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路牌论文和设计-李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区路牌,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上的若干个指引组件,所述支撑柱为圆柱型,支撑柱的外周面上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指引组件包括指示牌和与指示牌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管,固定管的内圆直径等于支撑柱的直径,固定管的内周面开设有与支撑柱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了路牌组装的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园区路牌,包括支撑柱(1)和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若干个指引组件(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1)为圆柱型,支撑柱(1)的外周面上沿支撑柱(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指引组件(2)包括指示牌(22)和与指示牌(22)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管(21),固定管(21)的内圆直径等于支撑柱(1)的直径,固定管(21)的内周面开设有与支撑柱(1)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设计方案

1.一种园区路牌,包括支撑柱(1)和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若干个指引组件(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1)为圆柱型,支撑柱(1)的外周面上沿支撑柱(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指引组件(2)包括指示牌(22)和与指示牌(22)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管(21),固定管(21)的内圆直径等于支撑柱(1)的直径,固定管(21)的内周面开设有与支撑柱(1)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固定管(21)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环(4),限位环(4)内圆的直径等于支撑柱(1)的直径,限位环(4)的内周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柱(1)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环(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便于旋转限位环(4)的第一扶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扶柄(5)与限位环(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环(4)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扶柄(5)插设的插孔(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指示牌(22)一侧的边沿处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组件(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园区路牌,其特征是:所述照明组件(6)包括圆柱形的底托(61),以及和底托(61)固定连接的照明灯(62),底托(61)的外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开设有与底托(61)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2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区路牌。

背景技术

路牌是城市道路工程中重要的市政设施,路牌用于指示道路名称以及方向,给路人予以正确的指向。

我们经常会在园区内看到一些简易的路牌,包括与地面固接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支撑柱上的若干个指示牌,指示牌一侧固接有抱箍,并通过螺栓螺母将抱箍固定在支撑柱上,从而将指示牌和支撑柱固定在一起。

由于一个支撑柱上都设置有若干个指示牌,工作人员在固定指示牌时需要通过螺栓螺母相互固定,操作起来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区路牌,其优点是提高了路牌组装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区路牌,包括支撑柱和设置在支撑柱上的若干个指引组件,所述支撑柱为圆柱型,支撑柱的外周面上沿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指引组件包括指示牌和与指示牌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管,固定管的内圆直径等于支撑柱的直径,固定管的内周面开设有与支撑柱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固定管从支撑柱的上端旋拧在支撑柱上,从而通过旋转固定管调整指示牌的指向,然后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持续旋转固定管,从而使固定管朝向支撑柱的下方移动,腾出了其余固定管与支撑柱的安装位置,便于将多个指引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上,而且固定管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螺纹配合,不仅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固定管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环,限位环内圆的直径等于支撑柱的直径,限位环的内周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柱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要大风的天气条件下,大风吹拂在指示牌上,容易带动固定管与支撑柱之间的转动,限位管设置在固定管的两侧,从而阻挡了固定管移动的路径,使得固定管不易在支撑柱上转动,从而保障了指示牌的指向正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便于旋转限位环的第一扶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扶柄的设置,使得旋转限位环更加轻松,从而使得限位环贴靠固定管更加紧密,使得固定管与支撑柱之间更加不易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扶柄与限位环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扶柄与限位环可拆卸连接,不仅提高了路牌整体的美观性,而且也使得非工作人员不易操控限位环的转动,保障了指示牌设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扶柄插设的插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第一扶柄插入进插孔内,从而便于控制限位环的旋转,提高了对限位环的旋拧效率。而且插孔的开设使得第一扶柄的插入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牌一侧的边沿处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口的开设,减少了指示牌受到的阻力,从而使得指示牌不易受到折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组件的设置使得在昏暗条件下行人也能够看到指示牌上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圆柱形的底托,以及和底托固定连接的照明灯,底托的外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开设有与底托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托与第二固定柱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对照明组件进行拆卸,从而提高了对照明组件的维护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提高了指示牌的安装效率。工作人员可将固定管从支撑柱的上端旋拧在支撑柱上,从而通过旋转固定管调整指示牌的指向,然后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持续旋转固定管,从而使固定管朝向支撑柱的下方移动,腾出了其余固定管与支撑柱的安装位置,便于将多个指引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上;

