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变形论文_陶阳平,侯德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侧向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黏土,路堤,弹性模量,砂土,华北,桩基。

侧向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陶阳平,侯德军[1](2019)在《黏性土深基坑侧向卸荷变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基坑侧向卸荷状态下的破坏特征和加载有很大的不同,其产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设计施工重中之重。依托于深圳某深基坑工程,开展了一系列K0状态下原状土的固结不排水叁轴试验,对基坑开挖过程中,侧向土体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卸荷应力路径下的原状土表现为轴向压缩,但其破坏应变最大仅为2.6%,远远小于常规叁轴试验,且不同土样的临界卸荷比相差不大,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得到所有黏性土的临界卸荷比分布区间为0.14~0.27。分析其本构关系时,发现若使用固结平均压力作为归一化因子,该地区土体具有良好的归一化特征,为该区域卸荷土体的变形及本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19年04期)

王静雅,任升莲,董树文,李加好,宋传中[2](2019)在《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岩块晚古生代陆内变形特征及侧向挤出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板块南缘在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石人山岩块边界断裂发育大量平行于断裂带的A型褶皱和近水平的矿物生长线理,表明其经历了以走滑剪切变形为主的构造阶段。动力学研究表明石人山岩块具有南西向逆冲的运动学特征,其南侧洛南—栾川断裂带(洛栾断裂带)以左行剪切变形为主,北东侧鲁山断裂带以北西向逆冲兼有右行剪切变形为特征,夹于其中的石人山岩块显示为向西、向上挤出的特征。选择典型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来限定断裂活动的时代,其中,洛栾断裂带内同构造花岗岩脉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13.6±7.4 Ma,鲁山断裂带内走滑剪切特征明显的构造透镜体内变形岩石的锆石定年结果为419.3±11.2 Ma。虽然洛栾断裂与鲁山断裂的运动方向不同,但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了两条断裂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时间都是晚古生代泥盆纪末期,从而共同构成了石人山岩块整体向西挤出的构造特征,同时也表明,相互碰撞的大陆在碰撞之后将很快转变为以平行造山带侧向挤出与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演化阶段。(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9年04期)

吕大为,赵津磊,王铁力,苏叶平[3](2019)在《新建河堤堆载下桩基侧向变形及加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新建河堤邻近重要建筑物的桩基时,为确保建筑物安全,需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措施来削弱河堤堆载对建筑物桩基的影响。深层搅拌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运用叁维弹塑性有限元和参数分析方法,系统讨论了对堆载区域下方地基进行深层搅拌加固处理时,不同加固长度、深度以及加固程度等条件下邻近桩基的变形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对堆载下方进行地基加固可显着减小桩基的侧向变形;存在极限加固深度,超过极限加固深度后,桩基的变形不再随加固深度增加而变化,加固程度也存在类似现象;在该种地基加固处理方式中,当加固深度达到极限深度时,可通过增加加固长度,进一步控制桩基的变形。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S1期)

