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属性综合评价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属性,综合评价,系统,评价,矩阵,多维,生产过程。
属性综合评价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启伦,韩建[1](2016)在《不确定性系统中基于相似云的多维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多维云模型能够描述不确定性系统中多属性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云的多维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将改进后的多维云模型算法和相似度度量方法引入到系统评价中,利用一维逆向云发生器建立单个属性评价等级云和属性描述云,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等级评语建立相应的多维多属性评价等级云和系统整体属性描述云,并通过对比两类相似度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单一属性评价的基础上能够完成对多维属性的评价,同时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各属性优劣对系统整体综合评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6年03期)
徐莉,张轶斐,张斌,陈澜[2](2014)在《基于混合型的多属性群决策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效益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能源系统涉及的范围广,牵扯到的影响因素数量大,导致在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时,相关指标的数值有些不易确定,往往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或准确的概率分布特性,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基于优势度的混合型多属性群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的理念,成功的解决指标不确定的缺点。最后通过一个案例计算,验证此方法在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4年03期)
贾琼[3](2013)在《基于AHP的多属性综合评价系统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中,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越来越复杂。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现有研究成果开发计算机系统,对于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多属性综合评价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AHP为核心模型,结合熵权法和其它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多属性综合评价计算机系统;以火力发电厂电煤供应商选择问题为案例,验证了模型、算法及计算机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多属性综合评价现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全面分析和研究。针对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和多属性群体评价方法。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方便软件实现,减小系统的计算时间,本文以AHP为核心模型,结合熵权法作为多属性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采用了基于AHP一致性指标和基于权向量的两种简单有效的确定专家客观权重的方法,并采用排序向量的加权平均法对专家判断信息进行集结。2)以AHP为核心模型,结合熵权法和其它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多属性综合评价计算机系统。在软件架构方面,为了确保系统具有易于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采用B/S模式,基于ASP.NET叁层架构进行开发。在软件技术方面,为了使系统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系统采用了CSS、JavaScript、Ajax技术。在软件功能方面,该系统提供了个人评价和多专家评价两种评价模式:对于简单,需要快速决定的问题,用户可以选择个人评价;对于复杂、重大的问题,用户可以选择多专家评价。总体上,系统实现的功能包括建立层次模型,输入判断矩阵,输入数据,个人评价和多专家评价。3)以电煤供应商选择为例,利用本文开发的系统解决了供应商选择问题。本文研究了电煤供应商选择问题,利用本文开发的系统分别应用个人评价和多专家评价给出了评价结果,解决了电煤供应商的选择问题,并且针对于两种多专家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和几种数据标准化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6-01)
康世英[4](2012)在《基于粗糙集属性重要度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算法对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进行约简,提取影响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然后根据属性重要度理论对约简后的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信息系统中使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理论,在知识获取之前能减少大量包含较少或几乎不包含什么信息量的冗余属性,将大大简化知识库结构的复杂度,提高人们对隐含在知识库庞大数据量下的各种信息的认识程度.(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王江江[5](2010)在《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及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推广,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地球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第二代能源重要技术之一的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以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优化为主线,结合我国地域气候及建筑负荷特性,多角度地探索和分析了楼宇级联供系统的热力性、经济性、环境影响性及可靠性等多方面的性能,以节能、经济和环保等综合效益为目标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针对联供系统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不同建筑类型的应用进行了多属性综合评价,促进其在我国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目标服务。首先,本文遵循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负荷模拟软件DeST对我国五个典型气候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宾馆、办公楼、医院和商场)进行了冷热电全年逐时负荷动态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其冷热电负荷特性。在冷热电负荷动态模拟的基础上,以传统冷热电分供系统为参照对象,提出了楼宇级“冗余”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系统流程,分析比较了适用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评价指标;以北京某一宾馆建筑为例,采用常规设计方法对其在联网运行和独立运行两种状态下热跟随模式和电跟随模式两种运行模式下分别进行了能耗、经济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叁方面的性能比较,并针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经济成本和排放系数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各参数对联供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潜能。