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分析“接力模式”和“反馈模式”下东西方代际文化差异背景下代表性国家的养老模式特点,在我国当前低生育率、少子化情况下,构建适合我们国情的倡导“反馈模式”的家庭养老模式与“接力模式”的社区政府养老二者并举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代际文化差异;养老模式
0 引言
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人口出生率的逐年降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新常态。从国际通用的老龄化标准来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到该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该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的7%,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整体处于老龄化阶段(如图1所示)[1],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业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积极有效解决养老问题也成为各国政府以及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其中,我国于200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07%进入老龄化阶段,而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又以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未富先老等特点备受世界瞩目,据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到达顶峰,65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较2018年翻一倍达到4.8亿[2],面对来势汹汹的老龄化中国,习主席曾于2016年5月再三强调养老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指示“养老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4次提到“养老”字样[3],因此,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将根据费孝通先生对东西方代际文化差异的分类,选择代表性国家,分析其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养老模式特点。
由于茶叶的消费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投入更多的金钱来消费茶叶。但是好茶叶数量少,并且价格不菲,加上现如今加之目前茶叶污染问题严重,茶叶的价格更是不断攀升。因此许多不良商家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盗用知名品牌,生产假冒伪劣茶叶。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不但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原本正版商品品牌的价值。因此需要一套防伪溯源系统来降低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可能性。现阶段使用的防伪技术的效果并不能很好抑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现阶段的防伪技术主要是在外包装上进行特殊的标注,这些技术很容易被破解,从而让人把这些“山寨”产品视为正品。
费孝通于1983年根据东西方代际文化差异将东西方家庭模式概括为“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东方文化的“反馈模式”(也有称“反哺模式”)下,每一代在成年之后具有承担赡养上一代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即儒家思想倡导的“孝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而西方文化的“接力模式”下,上一代具有抚养下一代的责任,而下一代却没有赡养上一代的义务,就像接力赛跑,子女成年后即离开父母,只向自己的下一代负责,无需赡养父母。不同的代际文化背景下催生了东西方不同的养老模式。我们将选择不同文化背景下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进行分析。由世界数据银行提供的数据知(见表1)[1],英国、德国、美国三国具有典型的西方代际文化特点又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国对养老问题的探索历史悠久而且卓有成效;而日本、新加坡、韩国同中国一样,具有典型的东方代际文化,倡导“孝道”文化,其中日本,虽然相对于西方代表国家较晚进入老龄化社会,却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如图1所示),2017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德英美三国达到27%,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
1 西方“接力模式”代际文化下各国的养老模式
受宗教文明影响,德国代际文化呈现“接力模式”,崇尚独立和个人奋斗,其养老主要是依靠自己和国家及社会的扶持而不是依靠家庭、依靠子女,根据《德国老年人生存状态实录》显示96.8%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生活不能自理才会选择机构养老。只要能生活自理,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同居抱团”实现互助养老,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老人聚集居住在一起,这种养老模式既保持相互的独立性尊重个人隐私,又能在生活上互相照顾精神上相互慰藉。在同代抱团互助养老的基础上,近年来德国还出现“多代居”互助养老[4],即年轻人和老年人集聚在一起,年轻人低价租住老年人的房子并担负对老人的基本照顾,其实质就是将依赖血缘关系的家庭养老模式转变为非血缘关系的社会互助型养老模式,利用各年龄段居民聚在一起产生的生活氛围来提升养老服务建设的实效性。
图1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主要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趋势
(数据来源:世界数据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
表1 东西方代际文化下代表性国家老龄化时间
(数据来源:世界数据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
国家 进入老龄化时间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1930年1925年1940年1971年2000年1999年
同样,英国养老不依赖子女,依靠国家和社区,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不但在本国取得巨大成效,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英国,居家社区养老由政府直接管理和评估,政府既要管理评估养老服务社区的养老条件、资金使用、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等,还要对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进行评估,评估其家庭状况、被照顾情况、相关病史等[5]。英国的社区养老含有3个层面:一是在社区内接受照顾,二是由社区负责照顾,主要靠动员社区内部的人,如老人的家人、亲戚、朋友、邻里以及其他的社区志愿者,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志愿地或有组织地为老年人提供照料和服务,给予人文关怀。三是对社区提供照顾,也就是向社区照顾者提供帮助和支援,连结社区内部的非正式及正式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最适当的照料和服务社区照顾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四大板块,社区照顾的内容和服务主要有四大特点:政策引导、体系完整、政府出资、依靠社区。其中提供服务的人员中既有政府雇佣的专业人员,也有很多志愿服务人员,尤其是有很多低龄老人退休后更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1.4.5 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 研究区域有河流,水库等水体,为了区分水体,把水体指数作为一项分类特征数据,计算公式:
