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教育
[摘 要]“双一流”建设为民族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新机遇、新动力。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民族地方高校应借助地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实施、卓越人才计划升级、法律共同体建设等机遇,优化办学定位,凝练专业特色,创新金课建设,发展交叉学科,集聚校地资源协同育人,坚持积极的国际化发展方案,推动国家级特色法学专业的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民族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协同育人
“双一流”建设具有深刻的战略背景与时代背景。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历史性节点,当今国家间教育核心竞争力日益集中体现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竞争。通过“双一流”建设,明确发展方向,实现高教内涵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因此,“双一流”建设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双一流”建设与民族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发展
(一)“双一流”建设有助于激发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地方院校均有机会纳入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单凭整体实力而言,地方院校难以与实力超群的部属院校正面竞争,但在个别学科或学科群方面则有机会单项胜出。“双一流”建设不存在“主演”与“看客”之分,地方高校均是参与者、践行者。
其次,“双一流”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打破“身份固化”。国家先期布局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身份固化,这就使得强弱分化的马太效应被持续放大。打破“身份固化”可激发地方高校的内生动力,带动中国高教质量整体提升。
最后,地方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双一流”建设之路。不同的国家、地区就会有不同的大学,因此要求大学适应一种单一的模式发展是极为荒谬的。[1]地方院校只要科学制定战略,把握机遇,选准路径,就能建成一流。
(二)“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形成分类管理的高教治理新格局
首先,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地方院校先天条件不足,后天发展受限,与部属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差距很大。但国家通过“双一流”建设让入选的标杆高校更加具备示范引领力,特别是京外“双一流”高校可充分带动所在区域地方院校发展。
其次,地方层面的“双一流”建设引领地方高校高水平发展。各地推出“双一流”建设的地方版,以“一校一策”方式重点支持地方高校,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突破口,继而从整体上引领学校走向高水平。
第二,推进“双万计划”。首先,利用“双万计划”扩围机会。一流专业“国家队”“省级队”占全国高校专业总量的40%,地方院校专业皆有机会入围。其次,“双万计划”为“卓越计划”的提质版,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利用“双万计划”推动金课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要素,但课程建设存在短板,即充斥水课,缺乏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6]“双万计划”有利于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三)“双一流”建设有助于地方高校巩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首先,“双一流”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一流本科是支撑“双一流”建设的中流砥柱。《关于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双一流”建设对新时代高校提出新要求,将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其次,“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强化本科教育的首位度。本科教育工作周期长、改革见效慢、反馈有渍后[2],投入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因而显示度较低、受重视程度低,在传统考核指标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双一流”建设明确提出“以本为本”,名正言顺抓本科教育,坚定不移地强调人才培养的首位度,在各项考核中提高其权重和显示度。
最后,“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本科教育增强资源集聚力。现代本科教育的校际竞争乃至区际、国际竞争,实质是整合全校学科、师资、科研优势资源的竞争。因此,本科教育教学不能脱离其他方面而孤立发展。“双一流”建设强调一流本科须集聚学校的各类资源,强化资源集聚程度,从而增强本科教育对学校其他工作的辐射带动力。
(四)“双一流”建设有助于地方高校特色专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①楼继伟.深化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财政研究,2018,01:2-9.
