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面临“网络色情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吕怡慧[1](2021)在《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文中指出时下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无线网络覆盖面扩大,手机使用率提高,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但网络上横行的负面信息正冲击着现有的社会秩序,不断突破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线,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尤其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虚假等不良信息,对处在特殊成长阶段、好奇心重、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较低的未成年人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容易促使未成年人滋生犯罪心理,诱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这些由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主体年龄低龄化、手段暴力化趋势,涉性犯罪增多,亟需积极治理。重视网络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中所“发挥”的作用,找寻网络不良信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原因,以源头治理、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因网络不良信息而诱发的犯罪问题,整治网络“原住民”成长的网络环境,实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网络不良信息的概念,表现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根据现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成年人在网络因素诱发下实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阐述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分析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类型和特点。网络不良信息中,较为常见的是暴力、色情信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些不良信息如何诱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动机,或者在其滋生犯罪动机的基础上,如何强化其犯罪心理,使其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增大。第三部分剖析从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到形成犯罪行为整个过程中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犯罪形成过程中,网络不良信息通过强化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弱化内在控制系统和外在控制系统促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实践中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治理中,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监管责任不清晰,网站和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对信息发布的审核过于形式化,以及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欠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扩大催化、诱发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最后一部分针对目前由网络不良信息存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对具有可操作性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立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网络各企业、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同时通力合作,从源头上、外部监管上共同清理网络空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李国庆[2](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夏军,孙树峰[3](2020)在《对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的治理探究》文中认为移动通讯工具和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比例不断提高。但网络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色情等不良信息,这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就世界范围来看,北美和欧洲的未成年人网络色情问题由来已久,而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未成年人网络色情近年来也呈日渐泛滥之势。国际社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做法,建立了信息社会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中心的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网络色情问题。因此,我国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信息权益和打击未成年人网络色情犯罪方面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国内立法工作,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大力开展务实研究,注重社会各方参与,强化互联网企业自律和行业自治。
刘玉拴[4](2019)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网络文化安全的众多问题为基础,总结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即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网络文化、激化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网络文化和侵犯个人权利的网络文化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证和论述。本文认为,目前对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监管整体有效,但在某些具体领域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尚需加大治理力度。如在个人信息是否被泄露过的问卷样本分析中,回答泄露过和怀疑被泄露过的两项占比总和为87.32%,虽然这仅是问卷调查样本的分析,但可从侧面反映出此类问题的严重程度。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得创新网络文化安全监管方式和完善网络文化安全监管体系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上述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较为集中的四个方面,对其形成的原因、治理的困境、治理主体的职能界定和国外治理经验等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努力构建适合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开展深入的分析和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系统性的治理体系建议。本文以“分权——治理”为内在的逻辑分析框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要想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各个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参与对问题的治理。