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并列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语序,汉语,词性,句法,鄂伦春,论点。
并列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丛珊[1](2019)在《鄂伦春语的并列结构及类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视角,以田野调查所获第一手自然语料为基础,描写分析鄂伦春语的并列结构及其类型特征。鄂伦春语并列结构的连接类型丰富,无连接词标记为主要连接手段,虽然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数量较少,但是对叁种并列语义类型的选择和表现各有特点。伴随性连接和总结性连接是鄂伦春语的两种并列连接策略,其伴随标记有向名词性并列标记演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岩[2](2019)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并列结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并列结构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句法结构,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常使用的结构之一。本文借助HSK作文语料库,从中选取了429篇英语母语者作文,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国。通过人工归纳整理出2036条含有并列结构的语料,包括1624条正确用例,412条偏误用例。文章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了汉语并列结构本体及习得研究。本体研究集中在并列结构的构成、并列成分的排列顺序、并列标记等方面。相较于本体研究,习得研究方面的成果少见,主要有:关于并列式复合词、并列连词、并列复句的习得和偏误研究等。文章从并列项的句法位置、性质、并列项之间的连接方式对正确用例进行考察,同时从遗漏、冗余、误代叁方面对并列项、并列项连接方式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发现,英语母语者所使用的并列结构在主、谓、宾、定、状、补位置上都有出现,其中宾语位置出现频率最高,补语位置出现频率最少;在并列项的性质方面,分为体词性结构、谓词性结构与混用结构,其出现频率与句法位置相关;在并列项的类型方面,在主语、定语和补语位置上,留学生更倾向使用词并列,谓语位置上更倾向使用短语并列,宾语和状语位置上词并列与短语并列的使用率都较高;在连接方式方面,我们发现英语母语者并列标记使用倾向为:标点>连词>无标>多种连接方式>副词,且大量运用连词“和”;在偏误用例方面,英语母语者并列结构偏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误代、遗漏、冗余。连接方式的偏误率高于并列项的偏误率,最值得注意的偏误问题是连接方式的误代、遗漏以及并列项的误代问题。文章还考察了英语母语者并列结构排列顺序及语序偏误情况。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料总结出6条排序原则,分别是:显着性原则、逻辑关系原则、文化原则、时间顺序原则、形式原则、对应原则。这六条原则在有证书组和无证书组均有出现,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显着性原则,其次是逻辑关系原则。显着性原则中认知上的显着原则使用最多,在搭配显着原则的使用中,有证书组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无证书组;逻辑关系原则包括事物发展逻辑、情感发展逻辑和数理关系,无证书组的逻辑关系原则的使用率低于有证书组,说明有证书组在词义理解和表达方面较无证书组更准确,更倾向逻辑性的表达。除显着性原则和逻辑关系原则外,其余排序原则在两组语料中的使用倾向差异较大,有证书组为:对应原则>形式原则>文化原则>时间原则;无证书组为:文化原则>形式原则>时间原则>对应原则。其中在形式原则的使用上,英语母语者根据音节数量排序的用例要远高于根据调序平仄排列的用例。在留学生语序偏误方面,考察发现偏误主要集中在形式原则、文化原则、显着性原则、逻辑关系原则中,并对各个类型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在考察语料和分析偏误的基础上,分别从并列结构并列项教学、连接方式教学、并列语序教学叁方面对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30)
叶子[3](2019)在《点加权语义地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空间/语义地图(简称CS/SM)是语言类型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一对有用的概念。概念空间体现跨语言普遍的功能采用相同形式进行编码的倾向性;而具体语言形式所特有的语义地图是对概念空间的切分,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切分方法。其中基于图论的CS/SM是以图论作为数学模型,在经典模型上发展出来的边加权图是目前的主流方法之一。然而这种方法不无缺陷。一方面,尽管前辈学者针对各个功能范畴绘制了大量的概念空间及其在部分语言中的语义地图,但使用的数据来源是基于各个语言中对于某形式是否能表达某功能的偶值判断(能表达或不能表达),这些语料大多来源于参考语法,往往过于粗疏。