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贽思想中“三教合一,统归于儒”,此“儒”即“闻道”与“性命”。李贽思想从闻道、人性哲学与道德实践三个角度出发,从具体个体生命向上追寻生死关怀。他追求童心不失,并以真诚来医他人之“病”,实现儒家理想中的道德实践。这种求圣之路与《茶夹铭》中茶夹“一味清苦到底”的比喻相互呼应。
关键词:李贽;三教归儒;茶夹铭
儒家不专取一家之长、博之以文、关注道德实践的做法,为儒学包容性的体现,也为以李贽为代表的晚明时期“三教合一,统归于儒”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李贽在《茶夹铭》中,通过歌颂茶夹反映儒者追求“闻道”与“性命”,不辞清苦的精神:我老无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一味清苦到底。①儒者对天道的追寻,对人性哲学的理解,以及对道德实践的反思,就此凝聚在清苦茶香中。
三教合一,让李贽获得了宽容而“虚心”的态度,但是,这种态度是具有儒家风范的。他借对于鬼神的看法,一方面讽刺了当时“学者”表里不一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假道学的痛恨;另一方面,他论证的方式完全是儒家式的,例举的是儒家的圣贤。
“由此观之,后稷,鬼子也;周公而上,鬼孙也。周公非但不讳,且以为至祥极瑞,歌咏于郊谛以享祀之……乃后世独讳言鬼;何哉?非讳之也,未尝通于幽明之故而知鬼神之情状也。”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倒置可在长期HAART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患者起始治疗的时机和基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其变化提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重建状态[6]。
反而是“言及鬼神则以为异端释老之教”的“今之学者”,他们“小言之则以为耻,大言之则断以为狂”,然“自入仕以来,一入公门,则必先祭门而后敢入,祀土地神而后敢坐”;他们虽“平居无事,则慢神而虐民”,然“小小疾病,细细惊惶,即求神问鬼,祷祀并作,虽淫祠妖魔,祀典不载者,亦哀求之万端也。”李贽在《道古录》中揭示了学者对鬼神态度的两面性。也由此暗示着这些学者虽表面上痛斥鬼神论,但实际上并不从自己的真心发出,只为了保住仕途。对于鬼神的崇拜抑或疏离,也只是出于对尘世游戏规则的遵守而无关于真正的性命,“所爱只于七尺之躯,所知只于百年之内而已”。这与李贽认为“闻道”应该研究“自家性命下落”,恰恰是背道而驰的。由李贽对于鬼神的包容态度为例,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并不是对儒家的反叛,而恰恰是在当时对真儒的回归。可见李贽在三教合一中,实际上是将其统归于儒的。
对照组应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主要包括病房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强化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闻道”与“性命”是李贽儒学思想的一体两面。李贽并不认为三教的大圣人可以简单机械地“合一”。②因为这三人的不同之处,正是三人不同风貌的表现,也是其不同作用的体现。然而,三教合一,不仅是因为其共同的初心皆是追求“闻道”,更是一个可以促进自己性命之学,领悟生命之道的命题。③如《茶夹铭》所言,“我老无朋,朝夕唯汝”。明指茶夹与自己朝夕相处,暗喻了李贽不与当时某些学者同流合污,宁可老年无朋,却毕生追寻天道与性命之学。
1 三教合一,统归于儒——“闻道”
李贽对“三教合一”的可行性的理解,受了《中庸》《周易》影响。④在天人关系上,李贽认为天地与夫妇的“元”是相同的,因此,三教的圣人之间也是同大于异的。
而三教最大的共性,其初心可归于“闻道”。这记录于《初谭集》中。他写道:
因此,这种比“闻道”更深一层的追求,也就是“出世”的终极目的,不是简单地脱离尘世,而是对自己“生死根因”“自家性命”的大关怀,也即一种关乎于生命的哲学探索。在这一点上,夫妇、天地、三教圣人可谓是三位一体。⑦这既是可以合一的前提,也是让他们聚合的“一”。
所闻的“道”的内涵,并不局限于某一家的理论,而是既有三教之共性,又有三教之异处,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但是在程度上,儒道释三家是递进的。例如,闻道者“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因此儒释道三家都有“出世”这一趋向。其异处在于三教对出世要求的程度不同,儒释道三家依次递进。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中,只有佛教还能坚持一贯的“出世”主张。⑥儒学在实践中,随着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士人的向上层流动渠道之一,离“闻道”越来越远。更有甚者,假借“闻道”的名义,妄自解读圣人之言,发之为经。作为“闻道”的反面而出现的假道学,李贽对此是深恶痛绝的。
注释:
“闻道”的终极目的,在于研究“自家性命下落”。《答马历山》中,李贽继续写道:
“凡为学皆为穷究自己生死根因,探讨自家性命下落。是故有弃官不顾者……无他故焉,爱性命之极也。”
算法4的Step4在计算逻辑门gk的信号概率时,根据其输入组合信号关于PI的BDD计算Pk,v,根据其输出信号gk关于PI的BDD计算Pr(gk).由BDD计算信号概率的理论依据是由香农分解原理得出的其中fxi和分别为对xi实施香农分解后的正、负余子式.
