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剩余油论文_赵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宏观剩余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剩余,油层,油藏,油田,长垣,特征,因素。

宏观剩余油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1](2018)在《大庆萨北油田剩余油宏观赋存模式及挖潜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内绝大多数的陆上油田已经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阶段,具体表现为注入井注水量大、产液井含水率高,储层内剩余油的分布状态非常复杂,导致油田的整体开发难度日益提高,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这一情况,系统的对储层内剩余油的赋存状态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挖潜措施,将能够起到改善油田整体开发效果,保证油田的稳产增产。本文在进行文献调研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藏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萨北油田剩余油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油田剩余油宏观分布状态的各地质开发因素,并建立了与之相关的控制模型,之后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系统的总结了萨北油田在开发中期剩余油主要的分布类型,包括集合块状连续分布型、零星块状分散分布型、局部层带状分布型、整体层带状分布型、镶边状分布型、微圈闭状分布型。在此基础上,对包括水平井技术、调剖堵水技术、二次加密技术以及提液相关的水动力学技术的挖潜优势特点以及各自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对以上六种剩余油赋存状态提出各自相应的合理挖潜措施。其中,集合块状连续分布型采用调剖堵水技术以及水平井技术完成挖潜;零星块状分散分布型采用调剖堵水技术、井网重组技术以及水动力学方法中的不稳定注水技术完成挖潜;局部层带状分布型采用调剖堵水技术、井网加密与重组技术及提液与配套的水动力学方法完成挖潜;整体层带状分布型采用井网加密技术完成挖潜;镶边状分布型主要采用水平井技术以及井网加密完成挖潜;微圈闭状分布型采用井网加密以及重组技术完成挖潜。通过萨北油田实际区块剩余油赋存状态进行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调整前及采用相应挖潜措施挖潜后的采收率进行预测,发现调整后采收率较调整前提高1.46%-3.27%,证明对剩余油赋存状态的识别及相应的挖潜措施可靠性较高,有较好的应用以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02-01)

周游,李治平,景成,孙威,李晓[2](2016)在《基于流动单元控制的油藏宏观剩余油潜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组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及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的问题,利用流动单元将该类储层相对均质化,逐一研究各类流动单元宏观剩余油潜力分布。利用取心数据对流动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将岩心资料与测井数据建立联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流动单元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将测井信息系统运用到对流动单元的识别评价中,深化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每一类流动单元储层的储量、采收率标定及油气产出,从宏观角度阐明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及潜力分布。该研究现场应用效果好,为研究区后期的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6年06期)

董晓军,仝方超,蒲阳峰,张明,高利军[3](2016)在《基于岩石物理相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宏观剩余油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低渗、特低渗透储层,由于其所受沉积、成岩和构造等一系列作用的影响,致使该类油藏的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而储层的非均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类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因此,以延长东部某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长6_1~1油层为例,提出利用岩石物理相研究该类非均质油藏宏观剩余油的方法。通过建立岩石物理相定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储集层分为几种不同类别的岩石物理相。针对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分别计算单井储量、标定技术采收率以及研究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物理相是控制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基本单元,同种岩石物理相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相似,从而阐明了有利的岩石物理相剩余油潜力分布的特点,实现了宏观剩余油的研究从笼统研究到精细化研究的转化,为油区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同类型的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剩余油潜力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丛琳,王伟方,刘洋,许方哲,张斌弛[4](2015)在《二类油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大庆长垣萨北叁东萨Ⅱ油层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岩心、测井、动态分析数据等资料为基础,对大庆长垣萨北叁东萨Ⅱ油层组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二类油层储层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外溢岸砂.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储层非均质程度中等.层内物性非均质性较弱,SII10+11a小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层内夹层的不连续分布加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上孔渗参数分布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物性与砂体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整体来看,研究区平面砂体变化快、物性变化较大、具有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层间物性非均质程度较强,层间隔层的不连续分布使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愈加严重,隔层把油层分成几个含油段,造成油层上下不连通或连通变差,导致储层纵向渗透能力下降,改变了传统韵律性砂体油气富集模式.(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5年21期)

乔力,吴立峰[5](2015)在《老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高含水期老油田的上产稳产,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是关键。通过对苏北盆地ZW、MTZ等高含水期老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认识,本文从地质、开发两方面对老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剖析,旨在希望能够对老油田剩余油的开采提供借鉴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侯健,罗福全,李振泉,邴绍献,张言辉[6](2014)在《岩心微观与油藏宏观剩余油临界描述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陆上油田已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地下油水关系日趋复杂,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准确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开发调整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人工石英砂制作岩心模型,借助微焦点CT系统对岩心模型进行CT切片扫描,在对二维切片进行图像预处理、插值、分割的基础上,对CT切片图像进行叁维重建,得到了岩心叁维孔喉结构及油水分布情况。基于岩心叁维孔喉模型,发现岩心孔喉微观剩余油具有连续、连续—离散、离散等不同分布特征,由离散特征向连续特征转化的临界描述尺度下限为45μm(约为孔喉半径的2倍)、临界描述尺度上限为167μm(约为孔喉半径的7.6倍);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油藏宏观剩余油合理临界描述尺度,当网格尺寸不高于油藏宏观剩余油临界描述尺度时,模拟结果能够有效刻画油藏宏观剩余油局部富集现象。(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4年06期)

