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限制性营养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营养盐,限制性,管网,植物,生物,大亚湾,洞庭湖。
限制性营养盐论文文献综述
周艳彦,李伟英,张骏鹏,李柱,白涛[1](2016)在《给水管网细菌再生长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南方地区某服役给水管网3个取样点(A、B、C)的水质分析,探讨碳、氮、磷3种营养元素对细菌再生长潜力(Bacterial Regrowth Potential,BRP)的影响,研究该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结果表明,逐渐增加各取样点水样中的碳、氮、磷浓度,BRP亦随之升高;各营养元素达到一定浓度后,BRP趋于稳定。A、B、C处水样在充足磷浓度条件下,BRP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58.3%、405.3%和522.5%;充足碳浓度条件下,BRP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4.5%、107.7%和190.5%;充足氮浓度条件下,BRP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3.3%、63.3%和111.2%;充足磷的条件下BRP的平均增长率明显大于充足碳和氮的条件下BRP平均增长率。研究发现,A、B、C处水样在充足磷浓度条件下的BRP分别占充足无机营养条件下BRP的58.7%、81.6%和78.2%,磷在促进细菌再生长上占主导作用。因此,磷是该给水管网水细菌再生长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成果可为保障给水管网水质生物安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6年09期)
孙伟,汤宪春,徐艳东,张焕君,魏潇[2](2016)在《威海双岛湾海域营养盐特征、限制性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5年6月对威海双岛湾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DIN、PO_4-P和COD的特征及限制性因子。综合运用单因子指数、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和有机污染状况评价等方法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NO_3-N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N为双岛湾的主要污染因子,DIN、PO_4-P和COD平均浓度为164.99μg/L、4.51μg/L和0.93 mg/L。除部分站位DIN外,其余站位DIN、PO_4-P及COD浓度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盐及COD浓度平面分布总体呈现南高北低,湾内高于湾外趋势。N/P均值为83.04,营养结构特征为磷限制。对比历史数据,双岛湾N/P失衡呈逐年加剧趋势。富营养化指数均值为0.16,海水有机污染指数变化区间为-0.62~1.02,与富营养化指数法相比,海水有机污染指数法结论更为客观。(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25期)
孔范龙,郗敏,徐丽华,李悦,秦培瑞[3](2016)在《富营养化水体的营养盐限制性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目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氮、磷作为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对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受氮、磷营养盐限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了营养盐来源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总结了营养盐限制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缓解富营养化的营养盐主控因子。分析表明:营养盐的来源主要分为外源和内源,受外界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显着;浮游植物的生长受N/P比值及其绝对浓度的共同作用;在不同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强度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存在差异,并且存在限制性转换和共同限制的情况;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措施的提出应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前提下进行。(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苏玉萍,赖寿辉,林佳,钟燕平,邵凯[4](2015)在《富营养化饮用水源地山仔水库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关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表明,流域尺度上营养盐的控制和削减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关键措施,甄别水体限制性营养元素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时空格局上分析了富营养化饮用水源地山仔水库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结果表明,2003—2012年,山仔水库初级生产力的关键限制性营养元素为磷.秋、冬、春季,水体总磷浓度在0.02~0.09 mg·L-1左右,TN/TP原子比值在35~72之间,表明TP浓度相对低,磷为限制性营养元素;夏季表层水TP浓度在0.06~0.13 mg·L-1左右,TN/TP原子比值在11~13之间,表层水溶解性磷的浓度较低,磷主要蓄积在藻细胞内,由于温跃层的存在,底层释放的磷无法向表层水补给,故溶解态磷相对缺乏.总之季节变化对磷的限制性作用有显着影响.通过对山仔水库2003—2012年水体TP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分析得出,修复水体需要控制的TP浓度阈值为0.028 mg·L-1.