块的内腔,所述放置块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底部贯穿放置块并延伸至传动柱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传动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与床尾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右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床尾板右侧的底部且位于转杆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杆的左侧卡接在定位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床尾板内腔的顶部且位于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螺杆的顶部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床尾板内腔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杆的左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床尾板内腔的顶部且位于螺杆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板的顶部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杆、转盘、转块、第一齿轮、第一轴承、螺杆、第二齿轮、螺纹块、滑杆、第一销轴、传动杆、第二销轴、活动板、传动柱和卡杆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柱贯穿至放置块的内腔,卡杆贯穿至传动柱的内腔,达到可以固定导尿袋防止下坠的效果,该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解决了现有医院的导尿管相连的导尿袋都是通过绳子扣接在病床上,安装起来不方便,并且由于尿袋随着尿液的增加会拖拽导尿管,因此会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的问题,增强了病人的舒适度,增强了导尿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使活动板更加稳定的向右移动,同时起到了减震的效果,通过定位杆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使转盘在停止旋转时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第二轴承的设置,能够使螺杆更加稳定的旋转,防止出现晃动的现象,同时对螺杆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通过第一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杆更加流畅的在床尾板的内腔滑动,减少了滑杆与床尾板之间的摩擦,延长了滑杆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滑杆起到了限位的效果,通过第二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活动板更加流畅的在床尾板的内腔滑动,减少了活动板与床尾板之间的摩擦,延长了活动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活动板起到了限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3床尾板、4放置块、5放置槽、6尿袋、7导尿管、8转杆、9转盘、10转块、11第一齿轮、12第一轴承、13螺杆、14第二齿轮、15螺纹块、16滑杆、17第一销轴、18传动杆、19第二销轴、20活动板、21传动柱、22卡杆、23弹簧、24定位杆、25定位槽、26第二轴承、27第一滑槽、28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尾板3,床尾板3内腔的顶部且位于活动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6,螺杆13的顶部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26的内腔,通过第二轴承26的设置,能够使螺杆13更加稳定的旋转,防止出现晃动的现象,同时对螺杆13起到了限位的效果,床尾板3内腔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7,滑杆16的左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7的内腔,通过第一滑槽27的设置,能够使滑杆16更加流畅的在床尾板3的内腔滑动,减少了滑杆16与床尾板3之间的摩擦,延长了滑杆16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滑杆16起到了限位的效果,床尾板3内腔的顶部且位于螺杆13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8,活动板20的顶部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28的内腔,通过第二滑槽28的设置,能够使活动板20更加流畅的在床尾板3的内腔滑动,减少了活动板20与床尾板3之间的摩擦,延长了活动板20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活动板20起到了限位的效果,床尾板3的右侧设置有放置块4,放置块4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5,放置槽5的内腔设置有尿袋6,尿袋6的顶部贯穿至放置槽5的顶部并连通有导尿管7,床尾板3的右侧且位于放置块4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盘9,转盘9右侧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24,床尾板3右侧的底部且位于转杆8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25,定位杆24的左侧卡接在定位槽25的内腔,通过定位杆24和定位槽25的设置,能够使转盘9在停止旋转时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晃动的现象,转盘9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10,转杆8的左侧贯穿至床尾板3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床尾板3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2,第一轴承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4,第二齿轮14的底部与第一齿轮11啮合,螺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螺纹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6,滑杆16的左侧与床尾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螺纹块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销轴17,第一销轴17的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8,传动杆18远离第一销轴17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9,第二销轴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0,活动板20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传动柱2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3,弹簧23的右侧与床尾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弹簧23的设置,能够使活动板20更加稳定的向右移动,同时起到了减震的效果,活动板20的顶部与床尾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柱21,传动柱21的右侧贯穿床尾板3并延伸至放置块4的内腔,放置块4顶部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卡杆22,卡杆22的底部贯穿放置块4并延伸至传动柱21的内腔。

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尿袋6放在放置槽4的内腔,放好后转动转块10,转块10旋转带动转盘9旋转,转盘9旋转带动转杆8旋转,转杆8旋转带动第一齿轮11旋转,第一齿轮11旋转带动第二齿轮14旋转,第二齿轮14旋转带动螺杆13旋转,螺杆13旋转带动螺纹块15向上移动,螺纹块15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销轴17向上移动,第一销轴17向上移动带动传动杆18向上偏移,传动杆18向上偏移带动第二销轴19向右移动,第二销轴19向右移动带动活动板20向右移动,活动板20向右移动带动传动柱21向右移动,传动柱21向右移动带动贯穿至放置块5的内腔,再将卡杆22向下移动贯穿至传动柱21的内腔,致使达到可以固定导尿袋防止下坠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通过转杆8、转盘9、转块10、第一齿轮11、第一轴承12、螺杆13、第二齿轮14、螺纹块15、滑杆16、第一销轴17、传动杆18、第二销轴19、活动板20、传动柱21和卡杆22的配合使用,通过传动柱21贯穿至放置块4的内腔,卡杆22贯穿至传动柱21的内腔,达到可以固定导尿袋防止下坠的效果,该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解决了现有医院的导尿管相连的导尿袋都是通过绳子扣接在病床上,安装起来不方便,并且由于尿袋随着尿液的增加会拖拽导尿管,因此会增加病人的不舒适感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9138.X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790477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61M1/00

专利分类号:A61M1/00;A61G7/05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李博

第一申请人:李博

申请人地址: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

发明人:李博;邓国;刘滴

第一发明人:李博

当前权利人:李博

代理人:黄艳丽

代理机构:1129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泌尿外科临床用导尿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