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徽大别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别山,地区,岩石,树蛙,径流,田头,形态学。
安徽大别山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陈成[1](2018)在《大别山地区林蛙属(Rana)物种界定研究及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在安徽的分布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关于两栖动物的新物种与新分布的记录不断被报道。这些新的发现主要是由于早期对于物种的鉴定与分类大多拘泥于形态学度量指标的相互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度量标准的不一致,在物种的鉴定分类中存在很多的误判。现今,由于分子标记的广泛应用,物种的鉴定分类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物种的鉴定也不仅仅局限于形态学相关度量指标的比较。本次实验的研究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形态学比较与分子水平上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探讨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的种类归属问题;(2)通过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探究泛树蛙属物种的在安徽地区的分类与分布问题,同时对研究物种进行微卫星筛选工作。关于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分类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实验为对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的归属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共收集林蛙样品43只,通过形态学特征鉴定以及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对该地区林蛙物种进行鉴定。在形态学特征比较中发现该地区除已被确定的中国林蛙的存在外,还发现存在着一种不同于所有已知林蛙属物种的林蛙。疑似新种的林蛙在形态学方面区别于其他林蛙属物种的特征如下:①相对较大的体型(SVL:雄性50.9-62.8 mm,N=8;雌性53.0~68.3 mm,N=2);②吻端钝尖;③背侧褶宽厚平直,从颞部直至胯部;④吻棱的线条明显;⑤面颊部黑色叁角区域覆盖于鼓膜之上;⑥鼓膜直径与眼直径相等;⑦头部的长度与宽度几乎相等;⑧在个体的前臂,跗骨,背面的大腿以及胫骨有数条横向灰褐色的条纹;⑨背部的皮肤光滑,在前臂以及后肢上有细小的疣粒;⑩指端无扩张,相邻的手指长度Ⅲ>Ⅰ>Ⅳ>Ⅱ,指间无蹼,脚趾2/3蹼,蹼式Ⅰ2-1-Ⅱ2+-1+Ⅲ3-2Ⅳ2-2+Ⅴ。除对形态学各个特征以及相关指标的综合比较外,本实验基于多基因(12SrRNA、16SrRNA、Cytb、ND2、BDNF、Tyr 与 RAG1)对林蛙属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显示林蛙属内物种主要分为7个大支,研究中的疑似新种在系统发生关系树中单独成支,聚在长肢林蛙种组内,与寒露林蛙互为姐妹群,与原先认为的林蛙属物种系统关系相距较远。形态学比较与分子鉴定,将该地区发现的林蛙属物种定义为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林蛙(Rana dabieshanensis sp.nov.)。由于树蛙属与泛树蛙属两个属内所隶属的物种之间的相关间断性特征较少,两个属间的区别特征难以被界定。对此,不同的学者对这两个属内的某些物种的归属问题存在各自的见解。据文献记载,大别山地区的树蛙科物种共有四种:黑点树蛙、大树蛙、安徽树蛙与斑腿泛树蛙。考虑到树蛙属与泛树蛙属两个属的部分物种在形态学上难以区分,遂,本实验旨在从分子水平对大别山地区树蛙科物种进行分类。系统关系的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泛树蛙属物种与黄山地区发现的布氏泛树蛙属物种聚在一个大支系中,与凹顶泛树蛙、斑腿泛树蛙以及无声囊泛树蛙在系统关系上距离较远。且遗传距离的计算也显示出相同的结果。在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曾经记录的斑腿泛树蛙,通过系统发生关系确定该记录是由于形态学的相似性较高而对布氏泛树蛙的误判。考虑到布氏泛树蛙分布面积较广,几乎覆盖整个南中国地区,为了对该物种进一步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本实验对该物种的3碱基微卫星位点进行分离与筛选工作。共筛选得到的13对微卫星引物,并使其在21个个体上进行研究,扩增片段大小在112~267bp,等位基因(Na)的范围在2~5,其期望杂合度(HE)与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分别在0.463~0.712、0.174~0.957。(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2-01)
杨建[2](2003)在《安徽大别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以安徽大别山地区为目标,进行环境地质、资源状况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地形地貌、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等基础条件,对其进行环境地质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状况,在建立区域资源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安徽大别山地区资源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大别山地区近十年的人文、社会、资源、经济数据,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大别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建议和策略。(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3-05-26)
张永江,徐良金,王立全,赵能发[3](2000)在《安徽六安大别山地区水文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安徽省六安大别山地区的流域概况以及气象、水文基本情况,分析了降雨和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水面蒸发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00年02期)