韩国是非常看重家庭观念的国家,其养老模式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现行《民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义务,父母可取消赠予。然而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以及城镇化进程,家庭的养老角色日渐弱化,其养老保障逐渐从家庭转移到政府承担,随着政府对养老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养老设施不断升级,综合性福利养老院、养老院也逐步开始被人们所接受。韩国从2000年开始,逐步设立日间护理中心、短期护理中心和家庭护理人员派遣中心等机构,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居家养老需求。韩国的介护保险制度则从2008年开始[10],以《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法》的正式实施为标志,完成了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此外,低生育率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政府鼓励韩国老人退休后选择再就业,既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又可以实现“老有所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当前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11],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多样化需求的提升,三种养老模式分别呈现不同变化:其中家庭养老如同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发展进程,在当前的“少子化”、“城镇化”及西方文化等影响下呈现出其历史的局限性和脆弱性,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家庭养老将逐步呈现弱化趋势;然而我国的机构养老虽然符合养老服务社会化集中的发展趋势,却因我国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造成人均养老服务供给资源严重不足、养老价格高涨以及国家监管不力、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机构养老在短时间内很难成为我国养老主要模式;社区养老虽然既能扬机构养老的专业化、集中化之所长,又能避其成本高、老人难适应之短板,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然而,社区养老模式目前还在探索期,各项服务职能和服务设施还不完善,服务单一缺少多样化,社区养老如果没有制度的监管、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注入、方法的革新,其后续发展也将举步维艰。在当前情况下,我国要积极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博采东西方代际文化背景下养老之所长,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倡导“反馈模式”的家庭养老与“接力模式”的社区政府养老二者并举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2 东方“反馈模式”代际文化下各国的养老模式
东方“反馈模式”下,所列代表性国家均通过立法或税收倾斜等政策,强制或鼓励子女对老人进行经济以及精神抚慰上的赡养义务。然而随着老龄化进程、低生育率带来家庭规模日渐缩小,原有通过立法保障的子女反馈养老模式逐步弱化,其养老的主体逐步转向机构或社区养老,同时,低生育率带来劳动力匮乏,各国纷纷鼓励老年人继续就业,实现“老有所为”。
新加坡是世界上首个为赡养父母而立法的国家,《赡养父母法令》规定子女不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将被罚款1万新元或判处1年有期徒刑;但如与父母同住可享受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9],同时也鼓励老年人继续工作为自身负责,推动具有强制储蓄功能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和以房养老方法。此外,新加坡社区养老机构的“三合一家庭中心”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即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少集中管理,老年人还可协助照顾幼儿,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满足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了“代沟”的出现。
西方“接力模式”下,虽然所列国家的养老模式各有特点,但总体而言均是老年人追求独立自主,其养老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上均不依赖子女而是依靠自己或国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明细,老年人更多选择居家自主互助养老,或根据需求订购养老服务,社区主要承担养老服务的提供和保障,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更多在于引导管理及针对高龄、失能、低收入等群体兜底保障养老服务。同时,西方老年人更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或者选择退休后继续工作实现“老有所为”。
家庭养老在日本具有悠久的社会文化根基,在很多社会保障法中,如生活保护法、老人福利法、儿童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残疾人福利法等都有明确规定,强制家庭对亲属的赡养法律,尤其是对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一般也都是以家庭或亲属的护理为前提,公共福利服务和市场化的服务等仅是一种补充。然而随着日本的少子化、低生育率及家庭规模日渐缩小,越来越多空巢、独居老人出现,原有家庭养老功能名存实亡,日本的老人赡养已经由家庭赡养为主逐步走向社会化、多元化。政府致力于发展介护技术、完善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时考虑全龄化人口需求,使得居家养老基本需求全面得到满足;同时对照顾父母的子女实施免税政策鼓励子女赡养老人,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慰藉。面对日益加剧的“少子化”和“空巢”现象,日本最值得借鉴的是养老护老政策跨越各个服务体系,相继推出“水量监测法”、“电量监测法”、“煤气用量监测法”、“垃圾上门回收巡视”等等[8],上门服务同时顺带担任巡视工作,判断老人的生活情况,必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护理。
受宗教文明和移民历史文化的影响,美国老年人一样注重独立尊重,养老依靠自己和国家与机构而不依赖子女。其养老模式既有政府兜底的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源于联邦政府的扶老政策的综合性老人健康护理计划(简称PACE)[6],对55岁以上体弱、患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所必需的医疗护理救助服务,所有费用由政府保障;又有民间组织的活跃的多元化的社区养老模式[7],如会员制模式的居家养老,通过缴纳一定的会费而接受志愿者或机构的养老服务;还有大型集中养老社区里“抱团养老”以及针对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及低收入老人的专业机构养老,构建了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所有老人全阶段的多层次多元化立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尤其值得借鉴的是美国“无龄化”生活模式,美国的老人只要身体健康符合所申请工作岗位需求可以一直进行工作,此举既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不足,又可以满足老人“老有所为”的精神追求。
3 对我国构建养老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水资源论证各个阶段、过程和主要环节的分析,结合现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主要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或新增。经过梳理主要包括委托制度(新增)、资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新增)、有偿服务制度(完善)、专家评聘制度(完善)、公共参与制度(完善)、审批制度(完善)、后评估制度 (新建)、评估考核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等11项制度。主要制度设计详见图1。
