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机制论文-范景尚

色彩管理机制论文-范景尚

导读:本文包含了色彩管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色貌模型,WCS,色彩管理,图像质量评价

色彩管理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范景尚[1](2018)在《基于色貌模型的色彩管理机制及输出模块插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同的环境因素对跨媒体复制影响很大,ICC色彩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跨媒体复制的要求。WCS色彩管理采用CIECAM02色貌模型作为连接色空间,为色彩管理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围绕WCS色彩管理机制,对色貌模型和基于色貌模型的色彩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对CIECAM02-UCS和CAM16-UCS色貌空间进行视觉均匀性的评价。基于尺寸标准差、扁率标准差及平均扁率指标对空间的均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M16-UCS色空间的均匀性略好于CAM02-UCS。(2)基于XML文件解析器TinyXML利用VS2015编写色貌特性文件处理程序CAM_Conversion,实现了色貌模型特性文件的生成与解析。(3)基于WCS色彩管理机制,开发以色貌模型为连接色空间的色彩管理输出模块插件程序 CAM_CMS。(4)利用CAM_CMS对以CIECAM02-UCS和CAM16-UCS色貌空间作为连接色空间进行色彩管理,对两种色彩管理得到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果表明:CAM16-UCS方法的效果略优于CAM02-UCS方法,CAM16-UCS方法在深蓝色颜色区域的表现要好于CAM02-UCS方法。本课题开发的色彩管理输出模块插件为连接色空间提供了扩展接口,相较于WCS色彩管理,扩展性更好。该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插件在视频、图像等相关软件中进行应用,也可为测试颜色空间、色域映射算法提供平台。(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于明伟[2](2011)在《基于ICC色彩管理机制的多投影颜色一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调整技术是多投影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颜色调整技术存在硬件调整费用高、调整费时费力、实时性不够、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将基于ICC (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国际色彩联盟)色彩管理机制的颜色调整技术应用于多投影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颜色一致性的研究,创新性地比较了叁种不同RGB→CIEXYZ颜色空间转换模型,并得出BP神经网络转换模型是RGB→CIE XYZ类型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佳模型。本文以两台投影仪组成的拼接显示系统为例,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1、分析国内外现有颜色调整技术,提出将基于ICC色彩管理机制的颜色调整方法应用于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颜色调整中。2、制作投影仪ICC特性文件,编写软件读取和修改特性文件;3、采用常规数学模型法颜色调整技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颜色调整技术和基于颜色主成分修正算法的颜色调整技术)实现ICC特性文件的优化;4、针对常规数学模型法颜色调整技术存在的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颜色调整技术,通过评价分析实验(理论分析评价和主客观评价),确定该方法为投影仪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优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首次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投影仪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建立。2、首次比较了叁种RGB→CIE XYZ颜色空间转化的特征化方法,并得出BP神经网络建模法是该类型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优化模型。3、提出了投影仪显示颜色评价标准,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评价标准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研究理念和技术路径,对多投影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颜色一致性的深入研究给出了全新的思路,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了基础理论参考和实验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曹朝辉,史瑞芝[3](2009)在《基于ICM的电子地图色彩管理机制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电子地图在色彩一致性方面的不足将成为制约电子地图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色彩在电子地图产品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电子地图中存在的困扰电子地图设计人员的色彩不一致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并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解决电子地图出版中颜色不一致问题的根本方法。同时针对电子地图本身的特点对标准色彩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化,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子地图的预定义色彩管理方式,并基于ICM2.0技术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将大大保留了电子地图设计人员颜色设计的初衷。(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樊海燕[4](2008)在《创新的WCS色彩管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ICC色彩管理系统自面世以来,已为众多印刷界及相关领域的人士所认可。ICC在解决开放系统颜色通讯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并不意味着现代色彩管理技术已经完全成熟。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数码相机,高端数字印刷机等对色彩管理要求越来(本文来源于《今日印刷》期刊2008年09期)

