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论文和设计-王宝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所述插秧机本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所述壳体内壁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通口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且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插秧机本体、壳体、通口、支撑杆、浮板、卡槽、隔板、推杆、卡块、固定板、复位弹簧、三角块、滚动轴承、螺纹杆、旋转把手、螺纹套、第一滑轮和第一限位槽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拆卸浮板的效果,省时省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插秧机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插秧效率,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底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3),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贯穿通口(3)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浮板(5),所述支撑杆(4)左右两侧且位于壳体(2)内部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6),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和底部且位于通口(3)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远离支撑杆(4)一侧且对应卡槽(6)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靠近支撑杆(4)的一侧贯穿隔板(7)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相适配的卡块(9),所述卡块(9)靠近卡槽(6)的一侧贯穿卡槽(6)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推杆(8)远离卡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推杆(8)表面且位于固定板(10)和隔板(7)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靠近隔板(7)的一端与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靠近固定板(10)的一端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远离支撑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2),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3),所述滚动轴承(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滚动轴承(13)和壳体(2)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5),所述螺纹杆(14)表面且对应三角块(12)的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6),所述螺纹套(16)靠近三角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三角块(1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轮(17),所述壳体(2)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螺纹套(16)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8),所述螺纹套(16)靠近第一限位槽(18)的一侧贯穿第一限位槽(18)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插秧机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车把手(19)。

设计方案

1.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本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底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3),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贯穿通口(3)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浮板(5),所述支撑杆(4)左右两侧且位于壳体(2)内部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6),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和底部且位于通口(3)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远离支撑杆(4)一侧且对应卡槽(6)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推杆(8),所述推杆(8)靠近支撑杆(4)的一侧贯穿隔板(7)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相适配的卡块(9),所述卡块(9)靠近卡槽(6)的一侧贯穿卡槽(6)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推杆(8)远离卡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推杆(8)表面且位于固定板(10)和隔板(7)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靠近隔板(7)的一端与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靠近固定板(10)的一端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远离支撑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2),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3),所述滚动轴承(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滚动轴承(13)和壳体(2)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5),所述螺纹杆(14)表面且对应三角块(12)的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6),所述螺纹套(16)靠近三角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三角块(1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轮(17),所述壳体(2)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螺纹套(16)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8),所述螺纹套(16)靠近第一限位槽(18)的一侧贯穿第一限位槽(18)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插秧机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车把手(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与壳体(2)内壁的顶部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且位于隔板(7)和支撑杆(4)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4)和隔板(7)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和底部且对应第二滑轮(21)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2),所述第二滑轮(21)远离固定板(10)的一侧贯穿第二限位槽(22)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17)靠近三角块(12)的一侧与三角块(12)相互接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在插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浮板对插秧机进行稳定行进。