(1)动态增加数据库表字段。动态增加数据库字段会改变表结构,增加维护的难度,有的数据库系统并不支持动态增加字段。
首先,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实现家庭养老。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以及传统的“落叶归根”的影响,根据调查90%的老年人希望在自己家里安度晚年,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复理疗、文化娱乐等专业服务。同时,在当前国家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养老问题还是要依靠家庭养老;所以,国家政府一方面应努力宣传弘扬“尊老敬老”,另一方面应该颁布立法强制子女对父母进行赡养,通过税收倾斜鼓励子女多陪伴父母,家庭养老不仅是经济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的抚慰作用。
其次,大力发展国家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验,必须清楚认识到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国家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才符合养老产业化发展趋势,同时机构养老或社区养老,老人既可以得到细致专业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又可以因同龄人集体生活排解孤单寂寞满足老人的精神情感需求。因此我国要积极学习日本和韩国的介护技术,学习英国的居家社区照顾、精细化养老服务,美国政府的兜底保障计划,推广德国的“抱团养老”,建立以家庭养老和机构社区养老二者并举的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有效利用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资源,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大力发展。
最后,在当前的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无论是“接力模式”还是“反馈模式”的国家,均鼓励老年人退休后继续就业或再创业。而我国很多人到达退休年龄(我国法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55岁)依然具有劳动能力,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另外我国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此外,我国人均接受教育年限延长,实际人均工作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这对于劳动力资源匮乏的今天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国家就应该改变仅以年龄为依据进行工作能力判断的社会意识,倡导“无龄化”生活方式,鼓励老人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老年人再就业是一举多得的措施,从老龄群体层面能提高其经济水平,拓展其社交范围,丰富其精神生活,实现其继续发挥能力“老有所为”的需求,比如77岁从事绘画事业的摩西奶奶、74岁开创褚橙种植的褚时健,再比如在欧美等国随处可见白发公务人员、空乘人员、道路安全引导员、博物馆讲解员等;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则可缓解因人口急剧老化引起的劳动力匮乏,当前国家养老基金缺口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世界数据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
[2]廖生武,谭碧慧,李文源,陈保安.广州市城乡老年人医养服务模式探析与策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
[3]丁艳琳.国外互助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困境的启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8(12):42-43.
[4]吴志成.德国“多代居”空间环境建设及其借鉴启示[J].老龄科学研究,2015(6):66-72.
[5]陈伟.英国社区照顾之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本土化进程及服务模式的构建 [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3-99.
[6]黄淑娴,杨芷玥,黄翰.美国社区居家养老典型模式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7(7):13-14.
[7]Howe,Deborah.Adapting Communities for an Aging Population[J].Planning,2016,10:44-45.
[8]周驰,翁嘉.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社会学,2018,12(39):33-37.
[9]朱婀丹.国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53-55.
[10]詹军,等.韩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政策[J].世界地理研究,2017,04:49-61.
[11]十九大报告如何为“养老”绘就蓝图[EB/OL].2017-10-22.epaper.rmzxb.com.cn.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Old-age Care Model under the Intergenerat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Department of Port Management,Guangzhou Maritime University,Guangzhou 510725,China)
Abstract:China s aging popu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and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How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depending on the aged and enjoying the aged is a problem worthy of our deep consideration.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pension mode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under the relay model and feedback model ,and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w fertility and fewer children in China,constructs a model that suits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dvocates both the feedback model family pension model and the relay model community government pension model.
Key words:population aging;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pens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2-0291-03
收稿日期:2019年6月18日。
基金项目:广州航海学院2018年创新强效资助项目(编号F410608)。
作者简介:宋静(1977-),女,山东威海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系统管理优化、企业管理的研究。
标签:模式论文; 社区论文; 家庭论文; 老人论文; 国家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价值工程》2019年第22期论文; 广州航海学院2018年创新强效资助项目(编号F410608)论文; 广州航海学院港航管理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