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模拟论文_朱春明,刘刚芝,李效波,王圣虹,董宝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循环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烟气,层析,再循环,生产力,两相,通量。

循环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朱春明,刘刚芝,李效波,王圣虹,董宝军[1](2019)在《模拟多元热流体采油温度循环、CO_2-O_2环境中3Cr钢的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模拟不同多元热流体采油温度循环条件(100℃×72h→60℃×72h→100℃×72h→60℃×72h,100℃×72h→60℃×72h→100℃×144h,100℃×72h→60℃×216h,分别记为1~#,2~#,3~#方案)、CO_2-O_2环境中对3Cr钢进行浸泡腐蚀试验,研究了试验钢的腐蚀速率、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和2#方案下试验钢的腐蚀速率相近,3~#方案下的腐蚀速率最小,较前二者分别下降了15.0%和14.74%;在3种方案下,试验钢表面均存在点蚀坑,其腐蚀产物膜分为两层,内层膜较致密,但存在许多微小的裂纹,外层膜疏松,存在许多孔洞;腐蚀产物均主要由Fe_2O_3、FeCO_3、FeOOH和Cr(OH)_3组成。(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2期)

车豪,张亚新[2](2019)在《高通量循环流化床2种返料系统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在直径0.5 m、高8.5 m的高通量循环流化床物理模型上,对分别采用U型和N型返料阀的全回路进行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提升管颗粒浓度、物料循环流率和压差梯度分布等,并以此评价返料器的工作性能。循环物料为B类颗粒,初始床料量M_p为380~665 kg。在提升管底部以均匀进气的方式通入流速为1.5~5.5 m/s的空气。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流通面积的U型和N型返料阀的全回路流动中,后者的提升管颗粒浓度更高;在M_p为600 kg时,N型阀最大返料流率为1 220.85 kg/(m~2·s),而U型阀仅能达到904.37 kg/(m~2·s);N型阀设计更满足高通量循环要求,操作弹性大且物料循环稳定。(本文来源于《锅炉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翟敬芳,张蓓,吴杰斌,张晶波[3](2019)在《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在医学教师培训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在临床医学教师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中心的主治医师以上临床骨干教师共40名接受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进行临床教学培训3 d,结束后反馈此次教学活动的效果。结果所有学员认为其能够促进学员主动地进行积极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但要求让每名学员作为主体都更好地参与其中。结论医学团队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有利于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理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对临床医学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以进一步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岳丹丹,张军辉,孙国栋,韩士杰[4](2019)在《LPJ-WHyMe模型对1997~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套高分辨率的气候驱动场和全球动态植被模型LPJ-WHyMe(Lund-Potsdam-Jena-Wetland Hydrology and Methane),模拟了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并对中国东北地区1997~2010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燃烧面积、火灾碳排放、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了估算。LPJ-WHyMe的特点在于能够描述冻融的物理过程以及土壤中多层的湿度和温度。数值结果表明,在LPJ-WHyMe模型提供的植被功能类型(Plant Function Type, PFT)划分的条件下,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了5种植被功能类型,即温带夏绿阔叶林带、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北方夏绿针叶林带、北方夏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本植物。在研究时间段内,中国东北地区NPP的年平均值为376 g(C) m-2,变化范围在324.15~424.86 g(C) m-2之间。火灾机制的引入使得LPJ-WHyMe模型对NEP的模拟能力进一步提高,即NEP年平均值为42.36 g(C) m-2,表明中国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总体表现为"碳汇"。中国东北地区年平均燃烧面积分数为0.84%,火灾碳排放量为42.41 g(C) m-2,整体上模型高估了燃烧面积值和火灾碳排放量,模型对东北地区火灾的模拟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东北地区土壤温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层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中国东北地区土壤湿度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气温呈反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LPJ-WHyMe模型模拟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陈松林,樊俊杰,张忠孝,白昊[5](2019)在《烟气再循环对煤粉锅炉炉内燃烧及NO_x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热源厂75 t/h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烟气再循环率下炉内的燃烧及NO_x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技术可使炉内整体温度降低,烟气再循环率越高,炉膛温度下降越快;烟气再循环率增大,入炉二次风O_2含量降低,主燃区CO浓度先增加后减小,炉内NO_x浓度分布降低;烟气再循环率在20%时,炉膛出口NO_x浓度为417 mg/Nm~3,相比未采用烟气再循环,锅炉脱硝率提升26.1%。(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朱晓丽,董鹏飞,朱治平,王海刚[6](2019)在《加压循环流化床CPFD数值模拟及电容层析成像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计算与实验测量相结合,对一套加压循环流化床返料系统内气固流场特性展开研究。基于CPFD方法,以Barracuda软件为计算平台,建立叁维全循环数值模型,揭示系统内气固流场特性及颗粒循环流率相关信息。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对旋风分离器料腿内流场分布状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通过双层电极同步测量结合相关性分析,得到颗粒流速与循环流率。研究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测量所得不同操作压力下颗粒循环流率较为吻合,说明了CPFD叁维全循环数值模型的可靠性,ECT结合相关性分析能够不破坏流场条件下实现加压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进,许岩韦,王沛丽,钟乐,邵哲如[7](2019)在《垃圾焚烧炉烟气再循环改造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山东某500 t/d垃圾焚烧炉排炉烟气再循环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了烟气再循环对脱硝效果、燃尽率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对六种焚烧炉运行工况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在火焰形态、温度分布、NO_x变化趋势等方面与运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率对垃圾焚烧炉内NO_x生成影响较大;NO_x同时受炉内温度与O2含量的影响,过量空气系数越小NO_x排放越低;相比改造前,烟气再循环可以实现在不提高运行费用的条件下联合SNCR将NO_x排放控制在100 mg/m3以下.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技术相比其他脱硝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几乎不影响料层燃尽.(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伟通,于雷,郝建立,李明芮,胡高杰[8](2019)在《自然循环工况下离心泵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停转后泵的阻力特性对自然循环流量影响明显。为研究低流量自然循环工况下离心泵的阻力特性,设计了实验台架,对离心泵的正向压降、反向压降和损失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雷诺数为2.0×10~4~1.5×10~5。实验表明:相同雷诺数下,反向压降明显高于正向压降;雷诺数大于8×10~4时,损失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而低雷诺数下损失系数随雷诺数的降低有增大的趋势;基于实验得到了损失系数的经验关系式。采用CFD方法对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CFD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损失系数,RNG k-ε模型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离心泵的压力损失主要集中在叶轮、导叶等结构的交界区域;正向与反向流动的流场分布存在显着区别;低雷诺数下局部流动更加不稳定。(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郭军杰,程晓阳[9](2019)在《循环载荷下煤样裂隙演化试验及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宏观和细观角度深入研究煤样在循环载荷下的裂隙发育过程,基于声发射监测技术,研究了煤样在循环加、卸载条件的宏观变形及声发射特征,并采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从细观层面分析了煤样在疲劳损伤过程中的裂隙演化规律;结果显示:循环载荷下煤样单次加、卸载产生的残余变形量经历减小、稳定和增大3个阶段,变形曲线呈"疏-密-疏"的特征;声发射参量表现为降低、稳定和升高阶段,峰值振铃计数呈"U"型,累计能量和撞击计数呈倒"S"型。数值模拟结果看出:循环初期煤样的微裂纹随机分布,中期微裂纹不断积聚,并初步形成剪切破裂带,循环后期主剪切破裂带形成,最终导致煤样破坏,煤样的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9期)