目前,常见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不便于拆卸浮板,当浮板损坏时,往往需要使用者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且进行拆卸,不仅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影响了插秧机的正常使用,降低了插秧效率,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具备便于拆卸浮板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不便于拆卸浮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所述插秧机本体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所述壳体内壁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通口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且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内壁顶部和底部且位于通口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远离支撑杆一侧且对应卡槽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贯穿隔板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侧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推杆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推杆表面且位于固定板和隔板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靠近隔板的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壳体内壁顶部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滚动轴承和壳体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螺纹杆表面且对应三角块的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靠近三角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三角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轮,所述壳体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螺纹套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螺纹套靠近第一限位槽的一侧贯穿第一限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插秧机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车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壳体内壁的顶部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顶部且位于隔板和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和隔板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顶部和底部且对应第二滑轮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滑轮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贯穿第二限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靠近三角块的一侧与三角块相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插秧机本体、壳体、通口、支撑杆、浮板、卡槽、隔板、推杆、卡块、固定板、复位弹簧、三角块、滚动轴承、螺纹杆、旋转把手、螺纹套、第一滑轮和第一限位槽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拆卸浮板的效果,省时省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插秧机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插秧效率,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块,不仅方便对支撑杆进行定位,同时也避免了支撑杆随意晃动,通过设置第二滑轮,起到了对固定板的限位作用,防止固定板上下晃动,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限制了第二滑轮的运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插秧机本体、2壳体、3通口、4支撑杆、5浮板、6卡槽、7隔板、8推杆、9卡块、10固定板、11复位弹簧、12三角块、13滚动轴承、14螺纹杆、15旋转把手、16螺纹套、17第一滑轮、18第一限位槽、19推车把手、20限位块、21第二滑轮、22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包括插秧机本体1,插秧机本体1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底部的中点处开设有通口3,壳体2内壁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与壳体2内壁的顶部相互接触,支撑杆4的底部贯穿通口3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浮板5,支撑杆4左右两侧且位于壳体2内部的位置均开设有卡槽6,壳体2内壁顶部和底部且位于通口3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隔板7固定连接,壳体2内壁顶部且位于隔板7和支撑杆4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杆4和隔板7相互接触,通过设置限位块20,不仅方便对支撑杆4进行定位,同时也避免了支撑杆4随意晃动,隔板7远离支撑杆4一侧且对应卡槽6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推杆8,推杆8靠近支撑杆4的一侧贯穿隔板7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与卡槽6相适配的卡块9,卡块9靠近卡槽6的一侧贯穿卡槽6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推杆8远离卡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21,通过设置第二滑轮21,起到了对固定板10的限位作用,防止固定板10上下晃动,壳体2内壁顶部和底部且对应第二滑轮21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2,第二滑轮21远离固定板10的一侧贯穿第二限位槽22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22,限制了第二滑轮21的运动范围,推杆8表面且位于固定板10和隔板7之间的位置套接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靠近隔板7的一端与隔板7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1靠近固定板10的一端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固定板10远离支撑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2,壳体2内壁顶部左右两侧的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3,滚动轴承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滚动轴承13和壳体2且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5,螺纹杆14表面且对应三角块12的位置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6,螺纹套16靠近三角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三角块1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轮17,第一滑轮17靠近三角块12的一侧与三角块12相互接触,壳体2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螺纹套16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8,螺纹套16靠近第一限位槽18的一侧贯穿第一限位槽18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滑动连接,插秧机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车把手19,通过插秧机本体1、壳体2、通口3、支撑杆4、浮板5、卡槽6、隔板7、推杆8、卡块9、固定板10、复位弹簧11、三角块12、滚动轴承13、螺纹杆14、旋转把手15、螺纹套16、第一滑轮17和第一限位槽18相互配合,实现了便于拆卸浮板5的效果,省时省力,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保障了插秧机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插秧效率,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使用时,当浮板5损坏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时,使用者正向转动旋转把手15从而带动螺纹杆14旋转,从而使得螺纹套16带在螺纹杆14上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轮17向下运动,然后由复位弹簧11依次推动固定板10、三角块12、推杆8和卡块9向远离支撑杆4的一侧运动,直至卡块9完全脱离卡槽6后,松开旋转把手15,然后从壳体2中取出支撑杆4即可完成对浮板5的拆卸工作。

综上所述:该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通过插秧机本体1、壳体2、通口3、支撑杆4、浮板5、卡槽6、隔板7、推杆8、卡块9、固定板10、复位弹簧11、三角块12、滚动轴承13、螺纹杆14、旋转把手15、螺纹套16、第一滑轮17和第一限位槽18相互配合,解决了常见的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不便于拆卸浮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080.4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76176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A01C 11/00

专利分类号:A01C11/0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第一申请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申请人地址:222243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街道迎宾大道(与郁州南路交叉口东200米)

发明人:王宝祥;方兆伟;刘金波;卢百关;李健;杨波;陈庭木;徐大勇

第一发明人:王宝祥

当前权利人: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代理人:赵登高

代理机构:43210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论文和设计-王宝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