以上种种则又导致,大家在既有的边界内为既有的资源勾心斗角、你争我夺。这种内耗不仅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实用价值,更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有限游戏虽然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但这些效率又被少数人赢多数人输的有限游戏消耗或浪费、闲置掉了绝大部分。这就是大多数人一边勤奋劳动与努力创造,一边辛苦地寻找获得感的主要原因。不是没有获得,但获得因比较而失去了应有的感觉。
其次,“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国际化能力。国际化视野有利于生成国际化能力。通过对标国际一流持续建设,有利于地方高校特色专业打造国际化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团队,追求原创性科研成果,将国际化创新成果、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生产力。
首先,“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拓展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的国际化视野。“双一流”旨在提高各类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而目前地方高校整体国际化水平较低。“双一流”建设应该对准国际标准,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有力地推动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的学者走出固步自封教学科研舒适区,瞄准具有未来影响的国际性课题和前沿问题,从选题到应用都力求达到世界水平。
民族地方的高校法学专业应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扩围、“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升级、法律共同体建设提速等机遇,办学定位再优化、专业特色再凝练,强化内部整合,回避同质化竞争,发展交叉学科,给予科研支持,提升国际化水平。
做法:蛋白和蛋黄分别放入碗里,蛋黄中加入糖打散,倒入玉米油,边加边搅拌。倒入牛奶搅拌均匀。低粉分三次过筛加入,加入一次搅拌一次。搅拌顺滑后在蛋黄糊中加入一点盐,搅拌均匀待用,蛋白打出大泡后,加入糖打发。至打蛋器提起有尖角后,取1/3蛋白霜放入蛋糊里,翻拌均匀再倒回蛋白霜里翻拌均匀后倒入纸杯,八分满,端起烤盘震两次,放入烤箱中层160度烤25分钟后取出放凉,草莓洗净切去根部切开。
二、 “双一流”背景下民族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建设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民族地区发展态势良好
民族地区多为欠发达地区,但具备后发优势,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就广西而言,虽然经济总量、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不占优势,但增速较快、增量可观,且广西能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民族地区较发达地区而言,不尚争讼更愿息诉。但从数据上分析,广西同样可被认定为“诉讼社会”。2018年全区各级法院全年受理案件630760件,以每一案件平均涉及6位当事人及直接利益关联人计算[3],年内涉诉人口约占广西总人口的7.68%,如再加上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以及经济仲裁和劳动仲裁、民间调解、涉诉信访、涉法纠纷等准诉讼、类诉讼所涉人数,广西涉诉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远远超出诉讼社会入门指标10%。以上数据表明广西涉法纠纷剧增、诉讼案件频出,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法官、律师缺口巨大。
2.教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限于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低位与地缘劣势,民族地区高校引才留才难度较大,特别是法学专业师资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最为剧烈。[5]对青年博士一类基层人才应重在待遇留人,但民族地区在薪资方面并无竞争力;对成果较多、正当壮年的高层人才更要求事业留人,但民族地区少有全国重点院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科研平台甚至博士点,以致事业留人失去依凭。学缘、地缘均为情感留人的重要依托,但中层人才进退失据,上无资深学术权威引领,亦无中年领军专家进境,下无青年拔尖英才接力。
3.政策资源较为充足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乃法治建设中至为重要一环。法律的生命力与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而实施在于人才。建设法治国家、政府、社会,造就一大批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均需高素质的法治人才提供智力保障与支撑。我国高层极为重视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将高校视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因此,这一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的出台,为民族地区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提供政策依据与发展动力。
(二)劣势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
国际上衡量教育投入水平公认一条基本线,即当一国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应达到4.07%~4.25%,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之良性发展。[4]中国人均GDP虽早在2003年就跨越1000美元大关,但教育支出比重却长期低于国际标准。广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作为广西第一大财政支出,投入得到优先保障。2018年广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达4.58%,排全国第三,生均拨款逐年增长。随着投入的扩大,民族地区院校在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生师比方面均能达到国家要求。
2.科研支持落后