本质而言,它是权力由政府向社会回归的过程,即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为多方平等协同共治的模式,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重塑党委、政府和其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建构的重要特征。在共同的目标推动下,实现权力的重构和对问题的有效治理。理论创新方面,在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后,结合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特点,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融合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的特点,将预防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适用性方面更能适应网络文化安全的特征,以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和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治理主体职能界定的研究中,选取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作为分析案例,之所以选择此通知作为研究分析的案例,不仅因为《通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因为移动游戏的内容可以涵盖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由此调研了原广电总局、原文化部、北京市文促中心、海淀区委宣传部以及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多家移动游戏公司,涵盖大中小等不同类型,以此为基础总结梳理而成。在实证研究环节,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形成了最终的正式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以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问卷投放地,最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2130份。而后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频数等方法的分析,得出了下述主要结论,一是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整体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中,但某些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要在预防、过滤和监管三个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三是要进行理论和问题的适用性研究,以实现本文设定的目标。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调研、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探讨如何对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应在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风险界定、预防机制建设、治理体制建设、治理机制建设、完善相关立法和惩戒机制建设等方面建立预防、治理和惩戒三位一体的完善体系,方可实现对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有效治理。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新的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在借鉴其它国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有效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治理主体的职能界定和实证研究,对未来解决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即建立预防、治理和惩戒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史豪仕[5](2019)在《论我国网络色情言论的规制》文中研究表明当网络出现之时,网络色情内容也随之产生,如同形影相伴。在我国,从政府到社会公众对于网络色情问题一向十分重视,而且采取重拳打击。虽然取得不俗成绩,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可以发现网络色情言论就在我们周边,而且其迷惑性、隐蔽性、诱骗性变得更加强大,大大加大了监管难度。网络环境错综复杂,我们对网络色情言论并没有足够科学、系统的认识,还停留在凡是“色情”都有“毒害”的论调上,将一些“涉黄”但是正当使用的网络言论列为打击范围。不可否认,我国对于网络色情言论的规制尚处在起步阶段,仍旧面对巨大的压力以及新的挑战。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在研究探讨网络色情言论规制的必要性、不足之处之后,给与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本文总结归纳出了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规制网络色情言论的制度架构及其法理。主要分析了该制度的所保护的对象,法律依据,主要措施,边界范围。还分析了网络色情言论的法理学基础。并对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网络色情言论”进行了阐述,阐述过后根据其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内在目的将网络色情言论划分为正当使用与不正当使用、牟利与不牟利等。第二部分是在现阶段政府部门在管理规制网络色情言论过程当中所遭遇到的实践难题。在第二部分的第一节明确分析出以正当使用为目的的网络色情言论在网络净化活动中的矛盾处境,同时指出色情、性暗示与艺术创作之间如何界定的问题。第二节指出以报复、诽谤等非牟利为目的的网络色情言论与以牟利为目的的网络色情言论的区别,并且非牟利为目的的网络色情言论辨识更难,隐蔽更深,危害更大且对受害者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第三节指出以牟利为目的的网络色情言论背后巨大的跨国的黑色产业链,以及该黑色产业链为何能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介绍三种现有对于网络色情言论规制比较主流的模式。其中将保护创作自由模式与“一般普通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接着阐述保护特定群体利益的模式与区域协作模式,在弄清楚这三种模式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这三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以及这三种模式对我国现有国情的可借鉴之处。第四部分是网络色情言论规制中政府、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消费者等所应该扮演角色的分析。第五部分是在分析了我国现有的网络色情言论规制制度所存在的局限性之后,结合第四部分所提出的的多元规制理论,对现有的规制模式进行具体的制度改造。首先以“网络中立性”作为规制制度的指导原则,其次从立法上“对症下药”,要求政府在行政执法时,行政执法后都要给与行政相对人救济的权利,然后提出了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网络使用者的如何规制网络色情言论的建议。
