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适应性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适应性,村落,街区,传统,民居,城市,徽州。
适应性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潘鑫晨,马洪敏[1](2019)在《基于复合化模式的天津叁马路旧街区适应性更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进程蓬勃发展的数十载后,传统旧街区作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单元和复杂系统,同时面临着更新和发展的多重困境。目前,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对旧街区中复杂多元问题和诉求的兼顾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平衡多元问题、兼顾多目标因子的旧街区更新模式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天津市叁马路街区的更新设计实践,引入"复合化"的概念和策略,进而提出建立"复合化系统"的更新模式,实现兼顾功能、空间、交通、文化、生态五个因子的街区更新策略。旨在为城市旧街区更新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途径和思考方式,为城市更新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李巍,张凯,马颖,魏西燕[2](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城中村更新探究——以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城中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收入人群聚居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城中村作为普遍的问题在我国大城市中并不鲜见,它是城市低收入人群主要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多数外乡人落脚城市的初始空间。2017年,城中村的居住生态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境况引起各方关注。对城中村一刀切的手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城市的亲和度和包容性,这也关联到城市本体的健康生长。认识城中村这一复杂系统,应从多维度的视角下进行探析。文章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从城中村的不同空间系统角度解析深圳南头古城城中村,并以第六届西部之光相关研究设计为依托,探索适应性设计在城中村空间更新过程中的运用,从空间设计层面对深圳南头古城城中村进行适应性规划设计。(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廖绮华,黄子祎[3](2019)在《珠叁角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适应性更新策略研究——以黎边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黎边村为案例,通过田野调查、定量和定性分析,了解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分析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从村落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探究村民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心理和利益诉求,感知村民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发展期待以及他们对村落保护的意愿,探寻出适合珠叁角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与在城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更新策略。(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8期)
杨森[4](2019)在《青岛里院街区适应性更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飞速进行,一座座建筑高塔拔地而起,而城市面貌也多有相同,相似的建筑,相似的街道,也让居住于此的市民渐渐感受不到该有的归属感。这种“千城一面”的问题也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不仅如此,“城市病”的问题也同样阻碍着城市发展,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中逐渐衰老的组成部分,“城市病”问题越发突出。历史街区内的建筑老旧维护成本高,街区动员机制差,建筑设施不完备,严重影响到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也考验政府的管理能力。在延续城市独特文化,尤其在具有地域性特色建筑文化上,存在着城市发展与历史区域保护与更新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当今社会也越发突出。但是,城市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造就了如今的消费型社会,消费类型也更加倾向于文化消费,也为充满历史文化的街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论文以青岛里院街区适应性更新为题,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里院街区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考察,提出针对性的更新策略,为里院街区的更新提供一些新的看法,并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海泊路、黄岛路组成的里院片区,对该片区的更新提出设想并作为策略实践对象,希望对青岛市广泛存在的里院片区提供有价值的更新方式,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做法对里院的发展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国内相似的居住类历史街区的更新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雪莲[5](2019)在《毕节地区乡村民居形态适应性演变规律与自建形态更新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建筑趋于大同,建筑的地域性愈渐模糊。