根据上述结果综合分析了已采取修复措施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山仔水库富营养化的修复策略.(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李利强,黄代中,熊剑,张屹,田琪[5](2014)在《洞庭湖浮游植物增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20年水质监测资料表明,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洞庭湖水体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而营养盐赋存形态及其含量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洞庭湖尚未见报道。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洞庭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及主要营养盐赋存形态与含量进行监测,同时利用藻类增长的生物学(NEB)评价方法对限制浮游植物增长的营养盐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各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洞庭湖主要污染物总氮(TN)和总磷(TP)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90 mg·L-1和0.093 mg·L-1,溶解态无机氮(DIN)平均占ρ(TN)比例为87%,溶解态总磷(DTP)平均占ρ(TP)比例为70%。洞庭湖水体中,DIN是TN的主要贡献者,且不同形态DIN的贡献大小依次为ρ(NO3--N)>ρ(NH4+-N)>ρ(NO2--N);磷形态组成中,TP主要以溶解反应性磷(SRP)存在。春季洞庭湖水体中ρ(TN)、ρ(TP)较高,这一结果可能源于春季面源污染。洞庭湖水体中ρ(Chla)与氮显着正相关,与磷显着负相关。NEB实验结果表明氮对洞庭湖浮游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幅度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加强,而磷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不大,有时出现抑制作用,硝态氮与磷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氮可能是洞庭湖浮游植物增长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因子,这一研究暗示在洞庭湖富营养化控制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氮的控制。(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刘浩,许文珊[6](2013)在《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限制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4年2月和8月调查资料分析了冬夏两个季节硝酸盐(NO3-N)、铵盐(NH4-N)和活性磷酸盐(PO4-P)在长江口水域表层和底层浓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营养盐(硝酸盐)浓度大致呈现近岸高,向外海方向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再生营养盐(铵盐和磷酸验)夏季的底层浓度值高于表层。一方面藻类在夏季的光合作用强烈,对上层水体的营养盐消耗很大;另一方面,底层水体得到海底沉积物中再生的营养盐的补充,表底层营养盐的此消彼长使得底层营养盐含量明显高于表层。冬季,由于水体混合强烈,表底层营养盐的分布趋于均匀。进一步以氮磷浓度比考察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限制特性发现:近河口区为磷限制,向海方向逐渐过渡成为氮限制。营养盐限制性的变化过程与长江冲淡水和黑潮变异的相对强弱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刘爱英,马元庆,李斌,靳洋,孙珊[7](2013)在《山东叁个贝类增养殖区营养盐季节分布及营养盐限制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0年春季、夏季及秋季无棣、牟平及乳山叁个贝类增养殖区九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表层海水中DIN、PO4-P、COD、N/P值及营养水平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除牟平增养殖区夏、秋季DIN分别超叁类及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它贝类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IN:无棣增养殖区含量为0.299 mg/L(5月)、0.263 mg/L(8月)及0.270 mg/L(10月),季节性变化不大;牟平增养殖区含量为0.122 mg/L(5月)、0.430 mg/L(8月)及0.364 mg/L(10月),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季;乳山增养殖区含量较低,分别为0.094 mg/L(5月)、0.085 mg/L(8月)及0.164mg/L(10月)。乳山、牟平及无棣的PO4-P含量偏低,分别为0.007 34、0.009 97及0.023 0 mg/L,96%的站位N/P值(原子比)大于16,整个养殖季均呈潜在性P限制营养状态;山东西部增养殖区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东部,乳山增养殖区营养指数为0.1,属贫营养水平。(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1期)
