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极图说集注》是张载、朱熹、黄干、邵亭(邵康节)、陈埴、真德秀、陈淳、张栻、叶采等历代理学大家之于无极、太极、《太极图说》的心得。溯流而上,拾阶而登,后续存志者,可以于其中窥悉“无极而太极”的根柢与原本。
关键词:太极图说集注;太极;易理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章句上载:“无极而太极。”
从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F值为5.48,表明该模型显著,P值为0.078,表明模型因素水平项显著。该模型的R12=0.9080,Radj2=0.7424,表明实验方法可靠,各因素之间设计合理,可用该回归模型代替实验点来优化工艺参数。
朱熹注: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解“无极”二字),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是解“太极”二字)。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有无合一之为道)。
集说:朱子曰: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老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于阴阳之中。以为贯通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原极之所以得名,盖取枢极之义,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声无臭之妙也。先生之精,立图以示,先生之蕴,因图以发,而其所谓无极而太极云者,又一图之纲领。所以明夫道之未始有物,而实为万物之根柢也。夫岂以为太极之上,复有所谓无极哉!近世读者不足以识此,而或妄议之,既以为先生病。史氏之传先生者,乃增其语曰,自无极而为太极,则又无所谓依据,而重以病夫先生。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非谓太极之上,别有无极也。但言太极非有物耳!故下文云,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既言无极,则不复别举太极也。若如今说,则此处岂不欠一太极字耶!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为空寂,而不能为万物之根。只此一句,便见其下语精密,微妙无穷。而向下说许多道理,条贯脉络,井井不乱,只今便在目前,而亘古亘今,颠扑不破。苍苍者上天,理在载字上,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就有中说无。无极而太极,是就无中说有。若实见得,说有说无,或先成后,都无妨碍。
或问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亦可得而闻其说之详乎?饶氏鲁曰:难言也。姑以名义推之,所谓太极者,盖天理之尊号云尔。极者,至极之意,枢纽根柢之名,世之常言所谓枢极根极是也。圣人以阴阳五行,阖辟不穷,而此理为阖辟之主,如户之有枢纽。男女万物生生不息,而此理为生生之本,如木之有根柢。至其在人,则万善之所以生,万事之所以定者,亦莫非此理为之根柢,为之枢纽焉,是故为之极。太者,大无以加之称,言其为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也。然凡谓之极者,如南极、北极、屋极、商邑四方之极之类,皆有形状之可见,方所之可指。而此极独无形状,无方所,故周子复加无极二字以明之,以其无枢纽根柢之形,而实为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以其为天下大枢纽、大根柢,而初非有枢纽根柢之形也,故曰太极本无极也。此虽名义之粗,然先儒尝云,读书之法,当先晓其文义,文义既通,然后可以求其意。学者苟知此意,而于日用之间,端庄静一,以养之于未发之时,而验之于已发之际,则是理之妙,或者亦可以默识矣。
问如何是所乘之机?曰:理搭于气而行。问有此理然后有此气?曰: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此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动静者,所乘之机,识者谓此语最精。盖太极是理,阴阳是气,理无形而气有迹。气既有动静,则所载之理,亦安得无动静?某向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其言固有病,后已改之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此则庶几近之。
集说:朱子曰: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阴阳既生,则太极在其中,理复在气之内也。性犹太极也,心犹阴阳也。太极只在阴阳之中,非能离阴阳也。然至论太极,则太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惟性与心亦然,所谓一而二,二而一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不是动后方生阳,盖才动便属阳,才静便属阴。太极未动之前便是阴,阴静之中,自有阳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之根。动之所以必静者,根乎阴故也。静之所以必动者,根乎阳故也。
朱熹注: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诚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通书》首言诚以明太极之实理,故注引之。阴阳,气也,其理即所谓道。诚即实理之谓)。其动也,诚之通也(实理发出),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实理内藏),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极而静四句,乃指阴阳之流行者而言)。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动而生阳四句,乃指阴阳之定位者而言)。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自然之理)。动静者,所乘之机也(理搭于气而行)。太极,形而上之道也(理不可见)。阴阳,形而下之器也(气有可循,以上四段,是分说理气)。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言就阴阳上看),则动静不同时(此句言流行之不同),阴阳不同位(此句言定位之不同),而太极无不在焉(可见道之显微而无间也)。自其微者而观之(言就太极上看),则冲穆无朕(无声臭之可言),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可见道之体用一原也。以上两段,是合说理气)。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一阴一阳其始无端,故不见其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一动一静,其卒无终,故不见其离。已上两段,是说循环不已之道)。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引此以明道之无穷也)。
问继是动静之间否?曰:是静之终,动之始也。且如四时,到得冬月,万物都归窠了,此处若不有继善之道,便都息了,如何来年会生?盖贞复生元,故能无穷如此。太极动而生阳,元未有物,且是如此动荡,所谓化育流行也,便是继之者善。静而生阴,阴主凝结,然后万物各正性命,方是成之者性。阴阳本无始,但以阳动阴静相对言,则阳为先,阴为后,阳为始,阴为终。犹一岁以正月为更端,其实姑始于此耳。岁首以前,非截然别为一段,则是其循环错综,不可以先后始终言,亦可见矣。阴阳若论流行底,则只是一个。对峙底,则两个。阴阳作一个看亦得,作两个看亦得。