“儒释道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必闻道然后可以死……惟志在闻道,故其视富贵若浮云,弃天下如敝屣然也。然曰浮云,直轻之耳,曰敝屣,直贱之耳,未以为害也。若夫道人,则视富贵如粪秽,视有天下若枷锁,唯恐其去之不速矣。然粪秽,臭也,枷锁,累也,犹未甚害也。乃释子则又甚矣。彼其视富贵若虎豹之在陷阱,鱼鸟之入网罗,活人之赴汤火然:求死不得,求生不得,一如是甚也。此儒释道之所以异也……”⑤
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程风险分析和控制研讨会简讯 李典庆,曹子君,张洁,张璐璐,郑文棠,朱鸿鹄,张华(140)
2 三教归儒下的人性哲学——“性命”
他认为若一门学说并不能在“性命”的层面上给予人启发,则不算是一门“真实为己”、贴近心灵的学问。
“余又非以二上人之才,实以二上人之德也;非以其聪明,实以其笃实也。故有德者必笃实,笃实者则必有德……”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内斑块出现破裂,继而促使血小板呈趋化、聚集现象,且形成不完全及完全性血栓,若不实施有效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为了探究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为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见正文描述:
李贽对“性命”的理解是超越了“生”的。因为他要追求的不是人固有的“百年”之生,而是这“百年”之上的根因。为了追寻这种根因,很多人弃官、弃家、视其身若无有,而这都是因为爱“性命”。这种对“性命”的执着不是“百年”之生,也不是“天然”“自然”,应是追问“天生之质”“人所禀受”背后的规律。而这与前人的区别是,李贽是从具体个体生命向上生发开来的生死关怀,而非从“天道”向下笼罩的无差别的个人。这种“性命”之学是更加鲜活的。
通过土地流转、开坑荒地等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资源配置进行统一规划,产生乡村旅游所必须的自然景观。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坐落于在县的东部,与铜陵市接壤,全村有山场6300亩,其中森林面积占比达73.6%。在此丰富的生态基础之上,大山村于1995年创立约1600亩的“师范经果林”,用于种植板栗、茶叶、桃树等果树。同时因地处低山丘陵地带,为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2000年大山村又建立了一座库容量16万立方米的水库,直径约二十公分的钢制水管穿梭于山林之间,为成片的果林灌溉。水库位于山峰之间,倾泻而下的水形成一座微型瀑布,清明前后与上百亩的桃花一同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游玩。
李贽将人分成四类。一为圣人,二为“学者”,三为夫妇,四为“蠢物”。这与儒家“圣人”“中人”“小人”的分法有所呼应。圣人是其毕生追寻而又自知难以企及的目标;“夫妇”是普罗大众,和圣人“同其元”而不自知;“蠢物”是他和他的门人。而“学者”在李贽的语境中,实际指“闻道”的反面,也即假意“闻道”而实际上利欲熏心的仕人。
李贽对圣人是充满敬畏的,其在自序中提出“入圣之无难,出世之非假”⑨,暗示着李贽将圣人作为追求的目标,也将出世的人与圣人相提并论。求圣之路绝非学者明之道貌岸然,暗之汲汲于富贵,茶夹一生“清苦”,即是这种求圣之路的体现。
3 三教归儒下的道德实践
3.1 对外:童心之回归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李贽以人的孩童时期类比心灵的初始时期。这种类比并不表示希望人人恢复到孩童时期的心灵层次,而特指在最初时期,无所可失的心灵。
然而,“今世龌龊者,皆以予狷隘而不能容,倨傲而不能下”,李贽深知自己被世人贴上了“异端”的标签,被世俗排斥,他的孤独是无人能体会,也无人能解的。他甚至想求人,却又无人可求……
反面来说,反而是现在捧若神明的《六经》《论语》《孟子》等,由于并非由圣人直接留存,且失去了当时的语境,因此还需区别对待。值得注意的是,李贽并不认为这些经典已经没有价值,更没有认为小说传奇比儒家经典更加贴近“童心”。他本意是想将这些经典降为普通的文本来进行研读,取其精华,也就是贴合真心的部分,并亲身实践之。这种品读经典的态度直到今天,依然是不过时的。
3.2 对内:高洁之自我
李贽在《高洁说》中坦言,自己予性好高、予性好洁。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曲高和寡的人。他所厌恶的,是倚势仗富与趋势谄富的人。是那些不能在心灵上“出世”而“误入尘网中”的人。他认为只要人有“片善寸长”,哪怕身居高位,他也是非常愿意与之交往的。安贫乐道并不是因为厌弃富贵,只是富贵容易遮蔽真心,极少有人可以幸免。否则,“能下人,故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他是深知,只有宽容这一秉性,才能让人走得更远的。