崔有波[6](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侯书新[7](2019)在《中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网络传播的高度开放性和交互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客体角色通常具有双重性,即传播者是受众,受众也是传播者。二者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角色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其价值观、道德态度和行为也会相互影响。本研究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传播者和受众角度调查探索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道德行为表现,重点分析了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二者之间的道德行为是否存在相关性,相关程度如何。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分别从传播者和受众角度编制了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量表,并进行测量。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网络道德行为在部分个人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高年级得分显着高于低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影响中职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部分网络使用情况与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存在显着正相关,如上网年龄和使用的媒体种类;受众网络道德行为在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色情两个维度遇到了更多的不道德行为,传播者网络道德行为在各个维度上得分较为均匀,说明中职学生的不道德网络行为较为分散,没有集中到某一个维度;中职学生作为受众遇到的网络道德行为和作为传播者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在整体以及各维度上均呈现出显着正相关。对调查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网络知识产权、网络言论自由、网络色情三个方面,学生作为受众遇到的道德行为对作为传播者的网络道德行为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预测力,预测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网络言论自由、网络知识产权、网络色情。网络信息公开与安全并未进入到回归模型,说明这个维度对受众网络道德行为的影响不显着。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研究建议通过家、校、社会多方联合,净化网络舆论环境,过滤色情信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通过网络知识侵权案例分析等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网络知识产权意识;通过改变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道德知识。
王子朦[8](2019)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归因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当下的信息时代,以及终将到来的智能时代,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其中,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它逐步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不断更新传统的文化理念。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的传播手段进一步加大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使互联网呈现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在纷杂不堪的网络环境中,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群体易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根据品德心理结构的“四因素说”,可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分为对个体道德知、情、意的外显行为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在网络道德认知方面出现的失范行为、在网络道德情感方面出现的失范行为和在网络道德意志方面出现的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大学生道德意识缺乏、道德价值观念迷失,道德责任感和羞耻感的缺失、道德移情两难以及网络成瘾问题。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分析,可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内部因素和以学校、家庭及社会为主的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大学生的生理特殊性以及自我意识、从众心理、挫折—攻击心理、社交情绪、社会动机和去个体化等心理因素是内归因;高校德育效果欠佳、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社会网络监管不力和网络自身的特殊性是外归因。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和形成机理,不同的责任主体应有所作为。首先,大学生应主动强化自身的道德自律。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合理排解虚实情绪体验,养成“慎独”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其次,高校应通过丰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式、强化校园网络道德的监管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再次,家长应主动引导并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树立科学的教养理念,营造和谐的家庭网络环境;最后,社会职能部门更应在健全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监管,重视网络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姚志颖[9](2018)在《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高度依赖的“生存空间”,虚拟生存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二种体现形式。网络社会的形成也催生了网络文化的多样化蓬勃发展,网络文化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异化之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们在网络生存中玷污文化、消解理想、挫伤创造和混淆历史等等。中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网络群体,面对如此境遇却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网络上较热衷充当“传手”、“黑客”、“水军”,生产并传播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或盲目跟帖转贴,散播谣言、操纵舆论,或制造和传播病毒等,危及网络文化和网络安全。基于此,我们对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网络空间的责任生存问题予以思考。此所谓责任生存,是指中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虚拟生存中,以道德责任为价值取向与旨归,为自身及他人在虚拟世界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网络空间的生态化与和谐化建设而自觉担负起道德责任。本研究选取佛山市5所中学(高中2所、初中3所)共300位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中学生网络行为的个体认知情况、中学生接触异化的网络文化现状、中学生网络文化的异化生产状况、中学生网络空间社会责任行为的情况、中学生网络行为的个体心理状态和家校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的态度等六个维度,对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网络行为的个体认知方面,中学生对不良网络文化及行为认知较为充分,但对法律责任认知与网络行为之间知行不一;在接触异化的网络文化方面,智能手机成为中学生上网首选、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其最常接触网络低俗语言,且影响最大,微信与QQ成为其接触不良网络文化的主途径,而不良网络文化主要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网络文化的异化生产方面,半数学生的网络行为以娱乐消遣为主,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生产传播不良网络文化,并以网络异化行为催生着不良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青少年学生以微信和QQ主渠道,主要向熟人传播不良网络文化;在网络空间社会责任行为方面,部分学生否认个体对网络不良行为和文化的责任,部分学生对优秀网络文化的价值认同有待增强,近四成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淡薄;在网络行为心理方面,大部分学生为被动接触网络不良文化,但畸形心理却驱使网络文化的异化盛行;在家校态度方面,学校的网络行为教育明显缺位家庭的网络行为引导有待提升。