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秩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秩序,景观,建筑,景颇族,傣族,景观设计,背街。
景观秩序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宇[1](2019)在《浅谈文化秩序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目标中的体现——以陕西省澄城县尧头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陕西省澄城县尧头村为例,通过阐述文化秩序的内涵及村落景观价值目标的评价标准,分析文化秩序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目标确立和评价中的重要体现。(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叶雷,韦柯筠[2](2019)在《存量时代山水型城市的景观修补与秩序修复——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管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时代背景下,诸多山水型城市已步入存量时代,为了进一步优化山水城市景观风貌,研究发现在此类城市的建筑高度管控中往往存在规划研究成果较为理想而缺乏现实适应性、实际规划实施管理覆盖面与纵深度不足导致一般地区山水城景观不协调、管控保障机制相对缺乏导致建筑高度失序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的总体要求,重点探讨了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对策,其以山-水-城景观修补为出发点,意在探索基于完善山水景观保护格局与叁维景观校核系统,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景观问题为出发点的眺望视廊底线管控系统为主,天际线簇群弹性引导为辅,保护、现实与资本多元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秩序修复系统,并且为了强化建筑高度管控的强落地性,本文还提出了与高度管控相配套的实施管控保障机制,以期对其他山水型城市在景观转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孙昊,刘环[3](2019)在《建筑秩序下景观的介入与对话——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的景观环境营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自然与建筑融合共生"角度出发,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为例,思考在不规则异形剧场建筑空间秩序下的景观介入与环境对话,探讨在室外公共空间中,自然与空间结构、人的行为习惯等相互之间的影响。向内有其自身的构成关系,向外则与环境找寻关联,两者共同作用,确定了妫汭剧场景观与建筑的共生关系。(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9年09期)
姚勇[4](2019)在《牛粪:民国滇西傣族社会的景观、燃料及其权力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牛粪曾是民国时期滇西傣族村落中最让外来观察者印象深刻的社会景观,并与谈之色变的瘴气联系在一起。在外来观察者眼中牛粪是瘴气的病源之一,而地方性知识中燃烧干牛粪则是抵御瘴气的办法。这一悖论背后的实质是柴薪问题,需要追溯山地与河谷社会之间的资源控制现象。傣族社会中形成土司贵族烧柴薪、僧侣烧榕树枝、平民烧牛粪的燃料使用格局,可对社区中乡约、宗教信仰与权力秩序得到新的理解。土司的柴薪需求,也加强了河谷与山地社会之间多重的互动关系。牛粪的案例研究中反映出滇缅边境山地社会对河谷的社会生活与权力秩序塑造及影响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琳,冯思豫,冯治宇,朱文霜[5](2019)在《浅谈城市滨水景观的空间秩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中的公共开放区域,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地。空间秩序的混乱导致滨水景观的空间布局、要素、形态失衡,破坏了生态环境,对人们的公共活动造成了影响。文章对滨水景观的空间构成进行分析,并提出其不合理性及构建变化有序的空间秩序,为重塑滨水景观空间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5期)
邢思琪,马建武[6](2019)在《景观设计中的比例和秩序——基于黄金分割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金分割比为切入点,梳理了其历史起源以及在东西方建筑、绘画、音乐等领域设计作品中的特征表现,归纳出东西方的艺术作品在整体的布局控制与细节的处理把握中都包含了对黄金分割比例的领悟与运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运用黄金分割比的景观设计案例,研究景观设计中的比例美与秩序感,以及不同审美习惯下设计作品的共通之处。研究结果认为:(1)黄金分割比是一种寻找秩序的工具,一种衡量设计的尺度,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工具本身不能进行设计,理想的布局构图还是由设计师自己决定的;(2)合理的秩序是设计师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则,不同的是东西方审美差异下设计师对秩序的感受及其处理手法,比例并非设计必须墨守的教条,而是要因势就循、因地制宜,符合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审美观和自然观。(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黄河清,张丽丽[7](1997)在《尊重景观秩序 延续传统文脉——飞来峡管理区招待所设计构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建于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的飞来峡招待所是一座小型的高级招待所,为使其建成后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设计时曾对所处环境,各项使用功能的布局、造型、层次等进行多方考虑、比较,使其建成后能体现延续传统建筑艺术,又能显露现代文化气息的和谐统一体。(本文来源于《珠江现代建设》期刊1997年02期)
本报记者,刘军[8](2018)在《首府:“破茧成蝶”入画来》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在城中走,景在心中留。一年多来,生活在首府的不少市民都惊喜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城镇环境越来越干净有序,黑臭河道越来越多地变身“景观河”,交通秩序越来越规范。一个城更美、水更清、路更畅的美丽宜居青城正“破茧成蝶”入画来。近年来,我市坚持问(本文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汉)》期刊2018-08-14)
崔武[9](2017)在《推进六大领域环境整治功能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指挥部获悉,今年,我市将聚焦老旧楼院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美丽宜居乡村环境、生态景观、城区道路景观和便民市场及周边秩序等六大领域,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和功能提升。其中,老旧楼院及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全市计划整治1(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7-05-17)
龙勇[10](2017)在《龙岗:突出问题导向提升城区环境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部署,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3日下午,龙岗区召开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动员大会,对“景观提升、洁净提升、绿化提升、秩序提升”等提升行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市城管局局长王国宾,龙岗区委书记高自民、区(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7-03-06)
景观秩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时代背景下,诸多山水型城市已步入存量时代,为了进一步优化山水城市景观风貌,研究发现在此类城市的建筑高度管控中往往存在规划研究成果较为理想而缺乏现实适应性、实际规划实施管理覆盖面与纵深度不足导致一般地区山水城景观不协调、管控保障机制相对缺乏导致建筑高度失序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的总体要求,重点探讨了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对策,其以山-水-城景观修补为出发点,意在探索基于完善山水景观保护格局与叁维景观校核系统,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景观问题为出发点的眺望视廊底线管控系统为主,天际线簇群弹性引导为辅,保护、现实与资本多元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秩序修复系统,并且为了强化建筑高度管控的强落地性,本文还提出了与高度管控相配套的实施管控保障机制,以期对其他山水型城市在景观转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秩序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文化秩序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目标中的体现——以陕西省澄城县尧头村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叶雷,韦柯筠.存量时代山水型城市的景观修补与秩序修复——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管控探索[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3].孙昊,刘环.建筑秩序下景观的介入与对话——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妫汭剧场的景观环境营造[J].城市住宅.2019
[4].姚勇.牛粪:民国滇西傣族社会的景观、燃料及其权力秩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张琳,冯思豫,冯治宇,朱文霜.浅谈城市滨水景观的空间秩序[J].广东蚕业.2019
[6].邢思琪,马建武.景观设计中的比例和秩序——基于黄金分割比[J].福建建筑.2019
[7].黄河清,张丽丽.尊重景观秩序延续传统文脉——飞来峡管理区招待所设计构思[J].珠江现代建设.1997
[8].本报记者,刘军.首府:“破茧成蝶”入画来[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8
[9].崔武.推进六大领域环境整治功能提升[N].青岛日报.2017
[10].龙勇.龙岗:突出问题导向提升城区环境品质[N].深圳特区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