管运财,高天山,吴海权[4](1995)在《大别山地区(安徽)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特征与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详细填图和研究资料,对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的分布特点、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进行了较系统总结,并对花岗岩类的起源及形成演化、顶蚀一塌陷侵位机制,及其与火山活动关系等作了较深入分析,为探讨大别山热隆史提供了较充分的地质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地质》期刊1995年03期)
钱存超,黄俊[5](1995)在《安徽大别山地区首次发现硅质岩》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大别山地区首次发现硅质岩钱存超,黄俊(安徽省地矿局区调所)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1994年在大别山岳西县境内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大别群”中深变质岩内首次发现一套硅质岩、变质砾岩、长石石英岩和绢云石英干枚岩为组合的表壳岩。硅质岩呈浅灰至灰...(本文来源于《中国区域地质》期刊1995年03期)
杨锡庸[6](1983)在《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个超镁铁质冷侵入体——对霍山县铙钹寨岩体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七十年代前期,从传统的“岩浆成因”观点出发,霍山饶钹寨岩体被认为是岩浆原地侵入、就地分异的产物。其实,N.L.鲍文早在1928年就对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的传统岩浆成因说提出了异议。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实验研究和野外地质工作的进展,深部地质资料的获得,以及板块理论的兴起,“固态冷侵入”的观点已得到更多资料的支持。用这种观点,能更合理地解释许多地质现象和地质问题。但当时我们并不十分确切了解上述这些进展,当然也就更谈不上用这一观点于实践,从而导致找矿勘探走(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期刊1983年04期)
杨锡庸[7](1983)在《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个超镁铁质冷侵入体——对霍山县铙钹寨岩体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七十年代前期,从传统的“岩浆成因”观点出发,霍山铙钹寨岩体被认为是岩浆原地侵入、就地分异的产物。其实,N.L.鲍文早在1928年就对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的传统岩浆成因说提出了异议。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实验研究和野外地质工作的进展,深部地质资料的获得,以及板块理论的兴起,“固态冷侵入”的观点已得到更多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期刊1983-06-30)
钱啸虎[8](1959)在《安徽大别山地区杉木生长情况与环境关系的初步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杉木(Cunninghamia sinensis.R.Br.)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于我国福建、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广东、浙江、安徽、湖北与四川等省。安徽省的大别山地区与黄山地区,均盛产杉木。杉木材质均匀,韧性强固,能耐水湿,不易腐朽,大量供给祖国工业建设与民间用材急需。1958年10月3日到11月13日,作者前往安徽大别山地区的霍山县(桃源河乡)、金(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1959年01期)
安徽大别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次研究以安徽大别山地区为目标,进行环境地质、资源状况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地形地貌、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等基础条件,对其进行环境地质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状况,在建立区域资源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安徽大别山地区资源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大别山地区近十年的人文、社会、资源、经济数据,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大别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徽大别山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王陈成.大别山地区林蛙属(Rana)物种界定研究及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braueri)在安徽的分布确定[D].安徽大学.2018
[2].杨建.安徽大别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
[3].张永江,徐良金,王立全,赵能发.安徽六安大别山地区水文特性分析[J].水文.2000
[4].管运财,高天山,吴海权.大别山地区(安徽)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特征与形成机制[J].安徽地质.1995
[5].钱存超,黄俊.安徽大别山地区首次发现硅质岩[J].中国区域地质.1995
[6].杨锡庸.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个超镁铁质冷侵入体——对霍山县铙钹寨岩体的再认识[J].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3
[7].杨锡庸.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个超镁铁质冷侵入体——对霍山县铙钹寨岩体的再认识[C].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1983
[8].钱啸虎.安徽大别山地区杉木生长情况与环境关系的初步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