陈志涛[4](2019)在《平面应变状态侧向卸荷路径下粉土强度及变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涌现,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居民住宅等。在这些项目中会涉及到基坑开挖、隧道掘进、边坡削坡等开挖工程。这类工程可以简化为竖向应力不变而侧向应力随着开挖不断减小的平面应变状态下侧向应力卸荷问题。现代土力学表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受应力路径的影响。而长期以来,人们通常采用加荷路径试验确定土体参数及本构模型,对实际工程进行设计计算。这使得现有的设计依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开展侧向卸荷问题的研究就有一定工程意义。本文采用新型平面应变仪对等压固结、不等压固结和超固结粉土试样进行一系列平面应变状态侧向卸荷试验,来探究卸荷过程对试样应力—应变关系、侧向应变、体应变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对基坑进行数值模拟,探究竖向加荷路径和侧向卸荷路径两种不同应力路径所得试验结果对实际工程的影响。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研究了等压固结条件下,卸荷路径与加荷路径粉土试样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等压固结试样,卸荷路径下试样破坏时的竖向应变为1%~4%,明显小于加荷路径下15%破坏的应变;在卸荷条件下,竖向应变为1~4%时,某级荷载卸除后,竖向应变、侧向应变均急剧增大,土体发生破坏,与加荷路径下侧向应变随竖向应变逐渐增大不同;卸荷路径下试样表现为剪缩,但已有剪胀趋势,与加荷路径下试样表现为剪缩不同。与加荷路径相比,卸荷路径得到的内摩擦角增大,而粘聚力降低。2.研究了不等压固结条件下,粉土试样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侧向卸荷时,不等压固结条件下偏应力、侧向应变、体应变随竖向应变的变化趋势与等压固结条件下相同。卸荷过程中,存在着侧向临界卸荷比,当侧向卸荷比达到侧向临界卸荷比时,土体发生破坏。同时,整体上破坏偏应力(σ_1-σ_3)_f随着固结应力比K的增大呈线性减小,且不同侧向固结应力的曲线基本保持平行。3.研究了超固结条件下,粉土试样的强度及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超固结试样,卸荷路径下超固结比大于1.5时开始发生剪胀,而常规加荷路径下超固结比大于2.5时开始发生剪胀。且破坏偏应力随超固结比变化成指数关系,与加荷路径下的幂函数关系不同。卸荷体应变的变化过程分为叁个阶段:阶段1以卸荷回弹为主,阶段2以剪缩为主,阶段3以剪胀为主。4.基于加、卸荷试验结果,利用FLAC~(3D)软件对基坑开挖土钉墙支护的算例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卸荷参数得到的最大坑侧水平位移和最大坑边沉降量均大于采用加荷参数得到的结果,且采用两种路径得到的参数计算得到的土钉轴力分布不同。这为今后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3-01)

任朋勋,李雄,陶江坤[5](2019)在《土体参数对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侧向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遮帘式板桩码头的叁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土体参数对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侧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弹性模量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弹性模量的减小,前墙和遮帘桩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减小的愈多,变形愈明显;土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对遮帘式板桩结构物的位移变形影响主要集中在结构物的中上部,对结构物底部的位移变形影响较小,随着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前墙和遮帘桩中上部的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发生最大变形的位置基本不变。(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韩小雷,程炜,季静[6](2019)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向变形限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作为高层建筑结构控制参数对设计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同国家及地区规范对层间位移角控制却不尽相同。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在各自的规范控制下正常发挥使用功能,说明各规范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均在合理的范围内。针对不同高度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筒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取相同结构尺寸、场地条件和风速,将中国大陆地区规范与欧洲、美国、澳新、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等规范进行分析对比。对于框架结构,发现欧洲、美国、澳新和中国大陆地区规范要求较严格,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规范要求较宽松;对于以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结构,中国大陆地区规范要求最严格。按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规范分别对位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建筑进行计算和设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中国大陆地区规范要求更严格。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中国大陆地区不区分结构形式与高度,将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定为1/450。(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2期)

李宝平,郭兴峰,张玉,王智,刘鹏[7](2018)在《侧向卸荷条件下黄土的变形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应力控制式叁轴仪的作用原理,对应变控制式叁轴仪进行了改造,使用改造后的仪器研究了侧向卸荷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变形特性及各项土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常规叁轴压缩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试样在卸荷初期呈现明显的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范围较小,后期呈现明显的塑性变形,且破坏较为迅速;(2)试样的各项土力学参数与常规叁轴压缩试验明显不同,包括内聚力c偏小、内摩擦角φ偏大、初始模量Ei偏大等;(3)试样发生破坏时破坏比Rfu≈1,说明已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4)试样的剪切带呈现出由一条向多条发展的趋势,且出现应变软化现象,造成强度迅速衰减。在基坑工程的设计阶段,应尽量选取与土体的应力路径相符合的试验参数,以使施工方案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曹明,宋春雨[8](2018)在《桩顶固定时单桩侧向变形与受力的积分方程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uki&Sternberg的虚拟桩方法,将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分解为弹性半空间地基土和虚拟桩的迭加。通过求解由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与桩顶转角固定的转角方程联立的方程组所得到桩顶固定时的桩身弯矩,可以得到桩顶固定时桩身的水平位移和桩身的转角,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进行求解。与现有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广泛的桩土弹性模量比、桩间距和桩长细比参数分析,为桩顶固定时单桩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8年05期)