(1)测量标准:对于平面式电加热板型的表面温源采用表面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计校准结果扩展不确定度应符合U=2.0℃ k=2。对于干井式或有校准孔型的表面温源采用柔性T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量,柔性T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连电测仪表整体检测应符合≤0.3℃。
一般来说,想要掌握知识就要积极参与到探索中去,通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以此实践来提升感悟。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动手实践已经成为教育中的必然,尤其是在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从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找出存在的地理知识,通过提出问题与研究,在与他人合作的同时来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程体系不完善。
2015年8月,随着广东省新定价目录的颁布,政府放开了绝大部分药品价格,标志着制剂价格的制定进入实行市场调节价阶段。医疗机构可根据制剂成本、制剂价值、市场情况自行制定价格。
首先,课程结构的逻辑性与规范性不足,难以适应新国标。2018年“国家标准”将核心课程调整为“10+X”分类设置模式,专业必修课“X”无法一一得到保障。其次,课程同质化,选修课固定化。民族地区高校课程结构趋同,特色不明显。师资有限导致实际开课门数偏少,在总学分约束下学生自主选择余地较少,客观上让选修课异化为固定设置的必修课。最后,课程设置以供给者为中心,无法实现理性扩张。课程设置不但不能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确定课程体系,而且教师难以开设有自身科研支持的专门化课程,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也不能及时调整课程,开放包容新兴学科,无法改变传统法学和新兴法学科目设置不平衡的局面。
(三)机遇分析
第一,建设“双一流”。首先,利用国家“双一流”的辐射作用。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梯队的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客观上也会起到辐射作用,产生溢出效应。其次,利用地方“双一流”的推动作用。地方版“双一流”遴选出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与评价,各展所长、办出特色。最后,利用“双一流”政策非短期项目,重在长期建设。地方院校只要抓住机遇,选准发展路径,同样能走向卓越,跻身一流。
最后,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形成高教治理新格局。不同类别高校发展出不同的办学模式,不同的办学模式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分类规划、分类管理、分类建设,让分类评价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地方高校安其位、展所长、出特色、创一流。
基于软科中国学科排名的结果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现以2018软科中国法学学科排名为例,民族地区院校入围全国百强的只有三所,且全部位于前50%阵营,分别为新疆大学(第77位,总分30分)、广西师范大学(第79位,总分29分)、宁夏大学(第89位,总分24分),内蒙古、西藏无一院校入围百强。与法学标杆院校武汉大学(第3位,总分886分)相比,其科研方面任一单项得分已大幅超过民族地区学科总体得分。再以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法学类项目为例,民族地区院校青年项目仅为3项,占比全国为3.49%,一般项目12项,占比全国为4.96%。
第三,启动法律共同体建设。首先,法律共同体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共同体建设可使司法实务人员与法学界在思想上结合、法律话语上沟通、职业伦理达成共识、情感上连带,从而推动人才联合培养。其次,法律共同体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高校与实务部门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事实认定、法律推理、论证和适用能力。最后,法律共同体建设有利于德法兼修。共同体成员不仅有专业知识可供言传,也有公益服务精神可资身教。
(四)威胁分析
第一,同质化竞争严重。民族地区之间、地区之内高校发展水平接近,办学资源结构相似,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叠合,不利于处于同一阵营内的各方开展深化合作、实现错位发展。此外,民族地区高校之间争夺同一指标的基本理由、现有条件及后续发展的方向都是高度类似的。
地域文化是由多个文化群体所构成的文化空间区域,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地域文化的特征[6]7。地域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保存了区域内大量物质形态的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的传统习俗[7]91,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地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因为地域文化差异是激发游客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8]127。这一主题在地域文化与旅游开发领域已有不少研究,包括地域文化景观研究[9]、地域文化空间研究[10]、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11]以及文化旅游空间分析[12]等。
第二,内部整合不足。民族地区院校因水平相近,相互竞争多于内部整合,内设的法学院系更是彼此相轻、多有抵牾。而国内水平顶尖的法科“五院四系”早在2010年开始整合,为法学教育立规矩、定规格、树标准,还就研究生培养、国际教育展开专题合作,以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了合作项目制度化,此外还将联盟的主张、建议上升为国家政策或标准。民族地区院校合作层次较低,合作动力不足,未能发挥高校联盟的应有作用,远不及国外大学联盟的深度合作层次。
目前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已得到成熟发展,其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因此以晋济高速公路仙神河大桥150.07 m高的八边形薄壁空心高墩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强大的二次开发技术和热分析功能,编制了薄壁空心高墩结构日照温度场和温差效应分析的专用程序,并结合实例验证了二次开发成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二次开发成果,对八边形薄壁空心高墩在日照温差荷载作用下的温差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出有益的结论。
