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诗歌论文-薛梦玲

郑谷诗歌论文-薛梦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郑谷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郑谷,成都,自然环境,人文胜景

郑谷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薛梦玲[1](2019)在《郑谷诗歌中的成都》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人文底蕴,自古以来吸引了大批文人来此游玩定居。晚唐诗人郑谷一生中多次入蜀,在其入蜀诗中,有关成都的诗歌占很大比重。研究唐代成都在郑谷诗歌中的城市形象,将地域文化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有助于了解成都作为巴蜀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4期)

韩留勇[2](2015)在《从郑谷诗歌注解看唐代职官别名研究的意义——以“尚书省”别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晚唐诗人郑谷诗集的整理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整理本较好者有严寿澄、黄明、赵昌平合着《郑谷诗集笺注》和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另有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中所录郑谷诗集由罗敏中注解,叁者在校勘、注释、补遗与辩伪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但是在职官别名的注释方面,多有分歧与讹误之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杨思雨[3](2015)在《晚唐文化观照下的郑谷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谷,晚唐着名诗人,以一首《鹧鸪》享誉晚唐诗坛,其诗作记录了唐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历史,被后人称为“诗史”。在当代文学研究中,郑谷是一个容易被学者忽视的诗人,但在郑谷所生活的年代,其地位却不容忽视,他的创作对晚唐乃至宋初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晚唐诗坛流派林立,郑谷深受晚唐时期叁大主流诗作的影响,在对叁大主流诗作承袭的同时,又内化为自己的诗作风格,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风骚主,晚唐之巨擘。本文对郑谷诗作进行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在分析郑谷平淡、清苦的诗学观以及浅切、委婉的诗作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诗作的艺术特色,并讨论其诗作中所体现出的禅宗思想。本论文以郑谷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七部分:引言部分简单指出诗人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下的文学氛围。第一部分主要列举了清代以前及近代以来学术界对诗人郑谷的总体研究情况和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郑谷的生平以及诗风的形成,分析郑谷生于末世的诗风形成的缘由,并指出其诗作中的审美情趣。第叁部分概括总结郑谷诗歌的题材与内涵,着眼从咏物诗、伤乱失志诗、隐逸诗以及寄赠饮酒诗四种题材,分析其艺术风貌。第四部分分析论述晚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影响下的禅宗思想、郑谷诗作中的禅宗意识及禅宗渊源。第五部分结合前文的论述,对郑谷诗歌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曹丽芳[4](2013)在《郑谷诗歌在唐宋时期的传存与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谷诗歌最初于唐昭宗乾宁四年自编为《云台编》时为叁百首,此后续作称《外集》或《宜阳外集》,约有一百首,四百首诗歌流传到北宋至和年间。到南宋高宗绍兴时,《外集》散佚其半,其诗歌传存约有叁百五十首。再到蜀刻本《郑守愚文集》问世时,《云台编》与《外集》合一,也只有将近叁百首了。郑谷诗歌在唐宋时的传存情况大抵如此。郑谷诗歌因其清婉明白而自唐末五代以来就广泛流传于社会各个阶层,被运用于多种场合。宋代的诗评家在肯定其诗思精巧、佳句迭出之外,又指出其病在于品格不高,奠定了后世对于郑谷诗歌接受的基本模式。(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周春香,刘威[5](2011)在《郑谷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谷的诗作较为深刻地反映了晚唐时期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有些诗作甚至敢于直接批评朝政,表现了诗人的胆略和强烈的正义感。从艺术特点上看,郑谷的诗歌清新流利,语言浅近通俗,含意深刻,长于抒情,富于风韵;善于用象征的手法,构成丰富的艺术形象;注重字句锤炼,词语传神,在晚唐诗坛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07期)

王定璋[6](2011)在《试论郑谷的蜀中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谷乃唐季极负盛名的诗坛名家,诗人于中和元年(881)因避黄巢之乱而入蜀。郑谷一生着述颇丰,然现在仅存叁百余首,其中,蜀中诗逾四十首。他的入蜀诗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视野开拓,艺术造诣独深。然而,后人对其诗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以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对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应结合其所处之时代背景,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胶柱鼓瑟地沿袭前人的评价标准去讪笑郑谷诗的"骨体太孱"了。(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王定璋[7](2010)在《试论郑谷的蜀中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诗人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人(今江西宜春)。他是唐季极负盛名诗坛名家。然则身逢乱世,人生遭际颇为坎坷曲折,屡踬踣于科场,直至四十余岁始获一第。一生经历了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五朝,直至哀帝李祝被弑之后,郑谷的心臓才停止了跳动。据闻一多《唐诗大系》,郑谷生于武宗会昌二年壬戌,卒于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就是公(本文来源于《蜀学》期刊2010年00期)

焦甜甜[8](2010)在《郑谷诗歌用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谷是生活于晚唐时代的江西籍诗人,其诗作大部分为近体诗。本文通过研究其近体诗用韵情况归纳系联分析出十八个韵部,基本上与王力先生整理出的晚唐—五代音系相合。郑诗用韵严格遵循官韵的规定,偶有出韵、借韵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0年09期)

崔霞[9](2009)在《清婉·浅切·悲凉——郑谷诗歌风格略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谷诗风经历了由清丽至清苦进而至清淡的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清婉悠然、沉郁悲凉、深入浅出的特色。其诗歌艺术风貌特征可概括为:"清婉""浅切""悲凉"。(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李娟[10](2009)在《郑谷诗歌“诗史”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诗人郑谷,创作了大量堪称"诗史"的诗篇。他通过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将叙事、抒情巧妙地结合,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唐末的社会现实及世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沉郁的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郑谷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晚唐诗人郑谷诗集的整理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整理本较好者有严寿澄、黄明、赵昌平合着《郑谷诗集笺注》和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另有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中所录郑谷诗集由罗敏中注解,叁者在校勘、注释、补遗与辩伪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但是在职官别名的注释方面,多有分歧与讹误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郑谷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薛梦玲.郑谷诗歌中的成都[J].明日风尚.2019

[2].韩留勇.从郑谷诗歌注解看唐代职官别名研究的意义——以“尚书省”别名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

[3].杨思雨.晚唐文化观照下的郑谷诗歌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

[4].曹丽芳.郑谷诗歌在唐宋时期的传存与接受[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5].周春香,刘威.郑谷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

[6].王定璋.试论郑谷的蜀中诗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7].王定璋.试论郑谷的蜀中诗歌[J].蜀学.2010

[8].焦甜甜.郑谷诗歌用韵研究[J].文教资料.2010

[9].崔霞.清婉·浅切·悲凉——郑谷诗歌风格略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0].李娟.郑谷诗歌“诗史”探微[J].济宁学院学报.2009

标签:;  ;  ;  ;  

郑谷诗歌论文-薛梦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