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医学影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东省,影象,医学影像,直方图,图象,医学,技术。
医学影象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1](2008)在《《中国医学影象技术》杂志2009年征订启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编为戴建平教授、姜玉新教授。刊号:ISSN1003-3289,GN11-1881/R。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荷兰《医学文摘》收录源期刊、英国《科学文摘》收录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源期刊。(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2](2008)在《奋斗在影象医学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关链接刘作勤,主任医师.教授。1975年从昌潍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6年被山东医科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01年被山东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山东省放射医学研究所",1984年5月14日更名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一所大型的影像医学研究机构。(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08年08期)
谢维敢,马金瑞[3](2007)在《医学影象信息一体化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整个社会和医疗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HIS和RIS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PACS从无到有,从小型的PACS到整个医院及地域性广义的PACS,发展非常迅速。美国的PACS建设起步早,目前已趋向于不同成像模式和所有医院科室都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共通的登录网点和一致的用户界面,其地域性医疗信息系统一体化进程均发展非常迅速。PACS今后将成为医院和社会整体信息网络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这将是数字化放射学发展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07年08期)
[4](2005)在《永保先进的山东省医学影象学研究所》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位于“四面荷花叁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泉城——济南市。其前身为山东省立医院放射科,创建于1975年3月19日,现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学诊疗、科研、教学、培训基地。一、硕果累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下设8个业务科室和(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马文会[5](2003)在《医学影象:医生诊病的得力助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望闻问切”曾经在医疗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肉眼望不穿表皮,更看不见体内的细胞、分子。因此,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医学影像技术。CT的发明英国科学家豪斯菲尔德于1969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仪(即CT),20世纪70年代用于临床,引起了世界医学的轰动,被誉为放射医学上继X射线问世以后最伟大的发明,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1979年度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本文来源于《世界发明》期刊2003年04期)
耿国华[6](2002)在《医学影象数据库(MidBASE)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支撑技术。多种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是当前数据库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医学信息管理的发展提出了设计和实现医疗图片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如何有效的存储,管理、组织和检索海量医学影象数据,是PACS系统实现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医学影象数据库(Medical Image DataBase)是一个将多媒体医学影象处理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结合的应用课题。本文针对医学影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而展开研究。 本文在研究多媒体数据库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医学影象信息系统的任务、功能,从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功能划分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和医学图象检索模型,给出了医学影象的数据库设计方案;进而,从分析医学影象数据的特性入手,围绕医学图象的存储结构与相关算法,提出了图象表示的模块化结构概念,给出适于医学影象处理的空间数据结构存储表示。改进了面绘制中叁角面片存储结构,叁维模型的组织与快速重构算法;针对医学影象数据的关联关系,提出并实现基于八叉树的色彩量化算法,实现了哈夫曼编码与基于八叉树结构的数据压缩算法;通过对QBIC的技术特点、工作流程、图象特征提取、距离的计算和相似性度量研究比较,研究基于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的检索新技术,给出基于空间特征信息综合性检索的模式;结合医学图象数据库实际,提出了结合空间信息的颜色关联图检索算法、基于边界方向和不变矩的形状检索算法、提取纹理特征的灰度共生矩阵、自相关函数的检索算法,并给出相关算法的实现及效果分析。 医学影象数据库的远程访问与叁维医学可视化系统在广域网上的应用也是本系统的特色之一。针对医学影象数据的特点,提出并实现基于CORBA与Web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影象数据库的远程访问系统和影象数据的Web检索。采用嵌入式组件的开发方法与基于构件的结构相结合的模式,在医学图象数据库中,实现了叁维可视化组件与图象处理组件在数据库中的集成。实现了在Web上的叁维医学图象的可视化,使医学影象数据库系统具有跨平台性和通用性。 作为医学图象数据库技术研究的应用,我们设计实现了医学图象数据库系统MidBASE,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使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2-05-01)
舒贞权[7](2002)在《医学超声影象新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医学超声影像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文中简要分析了一些重要的影像技术如 彩色血流测量技术、数字化波束形成技术、叁维超声和谐波成像技术的发展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02年02期)
邢达[8](2001)在《生物医学光子学的无损伤影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和生命科学的时代 ,而生物光子学是此两大领域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对推动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最近的研究动态 ,生物光子学领域最有希望的一个新生点就是利用光学和激光技术 ,发展生命科学研究的形态学方法 ,即 :生命过(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高春鸣,兰秋军[9](2001)在《应用数字图象增强技术处理医学影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条件直方图均衡和的方法增强医学图象,并对所用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Unsharp Masking(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1年05期)
郑优成[10](2000)在《医学影象学检查及其临床应用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十年代以来 ,在临床上形成了以下五大成象技术为主干的医学影象学检查系统。这五大成象技术是 :⑴传统X线摄影技术 (包括一般平片、体层片和各种特殊造影检查 ) ;⑵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简称X -CT) ;⑶磁共振成像 (简称MRI) ;⑷放射性核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00年S1期)
医学影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关链接刘作勤,主任医师.教授。1975年从昌潍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6年被山东医科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01年被山东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山东省放射医学研究所",1984年5月14日更名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一所大型的影像医学研究机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学影象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影象技术》杂志2009年征订启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
[2]..奋斗在影象医学领域[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
[3].谢维敢,马金瑞.医学影象信息一体化的发展[J].中国医学装备.2007
[4]..永保先进的山东省医学影象学研究所[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
[5].马文会.医学影象:医生诊病的得力助手[J].世界发明.2003
[6].耿国华.医学影象数据库(MidBASE)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2
[7].舒贞权.医学超声影象新技术综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
[8].邢达.生物医学光子学的无损伤影象方法[J].激光生物学报.2001
[9].高春鸣,兰秋军.应用数字图象增强技术处理医学影象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1
[10].郑优成.医学影象学检查及其临床应用的选择[J].中国医师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