第三,外部竞争激烈。市场经济能有效配置资源,但市场化元素一旦介入高等教育则会影响招生引才、条件建设,引发高校间竞争,制约发展渍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立项四批37所,其中民族地区仅有广西师范大学一所,其他建设点多处于汲取资源能力最强的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因此,其强化优势锁定胜局的把握也最大,办学实力对民族地区高校形成压倒性竞争优势。
图1民族地区高校国家级特色法学专业发展SWOT分析图
内部条件优势(S)劣势(W)民族地区发展态势良好教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策资源较为充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科研支持落后课程体系不完善外部环境机会(O)威胁(T)“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推进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实施法律共同体建设启动同质化竞争严重内部整合不足区域竞争激烈外部环境不利对策选择SO战略ST战略借势利用“双一流”、“双万计划”、卓越计划升级版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做强做实法律共同体,建设利益共同体办学定位再优化专业特色再凝练发展交叉学科WO战略WT战略师资培养梯度化凝练科研方向,强化科研支撑创新金课建设积极有为的国际化增强互信与合作减缓外部不利冲击
三、民族地方高校顺应“双一流”建设的法学专业发展策略
最后,“双一流”建设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国际影响力。国际化能力可有效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地方高校可以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发现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世界性课题,总结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普适性经验,创新思想理念、创新方法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法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合理定位,升级卓越计划
高校发展的根本在于定位,生存的空间大小由定位决定;高校发展的走向依赖定位牵引,高校的合理定位关乎整个高教系统的有序运行。民族地区高校无序定位、程序随意、参数单一、目标拔高、主体缺位,导致定位“趋同”“攀高”“乱位”乱象频出。高校定位有三类模式:高校自生秩序、政府分类引导、市场无形调控。[7]其中以政府分类引导模式为主,但高校不可倚重政策资源与政府外力,须发挥定位主动权,应在现实约束条件下合理规划,解决自身定位问题。
就民族地区而言,目前尚无一所一流高校,因此须首先从定位于一流学科方面突破。法学专业也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集中资源建设3-4个重点学科,形成一流学科群,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充分利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利用民族地区发展态势良好、教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策资源较为充足等条件,抓住“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推进、法律共同体建设等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盲目拔高,将终极目标合理分层,分步实施、逐层实现。
Nagamani等[11]也在研究中证实AKT3单倍剂量不足并不能引发ACC,但能导致MIC,这也表明AKT3是MIC表型的强候选基因。同时他们也发现两个新的ACC表型候选基因CEP170 及ZBTB18。目前也有研究报道ZBTB18是1q43-q44缺失综合征核心表型MIC及全身发育迟缓的候选基因[14]。
(二)扎根地方,校地协同育人
地方院校隶属于地方,招生、就业立足于地方,知识服务、科技服务亦面向地方。地方高校非一流院校、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但仍可建成有特色、上水平、强影响的高校,其作用无可或缺。“双一流”建设之本质在于内涵建设,而服务地方则是高校发展的外延,外延发展为可为内涵建设提供方向、空间和动力。[8]民族地方院校与民族地区发展存在天然联系。因而,扎根民族地方,回应和服务区域重大发展需求,是民族地方院校赖以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更是自身“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简言之,民族地方院校需紧扣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建设一流学科,创造知识价值和科技成果,造就创新人才,将自身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地方发展的智库,扎根地方,做强自己,服务地方,引领发展。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从症状、体征或实验检查的异常这些临床资料出发的。而如何对待这些临床资料与疾病诊断关系甚大。
地方院校可大力发展协同育人。无论是案例分析能力训练还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均需要法律实务部门提供案例资源、真实环境训练。与之相对,实务部门在多轮司法改革后,案多人少的矛盾尤为突出,急需年轻化、专业化人才提供人力支持或业务辅助。卓越计划、“双千计划”“双创计划”无一不强调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因此,民族地区法学专业应打造多主体协同的长效机制,培育校地合作生态,展开“教材—课程—团队—基地”四位一体建设,造就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
(三)特色发展,创新金课建设
