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包括凝结器壳体,所述的凝结器壳体内部为凝结室,在凝结器壳体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与凝结室相通的进端口,在凝结器壳体下端设置有弧形的下盖,下盖上设置有与凝结室相通的凝水出口;在所述的凝结室内设置有柱形的带第一冷却腔的冷却管,在所述的冷却管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冷却管相连接,分隔板的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相连接,通过分隔板将凝结腔分割成一个螺旋形的腔室,且分隔板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与第一冷却腔相通;并在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与冷却管的第一冷却腔相通的第一冷媒进管,在下盖上设置有与冷却管的第一冷却腔相通的冷媒出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包括凝结器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凝结器壳体(1)内部为凝结室(2),在凝结器壳体(1)上端设置有上盖(3),上盖(3)上设置有与凝结室(2)相通的进端口(4),在凝结器壳体(1)下端设置有弧形的下盖(5),下盖(5)上设置有与凝结室(2)相通的凝水出口(6);在所述的凝结室(2)内设置有柱形的带第一冷却腔(7)的冷却管(8),在所述的冷却管(8)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的一端与冷却管(8)相连接,分隔板的(9)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1)相连接,且分隔板(9)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9)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10),所述第二冷却腔(10)与第一冷却腔(7)相通;并在所述的上盖(3)上设置有与冷却管(8)相通的第一冷媒进管(11),在下盖(5)上设置有与冷却管(8)相通的冷媒出管(12)。
设计方案
1.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包括凝结器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凝结器壳体(1)内部为凝结室(2),在凝结器壳体(1)上端设置有上盖(3),上盖(3)上设置有与凝结室(2)相通的进端口(4),在凝结器壳体(1)下端设置有弧形的下盖(5),下盖(5)上设置有与凝结室(2)相通的凝水出口(6);在所述的凝结室(2)内设置有柱形的带第一冷却腔(7)的冷却管(8),在所述的冷却管(8)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的一端与冷却管(8)相连接,分隔板的(9)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1)相连接,且分隔板(9)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9)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10),所述第二冷却腔(10)与第一冷却腔(7)相通;并在所述的上盖(3)上设置有与冷却管(8)相通的第一冷媒进管(11),在下盖(5)上设置有与冷却管(8)相通的冷媒出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凝结器壳体(1)为双层结构,两层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冷却腔(13),所述的第三冷却腔(13)与第二冷却腔(10)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凝结器壳体(1)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冷却腔(13)相通的第二冷媒进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凝水出口(6)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塞(1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凝结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具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发电系统。其中,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除盐水箱、凝结器、高低压加热器、和给除盐水泵等组成;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加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在蒸汽不断做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结器,凝结器中具有冷却管,排入凝结器的蒸汽通过在冷却管内循环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形成为凝结水,之后凝结水会被回收并在系统中继续使用。
然而现有的凝结器在使用时,对蒸汽的冷凝不理想,降低了凝气的效果,从而使凝结水达不到良好的循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冷凝效果理想的凝结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包括凝结器壳体,所述的凝结器壳体内部为凝结室,在凝结器壳体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与凝结室相通的进端口通过一根管道与除盐水箱连接,在凝结器壳体下端设置有弧形的下盖,下盖上设置有与凝结室相通的凝水出口;在所述的凝结室内设置有柱形的带第一冷却腔的冷却管,在所述的冷却管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冷却管相连接,分隔板的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相连接,通过分隔板将凝结腔分割成一个螺旋形的腔室,且分隔板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与第一冷却腔相通;并在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与冷却管的第一冷却腔相通的第一冷媒进管,在下盖上设置有与冷却管的第一冷却腔相通的冷媒出管。凝结器通过进端口与除盐水箱连接,通过凝结器自身所具有的高真空吸进吸入凝结器,从而减少除盐水泵的使用,进而降低生产的能耗。