胡望水,雷秋艳,李松泽,陈顺顺,陈岑[7](2012)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主要发育低渗、特低渗油藏,通过研究岩心、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层内、层间、平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腾格尔组储集层整体上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利用储层各项参数对其进行了储层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并指出剩余油有利挖潜区。(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彭国红,胡望水,戴寅[8](2010)在《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于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利用测井多井评价资料求取的储层参数,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属于强非均质性储层,其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姚娜[9](2010)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宏观赋存模式及挖潜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整体采油出现了高注水和高含水的特征,剩余油分布日益复杂,开发难度逐渐加大。随着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的加深,系统的总结剩余油的赋存模式,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挖潜对策,将会为许多大型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研究与油藏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油田开发中后期影响剩余油宏观分布的地质开发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影响因素控制下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宏观赋存模式,包括集合块状连续分布型、零星块状分散分布型、局部层带状分布型、整体层带状分布型、镶边状分布型、微圈闭状分布型。在分析水平井技术、调剖堵水技术、井网加密与重组技术以及提液及配套的水动力学方法四类挖潜措施技术优势及其适应性的基础上,针对每种赋存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挖潜对策,其中集合块状连续分布型主要通过调剖堵水技术和水平井技术进行挖潜;零星块状分散分布型主要通过调剖堵水技术,井网重组技术以及水动力学方法中的不稳定注水技术来进行挖潜;局部层带状分布型主要通过调剖堵水技术、井网加密与重组技术及提液与配套的水动力学方法进行挖潜;整体层带状分布型主要通过井网加密技术进行挖潜;镶边状分布型主要通过水平井技术及井网加密技术挖潜;微圈闭状分布型主要通过井网加密与重组技术进行挖潜。结合矿场实际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总结的剩余油宏观赋存模式及相应的挖潜对策可靠,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10-05-01)

侯健,杜庆军,束青林,张本华,高达[10](2010)在《聚合物驱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油藏数值模拟定义了"聚合物驱受效剩余油饱和度"新概念,研究了聚合物驱作用下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受效剩余油在油藏中的分布部位和形态,讨论了储层韵律性、原油黏度和注聚用量对受效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效剩余油在油层内纵向上主要分布于注入水窜流区的上部,呈斜纺锤体形状,平面上受效区域则位于注采井间,呈环状分布。不同韵律储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受效剩余油分布有所不同。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受效剩余油主体区向油层底部移动,且受效剩余油饱和度峰值降低。随着注聚用量的增多,受效剩余油范围沿斜纺锤体的轴线向两侧扩大。(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宏观剩余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组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及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的问题,利用流动单元将该类储层相对均质化,逐一研究各类流动单元宏观剩余油潜力分布。利用取心数据对流动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将岩心资料与测井数据建立联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流动单元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将测井信息系统运用到对流动单元的识别评价中,深化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每一类流动单元储层的储量、采收率标定及油气产出,从宏观角度阐明了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及潜力分布。该研究现场应用效果好,为研究区后期的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宏观剩余油论文参考文献

[1].赵鹏.大庆萨北油田剩余油宏观赋存模式及挖潜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2].周游,李治平,景成,孙威,李晓.基于流动单元控制的油藏宏观剩余油潜力分布[J].特种油气藏.2016

[3].董晓军,仝方超,蒲阳峰,张明,高利军.基于岩石物理相研究特低渗透油藏宏观剩余油分布[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4].丛琳,王伟方,刘洋,许方哲,张斌弛.二类油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大庆长垣萨北叁东萨Ⅱ油层组为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

[5].乔力,吴立峰.老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浅析[J].内江科技.2015

[6].侯健,罗福全,李振泉,邴绍献,张言辉.岩心微观与油藏宏观剩余油临界描述尺度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

[7].胡望水,雷秋艳,李松泽,陈顺顺,陈岑.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

[8].彭国红,胡望水,戴寅.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

[9].姚娜.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宏观赋存模式及挖潜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10].侯健,杜庆军,束青林,张本华,高达.聚合物驱宏观剩余油受效机制及分布规律[J].石油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下二门油田HZn油组宏观剩余油研究新濮3-38井2361m井深样品的水淹特征仿...宏观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据何...典型概念模型5水平井分层系开发示意图调田由加不同沉积韵律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标签:;  ;  ;  ;  ;  ;  ;  

宏观剩余油论文_赵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