院校发展的希望产生于相互之间的差异。差异的精华所在就是特色,特色的打造与凝练包括两点:一是人有我优;二是人无我有。对民族地方高校而言,前有直属高校和东部高校占尽先机,除个别学科外,企求“人有我优”则无异于侈谈。因此,地方院校应追求“人无我有”,走特色发展之路,发展出不可替代性。在特色发展战略中,民族地区高校应避开与直属高校和东部高校们正面的激烈竞争,走进专业“无人区”甚至学科“野人山”,独辟专属市场与领地,坚持打造特色,在鲜明特色处生成无可取代的竞争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钢铁积累不断增加,废钢重铸将逐渐增多,特别是表面镀锌等金属回炉重铸,高炉粉尘及灰渣中会含有锌元素。因此,在高炉粉尘和灰渣中富集、提取氧化锌逐渐成为关键固废资源回收的热点问题。我国锌资源储备丰富,分布广泛,品位主要集中在1%~7.5%之间,品位大于等于6%以上的已探明锌矿资源量仅全国总量33.3%[2]。高炉粉尘中回收锌元素对低品位锌矿的利用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对民族地区院校法学专业而言,实现特色发展固然最有前景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应抓住契机,以金课建设为抓手,以“资源、工具、环境、模式”四位一体开展课程设计,自制特色慕课、微课、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虚拟仿真金课与社会实践金课,以特色课程建设推动特色专业发展。遵循“人无我有”的理念,根据自身独有的优质资源建设民族法、地方法治、文化遗传保护法、旅游法课程,创新形式与内容,将其打造成精品金课。
(四)突出应用,发展交叉学科
民族地方高校因历史与现实原因已定型为应用型高校,不大可能脱离现有路径依赖而改去走纯粹的研究型大学之路。“应用性、服务型”应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目标,应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领域突出“应用”底色与“服务”特色:一是培养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尤其要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理念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二是要做一流的应用研究,尤其是促进智力成果转化为当地社会的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强化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解决经济社会问题。
突出应用,发展交叉学科。从发展趋势看,建设一流法学学科须适应法律职业的多背景知识要求,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尤其要关注新时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深度应用,探索法治实践中科技应用的法理问题,促使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齐头并进。[9]因此,需要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谋求法学发展新的增长点,融合本校优势学科,优化法学学科结构,重构学科体系,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跨学科创新团队,以知识交叉复合为核心,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五) 开放办学,积极推动国际化发展
一流大学须有一流的开放办学理念和一流的国际化实践,这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内容和重要支撑。民族地区高校法学专业可施行积极有为的国际化举措。在“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作为民族边疆地区,广西的院校更应有所作为,应主动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新加坡合作交流,互通有无,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开展东盟国别法律研究,为双边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广西高校也要善于发现和总结中国地区法治和地方治理中的世界性课题,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法治经验向沿线国家传播,增强中国法治思想、法治模式、法治文化在东盟区域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侯长林,罗静,陈昌芸. 地方院校的“双一流”机会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7-08-15(13).
[2] 李北群.彰显本科教育的首位度[N].光明日报,2019-07-02(13).
[3] 张文显.联动司法:诉讼社会境况下的司法模式[J].法律适用, 2011(1):2-4.
[4] 骆勤.我国教育支出的财政分析和对策选择[J].财经论丛,2004(5):39-40.
[5] 何其生.制度缺失下的竞争性博弈——高校法学人才流动与流失[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162-167.
[6]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8.
[7] 杨海燕.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参考方略——基于高校定位综合分析框架的系统解读[J].复旦教育论坛,2017(4):25-32.
[8] 刘炯天.努力服务区域发展扎实推进一流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8-29.
[9] 周佑勇.双一流背景下理工大学发展法学教育的学科需求及思路[J].人民法治,2018(8):27-2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9)27-0056-04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地方高校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例”(2015JGA145);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地区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研究”(2019JGB148)。
[作者简介]陈丽平,女,湖南常德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讲师。
[收稿日期]2019-08-10
标签:高校论文; 地方论文; 特色论文; 学科论文; 院校论文; 《教育观察》2019年第27期论文;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地方高校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例”(2015JGA145) 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地区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研究”(2019JGB148)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