刘光秀,李玉根,曹艳妮[9](2018)在《路堤荷载下地基的侧向变形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路基侧向变形研究,大都是基于现场测试或数值模拟,却鲜有理论上的计算与分析。为深入研究路堤荷载下地基的侧向变形,基于布辛奈斯克等弹性理论解及平面应变问题,推导出无限长线荷载、均布条形荷载、叁角形分布条形荷载及梯形分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侧向变形解析表达式,并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土体的泊松比、路堤宽度以及路堤边坡宽度等参数对地基侧向位移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路堤荷载下地基同一垂直线上土体的侧向变形沿深度呈弓形状,变形最大值在地表下某深度处。泊松比对地基侧向位移有较显着的影响:在坡脚附近地表浅层处,随着泊松比的增加,土体侧向变形的方向由向路堤内逐渐转为向路堤外;另泊松比越大,土体的水平位移也相对越大,且最大位移发生位置逐渐上移。研究结果可为类似路堤工程地基变形分析及稳定性控制监测提供一定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12期)

李平,张宇东,张建毅,辜俊儒,周春澍[10](2018)在《密实散体材料桩减轻液化触发微倾地层场地侧向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化触发的微倾地层场地侧向变形将加重震害,密实散体材料桩能够有效减轻震害。本文聚焦密实散体材料桩置换率对该类型场地处理效果,在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OpenSees)校核土体参数基础上,采用2D有限元模型(OpenSees)对该问题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微倾砂土场地砂土液化将产生很大的侧向位移,而非液化土产生的侧向位移较小,砂土液化是导致较大侧向位移的主要原因;布设密实散体材料桩能够明显减轻液化触发的侧向变形,处理效果与桩的置换率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置换率的增加侧向位移明显减小。数值模拟表明当液化土厚度6m时置换率大于20%时,水平侧向位移趋于常数,这表明部桩置换率不同对微倾液化场地处理有效的深度也不同,因此使用该方法处理深厚微倾液化场地时要验算其有效深度,进而确定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侧向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北板块南缘在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石人山岩块边界断裂发育大量平行于断裂带的A型褶皱和近水平的矿物生长线理,表明其经历了以走滑剪切变形为主的构造阶段。动力学研究表明石人山岩块具有南西向逆冲的运动学特征,其南侧洛南—栾川断裂带(洛栾断裂带)以左行剪切变形为主,北东侧鲁山断裂带以北西向逆冲兼有右行剪切变形为特征,夹于其中的石人山岩块显示为向西、向上挤出的特征。选择典型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来限定断裂活动的时代,其中,洛栾断裂带内同构造花岗岩脉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13.6±7.4 Ma,鲁山断裂带内走滑剪切特征明显的构造透镜体内变形岩石的锆石定年结果为419.3±11.2 Ma。虽然洛栾断裂与鲁山断裂的运动方向不同,但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了两条断裂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时间都是晚古生代泥盆纪末期,从而共同构成了石人山岩块整体向西挤出的构造特征,同时也表明,相互碰撞的大陆在碰撞之后将很快转变为以平行造山带侧向挤出与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演化阶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侧向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陶阳平,侯德军.黏性土深基坑侧向卸荷变形特征研究[J].土工基础.2019

[2].王静雅,任升莲,董树文,李加好,宋传中.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岩块晚古生代陆内变形特征及侧向挤出构造[J].地质论评.2019

[3].吕大为,赵津磊,王铁力,苏叶平.新建河堤堆载下桩基侧向变形及加固控制[J].人民长江.2019

[4].陈志涛.平面应变状态侧向卸荷路径下粉土强度及变形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5].任朋勋,李雄,陶江坤.土体参数对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侧向变形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9

[6].韩小雷,程炜,季静.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向变形限值的研究[J].建筑结构.2019

[7].李宝平,郭兴峰,张玉,王智,刘鹏.侧向卸荷条件下黄土的变形特性试验[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

[8].曹明,宋春雨.桩顶固定时单桩侧向变形与受力的积分方程解法[J].结构工程师.2018

[9].刘光秀,李玉根,曹艳妮.路堤荷载下地基的侧向变形计算分析[J].岩土力学.2018

[10].李平,张宇东,张建毅,辜俊儒,周春澍.密实散体材料桩减轻液化触发微倾地层场地侧向变形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实验装置示意图拱型刚架局部柱脚破坏加筋土与未加筋土的σ-τ曲线加筋土与未加筋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可能发生的胸部软组织损伤[48]组合框架结构体系侧向力作用下的楼板...

标签:;  ;  ;  ;  ;  ;  ;  

侧向变形论文_陶阳平,侯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