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工程,大气,阈值,等离子体,激光器,虚拟现实。
红外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红外与激光工程》“深空探测技术”专题征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许多正在研制的航天型号均安排了空间探测,空间探测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带动性。届时,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红外与激光工程》在2020年推出"深空探测技术专栏",特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担任专栏主编,旨在交流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最新成果与前沿发展,打造国内外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空间(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2](2019)在《《红外与激光工程》征稿》一文中研究指出征文方向:紫外探测技术及应用微光探测技术及应用单光子探测技术及应用红外探测技术及应用太赫兹探测技术及应用激光探测技术及应用可见光探测技术及应用偏振探测技术及应用量子探测技术及应用多光谱/高光谱/超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复合探测技术及应用空间探测技术及应用信号处理与检测其他应用论文发表: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论文全文,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择优推荐到正式出(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王博正,康嘉杰,董丽虹,王海斗,郭伟[3](2019)在《激光红外热成像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裂纹缺陷是材料中危险的缺陷形式,及时发现服役过程中产生的表面裂纹至关重要。激光红外热成像不仅具有传统红外检测的优点,还因激光能量密度高等特有优点,可远距离检测材料表面微小裂纹。综述了激光红外成像系统平台组件及其关键参数对激光红外成像检测的影响。从图像处理、优化工艺参数等角度入手,阐述了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表面裂纹缺陷的定性识别,进一步介绍了对材料表面裂纹缺陷长度、宽度以及深度特征的定量表征。最后对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表面裂纹缺陷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10期)
王兴,邵艳明,杨波,刘浩伟,余跃[4](2019)在《基于激光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的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精确制导中目标的自动识别、稳定跟踪与抗干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的目标识别与抗干扰方法。首先采用一致性点漂移(CPD)算法对目标在不同图像中的轮廓特性进行匹配,完成了激光与红外图像的配准;然后利用红外图像中目标的能量和形状信息、激光图像中的距离信息完成激光与红外图像的决策级融合;最后利用改进的核相关跟踪算法完成目标的跟踪与抗干扰。通过激光雷达与红外仿真数据的实验,验证了文中方法在目标跟踪与抗干扰性能上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杨振,郭鑫民,张建隆,卢松涛[5](2019)在《陶瓷涂层对中红外探测器抗激光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红外激光器功率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临着前所未有的激光威胁。较高能量的激光会使导引头光机系统内部产生杂散光,从而干扰导引头正常工作。为增强当前红外成像导引头内部核心器件探测器的抗激光干扰和损伤能力,本文采用新型高吸收型陶瓷涂层材料增加导引头光机系统对杂散光的吸收能力,针对高吸收型陶瓷涂层和磨砂玻璃两种漫反射材料,通过等效实验对比了不同入射激光功率对红外探测器的干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漫反射材料时,探测器在功率密度101.3 m W/cm~2处达到饱和;而采用高吸收型陶瓷涂层材料后,入射激光在探测器像面上的饱和功率密度阈值增大到784.5 m W/cm~2,其抗激光干扰能力相比于普通漫反射材料提高了近8倍。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采用高吸收型陶瓷涂层材料有助于增加红外成像导引头内部光机结构的消杂散光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现役导引头抗激光干扰能力,延长红外制导武器的战场生存周期。(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衡楠,郑锋华,李金鹏[6](2019)在《红外成像与激光发射系统共口径结构轻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空间红外成像与激光发射共口径光学系统主支撑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问题,在低质量及高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对主支撑镜筒结构优化、仿真分析以及红外成像系统样机的性能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简化载荷的模型,根据变密度法,建立了以支撑镜筒柔度为目标函数,以质量保留比为约束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实现了初步轻量化;然后基于响应面法,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初步轻量化模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实现了最终轻量化;最后对红外成像系统实物样机的系统调制传递函数和焦距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经两次优化的模型轻量化率提高了13%,1阶固有频率提高了24.7%,最大应力降低了42.3%,最大变形减少了20.7%;实际检测结果显示经优化设计的主支撑结构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何江燕[7](2019)在《红外激光灯测试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激光灯性能测试采用原始方法进行整机测试,测试过程极不方便,且测试效果也不理想的现状,研制了一种对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激光灯可单独进行性能检测的红外激光灯测试仪,能有效节约测试成本和维修成本。