二、路牌更加抗风。通风口的开设,减少了指示牌受到的阻力,从而使得指示牌不易受到折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路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体现指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细节A处的放大图,并体现稳固组件;

图5是限位管脱离第一固定柱的状态图;

图6是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弯折状态示意图;

图7是体现遮挡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11、第一固定柱;12、第二固定柱;121、螺纹孔;13、支撑座;2、指引组件;21、固定管;22、指示牌;221、通风口;3、固定组件;31、承托环;32、限位管;321、凹槽;4、限位环;41、插孔;5、第一扶柄;51、第二扶柄;6、照明组件;61、底托;62、照明灯;7、稳固组件;71、固定环;72、压缩弹簧;73、伸缩杆;8、遮挡管;8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园区路牌,如图1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以及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若干个用于指路的指引组件2,支撑柱1的下端固接有用于支撑地面的支撑座13。

如图1所示,支撑柱1包括与地面固接的第一固定柱11,和与第一固定柱11上端铰接的第二固定柱12,第一固定柱11和第二固定柱12都为圆柱形,并且第一固定柱11和第二固定固的截面直径相同。第一固定柱11上设置有使第一固定柱11和第二固定柱12保持竖直状态的固定组件3(此处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柱12的外周面上沿第二固定柱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外螺纹。上述指引组件2包括固定管21,和与固定管21外周面固定连接的指示牌22;固定管21的内圆直径等于第二固定柱12的直径,并且固定管21的内周面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柱12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指引组件2进行安装时,可将固定管21从第二固定柱12上端旋入第二固定柱12的周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固定管21来调整指示牌22的朝向,使得指示牌22朝向对应的方向,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若要使路牌对多个路口进行指引方向,工作人员可将安装在第二固定柱12上的第一个指引组件2向第一固定柱11的方向旋拧,从而使第二固定柱12上腾出了其余指引组件2的安装空间,便于将多个指引组件2安装在第二固定柱12上。

如图2所示,为了减少大风环境时,气流会吹动指示牌22并带动固定管21在第二固定柱12上旋转,从而使得指示牌22改变了原先的指向,影响了指示牌22指引的正确性。所以每个固定管21的上端和下端都设置有一个限位环4。限位环4的内周面的直径等于第二固定柱12的截面直径,限位环4的内周面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柱12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工作人员若要对指引组件2安装时,可先将一个限位环4旋拧在第二固定柱12上,然后再将固定管21旋拧在第二固定柱12上,接着再将一个限位管32旋拧在固定管21的上方,调整指示牌22的朝向,并将两个限位环4向中部的固定管21的方向旋拧,使限位环4贴靠在固定管21的两侧,即使有大风也不易使指示牌22带动固定管21的转动,从而保障了指示牌22指向的正确性。

如图2所示,限位环4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扶柄5,限位环4的外周面开设有容纳第一扶柄5插设的插孔41,插孔41在限位环4的外周面均匀布设有3个,从而工作人员可将第一扶柄5插入进其中一个插孔41内,便于操控限位环4的旋拧,而且将限位环4旋拧在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可将第一扶柄5从限位环4上拆离,不但提高了路牌整体的美观性,而且也减少了非工作人员操作限位环4的可能性。指示牌22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221,不但减轻了指示牌22的整体重量,而且也便于气流的流通,减少了指示牌22的受风面积,使得指示牌22不易受损。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柱12的上端设置有照明组件6。第二固定柱1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121,照明组件6包括与螺纹孔121螺纹配合的圆柱形的底托61,底托61上固接有照明灯62。从而即使在昏暗的条件下,路人也能够看到指示牌22上的信息内容。

