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弯矩论文_李建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裂弯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弯矩,塑性,混凝土,玄武岩,系数,纤维,程度。

开裂弯矩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国[1](2019)在《加固混凝土梁截面开裂弯矩自动计算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加固混凝土梁截面开裂弯矩的自动计算能力,提出基于连续梁桥负弯矩区迭合应力评估的加固混凝土梁截面开裂弯矩自动计算方法。构建加固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开裂弯矩荷载模型,根据弯曲变形引起的迭合面滑移参数进行应力评估,通过应力评估结果建立连续梁中的内支座反力控制模型;采用双面组合梁截面构造方法分析梁截面开裂弯矩的滑移应变特征,进行加固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开裂参数优化计算,将参数优化计算转换成截面惯性矩方程,结合截面受力平衡理论评估连续梁桥负弯矩区迭合应力,完成梁截面开裂弯矩自动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梁截面开裂弯矩计算的准确性较高,自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11期)

方圣恩,张培辉[2](2019)在《考虑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的RC梁开裂弯矩改进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RC梁开裂荷载计算方法尚未统一的现状,首先,结合18根RC梁试验数据对比了已有的6种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发现开裂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大小和混凝土强度有关;然后,通过提出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k,推导新的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基于k值和塑性影响系数计算值γ_k进行改进;最后,选取12根RC试验梁验证改进公式的准确性,证明改进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更好且偏于安全。(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安庆,罗小满,王建民[3](2019)在《陶粒混凝土迭合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计算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凝土梁平截面假设和基本理论,分别用截面应力分析法、截面塑性影响系数法推导计算陶粒混凝土迭合梁开裂瞬时的受压区高度和开裂弯矩,得出开裂弯矩的计算表达式;通过设计压区为普通混凝土、拉区为陶粒混凝土的迭合梁进行试验,验证开裂弯矩计算表达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迭合高度在换算截面形心轴以上部分发生轻微改变时,对迭合梁开裂弯矩影响不大;而适当提高配筋率能更充分提高受拉区陶粒混凝土塑性,提高迭合梁开裂弯矩,各迭合梁拉区混凝土荷载-应变曲线变化与理论假设一致。(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唐佳军,裴长春[4](2019)在《基于SL 191的RA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再生混凝土(RAC)梁开裂弯矩的计算公式.首先分析了RAC梁开裂弯矩的影响因素,然后依据20组RAC梁的试验数据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给出了RAC梁开裂弯矩的计算公式,最后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RAC梁的开裂弯矩比普通混凝土梁低,并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开裂弯矩修正系数与再生骨料取代率近似呈线性关系;本文给出的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杜进生,王健,韦锦帆,李雅娟,牛宏[5](2019)在《再生混凝土梁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验证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设计1根普通混凝土梁和2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并将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均偏小,分别约为普通混凝土梁的66.0%、85.4%及88.3%,其中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降低幅度最大;再生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按照公路桥梁规范的计算方法,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值较试验值大25%左右,而跨中挠度计算值较试验值小10%左右,即公路桥梁规范的抗弯刚度计算值大于试验值;公路桥梁规范关于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不直接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利用国内外既有典型试验数据,分别对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方法进行验证。修正后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分别用于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方圣恩,张培辉,洪华山[6](2019)在《纤维混凝土梁受弯试验及开裂弯矩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受弯试验测得添加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混杂纤维和硅灰的不同混凝土梁开裂弯矩,利用开裂弯矩试验值及材性试验值推算出各混凝土梁的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k值,并绘出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时的应力分布;然后根据k值计算得到各混凝土梁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并推导出玄武岩纤维及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各混凝土梁均满足平截面假定,添加纤维可以提高普通混凝土梁及掺硅灰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相同体积分数下,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梁开裂弯矩的提升效果优于聚丙烯纤维;推算得到的k值为纤维混凝梁开裂弯矩的理论推导提供了参考,同时可作为评价纤维混凝土梁开裂时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受劈拉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的共同影响;所提出的玄武岩纤维及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可以作为二者开裂弯矩计算时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继刚[7](2018)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弯矩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EB-FIP标准规范推荐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式,根据平面假设,推导出了常用钢筋混凝土截面由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及截面高度对截面塑性发展深度的影响,得到了钢筋混凝土截面抵抗矩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配筋率、截面高度增大,截面的塑性发展深度变小,然而塑性影响系数却不断增大。最后结合现行规范,给出了不同混凝土等级的开裂弯矩的修正系数,以及后铺装对现行塑性影响系数的修正。(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陈旭东,刘建军,韩炎,魏广硕[8](2016)在《附加钢筋对迭合板拼缝开裂弯矩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依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中有关规定,对比了2种不同长度的附加钢筋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分别对应于附加钢筋有无伸出迭合板拼缝两侧的格构钢筋,观察迭合板试件从加载、出现裂缝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了试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附加钢筋较长的一组试验构造形式能够增加迭合板拼缝处的承载力,有利于阻止迭合板拼缝处裂缝的开展。最后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迭合板中附加钢筋对迭合板拼缝开裂弯矩的相关关系,为钢筋混凝土迭合板中附加钢筋的设计计算与结构性能检验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6年28期)