陆燕宁,章洪涛,许岩韦,朱燕群,万凯迪[10](2019)在《烟气再循环对生物质炉排炉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生物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出现水冷壁腐蚀严重、屏式过热器积灰多和NOx排放量高等问题,以一台某电厂额定蒸发量为130 t/h的生物质往复式水冷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燃烧的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热态模拟,旨在为锅炉的实际运行操作提供理论指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烟气再循环可以增强炉膛上部气流扰动,改善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燃尽率,同时降低屏区火焰温度,减轻大屏积灰结渣风险;后墙下二次风掺混再循环烟气后,主燃区形成还原性气氛,温度下降,有效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后墙下二次风掺混30%再循环烟气的工况炉内气流均匀饱满,高温烟气分布从炉膛深度中心向前、后墙两侧稳定下降,NO_x排放质量浓度相对于无再循环烟气时减少了32.1%.(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循环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方法在直径0.5 m、高8.5 m的高通量循环流化床物理模型上,对分别采用U型和N型返料阀的全回路进行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提升管颗粒浓度、物料循环流率和压差梯度分布等,并以此评价返料器的工作性能。循环物料为B类颗粒,初始床料量M_p为380~665 kg。在提升管底部以均匀进气的方式通入流速为1.5~5.5 m/s的空气。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流通面积的U型和N型返料阀的全回路流动中,后者的提升管颗粒浓度更高;在M_p为600 kg时,N型阀最大返料流率为1 220.85 kg/(m~2·s),而U型阀仅能达到904.37 kg/(m~2·s);N型阀设计更满足高通量循环要求,操作弹性大且物料循环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循环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春明,刘刚芝,李效波,王圣虹,董宝军.模拟多元热流体采油温度循环、CO_2-O_2环境中3Cr钢的腐蚀行为[J].机械工程材料.2019

[2].车豪,张亚新.高通量循环流化床2种返料系统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J].锅炉技术.2019

[3].翟敬芳,张蓓,吴杰斌,张晶波.情景模拟联合经验学习循环在医学教师培训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4].岳丹丹,张军辉,孙国栋,韩士杰.LPJ-WHyMe模型对1997~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5].陈松林,樊俊杰,张忠孝,白昊.烟气再循环对煤粉锅炉炉内燃烧及NO_x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J].电站系统工程.2019

[6].朱晓丽,董鹏飞,朱治平,王海刚.加压循环流化床CPFD数值模拟及电容层析成像测量[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7].王进,许岩韦,王沛丽,钟乐,邵哲如.垃圾焚烧炉烟气再循环改造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8].李伟通,于雷,郝建立,李明芮,胡高杰.自然循环工况下离心泵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9].郭军杰,程晓阳.循环载荷下煤样裂隙演化试验及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9

[10].陆燕宁,章洪涛,许岩韦,朱燕群,万凯迪.烟气再循环对生物质炉排炉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岩屑颗粒运动轨迹通过1988年~1999年景观格局变化矩阵预...柱锥型内喷动床的颗粒速度分布不同循环速率下外循环一平板式光生物...反循环实验系统示意图叁维整机模拟与热力学循环模...

标签:;  ;  ;  ;  ;  ;  ;  

循环模拟论文_朱春明,刘刚芝,李效波,王圣虹,董宝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