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带冷却腔的冷却管,从而能实现对凝结管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在冷却管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分隔板的一端与冷却管相连接,分隔板的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相连接,通过分隔板将凝结腔分割成一个螺旋形的腔室,从而能确保蒸汽在冷却腔内停留时间并提高蒸汽流道所经过的路程,从而确保了凝结器整体的冷凝效果;分隔板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且第二冷却腔与第一冷却腔相通,使得蒸汽在螺旋形的腔室中流道时得到进一步冷凝,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凝结器的冷凝效果,大大提高了凝结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凝结器壳体为双层结构,两层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冷却腔,所述的第三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凝结器壳体为双层结构,两层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冷却腔,且第三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相通,以确保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及第三冷却腔内冷媒物质的平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凝结器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凝结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凝结器壳体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冷却腔相通的第二冷媒进管。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凝结器壳体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冷却腔相通的第二冷媒进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媒的进入量,进而确保了第一冷却腔、第二冷却腔及第三冷却腔内冷媒的充足,进而确保整体的冷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凝水出口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塞。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凝水出口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塞,从而能对凝结出的水进行过滤,从而使过滤后的水更好地进入冷却循环系统中,从而提高了凝结器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凝结器壳体、2-凝结室、3-上盖、4-进端口、5-下盖、6-凝水出口、7-第一冷却腔、8-冷却管、9-分隔板、10-第二冷却腔、11-第一冷媒进管、12-冷媒出管、13-第三冷却腔、14-第二冷媒进管、15-过滤塞。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除盐水箱用凝结器,包括凝结器壳体1,所述的凝结器壳体1内部为凝结室2,在凝结器壳体1上端设置有上盖3,上盖3上设置有与凝结室2相通的进端口4,在凝结器壳体1下端设置有弧形的下盖5,下盖5上设置有与凝结室2相通的凝水出口6;在所述的凝结室2内设置有柱形的带第一冷却腔7的冷却管8,在所述的冷却管8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9,所述分隔板9的一端与冷却管8相连接,分隔板9的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1相连接,通过分隔板9将凝结腔分割成一个螺旋形的腔室,且分隔板9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9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10,所述第二冷却腔10与第一冷却腔7相通;并在所述的上盖3上设置有与冷却管8的第一冷却腔7相通的第一冷媒进管11,在下盖5上设置有与冷却管8的第一冷却腔7相通的冷媒出管12。
通过设置带冷却腔的冷却管8,从而能实现对凝结管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在冷却管8上缠绕有螺旋形分隔板9,分隔板9的一端与冷却管8相连接,分隔板9的另一端与凝结器壳体1相连接,通过分隔板9将凝结腔分割成一个螺旋形的腔室,从而能确保蒸汽在冷却腔内停留时间并提高蒸汽流道所经过的路程,从而确保了凝结器整体的冷凝效果;分隔板9为双层结构,两层分隔板9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腔10,且第二冷却腔10与第一冷却腔7相通,使得蒸汽在螺旋形的腔室中流道时得到进一步冷凝,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凝结器的冷凝效果,大大提高了凝结器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凝结器壳体1为双层结构,两层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冷却腔13,所述的第三冷却腔13与第二冷却腔10相通。
通过将凝结器壳体1设置为双层结构,两层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冷却腔13,且第三冷却腔13与第二冷却腔10相通,以确保第一冷却腔7、第二冷却腔10及第三冷却腔13内冷媒物质的平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凝结器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凝结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凝结器壳体1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冷却腔13相通的第二冷媒进管14。
通过在凝结器壳体1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冷却腔13相通的第二冷媒进管14,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媒的进入量,进而确保了第一冷却腔7、第二冷却腔10及第三冷却腔13内冷媒的充足,进而确保整体的冷凝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的凝水出口6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塞15。
通过在凝水出口6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塞15,从而能对凝结出的水进行过滤,从而使过滤后的水更好地进入冷却循环系统中,从而提高了凝结器整体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771.0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16087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28B 1/00
专利分类号:F28B1/00;B01D35/02
范畴分类:35F;23E;
申请人: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4400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浙江龙游工业园区北斗大道12号
发明人:余建平;袁樟宜;余文化;方士云
第一发明人:余建平
当前权利人: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
代理人:高永志
代理机构:33282
代理机构编号: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