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素养论文-甘晓雯

关怀素养论文-甘晓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关怀素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TEM教育,教师素养,关怀

关怀素养论文文献综述

甘晓雯[1](2019)在《STEM教育中教师的关怀素养》一文中研究指出STEM教育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个性发展,也对教师的关怀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面对高速发展的STEM学科、复杂的实际问题、严峻的社会情况时,需注重关怀素养,力求以更好的专业面貌去教学。教师通过发挥榜样作用、与学生良好交流、让学生亲力亲为、师生双向认可等途径去建立师生间有效、持续的关怀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丁媛,朱小娟,邢雪平[2](2019)在《《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素养培养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科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压力大、纠纷多、护患关系紧张。提高《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对护生将来进入临床意义深远,能有效改善儿科护患关系。(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4期)

张燕飞,胡国瑾,冯晓莉,刘子泉[3](2019)在《我国灾难救援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我国医疗事业飞速发展,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随即提升,但徐从蕊等~([1])通过调查我国参与灾难救援的护理人员的培养现状,指出目前灾难救援护理人员培养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需要及时完善,尤其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陈欢,吴兴燕[4](2019)在《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对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叁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9月叁个季度收治的门急诊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为门急诊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观察组时间段为门急诊护理人员接受关怀素养培育及考核教育模式后运行阶段。对比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以及两个时间段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时间段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门急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共情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门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考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怀素养培养和教育模式能显着提高门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门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门急诊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李美佳,龚爱萍[5](2018)在《荆州市叁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关怀素养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荆州市某两家叁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关怀素养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分别选取荆州市两家叁级甲等医院5组科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士人文关怀素养量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人文关怀素养平均得分率为89.80%,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科室、工作年限对护士人文关怀素养得分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州市某两家叁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关怀素养总体水平良好,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科室、工作年限对护士人文关怀素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8年24期)

胡珊珊[6](2018)在《关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提升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是一门特殊性科学,这也决定了医学比任何一门其他科学都注重人文关怀。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而言,其实践性更强,其工作环境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提高人文关怀的能力和素养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在对医学人文关怀素养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二、人文关怀素养提升在医学诊疗中的重要性,并且从叁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96期)

张柏茂[7](2018)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关怀素养是教育和实践中养成的内在修养,是人文关怀价值观自觉内化和外化的产物。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和医学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相关性表明,医学人文关怀素养培育与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为高等医学教育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同时也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可行性路径。理论依据在于叁个方面:首先,人文关怀价值观是医学人文关怀素养的核心;其次,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人文性和关怀性;第叁,人文关怀价值观的特定主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综观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现状,在培育意识和认识水平、培育内容和培育手段、培育环境和培育载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某些偏差和弱点,反映在社会本位主义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高等医学教育功利主义逻辑的不良诱导以及高等医学院校扩招与师资不足之矛盾等几个方面,进而导致人文关怀素养的培育课程内容不完整和不连贯、教育方式偏人文关怀价值观的灌输而轻主体性建构、跨学科师资不完备以及考核评价方式偏理论性轻实践性考核和评价。其本质在于偏离了人文关怀素养培育应贯彻到医学教育的全局和始终的理念,忽视了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人文关怀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成败关键。需要应用多种手段加以改进,包括对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优化。因此,本文以在校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教育即狭义上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为研究范围,秉持将人文关怀素养培育贯彻到高等医学教育始终的理念,借鉴泰勒的课程内容组织原则思想,以解决人文关怀素养培育课程内容的不连贯和不完整问题;借鉴主体性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观,以主体间性替代主客二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观;借鉴校本课程思想,整合学校跨学科师资资源;借鉴西方课程评价思想,实现理论性考核和实践性考核、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统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期进一步加强高等医学职业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提升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的实效。(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周守民,陈立言[8](2018)在《台湾实施生命教育提升护生专业认同感和人文关怀素养的实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命教育对护生专业认同感和人文关怀素养的影响。方法以我国台湾中部某护理院校的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命教育干预,将生命教育列为教育主轴之首,辅以环保节能及服务学习两大教育主轴,同时开设《生死关照》课程,作为生命教育与护理教育结合的特色课程。在研究期间对每一年护理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使用生命教育自评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在校5年的生命教育干预,护生的生命教育自评问卷总均分均>3.5分,得分最高的两个条目分别为"经过5年的培育我能认同护理是一门专业"与"我能做到关怀与尊重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且二者7年来分数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在院校实施生命教育结合护理教育得到护生的认可,尤其在增加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培养护生尊重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和提高人文关怀能力方面有显着成效,为院校培养护生的护理能力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护理管理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张悦[9](2018)在《论教师关怀素养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关怀的品质是时下教育理念中人文性的体现,符合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发展趋向,也是新时期师生双方内心之诉求。关怀旨在以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去观照学生的内心,理解学生的感受。教师的关怀素养中,关键应包含两个部分:关心是基础,包括关心自我以及关心教育关系;理解是深入,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形成性理解、分析性理解以及发展性理解。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提升关怀素养提供探索途径,即在交流共同体中,确立教师关怀的意识;在反思性实践中,理解教师关怀的模式;在行为更新中,塑造教师关怀的习惯。(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周翾,周宇晨,骆燕辉,王瑞欣,李斯丹[10](2018)在《在儿童血液肿瘤科教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治疗过程中会经历很多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和打击,更需要人文关怀,而医学院校中虽然对人文社会科学有相关课程,但缺少在实践中的体现,所以效果有限。引导医学生参加针对儿童血液肿瘤患者开展的人文关怀相关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关怀素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儿科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压力大、纠纷多、护患关系紧张。提高《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对护生将来进入临床意义深远,能有效改善儿科护患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怀素养论文参考文献

[1].甘晓雯.STEM教育中教师的关怀素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

[2].丁媛,朱小娟,邢雪平.《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关怀素养培养研究分析[J].才智.2019

[3].张燕飞,胡国瑾,冯晓莉,刘子泉.我国灾难救援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

[4].陈欢,吴兴燕.关怀素养培育对提高门急诊服务能力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5].李美佳,龚爱萍.荆州市叁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关怀素养调查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

[6].胡珊珊.关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提升的几点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7].张柏茂.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素养培育研究[D].深圳大学.2018

[8].周守民,陈立言.台湾实施生命教育提升护生专业认同感和人文关怀素养的实效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

[9].张悦.论教师关怀素养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

[10].周翾,周宇晨,骆燕辉,王瑞欣,李斯丹.在儿童血液肿瘤科教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J].医学研究杂志.2018

标签:;  ;  ;  

关怀素养论文-甘晓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