另一方面,在边加权概念空间底图上表示具体语言形式的语义地图并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结合单语语料库中的形义配对频数数据,通过“功能频率积”生成算法绘制更精细的概念空间。同时使用节点大小表示形义配对的频数,使得在边加权概念空间的底图上能够表示出具体语言形式的点加权语义地图。随后,以并列结构为个案研究,选取了以个体集合和命题合取为核心的14项与并列结构相关的主要功能,在语料库里考察了汉语普通话、吴语上海话以及英语这叁种语言中的22个语言形式的功能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跨语言的边加权概念空间和16项有效形式的点加权语义地图。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形义配对频数数据和新算法绘制的图符合语言学家对相关功能范畴的经验性认识,并且和前人的方法相比,效果更好。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加权图模型中的一个理论问题,即删边的必要性,指出删边并不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吴秀菊[4](2019)在《论湘西苗语的名词性并列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标记的有无,湘西苗语的名词性并列结构分为无标记和有标记两种类型。并列标记的隐现受语义整体性、语义亲近性、句法位置、音节和韵律、语用等因素的制约。并列项的排序受语义认知、语用交际、韵律要求、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论文通过对苗语跨方言的比较,发现并列标记存在跨方言的共性与差异。(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万安[5](2019)在《浅析议论文的并列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点击:现在不少考生在临场写作都愿意选择议论文的文体,或欣然主动,或无奈被动,但不少考生却是"貌似"而无法"神似",始终在门外徘徊不前,不得要领。不少考生要么文体不明,叙述多于议论,照搬素材,照抄材料,写成了"四不像";要么结构混乱,叙述散乱不符逻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不知所云;要么观点不清晰,和主题若即若离等等。如果通过一系列的指导和训练,学生是可以掌握议论文的要领。而要有效地解决上(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9年06期)
王佩[6](2019)在《并列标志隐现之制约因素:句法位置——莫言《檀香刑》的并列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莫言《檀香刑》中并列结构进行分类统计,旨在研究句法位置对并列标志隐现的影响,总结出并列标志隐现的一般规律,并解释不同句法位置上并列标志隐现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晓媛[7](2019)在《中文并列结构自动识别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文的并列结构分布广泛,结构复杂,它的正确识别对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许多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近年来与识别中文并列结构有关的研究,从实验评价标准和具体研究方法来进行详细地介绍。对中文并列结构识别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9年03期)
贾越[8](2018)在《论类型学框架下的满语并列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满语并列标记策略以零策略为主,词汇策略为连词标记和后置词标记,标记模式既有单标标记也有双标标记和四种标记位置。满语并列结构表达合取并列、析取并列和转折并列叁种语义类型。并列结构的句法功能与单个并列项相同,语法范畴标记在并列结构序列之后,表现为标记在末尾并列项。(本文来源于《满语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宋文辉[9](2018)在《叙事组织因素与汉语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符的隐现——从部分上古、中古文献的角度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符的隐现符合距离像似原则的看法基本正确,既有研究认为造成此效应的动因包括并列项所指谓的概念类型不同与并列项指称类型不同等。研究发现,此类动因并不限于上述范围。以叙事语体为例,叙事组织因素也制约着并列符的隐现。其基本原则是,并列结构中的诸并列项,如全部或部分在较接近的上文或下文被分别单独叙述,则这些并列项在说话人看来认知凸显程度较高,宜采用组合式编码策略。由此出发发现既有研究所指出的不同时代的叙事文本并列符出现频率的差别并不存在,这主要是叙事复杂度不同的体现。叙事复杂度越高,需分别叙述的对象越多,则此类认知凸显程度高的NP作并列项来构成名词性并列结构越容易采取组合式编码策略,因而并列符出现频率越高。(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姜怡婷,冯立波[10](2018)在《从目的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列结构的英译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虐童案时有发生的今天,旨在保障我国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显得尤为重要,其译文也有助于世界各国了解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基本态度和不懈努力。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例,探讨法律文本的一个显着特点——并列结构如何通过不同翻译方法得以合理的英译。(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10期)