齐枝花,赵阳,陈海棠,邬卓颖,于鑫[8](2012)在《管网水限制性营养元素对微生物再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C、N、P等饮用水中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对微生物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是管网中细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饮用水最适合细菌生长的最佳C∶P为100∶5。另外,对于管网微生物而言,乙酸碳等易降解有机物是一种更容易被利用的有机物。因此,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去除原水中磷,使出厂水TP控制在5μg/L以下,同时要防止饮用水被一些有机物特别是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污染,以确保饮用水安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2年10期)
张亚克,梁霞,方焰星,张绚璇,詹跃武[9](2011)在《淀山湖浮游藻类增长的氮磷限制性营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月至12月对淀山湖浮游藻类生物量及主要营养元素N、P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利用藻类增长的生物学评价(NEB)方法对浮游藻类增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了水体中N、P含量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磷含量与藻类生物量有显着的正相关(Rmax=0.980),添加磷能明显促进藻类生物量的增加,且促进作用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夏秋之际(7月—9月)蓝藻占优势藻类时,水体中的氮(氨氮)限制了蓝藻的增长,氨氮含量与藻类生物量呈现正相关(Rmax=0.691),硝氮对淀山湖藻类增长促进作用不明显,部分时间表现为抑制作用,磷与硝氮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1年10期)
王晓伟,李纯厚,李占东,林琳,沈南南[10](2007)在《大亚湾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4月,模拟现场条件对大亚湾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性营养素进行了初步研究。整个海湾设置3个站点(S1,S2,S3),每个站点设计7组实验,实验周期3天。通过比较元素耗尽的先后顺序和显着性差异评估限制性营养元素。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湾中部(S2)和湾顶(S3)站水样添加的磷元素在48 h内被耗尽,最大吸收速率达到0.83μmol/(L.h),先于其他两种元素而被耗尽,显示出明显的磷限制;湾口(S1)站氮元素的吸收速率高于其他各元素,最大达到0.76μmol/(L.h),94 h内耗尽,而磷和硅则分别需要107 h和114 h,但是由于磷偏离Redfield比值10倍于氮、硅添加,所以氮限制的结果并不确定。显着性分析结果显示,S1各添加氮的实验组生物量都有显着性增加,氮限制是十分明显,S2站叶绿素a浓度差异性结果不明显。S3站叶绿素a的差异显着性结果与营养元素耗尽评估结果一致。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限制性元素发生了转变,湾中和湾顶为磷限制,湾口为氮限制,大亚湾海域流场的区域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07年05期)
限制性营养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2015年6月对威海双岛湾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DIN、PO_4-P和COD的特征及限制性因子。综合运用单因子指数、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和有机污染状况评价等方法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NO_3-N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N为双岛湾的主要污染因子,DIN、PO_4-P和COD平均浓度为164.99μg/L、4.51μg/L和0.93 mg/L。除部分站位DIN外,其余站位DIN、PO_4-P及COD浓度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盐及COD浓度平面分布总体呈现南高北低,湾内高于湾外趋势。N/P均值为83.04,营养结构特征为磷限制。对比历史数据,双岛湾N/P失衡呈逐年加剧趋势。富营养化指数均值为0.16,海水有机污染指数变化区间为-0.62~1.02,与富营养化指数法相比,海水有机污染指数法结论更为客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限制性营养盐论文参考文献
[1].周艳彦,李伟英,张骏鹏,李柱,白涛.给水管网细菌再生长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J].给水排水.2016
[2].孙伟,汤宪春,徐艳东,张焕君,魏潇.威海双岛湾海域营养盐特征、限制性分析与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3].孔范龙,郗敏,徐丽华,李悦,秦培瑞.富营养化水体的营养盐限制性研究综述[J].地球环境学报.2016
[4].苏玉萍,赖寿辉,林佳,钟燕平,邵凯.富营养化饮用水源地山仔水库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
[5].李利强,黄代中,熊剑,张屹,田琪.洞庭湖浮游植物增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4
[6].刘浩,许文珊.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限制性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
[7].刘爱英,马元庆,李斌,靳洋,孙珊.山东叁个贝类增养殖区营养盐季节分布及营养盐限制性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3
[8].齐枝花,赵阳,陈海棠,邬卓颖,于鑫.管网水限制性营养元素对微生物再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
[9].张亚克,梁霞,方焰星,张绚璇,詹跃武.淀山湖浮游藻类增长的氮磷限制性营养研究[J].环境化学.2011
[10].王晓伟,李纯厚,李占东,林琳,沈南南.大亚湾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J].中国水产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