分析认为,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失范,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从政府层面看,法制建设特别是网络监管明显缺失;从社会层面看,网络文化环境总体较为污浊;从家校层面看,二者教育引导明显缺位;从个体层面看,猎奇虚荣自我放纵是其主要致因。以调查分析为基础,我们从政府、社会、家校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政府责任方面,要网络安全与网络强国并进。具体为强化网络法治,打造网络空间安全;弘扬网络道德,营造网络慎独氛围;培育先进文化,树立网络文化自信。二是社会责任方面,要对网络文化环境予以激浊扬清。具体为规范网群主体,站主守网有责;强推清洁机制,做网络清道夫。三是家校责任方面,要家庭与学校管教同相同行。主要从增强网络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施网络行为的心理教育着手。四是个人责任方面,要以共生共存激发责任行为。具体为坚持共生共存责任伦理原则、以社会责任情感促成网络责任行为和以网创人才意识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冯芹[10](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二、青少年面临“网络色情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面临“网络色情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网络不良信息的概述 |
第一节 网络不良信息的界定 |
一、网络不良信息的概念 |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表现特点 |
三、网络不良信息与其他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
一、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 |
二、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建构 |
三、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
第二章 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及特点 |
第一节 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 |
一、受暴力信息影响引起的暴力型犯罪 |
二、受色情信息影响引起的性犯罪 |
三、受虚假信息影响引起的骗财型犯罪 |
四、受传授犯罪方法信息影响引起的窃财型犯罪 |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特点 |
一、主体年龄低龄化发展 |
二、主观侵财性目的明显 |
三、行为暴力性加重 |
四、性犯罪占比提升 |
第三章 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犯罪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机制 |
一、网络不良信息强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内部推力 |
二、网络不良信息增强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拉力 |
三、网络不良信息弱化未成年人行为的内在控制系统 |
四、网络不良信息削弱未成年人行为的外在控制系统 |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原因 |
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
二、家庭对用网情况的监护不合理 |
三、学校对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不重视 |
四、行业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审核不规范 |
第四章 网络不良信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
第一节 制度预防:健全网络保护的制度体系 |
一、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立法 |
二、制定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 |
三、建立专职的基层网络安全监察机构 |
第二节 技术预防:强化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管理 |
一、建立未成年人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
二、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建立网络“失信”黑名单 |
三、设立并推广未成年人专门网站 |
第三节 社会预防:强化未成年人合理用网教育 |
一、行业强化内部自律机制 |
二、学校加强用网教育指导 |
三、组建青年网络社工队伍 |
第四节 心理预防:纠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
一、利用“贝克认知疗法”建立正确认知 |
二、利用“情感转移疗法”转移消极情绪 |
三、利用“行为主义疗法”强化正性行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对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的治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
(一)概念 |
(二)主要表现形式 |
1.未成年人色情直播。 |
2.非接触性猥亵。 |
3.制作、传播、贩卖未成年人色情图片或视频。 |
三、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的现实危害 |
(一)极大地伤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
(二)极易诱发线下性侵犯罪行为的发生,给其他未成年人增加潜在受害风险 |
(三)传播错误价值观,破坏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管理秩序 |
四、当前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层面 |
1.缺乏针对性立法,不适应社会发展实际。 |
2.刑法关于性侵未成年人的规定存在缺陷。 |
3.对犯罪根源行为未予规制,治标不治本。 |
4.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缺位。 |
(二)执法层面 |
1.执法主流方向的偏差。 |
2.新型犯罪打击难度较大。 |
3.打击力度不够强。 |
(三)社会层面 |
1.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问题。 |
2.社会现实问题。 |
五、国际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治理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欧盟 |
(四)日本 |
(五)韩国 |
六、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的规制方法与治理措施 |
(一)完善立法和司法 |
1.健全未成年人法律体系。 |
2.完善相关刑事法律规定。 |
3.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 |
(二)补齐行政监管和教育短板 |
(三)强调网络平台自律和互联网行业自治 |
1.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 |
2.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3.推动和参与专业研究和社会治理。 |
(4)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中的不足 |
第一章 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界定和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
一 文化安全和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 |
二 网络文化的特征 |
三 易混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作用 |
一 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
二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困境 |
一 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 |
二 解决网络文化文化安全问题面临的困境 |
第二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演进 |
第一节 由文化管理到网络文化治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
