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装置论文和设计-何锡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内螺纹一号沉孔,设有L型搅拌叶对应一号沉孔处设有直径与一号沉孔相同的内螺纹一号通孔,所述搅拌叶与搅拌轴通过一号通孔、一号沉孔内旋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的一侧端部设有内螺纹二号沉孔,二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一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螺母夹持一号转盘。本实用新型可以较传统搅拌器的搅拌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内螺纹一号沉孔,设有L型搅拌叶对应一号沉孔处设有直径与一号沉孔相同的内螺纹一号通孔,所述搅拌叶与搅拌轴通过一号通孔、一号沉孔内旋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的一侧端部设有内螺纹二号沉孔,二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一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螺母夹持一号转盘。

设计方案

1.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内螺纹一号沉孔,设有L型搅拌叶对应一号沉孔处设有直径与一号沉孔相同的内螺纹一号通孔,所述搅拌叶与搅拌轴通过一号通孔、一号沉孔内旋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的一侧端部设有内螺纹二号沉孔,二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一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螺母夹持一号转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的一侧、垂直于一号转盘的中部设有三号沉孔,三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二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二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螺母夹持二号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沉孔以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侧为基准镜像对称位置设有四号沉孔,四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三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三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三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三号螺母夹持三号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转盘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一号螺母的二号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转盘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二号螺母的三号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转盘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三号螺母的四号通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器(搅拌装置)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传统搅拌器的搅拌轴与搅拌叶呈垂直设计,因此搅拌叶在转动过程中只能形成对反应器内部的横向搅拌,这样使得整体的搅拌效果欠佳,只能依靠延长搅拌时间来达到搅拌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搅拌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内螺纹一号沉孔,设有L型搅拌叶对应一号沉孔处设有直径与一号沉孔相同的内螺纹一号通孔,所述搅拌叶与搅拌轴通过一号通孔、一号沉孔内旋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的一侧端部设有内螺纹二号沉孔,二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一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一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号螺母夹持一号转盘。

其中,所述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的一侧、垂直于一号转盘的中部设有三号沉孔,三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二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二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螺母夹持二号转盘。

其中,所述三号沉孔以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侧为基准镜像对称位置设有四号沉孔,四号沉孔内旋接固定柱形三号连接杆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三号连接杆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三号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三号螺母夹持三号转盘。

其中,所述一号转盘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一号螺母的二号通孔。

其中,所述二号转盘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二号螺母的三号通孔。

其中,所述三号转盘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三号螺母的四号通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在搅拌叶的端部设计一号转盘达到纵向搅拌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二号转盘及三号转盘在横向搅拌时增加了两条线性搅拌路线,有效提高了搅拌的混合程度;

(3)本实用新型可以较传统搅拌器的搅拌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1,所述搅拌轴1上设有若干内螺纹一号沉孔2,设有L型搅拌叶3对应一号沉孔2处设有直径与一号沉孔2相同的内螺纹一号通孔4,所述搅拌叶3与搅拌轴通过一号通孔4、一号沉孔2内旋接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搅拌叶3非与搅拌轴1固定的一侧端部设有内螺纹二号沉孔5,二号沉孔5内旋接固定柱形一号连接杆6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一号连接杆6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一号连接杆6的另一端通过一号螺母7夹持一号转盘8,所述一号转盘8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一号螺母7的二号通孔9。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搅拌叶3非与搅拌轴1固定的一侧、垂直于一号转盘8的中部设有三号沉孔10,三号沉孔10内旋接固定柱形二号连接杆11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二号连接杆11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二号连接杆11的另一端通过二号螺母12夹持二号转盘13,所述二号转盘13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二号螺母12的三号通孔14。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所述三号沉孔10以搅拌叶非与搅拌轴固定侧为基准镜像对称位置设有四号沉孔15,四号沉孔15内旋接固定柱形三号连接杆16的带外螺纹一端,所述三号连接杆16的两端具有外螺纹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所述三号连接杆16的另一端通过三号螺母17夹持三号转盘18,所述三号转盘18上开设有直径小于三号螺母17的四号通孔19。

设计图

一种搅拌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6234.7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30598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01F 7/10

专利分类号:B01F7/10;B01F7/26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上海玉禾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玉禾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370号56幢12层-01室

发明人:何锡荣;杨琦斌

第一发明人:何锡荣

当前权利人:上海玉禾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艳娥

代理机构:3129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搅拌装置论文和设计-何锡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