黑龙江垦区首先应加大力度研究开发先进的经济实用的低碳型农机产品,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提倡使用耗油率低、作业效率高、安全性能有保证的农机具。其次,根据作物的种植面积、农机保有量和作业情况合理配置农机数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效益,使之成为减少碳排放量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李贽认为,同样是“道理闻见”,圣人的处理方法与当今学者不同。圣人读书,是直抵真心的,并为了保护这颗最初之心,而孜孜不倦地求索证实,“朝闻道夕死可矣”;当今学者,却被“道理闻见”一叶障目,只懂得机械地接受,却没有真正用心灵去体悟,将其当作性命之学来研究。这也是他们言不由衷的原因。而如果真正是用心灵体悟过的道理闻见,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阐发出来,都是真切而感人的。因此西厢水浒,古体近体,院本传奇,只要出自真心,无一不是“天下之至文”。
试卷可以根据题目容量及实际需要设置开始和结束时间,但如果作为随堂练习和巩固的话建议不设置为好,让学生有查找答案和讨论的时间,避免为了按时提交答卷乱答,起不到应有效果。如果是针对练习效果进行检测,或者组织趣味比赛则另当别论。
“殊不知我终日闭门,终日有欲见胜己之心也……夫空谷足音,见似人犹喜,而谓我不欲见人,有是理乎!……然二上人实知余之苦心也,实知余之孤单莫可告语也,实知余之求人甚于人之求余也。”
他之所以疏远他人,只是因为真正聪明而有才能的高人,实在是太少了。世人不解,常常责备李贽性格狭隘、缺乏眼力。李贽的回答是发人深省的:所有缺乏眼力的发言,都是似是而非的。
“夫使我而果无目也,则必不能以终远;使我果偏爱不公也,则必护短以终身。故为偏爱无目之论者,皆似之而非也。”
没有聪明而有才能的人来“敬事之诚”,李贽认为有德而笃实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这种尊敬,与交往崇尚日用的“夫妇”相比,心情是更高一层的。
“性命”一词最早出于《周易》。⑧王弼注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十三经注疏》中也提到“……修性守故,天道可知,妄智改常,必与道乖,性命之旨也。”汉时多训为“性,生也”“性者,生也”“性之言生也”。可见儒的“性”“命”从最初结合“天生之质”“人所禀受”到后来发展为泛指“生”。老子《道德经》上篇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从行文可见“性命”与“自然”相齐。庄子《南华真经》卷第一载:“苟足于天然而安其性命。”从行文可见“性命”与“天然”相齐。
综上而言之,李贽素来被认为是一名叛逆的斗士,但是他对自身定位却并非如此。他真正追求的,是在外界影响下,仍能保持童心不失,坚持“清苦”,历经茶之“九难”,并以真诚来医他人之“病”,实现儒家理想中的道德实践。
法院微信文章同时还提到:“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修复性司法,根据谁破坏谁修复原则,承办法官庭前多次通过电话联系林某娘家属,敦促林某娘复植补种或缴纳复植补种保证金,并深入被毁坏山场现场勘验其复植补种情况。但家中经济条件尚可的林某娘至判决前始终未落实复植补种措施,也未缴纳复植补种保证金,使原本郁郁葱葱的山场至今仍处于荒废状态。”为此,法院认定林运娘在毁林后没有悔罪情节,酌情从重处罚。
①李贽.《焚书》卷五[M].明刻本.
②既是分为三人,安有同一面貌之理?强三人面貌而欲使之同,自是后人不智,何干三圣人事!——《答马历山》
③同乎?不同乎?唯真实为己性命者默默自知之,此三教圣人所以同为性命之所宗也。下此,皆非性命之学矣。——《答马历山》
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实现教学目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行为相对缺乏。
④夫妇也,天地也,既已同其元矣,而谓三教圣人各别可乎?——《答马历山》
⑤李贽.《李贽全集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⑥张再林.佛门弟子,还是儒家信徒——李贽学说学派性质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07):5-20.
⑦不但三教圣人不得而自异,虽天地亦不得而自异也。非但天地不能自异于圣人,虽愚夫愚妇亦不敢自谓我实不同于天地也。夫妇也,天地也,既已同其元矣,而谓三教圣人各别可乎?则谓三教圣人不同者,真妄也。——《答马历山》
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
⑨李贽.《李贽全集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李贽.李贽全集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陈明海.李贽儒道佛三教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鲍希福.三教本心[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作者简介:刘宁瑶(1994-),女,浙江温州人,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史、宋元明思想史。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0日。
标签:李贽论文; 性命论文; 圣人论文; 儒家论文; 清苦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明代哲学(1368~1644年)论文; 《福建茶叶》2019年第3期论文;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