一 文化管理手段的演变 |
二 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三 由管理到治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 由管理到治理——一种范式的转化 |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信息抓取理论 |
三 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路径依赖 |
—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核心——多元参与 |
二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依托——治理主体平等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主体的功能界定 |
第一节 党委部门:充分授权下的集中领导 |
一 党委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
二 党委部门的治理权限界定 |
第二节 政府部门: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
一 政府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
二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第三节 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
一 强化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
二 完善社会组织治理机制 |
第四节 企业和公民:以利益诉求为主的参与 |
一 治理中的权力转移——由国家转向社会 |
二 参与治理的基础——公民意识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国际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立体式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一 美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 |
二 美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英国:政府和民间分权式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一 英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 |
二 英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一 日本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二 日本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 问卷的设置和投放区域的选取 |
二 问卷调查的样本回收情况 |
三 问卷研究方法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
一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二 问卷调查研究发现 |
第三节 理论验证和适用性分析 |
一 综合性问题数据分析 |
二 理论验证 |
三 适用性分析 |
第六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建构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预防机制 |
一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风险界定 |
二 网络文化安全的预防机制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机制 |
一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制的建立 |
二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机制建设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惩戒机制 |
一 完善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立法 |
二 对引起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主体的惩戒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网路文化安全问卷调查统计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论我国网络色情言论的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规制网络色情言论的制度架构 |
1.1 网络色情言论的特点和分类 |
1.1.1 网络色情言论的特点 |
1.1.2 网络色情言论的分类 |
1.2 规制网络色情言论的制度架构 |
1.2.1 泛化的利益保护 |
1.2.2 多元的法律依据 |
1.2.3 规制范围的模糊 |
1.2.4 限制行动与封锁信息 |
2 我国网络色情言论规制的实践矛盾 |
2.1 网络色情言论与创作自由 |
2.1.1 反淫秽色情与反审查 |
2.1.2 借“扫黄”恶意举报恶性竞争 |
2.2 网络色情言论与人身权保护 |
2.2.1 色情言论与网络诽谤 |
2.2.2 色情复仇对他人隐私的侵害 |
2.3 网络色情言论与妇女平等权 |
2.3.1 规制制度背后的男性思维 |
2.3.2 网络色情言论与性骚扰 |
3 网络色情言论规制的经验思路及其评价 |
3.1 保护艺术创作模式与“一般普通人”标准模式 |
3.1.1 保护多元文化与艺术创作 |
3.1.2 法院在规制中的主导地位 |
3.2 立足特定群体权益保护模式 |
3.2.1 保护特定群体的权益 |
3.2.2 特殊的分析方式 |
4 网络色情言论元规制理论分析 |
4.1 元规制:对治理的治理 |
4.1.1 元规制的基本内涵 |
4.1.2 元规制的主要功能 |
4.2 元规制理论的法律实践 |
4.2.1 合理区分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 |
4.2.2 促进信息透明与规范利益博弈 |
5 我国网络色情言论的元规制改造 |
5.1 网络色情言论规制的指导原则与政府功能 |
5.1.1 “网络中立性”原则的由来与实施 |
5.1.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与协调相关方利益 |
5.2 网络色情言论规制的制度设置 |
5.2.1 政府干预与企业自治相结合 |
5.2.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
5.2.3 抗辩事由保护网络创作自由 |
5.2.4 区分性保护与赋权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
第一节 网络道德行为的内涵 |
第二节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行为主体 |
第三章 问卷的编制及试测 |
第一节 问卷的编制过程 |
第二节 问卷试测及修订 |
第四章 中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中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在个人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中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网络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中职学生作为受众和传播者网络道德行为的相关性 |
第五节 受众各维度与传播者整体网络道德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职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初始问卷) |
附录2 中职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致谢 |
(8)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归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趋势 |
三、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 |
(二)网络道德失范 |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 |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本课题研究方法 |
六、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征 |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表征的理论基础 |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 |