如图3和图6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同轴固接在第一固定柱11上的承托环31,以及设置在承托环31上方的限位管32。承托环31设置在第一固定柱11朝向第二固定柱12的周面上;限位管32套设在第一固定柱11上,限位管32初始状态时,限位管32下端面放置在承托环31上,使限位管32同时套设在第一固定柱11和第二固定柱12的周面上,而且限位管32的内圆直径等于第一固定柱11的直径,从而使得限位管32限制了第一固定柱11和第二固定柱12之间的转动。工作人员若要对指示牌22进行安装和维护时,可将限位管32向上滑动,从而使限位管32位于第二固定柱12的周面上,并脱离了对第一固定柱11的限制,使得第二固定柱12可向下弯折,便于工作人员将指引组件2安装在第二固定柱12上,从而无需借助梯子等工具对指引组件2进行安装,提高了对指引组件2的安装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减少路牌正常使用时,限位管32与第一固定柱11脱离,使第二固定柱12向下弯折造成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第二固定柱12上设置有限制限位管32移动的稳固组件7。稳固组件7包括与第二固定管21同轴固接的固定环71,固定环71的下端面设置有三个压缩弹簧72,压缩弹簧72均匀的布设在限位环4的下端面上,并且压缩弹簧72的一端固接在固定环71上,压缩弹簧72的另一端固接在限位管32的上端面上,而且每个压缩弹簧72内设置有限制压缩弹簧72错位的伸缩杆73,伸缩杆73的一端固接在固定环71的下端,伸缩杆73的另一端固接在限位管32的上端面上,从而使得限位管32向上滑动时会带动伸缩杆73回缩,并受到压缩弹簧72所施加的阻力,使得固定管21不会轻易脱离对第一固定柱11的限制,也减少了非工作人员对固定管21的误操作。

如图5所示,限位管3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方便操控限位管32位移的第二扶柄51,限位管32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两个容纳第二扶柄51插设的凹槽321,使得第二扶柄51可与限位管32可拆卸连接,工作人员若要对限位管32进行滑动时,可将第二扶柄51插入进凹槽321内,使得控制限位管32的滑动更加省力。工作人员对限位管32操作完毕后,可将第二扶柄51从凹槽321内拔出,减少非工作人员对限位管32误操作造成安全隐患。

如图7所示,承托环31与固定环71的外圆直径相同,并且承托环31和固定环71的外周面上都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柱11上还套设有遮挡管8,遮挡管8的内圆直径等于承托环31的外圆直径,并且遮挡管8的内周面开设有同时与承托环31和固定环71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使得遮挡管8可同时旋拧在承托环31和固定环71上,从而将限位管32和稳固组件7进行遮盖,大大减少了非工作人员对限位管32进行操作的可能性。遮挡管8外周面开设有容纳第二扶柄51插设的插槽81,工作可将第二扶柄51插入进这当官的插槽81内,从而使得对遮挡管8的旋拧更加方便快捷。

工作过程:工作人员若对路牌上的指示牌22进行安装时,可将第二扶柄51插入进遮挡管8的插槽81内,然后旋转遮挡管8,使遮挡管8脱离承托环31与固定环71,然后工作人员将第二扶柄51从遮挡管8的插槽81内拔出,插入进限位管32周面的凹槽321,然后通过第二扶柄51控制限位管32抬升,使限位管32脱离第一固定柱11,从而可将第二固定柱12向下弯折;接着对指引组件2进行安装;

首先将一个限位环4旋拧在第二固定柱12上,然后再将固定管21旋拧在第二固定柱12上,接着再将一个限位管32旋拧在固定管21的上方,调整指示牌22的朝向,并将两个限位环4向中部的固定管21的方向旋拧,使限位环4贴靠在固定管21的两侧,从而实现对指引组件2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园区路牌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982.9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38066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E01F 9/608

专利分类号:E01F9/608;E01F9/65;E01F9/646

范畴分类:36A;33B;

申请人:北京顺旅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顺旅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白马路南彩段5号院5号楼

发明人:李光

第一发明人:李光

当前权利人:北京顺旅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园区路牌论文和设计-李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