并列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并列结构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句法结构,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常使用的结构之一。本文借助HSK作文语料库,从中选取了429篇英语母语者作文,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四国。通过人工归纳整理出2036条含有并列结构的语料,包括1624条正确用例,412条偏误用例。文章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了汉语并列结构本体及习得研究。本体研究集中在并列结构的构成、并列成分的排列顺序、并列标记等方面。相较于本体研究,习得研究方面的成果少见,主要有:关于并列式复合词、并列连词、并列复句的习得和偏误研究等。文章从并列项的句法位置、性质、并列项之间的连接方式对正确用例进行考察,同时从遗漏、冗余、误代叁方面对并列项、并列项连接方式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考察发现,英语母语者所使用的并列结构在主、谓、宾、定、状、补位置上都有出现,其中宾语位置出现频率最高,补语位置出现频率最少;在并列项的性质方面,分为体词性结构、谓词性结构与混用结构,其出现频率与句法位置相关;在并列项的类型方面,在主语、定语和补语位置上,留学生更倾向使用词并列,谓语位置上更倾向使用短语并列,宾语和状语位置上词并列与短语并列的使用率都较高;在连接方式方面,我们发现英语母语者并列标记使用倾向为:标点>连词>无标>多种连接方式>副词,且大量运用连词“和”;在偏误用例方面,英语母语者并列结构偏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误代、遗漏、冗余。连接方式的偏误率高于并列项的偏误率,最值得注意的偏误问题是连接方式的误代、遗漏以及并列项的误代问题。文章还考察了英语母语者并列结构排列顺序及语序偏误情况。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料总结出6条排序原则,分别是:显着性原则、逻辑关系原则、文化原则、时间顺序原则、形式原则、对应原则。这六条原则在有证书组和无证书组均有出现,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显着性原则,其次是逻辑关系原则。显着性原则中认知上的显着原则使用最多,在搭配显着原则的使用中,有证书组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无证书组;逻辑关系原则包括事物发展逻辑、情感发展逻辑和数理关系,无证书组的逻辑关系原则的使用率低于有证书组,说明有证书组在词义理解和表达方面较无证书组更准确,更倾向逻辑性的表达。除显着性原则和逻辑关系原则外,其余排序原则在两组语料中的使用倾向差异较大,有证书组为:对应原则>形式原则>文化原则>时间原则;无证书组为:文化原则>形式原则>时间原则>对应原则。其中在形式原则的使用上,英语母语者根据音节数量排序的用例要远高于根据调序平仄排列的用例。在留学生语序偏误方面,考察发现偏误主要集中在形式原则、文化原则、显着性原则、逻辑关系原则中,并对各个类型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在考察语料和分析偏误的基础上,分别从并列结构并列项教学、连接方式教学、并列语序教学叁方面对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列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丛珊.鄂伦春语的并列结构及类型特征[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李岩.英语母语者汉语并列结构习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3].叶子.点加权语义地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4].吴秀菊.论湘西苗语的名词性并列结构[J].贵州民族研究.2019
[5].万安.浅析议论文的并列结构[J].中学语文.2019
[6].王佩.并列标志隐现之制约因素:句法位置——莫言《檀香刑》的并列结构研究[J].北方文学.2019
[7].王晓媛.中文并列结构自动识别研究综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9
[8].贾越.论类型学框架下的满语并列结构[J].满语研究.2018
[9].宋文辉.叙事组织因素与汉语名词性并列结构中并列符的隐现——从部分上古、中古文献的角度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姜怡婷,冯立波.从目的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列结构的英译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