朱绍铁,陈晓强,张春涛,刘潇,文祝[9](2015)在《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筋混凝土梁试验及开裂弯矩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5根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BFRP)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BFRP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对开裂弯矩的影响规律。基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结合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关于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曲线,建立BFRP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的计算模型。并用试验数据验证建议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建议计算模型能有效预测BFRP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5年09期)

黄卿维,胡曙光,杜任远,陈宝春,丁庆军[10](2015)在《预应力RPC箱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箱梁是现有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以预应力RPC箱梁受弯性能为主要研究目的,应用ANSYS通用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对RPC梁受弯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开裂、极限荷载等受力行为进行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应用有限元方法、以混凝土强度为参数的分析表明,RPC梁的初裂荷载、钢筋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比普通混凝土梁可分别提高34.1%、34.3%和35.1%。对RPC箱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开展了分析。现行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算法中截面塑性影响系数r值不能准确反映RPC的材性,计算结果比试验值偏大较多,不宜采用;提出了预应力RPC箱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多根RPC梁试验结果的比值为0.91~0.96,能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可供预应力RPC梁设计计算参考。(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开裂弯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RC梁开裂荷载计算方法尚未统一的现状,首先,结合18根RC梁试验数据对比了已有的6种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发现开裂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大小和混凝土强度有关;然后,通过提出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k,推导新的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基于k值和塑性影响系数计算值γ_k进行改进;最后,选取12根RC试验梁验证改进公式的准确性,证明改进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更好且偏于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裂弯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国.加固混凝土梁截面开裂弯矩自动计算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

[2].方圣恩,张培辉.考虑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的RC梁开裂弯矩改进计算公式[J].计算力学学报.2019

[3].刘安庆,罗小满,王建民.陶粒混凝土迭合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计算与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9

[4].唐佳军,裴长春.基于SL191的RA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杜进生,王健,韦锦帆,李雅娟,牛宏.再生混凝土梁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9

[6].方圣恩,张培辉,洪华山.纤维混凝土梁受弯试验及开裂弯矩计算公式[J].建筑材料学报.2019

[7].孙继刚.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弯矩理论计算[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8].陈旭东,刘建军,韩炎,魏广硕.附加钢筋对迭合板拼缝开裂弯矩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9].朱绍铁,陈晓强,张春涛,刘潇,文祝.玄武岩纤维增强材料筋混凝土梁试验及开裂弯矩计算[J].工业建筑.2015

[10].黄卿维,胡曙光,杜任远,陈宝春,丁庆军.预应力RPC箱梁开裂弯矩计算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典型钢箱梁桥面结构桥面铺装不同部位受力Fig1-2Thebridg...箱梁内、外侧开裂弯矩对比图开裂弯矩计算示意图试件开裂弯矩计算图配筋率对开裂弯矩与设计弯矩的...

标签:;  ;  ;  ;  ;  ;  ;  

开裂弯矩论文_李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