美丽乡村建设因缺乏专业指导,导致大量传统民居遭到破坏,新建民居地域特色丧失的同时,生活体验感也越来越差。面对乡村民居“失序演化”、“舒适性差”的现状,及时引导、调整民居自建形态模式,使乡村民居在适应当今社会条件下“有序”演变,迫在眉睫。论文视集体无意识环境下建筑的适应性演变为自然选择过程,以毕节市大屯乡为例,探讨毕节彝族地区自改革开放前至新农村建设初期演变过程中,在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共同选择作用下的适应性演变规律,并试提取演变过程中自建民居的营建智慧。然后基于演变规律,试提炼更新民居演变趋势及模式。将传统营建智慧与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从民居平面形态、立面形态、空间形态及材料构造四方面,提出毕节彝族地区民居更新模式设计策略,并据更新策略设计民居更新模式,最后运用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软件模拟的方法对民居更新模式模拟检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时期民居形态适应性演变特点(1)传统民居时期:平面以“△”、“口”、“日”、“目”型等点式平面为主,功能简单、独立布局,空间观念、仪式感较强;这一时期经济技术条件落后,民居受自然环境制约性大,社会文化因素作用被抑制。普通民居就地取材,建筑装饰性弱,立面分形维数接近自然形态分形维数,立面结构性强,能使人瞬间完成对建筑特征的情感体验,给人带来心理舒适感,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民居有较强的抗外环境干扰能力,室内热环境稳定舒适。(2)过渡民居时期:平面多以“一”、“L”、“U”、“N”、“H”型等延展式平面为主(“一”型平面设置“吞口”),功能更清晰,平面布局趋于集中,空间以间进模数、呈水平空间延展民居空间观念,仪式感弱化;该时期经济技术的稳定发展,使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减弱,社会文化因素作用得到释放,民居建造以本土材料和新材料相结合,建筑立面形态多样,新旧元素交杂、并采用简单装饰,过渡民居立面结构性较传统民居立面结构性减弱了;室内热舒适性也有所下降。(3)新型民居时期:经济技术蓬勃发展,民居建造突破自然环境制约,受外来文化影响本土社会文化因素作用被抑制,平面形式在过渡民居基础上呈空间垂直拓展延伸,趋于形成二、叁层楼房形式,功能进一步完善,仪式空间退化,建筑间联系加强(设外廊);这一时期民居建造完全采用新材料,形态模仿城镇化,立面装饰性较强,但立面形态结构遭到破坏(具有连接效益的尺度被去除),导致建筑外观情感体验较差;室内热环境受外环境影响较大,热舒适性差。(2)民居形态研究成果(1)火塘为民居空间衍变原型,平面空间演变形式由早期的“前后型”格局向“左右型”格局转变。空间演变过程中,传统仪式空间逐渐消退,房间舒适性需求逐渐增强。(2)建筑材料的演变早期从原生材料向新时期新材料过渡,结构由木结构向混凝土结构的转变,建筑材料的变化同样引起了屋架、挑檐的变化:屋架从6分水向5.5分水再向4分水转变,屋面坡度越来越缓,挑檐从1m到0.7m再到0.5m挑檐越来越窄。(3)立面装饰从简单到复杂,立面分维值从1.74465(传统民居)到1.7047(过渡民居)再到1.68065(新型民居),越来越偏离自然形态树叶分维值为1.782。建筑重要尺度层级区间建筑细节缺失,立面结构性越来越差,建筑外观视觉舒适性降低。对新型民居立面研究发现,新民居在500mm——1000mm尺度层级区间建筑细节缺失,提高新民居外观视觉舒适性的方法是提高新民居在500mm——1000mm尺度区间的建筑细节。进而得出改善民居立面形态舒适性的方法为增加或减少过少或过多尺度区间的建筑细节。(4)民居室内热环境研究成果热环境稳定性和自平衡能力:传统民居>过渡民居>新型民居;传统民居有较好的保温蓄热性。平均空气湿度:过渡民居>新型民居>传统民居,空气湿度稳定性:传统民居>过渡民居>新型民居;新建筑营建具有较强的防潮能力,同新材料相比,传统材料具有更高的吸放湿能力。对热舒适度值研究发现,民居演变过程中,室内热环境越来越差。(5)民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研究成果:茅草顶、夯土地面、夯土墙比新材料的瓦顶、水泥地面、水泥砖墙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和热稳定性能。(6)毕节彝族地区民居形态适应性演变规律:民居演变过程中民居同各环境要素共同进化、螺旋上升,具体形态呈现出“短板”决定论,即民居的适应性突显为主导因素的选择——更苛刻的环境因素。(3)更新策略研究成果(1)气候适应性策略:毕节彝族地区最佳朝向为172.5°,最差朝向为82.5°,好的朝向范围为167°~190°;条形建筑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5,点式建筑不宜超过0.4。该地区最简洁高效的多重复合被动式策略是改善室内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这一策略常与高比热围护材料共同使用),这一策略可将室内舒适度提高4倍。(2)空间更新策略:提取传统双院落,对民居平面分化整合,加强主要功能空间与附属空间的联系,将传统精神空间与现代空间实体结合转化,使其更适用。(3)形态更新策略:更新民居立面分维值应控制在1.74465~1.782左右,建筑装饰可选择日月鸟兽等象征自然界的灵物及八卦图案或新装饰材料等。空间观念选取有适应当今人们生活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原礼仪叁种类型。(4)保温防潮策略:防潮策略有加强基地调查甄选、增加室内外高差、结构防潮、空腔防潮、屋面保护、改善通风、加大采暖、隔水防潮、室内吸湿防潮等方法。保温策略可在屋顶设置阁层空间、通风间层;改善墙体材料热工性、在主体结构增加绝热保温材料;增强门窗气密性、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的门窗框架;地面铺设石材或水泥地面、加设防潮、保温层、加设空气间层等方法。(5)构造材料更新策略:设置空气阁层、间层,改善围护结构材料等。(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禹[6](2019)在《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更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龙道村特殊的地域文化以及现状,运用空间适应性更新理论及设计实践方法,紧紧围绕传统村落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有机更新"进而活化空间,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村落新景观,以期为实现传统村落与现代发展的共荣共生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05期)
