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鲁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建筑行业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以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最为常见,它同时也是对建筑整体危害较高的一种质量问题,所以,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文章归纳了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些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裂缝的防治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研究
1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因
建筑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主要表现在: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
1.2混凝土材料的因素
首先,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水泥拌制的砂浆干缩性变化很大。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收缩大,而粉煤灰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性水泥收缩大。一般来说,其水灰比不变,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收缩率越大,因为混凝土的干缩主要产生于水泥浆的干缩,水泥浆越少,混凝土中骨料对干缩的制约作用越显著。
其次,混凝土中水的蒸发引起混凝土的收缩,水灰比越大水泥浆越稀,收缩率越大开裂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减少用水量和水泥量对于改善于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更为有效,但应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采用,必须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
再次,粗细骨料含泥量过大、骨料颗粒级配不良都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从而诱导裂缝的发生,骨料的密度大、级配好、弹性模量高、骨料粒径大则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外加剂和掺合料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混凝土的用水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从而会对混凝土的开裂产生影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干缩值较大,特别是初期干缩值较大。防止裂缝的有效方法是使用膨胀剂,混凝土初期膨胀,后期干缩值小,能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最后,混凝土中使用的钢筋越多,产生的握裹力越强,从而约束了混凝土的变形,减少了收缩量,也防止了裂缝的产生。使用焊接钢筋网,纵筋、箍筋布置合理,布置细而密的钢筋能有效地防止裂缝。
1.3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
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可以使楼板产生裂缝。当用同一品种及相同强度等级水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当水泥水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楼板表面出现裂缝,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拉力强度低,容易因塑性而产生裂缝。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砼的抗拉强度,是造成砼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
2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经常会出现裂缝,如何防止裂缝的产生就变的越来越受到施工方所重视,笔者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如下几点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1.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时,配合比的设计人员也应深入到施工现场中去,根据施工现场的操作水平、浇捣工艺、构件截面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既要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工作性能,同时还应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在设计强度上最好将混凝土的强度在控制在C20~C35之间。
2.增加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在配筋时应采用小间距、小直径。全截面的配筋率应控制在0.3~0.5%之间。
3.避免结构突变而产生应力集中,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4.在容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粱,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
5.在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一般在正常施工前提下。后浇缝的间距二十到三十米。保留时间一般不低于六十天。如果无法预测出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以临时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情况作出变更。
6.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质量,选用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控制在(1~1.5%)以内,选用生产批量大、水泥质量可靠、口碑好的大型水泥生产厂所生产的水泥。
7.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满足泵送的坍落度下限的条件下降低水灰比。搅拌站对砂石骨料的含水控制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水灰比。
8.采用综合措施,对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混凝土温度以及温度变化要把关。避免引起温差裂缝,故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在白天施工时需要在石、沙堆场搭设的遮阳装置下进行,也看用湿麻袋覆盖,在必要时还应向骨料喷冷水。在混凝土泵送时,应在垂直及水平泵管上加盖稻草袋,并喷冷水。
9.根据工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减少用水量,减少收缩和水化热。(1)加强对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应尽可能的晚拆模,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提高抗裂性,改善混凝土强度。(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对于高强度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膨胀剂和超细矿粉,使用高效减水剂[3]。通过试验渗入粉煤灰,渗凉15%-50%。
3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3.1表面处理法。
采用表面处理法进行修补的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涂抹树脂保护膜。首先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的附着物除去,再用清水清洗干净,等到干燥后用油灰状树脂填充混凝土表面的凹瘪部分,最后进行必要的涂抹。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贴补法和表面涂抹法两种。表面贴补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的防渗堵漏,混凝土表面裂缝、气孔和缺陷。首先用腻子将裂缝填充补平,等到干燥后用砂布磨平,再进行底层涂刷,主层要进行三遍涂刷,两次涂刷方向最好是相互垂直,每遍涂刷都要等上遍涂料干了以后再涂。表面涂抹适用于如下的裂缝:宽度小于0.2mm、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没有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伸缩的裂缝,不漏水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
3.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进行裂缝填充。一般使用于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费用较低,作业简单,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以及小规模的裂缝。先开V型糟,然后作材料的填充处理。这样填充混凝土裂缝可以提高桥面板的防水性,防止混凝土的老化以及钢筋的锈蚀。
3.3结构补强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长时间不处理而导致的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
4结语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影响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尽量是结构减少或者不出现裂缝,尤其是要防止产生有害裂缝,从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金学俊.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2]徐宜.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中华民居.2011(1).
[3]熊凯,姜健春.浅谈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