蔡圣燕[5](2006)在《基于iCAM和实时颜色转换方式对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是人们从客观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色彩信息又是图像信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图像在不同地方的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传递,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深了这种交流,如何保证图像色彩信息在不同地方的不同设备之间尽可能不失真地传递就是色彩管理的主要目的。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颜色忠实复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需有一套标准的、高精度的、开放式色彩管理机制。 ICC色彩管理机制具有开放式、跨平台的特点,已经被各大操作系统、图形图像软件、设备开发商所接受,并于2005年12月发展成为国际标准。它适用于高端色彩管理领域,在印刷行业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但随着色彩管理应用的深入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跨媒体图像复制),ICC色彩管理机制的一些弊端和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不能胜任变化多端的各种图像复制任务;另一方面,颜色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为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准备了条件。2005年,Microsoft和Canon宣布为其新一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共同发展Windows Color System(WCS),WCS采取了很多不同于ICC色彩管理机制的地方,其实际效果还需拭目以待。 本论文在全面分析各种现有色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分析其优点和弊端,然后结合对颜色科学领域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和研究以及自己这几年的思考,提出了一套改进机制,并实现了其基本功能。论文主要工作包括: 1.详细阐述了基于色貌模型的色彩管理原理及其重要概念,然后对现有的各种色彩管理机制以及即将面世的Windows Color System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比较。 2.论文深入剖析了ICC色彩管理机制,总结出其存在的两个根本问题,即预定义颜色转换方式的问题和PCS不能胜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ICC色彩管理改进方案,即采取实时的颜色转换方式和采用图像色貌模型iCAM作为PCS,另外还提出为色彩管理增加智能,提出实现再现意图自动选择和分色参数自动设置。 3.论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颜色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最新的iCAM图像色貌模型及架构它的叁个色空间:IPT均匀色空间、S-CIELAB色差公式和CIECAM02色貌模型。论文还对iCAM优良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了介绍。在上述基础上,论述了将iCAM作为色彩管理改进机制PCS的原因及具有目前其它色貌模型不可替代的优势。 4.论文对再现意图自动选择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ICC四种再现意图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再现意图选(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6-10-01)

王强[6](2005)在《空间信息的色彩管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是现代经济、科技、社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描绘地球表面有形和无形现象的一种信息表达,即以融合图像、图形、文字的各种地图为基础,表达空间目标内容的空间信息编码以及空间信息解译之间的信息传输。色彩管理是以图形、图像和文字描述的空间信息表达和可视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文以空间信息的色彩管理机制为研究目标,全面总结了现代色度学、空间信息学、计算机视觉分析、色彩科学和色彩视觉、印刷工程学和新材料应用的相关理论与工程研究成果。探讨了色彩管理的控制模型和应用方法对空间信息彩色化、可视化机制的理论意义和技术目标,包括空间信息的色彩表达、色彩特征、色彩识别及其定量描述,以及色彩管理的理论、模型和技术框架、控制机制及其解决方案等两个主要方面。 基于空间信息学、色彩视觉和彩色复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建立了以空间信息基本要素(图像、图形和文字)及其色彩属性的数字化描述与表达为基础,涵盖了空间信息色彩“所见即所得”软硬件技术条件的空间信息色彩管理模型、机制和方法。其中,在色彩及其视觉形成机制方面,从色彩特征及其定量描述等不同层面,归纳总结了空间信息色彩表达的色彩属性特征、色彩识别、校正、匹配及其基于等效中性灰半色调表达的方法;在色彩管理内容方面,提出并建立了空间信息系统色彩管理的标准流程、硬件设备标定、色彩特征描述、色彩空间转换以及色彩再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在色彩管理机制方面,根据色彩特征描述原理,并针对空间信息系统尚缺乏完整色彩特征分析方法的现状,探讨了特征色和特征光谱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并根据系统最优原则,提出了基于等效中性灰密度整合空间信息系统色彩特征基准的整合机制及其优化方法;在空间信息的色彩变换方面,系统研究了空间信息系统中色彩空间RGB、CMYK和Lab之间的相互关系、色彩表达特点及其应用目标,重点解析了色彩非线性变换之间的相互关系、转换机制以及技术实现的制约,提出了色域匹配的原则和方法,特别是基于黑版计算和UCR/GCR条件下的色域匹配技术,最终建立了面向空间信息在跨媒体时代,基于软硬拷贝集成的空间信息色彩管理的基本框架、工作流程及其控制方法。 通过结合空间信息色彩再现的特点,按照工业应用质量要求的叁个应用实例分析,探讨了在空间信息软硬拷贝色彩表达中,建立高精度、作业简便的色彩管理机制及其应用实现的可行性。 本论文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 将彩色复制中色彩管理的理论作为方法论引入空间信息应用领域,初步建立了空间信息“数据入,产品出”的数字化生产体系中,空间信息色彩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控制机制;(2) 系统研究了空间信息色彩特征的构成、信息结构及其应用需求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提出并建立了空间信息色彩管理(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3-01)