童志文,陶勇,刘怡成[7](2018)在《徽州传统民居内部空间适应性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生活居住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通过分析徽州传统民居内部空间形态和居住现状问题,从传统民居内部空间的功能置换和室内环境改善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徽州传统民居内部空间适应性更新方法,以打造出高效、舒适、健康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34期)
韩莉莉,谢爱华,吕晶,张虹[8](2018)在《基于改善民生为导向的天津市河西区零散棚户区功能适应性更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棚户区改造不仅仅是关注地块层面的居住环境改善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宏观角度统筹考虑。本文着重从规划角度、基于适应性更新理念,探究如何利用零散棚户区地块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地块综合效益、改善城市环境,解决民计民生等问题。通过对零散棚户区特有的属性进行分析,在改善民生的导向下,基于适应性更新的视角,寻找用地功能与周边环境的一种适应关系,提出零散棚户区功能适应性更新内容框架。并通过天津市河西区零散棚户区更新实例解析,探究如何对土地进行功能更新,使土地适应发展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8-11-24)
邹明妍,周铁军[9](2018)在《城市更新视野下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以重庆501艺术基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出现调整,旧工业建筑因为土地区位价值不匹配、功能合理性丧失、经济效益差等原因遭到废弃。基于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旧工业建筑坚固的结构、开阔的室内空间仍可以满足其他用途,进行适应性再利用。文章以旧工业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为出发点,结合重庆501仓库改造的实例,研究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更新过程,激活、创造旧工业建筑的文化价值,实现旧工业社区的复兴。(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11期)
刘一杰,毕凌岚[10](2018)在《存量更新视野下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市存量更新视野,分析我国慢行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慢行系统的城市适应性概念。综合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影响要素,提出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因子由基础因子、协同因子、导控因子叁部分组成,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产业经济、交通模式、土地利用、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及文化导向九项因子,并尝试建立国内城市慢行系统适应性因子评估系统。基于评估系统选取香港作为典型城市进行因子运用实例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适应性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收入人群聚居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城中村作为普遍的问题在我国大城市中并不鲜见,它是城市低收入人群主要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多数外乡人落脚城市的初始空间。2017年,城中村的居住生态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境况引起各方关注。对城中村一刀切的手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城市的亲和度和包容性,这也关联到城市本体的健康生长。认识城中村这一复杂系统,应从多维度的视角下进行探析。文章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从城中村的不同空间系统角度解析深圳南头古城城中村,并以第六届西部之光相关研究设计为依托,探索适应性设计在城中村空间更新过程中的运用,从空间设计层面对深圳南头古城城中村进行适应性规划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适应性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潘鑫晨,马洪敏.基于复合化模式的天津叁马路旧街区适应性更新设计[J].工业建筑.2019
[2].李巍,张凯,马颖,魏西燕.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城中村更新探究——以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城中村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3].廖绮华,黄子祎.珠叁角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适应性更新策略研究——以黎边村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4].杨森.青岛里院街区适应性更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
[5].刘雪莲.毕节地区乡村民居形态适应性演变规律与自建形态更新模式研究[D].贵州大学.2019
[6].张禹.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更新研究[J].南方农业.2019
[7].童志文,陶勇,刘怡成.徽州传统民居内部空间适应性更新[J].山西建筑.2018
[8].韩莉莉,谢爱华,吕晶,张虹.基于改善民生为导向的天津市河西区零散棚户区功能适应性更新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8
[9].邹明妍,周铁军.城市更新视野下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以重庆501艺术基地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
[10].刘一杰,毕凌岚.存量更新视野下慢行系统城市适应性因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