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珠江口水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船舶,水域,珠江口,客船,航道,珠江,邮轮。
珠江口水域论文文献综述
苏旭婧[1](2019)在《珠江口水域交通安全现状图设计与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Adobe Illustrator(AI)与ArcGIS结合制作的《珠江口水域交通安全现状图》,在实践中探索专题图更艺术化的信息传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此图设计制作关键流程的说明,总结和思考设计软件在制图表达丰富化所展现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9年03期)
杨泽强[2](2018)在《珠江口水域高速客船救助邮轮遇险人员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洋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海洋旅游业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其中邮轮旅游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水上安全风险随之增加,邮轮造成的沉船、倾覆等事故也时有发生。邮轮险情具有突然性、救助困难、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使得遇险邮轮海上救助成为一个重大难题。结合珠江口水域邮轮运营的实际情况,分析珠江口水域的水文和气象等基本情况,结合珠江口水域高速客船的航行特点,为该水域高速客船救助邮轮遇险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海运》期刊2018年12期)
张羽[3](2018)在《珠江口水域能见度不良情况下高速船航行规定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珠叁角能见度情况以及高速客船特点,通过和港澳特区有关规则对比,针对珠江口水域现行有关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航行规则及规定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期刊2018年28期)
丁玲雪[4](2017)在《珠江口水域避让小船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珠江口水域,大中型船舶与小船的碰撞事故频发,驾引人员安全避让小船成为必修课。(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7年21期)
王为[5](2017)在《珠江口水域小船航行分析与避让》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州港航道是珠江出海口的深水主航道,是珠叁角港口群连接国际航道、通达国内外港口的水路运输"大动脉"。穿越主航道的小船较多,交通状况复杂多变,容易引发船舶碰撞事故。本文在阐述珠江口水域与安全航行有关的重要规定的基础上,对小船的航行现状和操作习惯进行分析,引入经典案例,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注意事项,为广州港水域小船安全航行与避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7年11期)
林飞鹏[6](2017)在《提高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与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最繁忙的航运水域之一,是珠江叁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口水域的航运经济在广东、香港和澳门的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该水域的通航环境非常复杂,通航密度也非常大,一直以来该水域通航安全与通航效率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才能有效地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珠江口港口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海事部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珠江口水域通航管理机制的研究,结合珠江口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在通航环境、通航秩序、通航安全状况、船舶进出港效率、通航信息内外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形势下,针对提出的问题,运用公共服务、海事公共服务和微政务服务理论,借鉴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实际经验与做法,对提高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与效率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是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实施珠江口水域航路改革,改善珠江口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提高珠江口海事管理水平,促进珠江口船舶通航安全。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珠江口通航管理机制,促进珠江口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促进珠江口水域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叁是加强通航设备的投入和通航电子系统的研发,建设智能型通航管理模式,落实海事服务措施,提高珠江口水域船舶进出港和作业效率。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以分析珠江口水域通航现状为切入点,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和运用公共服务理论研究海事部门通航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服务型、协作型、智能型的海事通航管理模式的建议。第二,分析、研究和解决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与通航效率问题,不是从海事监管部门的监管需求出发,而是从航运企业、船舶、船员以及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摒除“重监管轻服务”的做法,提出促进珠江口港口群经济发展和提高船舶交通效率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供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参考,为航运企业提供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建议。第叁,当通航安全与通航效率发生矛盾时,如何才能做到既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又要不影响港口、船舶运作效率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力求通航安全与通航效率达到平衡一致,同时提高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与效率水平。(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3-01)
吕镇洋[7](2016)在《珠江口水域商渔船碰撞事故原因知多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商渔船碰撞事故频发,10月28日,希腊籍油船"AUSTRALIS"(南极光)与渔船"浙岭渔91002"在浙江台州外海发生碰撞,"浙岭渔91002"船上6人全部落水,下落不明;10月29日,渔船"汕尾20156"(船上11人)在惠州与汕尾交界水域,离岸3海里,被不明船舶碰撞,造成渔船轻微损害和进水;10月30日,渔船"津汉渔04856号"在山东成山头以东50海里海域被不明船舶撞击后沉没,船上11人落水,救起5人,6人失踪;11月5日,(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事》期刊2016年12期)
潘澎,赖子尼[8](2016)在《生活污水对珠江口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1~2015年间以及2001年度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pH、溶解氧、总氮、总磷4个监测指标,分析研究了近5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年代间差异。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珠江口水域pH值指标尚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内,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溶解氧指标仅2015年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从中长期来看呈逐步下降趋势;总氮含量显着超标、总磷含量超标幅度略低,但均较2001年水平有大幅上升。目前,珠江口水域生活污水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整体仍处于重污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相关管理和执法部门强化珠江口水域及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监管,以期逐步改善和提高珠江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质量。(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6年06期)
陈小青[9](2016)在《珠江口水域小型船舶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珠江口水域仅广州港每年的货物吞吐量就已经突破4亿吨,居世界第五,每天船舶交通流量达五千艘次,船舶交通密度不断攀升,船舶交通事故频发,每年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统计表明小型船舶是每年各类船舶交通事故的主角,80%以上的船舶交通事故都与小型船舶有关。本文从政府海事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出发,对比国内外船舶交通管理情况,分析珠江口水域小型船舶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立足工作实践和经验,提出对策,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障珠江口水域船舶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健[10](2016)在《珠江口水域雾季船舶航行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珠江口水域雾季特点,结合作者十多年的引航实践和珠江航道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雾季船舶在珠江航道航行时,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6年02期)
珠江口水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海洋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海洋旅游业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其中邮轮旅游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水上安全风险随之增加,邮轮造成的沉船、倾覆等事故也时有发生。邮轮险情具有突然性、救助困难、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使得遇险邮轮海上救助成为一个重大难题。结合珠江口水域邮轮运营的实际情况,分析珠江口水域的水文和气象等基本情况,结合珠江口水域高速客船的航行特点,为该水域高速客船救助邮轮遇险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珠江口水域论文参考文献
[1].苏旭婧.珠江口水域交通安全现状图设计与制作[J].珠江水运.2019
[2].杨泽强.珠江口水域高速客船救助邮轮遇险人员可行性分析[J].世界海运.2018
[3].张羽.珠江口水域能见度不良情况下高速船航行规定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
[4].丁玲雪.珠江口水域避让小船浅谈[J].珠江水运.2017
[5].王为.珠江口水域小船航行分析与避让[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6].林飞鹏.提高珠江口水域通航安全与效率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7].吕镇洋.珠江口水域商渔船碰撞事故原因知多少?[J].中国海事.2016
[8].潘澎,赖子尼.生活污水对珠江口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评价[J].海洋渔业.2016
[9].陈小青.珠江口水域小型船舶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10].陈健.珠江口水域雾季船舶航行安全[J].中国水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