其次,从最优化问题出发,以北京某一宾馆建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冗余’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模型,从优化变量、优化目标、约束条件及求解方法等进行了论述,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得到联供系统的最佳容量配置了运行模式,并对优化结果的可靠性、联供系统的运行性能、全年及冬夏过渡季各个季节的运行模式、运行性能对能源价格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的联供系统进行了比较。然后,以多属性综合评价决策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联供系统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中的指标选择、标准化处理、主客观权重优化、评价及集成决策等方面内容,建立了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五个典型气候区的四种不同建筑类型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到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在我国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应用准则。最后,采用马尔柯夫过程法和状态空间法分析了联供系统中各个主要设备故障率和修复率对其可靠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冗余”与“非冗余”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比较了冗余联供系统、常规联供系统及传统分供系统的供电、供热和供冷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0-12-01)
肖云,彭进业,王选宏[6](2010)在《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漏洞静态严重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计算机安全漏洞的静态严重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漏洞静态严重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从漏洞的基本属性中提取漏洞的威胁性、影响度、流行性和修补难易4个指标,运用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理论评价其静态严重性,获得二元组表示的漏洞静态严重性,其中的定性表示值表示漏洞的静态严重性等级,定量表示值表示漏洞静态严重性分值。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于漏洞静态严重性的评估是准确有效的。相比于现有的漏洞严重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兼备了定性和定量表示的优点,体现了同一级别之下不同漏洞的静态严重性的细微差别。(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0年08期)
王秀良[7](2010)在《基于属性数学模型的城市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属性数学知识,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综合分析评价的属性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7期)
李祯[8](2010)在《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理论的银行IT系统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IT系统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在拓展银行业务、确保稳定生产、控制业务成本和风险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工行IT系统数量不断增多、复杂程度不断增(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电脑》期刊2010年06期)
黄鲁成,卢文光[9](2009)在《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兴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已逐步为各国政府和管理学界所公认。要投资新兴技术,首先要对其进行识别,以及评价和选择,然而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性给新兴技术的识别、评价和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利用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属性综合评价和决策系统,对一组技术进行了判别,进而对其进行了分类,以求找出其中的新兴技术,为新兴技术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新兴技术的最终商业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09年04期)
江志刚,张华,傅成,何彦[10](2009)在《生产过程资源环境属性综合评价支持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生产过程资源环境属性评价研究中缺乏实用方法和工具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制造企业生产过程资源环境属性综合评价支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资源环境属性分析模块、资源环境属性评价模块、生产过程优化模块,以及支撑数据库和模型库模块等组成。在数据库和模型库等的支持下,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消耗、辅助原材料消耗、能量消耗和环境排放物等进行综合评价,诊断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和严重影响环境的关键工艺和过程,并辅助工艺人员改善和优化生产过程的绿色性。通过在某机床厂齿轮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09年07期)
属性综合评价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合能源系统涉及的范围广,牵扯到的影响因素数量大,导致在对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时,相关指标的数值有些不易确定,往往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或准确的概率分布特性,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根据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基于优势度的混合型多属性群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的理念,成功的解决指标不确定的缺点。最后通过一个案例计算,验证此方法在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属性综合评价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启伦,韩建.不确定性系统中基于相似云的多维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6
[2].徐莉,张轶斐,张斌,陈澜.基于混合型的多属性群决策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效益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
[3].贾琼.基于AHP的多属性综合评价系统及应用[D].东北大学.2013
[4].康世英.基于粗糙集属性重要度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王江江.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及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
[6].肖云,彭进业,王选宏.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漏洞静态严重性评估[J].计算机应用.2010
[7].王秀良.基于属性数学模型的城市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李祯.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理论的银行IT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金融电脑.2010
[9].黄鲁成,卢文光.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J].科研管理.2009
[10].江志刚,张华,傅成,何彦.生产过程资源环境属性综合评价支持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