(一)在网络道德认知方面出现的失范行为 |
(二)在网络道德情感方面出现的失范行为 |
(三)在网络道德意志方面出现的失范行为 |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特征 |
(一)网络道德失范主体身份的多样性 |
(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方式的隐匿性 |
(三)网络道德失范活动场域的超时空性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归因 |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归因的理论基础 |
二、内归因 |
(一)大学生生理因素 |
(二)大学生心理因素 |
三、外归因 |
(一)高校德育效果欠佳 |
(二)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 |
(四)社会网络监管不力 |
(五)网络技术自身的特性 |
第四章 调适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
(二)学会情绪管理策略,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
(三)恪守网络道德“慎独”原则,养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 |
二、加强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
(一)丰富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网络审美教育 |
(二)完善线上线下的网络道德教育,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 |
(三)强化校园网络监管,加强对失范行为的监督 |
三、重视家庭的网络道德影响力 |
(一)形成“德智”并重的教养理念,切忌重堵轻疏 |
(二)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加强监督与引导 |
四、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 |
(一)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注重发展性和可操作性 |
(二)强化网络技术控制,优化网络管理功能 |
(三)重视网络道德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9)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述评小结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多学科分析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选题切入点新 |
(二)以实证分析为主 |
(三)重视教育主体的协同性 |
第二章 网络文化异化与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 |
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厘定 |
(一)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异化 |
(二)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释义 |
(三)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 |
二、网络文化异化对中学生责任生存的消极影响 |
(一)沾污文化:使中学生网络行为庸俗 |
(二)消解理想:使中学生精神上“缺钙” |
(三)扭曲价值:使中学生是非美丑难辨 |
(四)弱化道德:使中学生道德观念缺失 |
(五)挫伤创造:使中学生创造能力偏弱 |
(六)分裂人格:使中学生网络行为异化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责任生存实证分析 |
一、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
(一)中学生网络行为的个体认知情况分析 |
1.对不良网络文化及行为认知较为充分 |
2.法律责任认知与网络行为之间知行不一 |
(二)中学生接触异化的网络文化现状分析 |
1.智能手机成上网首选,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 |
2.最常接触网络低俗语言,且影响最大 |
3.微信与QQ成为接触不良网络文化的主途径 |
4.不良网络文化主要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
(三)中学生网络文化的异化生产状况分析 |
1.半数学生的网络行为以娱乐消遣为主 |
2.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生产传播不良网络文化 |
3.网络异化行为催生不良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 |
4.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多样化,主要向熟人传播不良网络文化 |
5.微信和QQ成为实施不良行为和传播不良文化的主要途径 |
6.学生的法律与道德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
(四)中学生网络空间社会责任行为的分析 |
1.部分学生否认个体对网络不良行为和文化的责任 |
2.部分学生对优秀网络文化的价值认同有待增强 |
3.近四成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淡薄 |
4.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社会责任行为缺失 |
(五)中学生网络行为的个体心理状态分析 |
1.大部分中学生为被动接触网络不良文化 |
2.畸形心理驱使网络文化的异化盛行 |
(六)家校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的态度分析 |
1.学校的网络行为教育明显缺位 |
2.家庭的网络行为引导有待提升 |
二、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失范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层面:法制与监管的缺失 |
(二)社会层面:网络文化环境污浊 |
(三)家校层面:二者教育引导缺位 |
(四)个体层面:猎奇虚荣自我放纵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责任生存的教育对策 |
一、政府责任:网络安全与网络强国并进 |
(一)强化网络法治,打造网络空间安全 |
(二)弘扬网络道德,营造网络慎独氛围 |
(三)培育先进文化,树立网络文化自信 |
二、社会责任:网络文化环境的激浊扬清 |
(一)规范网群主体,站主守网有责 |
(二)强推清洁机制,做网络清道夫 |
三、家校责任:家庭与学校管教同向同行 |
(一)责任教育:增强网络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心理辅导:实施网络行为的心理教育 |
四、个体责任:以共生共存激发责任行为 |
(一)坚持共生共存责任伦理原则 |
(二)以社会责任情感促成网络责任行为 |
(三)以网创人才意识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后记与鸣谢 |
附录 |
(10)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青少年面临“网络色情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D]. 吕怡慧.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对未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的治理探究[J]. 夏军,孙树峰.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4]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D]. 刘玉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论我国网络色情言论的规制[D]. 史豪仕. 宁波大学, 2019(06)
- [6]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中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研究[D]. 侯书新. 聊城大学, 2019(01)
- [8]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归因及对策分析[D]. 王子朦. 江苏大学, 2019(02)
- [9]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中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研究[D]. 姚志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3)
- [10]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