蔡圣燕,刘真[7](2004)在《基于图像自适应对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 ICC色彩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 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机制不仅能减小设备特性文件的尺寸和数量,而且自动选择渲染目的和分色参数,并采用一种新的色域映射方法。机制改进的目的在于提高色彩管理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图像复制的保真度,使色彩管理的实施更简便。(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04年S3期)

蔡圣燕,刘真[8](2004)在《基于图像自适应对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ICC色彩管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机制不仅能减小设备特性文件的尺寸和数量,而且自动选择渲染目的和分色参数,并采用一种新的色域映射方法。机制改进的目的在于提高色彩管理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图像复制的保真度,使色彩管理的实施更简便。(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影像科学与硬拷贝国际会议(ICISH’2004)论文集》期刊2004-09-01)

色彩管理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颜色调整技术是多投影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颜色调整技术存在硬件调整费用高、调整费时费力、实时性不够、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将基于ICC (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国际色彩联盟)色彩管理机制的颜色调整技术应用于多投影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颜色一致性的研究,创新性地比较了叁种不同RGB→CIEXYZ颜色空间转换模型,并得出BP神经网络转换模型是RGB→CIE XYZ类型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佳模型。本文以两台投影仪组成的拼接显示系统为例,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1、分析国内外现有颜色调整技术,提出将基于ICC色彩管理机制的颜色调整方法应用于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颜色调整中。2、制作投影仪ICC特性文件,编写软件读取和修改特性文件;3、采用常规数学模型法颜色调整技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颜色调整技术和基于颜色主成分修正算法的颜色调整技术)实现ICC特性文件的优化;4、针对常规数学模型法颜色调整技术存在的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颜色调整技术,通过评价分析实验(理论分析评价和主客观评价),确定该方法为投影仪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优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首次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投影仪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建立。2、首次比较了叁种RGB→CIE XYZ颜色空间转化的特征化方法,并得出BP神经网络建模法是该类型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优化模型。3、提出了投影仪显示颜色评价标准,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评价标准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研究理念和技术路径,对多投影仪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颜色一致性的深入研究给出了全新的思路,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了基础理论参考和实验研究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彩管理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范景尚.基于色貌模型的色彩管理机制及输出模块插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2].于明伟.基于ICC色彩管理机制的多投影颜色一致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3].曹朝辉,史瑞芝.基于ICM的电子地图色彩管理机制的建立[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

[4].樊海燕.创新的WCS色彩管理机制[J].今日印刷.2008

[5].蔡圣燕.基于iCAM和实时颜色转换方式对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

[6].王强.空间信息的色彩管理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

[7].蔡圣燕,刘真.基于图像自适应对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英文)[J].仪器仪表学报.2004

[8].蔡圣燕,刘真.基于图像自适应对ICC色彩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英文)[C].第五届影像科学与硬拷贝国际会议(ICISH’2004)论文集.2004

标签:;  ;  ;  ;  

色彩管理机制论文-范景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