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框架,减振,主动,支座,塑性,风速。
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宋丹丹,张涛涛,谈荣[1](2014)在《巨型框架悬挂减振结构的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巨型框架悬挂减振结构中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刚度系数的变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给出了参数分析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优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使综合减振系数最大,此时悬挂楼层的位移角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且可以通过增加刚度系数来减小层间位移角;存在最优的刚度系数使综合减振系数最大,而此时悬挂楼层层间位移角可能不满足要求,这可以通过增加阻尼系数来保证。(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27期)
侯铂,盛宏玉[2](2012)在《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脉动风模拟与风振时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巨型框架的一种结构方案为算例,建立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及抗振结构的分析模型,并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谱模拟了脉动风的速度时程,由此研究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脉动风振的位移、基底剪力及加速度时程反应,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能够显着降低结构的风振反应,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结构形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张敏[3](2012)在《巨型减振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线性最优半主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线性最优主动控制的原则,提出了同时控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最优主动控制策略,导出修正Riccati方程,由此利用磁流体阻尼器,对巨型减振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半主动控制,表明该结构体系的半主动控制能显着地降低主框架的振动位移,能有效地降低主、次框架的振动加速度.(本文来源于《广西工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侯铂[4](2012)在《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脉动风荷载数值模拟及风振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在城市中不断涌现出来。巨型框架结构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这种结构形式具有整体性好、受力明确、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对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进行有限元时程分析,即在巨型框架的子框架底部增设隔振支座,以达到降低结构在脉动风作用下风振响应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结构的振动控制原理与隔振支座的力学性能,同时阐述了自然界风的特性与结构顺风向荷载的计算理论,然后结合高层建筑风工程理论用MATLAB程序对脉动风实现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风谱验证。采用SAP2000软件对一个主框架五层、次框架四层的巨型框架结构进行弹性风振时程分析。论文分析了在不同的调谐比与阻尼比状态下巨型框架抗振结构与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位移与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本案例的巨型框架分别存在一个最优调谐比与最优阻尼比。经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得到抗振结构与减振结构的自振周期以及在脉动风作用下的位移、基底剪力、加速度等方面的风振响应,并对上述的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隔振支座能够显着改善巨型框架的受力性能,能够显着降低巨型框架抗振结构的风振响应。因此隔振技术在巨型框架的设计与施工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与应用空间。(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2-04-01)
赵静,叶献国[5](2011)在《基于ANSYS的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对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比较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和抗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改变调谐比等关键参数,研究了这些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1-11-04)
徐勤,尤培华,叶献国[6](2010)在《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对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计算,得出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位移及内力等地震响应。比较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和抗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6-18)
徐勤,尤培华,叶献国[7](2010)在《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对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计算,得出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位移及内力等地震响应。比较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和抗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0年S2期)
尤培华[8](2010)在《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建筑结构日益向着体系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超高层是未来研究的主题。巨型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发展的需要。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调谐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多种减振功能。本文采用在次框架与主框架的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柱,使次框架与主框架分离,并在次框架的底层柱底设置减振耗能装置,组成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本文阐述了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进而建立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计算模型,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以一个主框架为叁大层的巨型框架减振结构为例,利用SAP2000软件对抗震结构和减振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并对比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特性。论文分析了抗震结构和减振结构的地震响应,并对比了两种结构的地震响应结果。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减振效果,隔震支座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淦克丽[9](2010)在《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隔震支座参数优化及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建筑结构日益向着体系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超高层在未来是研究的主题。巨型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发展的需要。目前,巨型结构的发展由普通的巨型框架结构到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直至后来改进到带附加柱的巨-子型控制结构体系。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调谐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多种减振功能。本文采用隔震支座将主框架和子框架隔离开来,组成巨型框架减振结构。本文阐述了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进而建立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以一个主框架为六大层的巨型框架减振结构为例,利用SAP2000软件对传统抗震结构和减振结构进行弹塑性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和弹性脉动风时程反应分析。论文讨论了传统抗震结构和减振结构的地震响应和脉动风响应,并对两种结构的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减震和抗风效果;巨型框架结构的减振效果随着刚度比和阻尼比变化都呈现一定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淦克丽,盛宏玉,叶献国[10](2010)在《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具有调谐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多种减振功能。文章采用隔震支座将主框架和子框架隔离开来,组成巨型框架减振结构;首先建立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结构动力模型得出减振结构运动方程,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地震反应的线性时程分析,比较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和巨型框架抗震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减振结构方案有明显的减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巨型框架的一种结构方案为算例,建立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及抗振结构的分析模型,并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谱模拟了脉动风的速度时程,由此研究了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脉动风振的位移、基底剪力及加速度时程反应,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能够显着降低结构的风振反应,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结构形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丹丹,张涛涛,谈荣.巨型框架悬挂减振结构的参数分析[J].山西建筑.2014
[2].侯铂,盛宏玉.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脉动风模拟与风振时程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张敏.巨型减振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线性最优半主动控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2
[4].侯铂.巨型框架减振结构脉动风荷载数值模拟及风振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
[5].赵静,叶献国.基于ANSYS的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C].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1
[6].徐勤,尤培华,叶献国.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C].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7].徐勤,尤培华,叶献国.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10
[8].尤培华.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
[9].淦克丽.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隔震支座参数优化及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
[10].淦克丽,盛宏玉,叶献国.巨型框架减振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