标准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远古时代,原始的自然人基于标准化活动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字、工具和建筑规格,这些标准化结果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进入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阶段,标准零部件、标准时间、作业规范及连续生产流水线就是基于标准化活动获得的科技进步的成果。
问诚者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曰:诚是实理,彻上彻下,只是这个,生物都从那上做来。万物流行,天地之间,都是那底做。以理言之,则天地之间,至实而无一息之妄。故自古及今,无一物不实,而一物之中,自始至终,皆实理之所为也。以心言之,而圣人之心,亦至实而无一息之妄。故从生至死,无一事之不实,而一事之中,自始至终,皆实心之所为也。此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也。诚之通,是造化流行,未有成立之初,所谓继之者善。诚之复,是万物已得此理,而皆有所归藏之时,所谓成之者性。在人则感而遂通者,诚之通,寂然不动者,诚之复。
问太极之有动静,是静先动后否?曰:一动一静,循环无端,无静不成动,无动不成静。譬如鼻息,无时不嘘,无时不吸,嘘尽则生吸,吸尽则生嘘,理自如此。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流行底,寒暑往来是也。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定位底,天地四方是也。易有两义:一曰变易,便是流行底;一曰交易,便是对峙底。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为易。而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是则所谓太极者也。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括尽了天下事物。动静阴阳,皆是形而下者,然动亦太极之动,静亦太极之静,但动静非太极耳。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阳气凝聚即为阴,非真有二物相对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问形而上者理也,如何不以形言?曰:此言最的当。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间断了。所以程子谓拦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器以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理则一而已矣,其形者则谓之器,然而道非器不形,器非道不立,盖阴阳亦器也。而所以阴阳者,道也。是以阴阳往来不息,而圣人指是以明道之全体也。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着,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理。事物可见,而其理难知,即事即物,方可见此理。所以大学之道,不曰穷理而曰格物,只是要人就实处究竟。天地,形而下者;乾坤,形而上者。天地,乾坤之形壳;乾坤,天地之性情。事物虽大,是形而下者,理虽小,是形而上者。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说道有,有无底在前,说道无,有有底在前,是循环物事。动之前有静,静之前又有动,推而上之,其始无端,推而下之,以至未来之际,其卒无终。动静无端,阴阳无始,看来只是一个实理。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天道也。始于阳,成于阴,本于静,流于动,人道也。然阳复本于阴,静复根于动,其动静亦无端,其阴阳亦无始,则人盖未始离乎天,而天亦未始离乎人也。吴氏澄曰:太极无动静,动静者气机也。气机一动,则太极亦动,气机一静,则太极一静,故朱子释太极图曰: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此是为周子分解。太极不当言动静,以天命之有流行,故只得以动静言也。又曰: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机犹弩牙,弩弦乘此机,机动则弦发,机静则弦不发。气动则太极亦动,气静则太极亦静,太极之乘此气,犹弩弦之乘机也。故曰动静者所乘之机,谓其所乘之气机,有动静,而太极本然之妙,无动静也。然弦与机却是两物,太极与此气非有两物,只是主宰此气者,非别有一物在气中而主宰之也。机字是借物为喻,不可以辞害意。陈氏淳曰:道非是外事物,有个空虚底,其实道不离乎物,若离物,则无所谓道。且如君臣有义,义是道,君臣是器。若要看义底道理,须就君臣上看,不成脱了君臣之外,别有所谓义。父子有亲,亲是道,父子是器。若要看亲底道理,须就父子上看,不成脱了父子之外,别有所谓亲。以至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如此。圣门之学,无一不实。老氏清虚厌事,佛氏屏弃人事,都是把道理做事物顶头元妙底物看,把人事做下面粗底,便都要摆脱去了。
从中国经济宏观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峙,短期内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加剧通货紧缩的压力,增加人民币贬值的可能性,影响劳动力就业率等。
(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 《周子全书》(上)第 4-10页)
2017年12月,广东发改委就曾开展港珠澳大桥车辆通行收费标准听证会,对比当时的两个听证方案,最终正式公布的收费方案主要是降低了穿梭巴士的通行费,由原来的450元/车次降至300元/车次,这也大大降低了来往游客的消费标准。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257(2019)01-0019-03
收稿日期:2018-09-09
作者简介:陈永康(1974—),男,河南沈丘人,焦作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和洪范(1948—),男,河南沁阳人,焦作师专覃怀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地方文化。
(责任编辑 渠正堂)
作者附言: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原名惇实,后因避宋英宗旧名之讳,而改为惇颐、敦颐。因其建濂溪书堂于庐山之麓,故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太极图说》是周敦颐之于《太极图》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精辟诠释。本篇有两个要点:其一,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针对古人所说的“太极”,又提出“无极”一词。朱熹对“无极而太极”的解释,很精辟:“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著夫无声无臭之妙也。”“老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这是理解“无极而太极”的入门钥匙。其二,“太极动而生阳”,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静而生阴”,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动极而静;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就是万物生成的根本所在。
标签:太极论文; 无极论文; 阴阳论文; 动静论文; 万物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宋论文; 元哲学(960~1368年)论文; 《焦作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焦作大学人文学院论文; 焦作师专覃怀文化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