(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营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兴生,苑莉薪,李馨,王铭,高勋[8](2019)在《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存在从紫外、可见、近红外乃至射频微波的宽谱段辐射,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紫外到可见波段的光谱辐射。激光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红外辐射源具有很多优势,相比于红外干扰弹以及红外干扰手段而言,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源可以灵活布置,成本低廉,因此研究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就很有必要。针对目前脉冲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干扰研究需要,对激光波长为532 nm的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激光能量对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的角度分布特性,分析了等离子体红外辐射的可能产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在950~1 700 nm范围内的红外光谱为线状谱和连续谱的迭加。其中线状谱主要是氮和氧的中性原子谱线,并且氮原子红外辐射占主导。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由于空气击穿产生的氧和氮原子数量增加,导致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的谱线强度逐渐增大。随着红外探测角度的变化,在探测角度为75°时, OⅠ1 128.63 nm和NⅠ1 246.96和1 362.42 nm谱线强度达到最大,在探测角度为120°时,NⅠ1 011.46和1 053.96 nm谱线强度达到最大,这是因为空气等离子体红外辐射强度随探测角度变化呈现空间非对称性,表明空气等离子体内不同粒子的空间分布呈现非对称性。(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9期)
郑显明,张文忠,王菲菲,朱文越,罗涛[9](2019)在《红外成像激光雷达测量大气能见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大气能见度的直观特性和红外光电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大气红外能见度的计算与测量方法,并研制了一套大气红外能见度测量仪器,该仪器以1064 nm波长激光作为光源,以Xenics红外相机为探测器测量红外能见度。暗场处理时利用传统的背景扣除方法和移位相减法进行对比实验,能见度反演过程中用斜率法和Klett积分法同时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出的红外能见度与Belfort能见度仪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80%以上,表明红外能见度的计算和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跃,庞素[10](2019)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红外激光冲击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有红外激光冲击系统在加工工件时强化效果较差的问题,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红外激光冲击系统,该系统由具有高能脉冲性能的固体激光器、激光加工工件移动协调控制装置、辅助控制装置和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四部分集成的,并分析了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软件部分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软件结构体系开发工具,选取微软公司推出Visua C++作为系统编译语言,负责完成系统功能管理和控制两大任务,实现了工件的激光冲击强化处理。根据影响系统激光透射系数的五个关键参数随激光透射系数的变化曲线,选取了合适的参数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声音传感器测量系统激光器产生的冲击波经过衰减后的声音波形来判断工件的冲击强化效果,测量结果证明,系统处理后的工件变形深度大大减小、延长了工件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工件的强化效果。(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红外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征文方向:紫外探测技术及应用微光探测技术及应用单光子探测技术及应用红外探测技术及应用太赫兹探测技术及应用激光探测技术及应用可见光探测技术及应用偏振探测技术及应用量子探测技术及应用多光谱/高光谱/超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复合探测技术及应用空间探测技术及应用信号处理与检测其他应用论文发表: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论文全文,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择优推荐到正式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红外与激光工程》“深空探测技术”专题征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2]..《红外与激光工程》征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3].王博正,康嘉杰,董丽虹,王海斗,郭伟.激光红外热成像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19
[4].王兴,邵艳明,杨波,刘浩伟,余跃.基于激光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的跟踪算法[J].红外技术.2019
[5].杨振,郭鑫民,张建隆,卢松涛.陶瓷涂层对中红外探测器抗激光性能的影响[J].红外技术.2019
[6].衡楠,郑锋华,李金鹏.红外成像与激光发射系统共口径结构轻量化设计[J].机电工程.2019
[7].何江燕.红外激光灯测试仪的研制[J].铁道运营技术.2019
[8].王兴生,苑莉薪,李馨,王铭,高勋.纳秒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9].郑显明,张文忠,王菲菲,朱文越,罗涛.红外成像激光雷达测量大气能见度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19
[10].马跃,庞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红外激光冲击系统设计[J].激光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