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翔:互联网环境下政治短片的传播叙事论文

肖凤翔:互联网环境下政治短片的传播叙事论文

摘 要:政治传播是对政治信息和政治形象进行有目的传播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宣传和获得国内外公众在社会文化心理上的认同。文化尤其是跨文化的理解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下才能够顺利进行,而国际语境中的政治传播更是基于这种情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传播单向化的风格,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和传播视角。以“复兴路上”系列政治短片为代表的产生于互联网思维的政治文本首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内容构建不同的情景空间,又利用结构化、对比化以及国际语境的修辞手段服务于意义的传播,从而形成符合国际“共有知识”和受众接收习惯的“情景架构”。

关键词:情景架构;政治传播叙事;复兴路上

“复兴路上”系列政治短片《十三五》《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跟着习大大走》系列短片在互联网迅速蹿红,短片用轻快的语调、顺口的节奏和剪贴动画视频聚焦政治议题,其中以全英制作的“美国篇”最早在境外YouTube上发布,不到两天取得40万点击量。宏观上看,近些年中国的政治传播模式在逐渐转变,从千龙网上的漫画 “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到“飞碟说”式的中国税收制度介绍动画短片,再到“复兴路上”等,其共同点都是将“高大上”的政治题材用贴合地气、符合语境的形式让人读懂。“复兴路上”引起广大专业人士和网民从各个角度解读,有人认为所谓的“政治宣传片”开始摄入了民间元素,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政治传播的创新,开始使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传播路径和模式,塑造政治形象。

实际上,西方语境下的政治传播和中国学术界的政治传播存在较大不同。埃里克·麦格雷认为,任何一种传播现象都应该放在一个三维空间(客观世界、人、政治社会)去考量,不同的社会秩序会塑造不同的传播秩序[1](P3)。西方政治传播观产生于政党竞争,学术聚焦点也相应侧重政府治理和选举宣传。在中国政治环境下,政治传播研究可分为政治传播的主体研究、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研究、政治传播思想研究、国家和政府形象研究以及关于政治传播学科的构造研究[2]。其中,国家和政府形象研究是近些年研究的焦点。本文借用霍尔“情景架构”的概念,以“复兴路上”系列短片为切入点,基于政治传播视角从微观考察具体经验文本的叙事特点和结构,通过把具体的要素量化和结构化进行文本解读,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复兴路上”系列短片是怎样在不同情景架构下传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2)此种传播实践背后的政治传播叙事结构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了怎样的演进与调整?

我国职前体育教师在实习阶段大多只关注如何组织好体育课堂,鲜有参与其他活动。悉尼大学根据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需求,为实习生设定任务,在实习阶段要参与一部分班主任工作,契合了其培养全科型教师的目标。目前我国培养中小学教师还是采取明确学科分类的培养方式,教师往往只关注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教学任务,但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要求体育教师承担“副班主任”工作,这就对职前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跳出单一学科的限定,丰富实习内容,可以激发职前体育教师突破自身专业限制,对各种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给予充分的关注,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发展,更好地迎合社会需求。

一、“情景架构”与政治传播

政府和国家形象研究在政治传播研究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中国当代政治传播而言,基于社会主义观念的政治秩序在现实中一直处于调整中,因此传播秩序经历了革命语境下的“泛政治化”、改革语境中“去政治化”以及之后的“泛娱乐化”[3]。国内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传播的变迁可以划分为政治宣传、政治传播、政治营销三个阶段[4]。目前中国的政治传播处于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的转型状态,或许未来要走向政治营销。在中国政治语境下,政治传播的意识形态导向虽然始终是主流,但具体到政治形象传播和叙事模式方面却在慢慢发生改变。

通过实验测定,三种方法的检测限值均小于1μg/kg,符合检测限要求。综合检测方法所给出的检测限值,HPLC的检测限为0.21μg/kg,ELISA的检测限为0.23μg/kg,GICT的检测限为0.64μg/kg;综合检测方法所给出的定量限值,HPLC的定量限为0.85μg/kg,ELISA的定量限为0.79μg/kg,GICT的检测限为2.88μg/kg。测试数据见表1。

语言的另一特色是翻译。除了针对对外传播时使用的英语外,短片在翻译上也更加照顾国内受众的接收习惯,所使用的词语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取向。《南方都市报》在报道《跟着习大大走之美国篇》时称其翻译是“神翻译”“萌萌哒”。比如在翻译美国中年女员工对公司的感受时,用了“这是多少年都没出现过的西洋镜儿了”“我还有一个大孙子,那可是我的心头肉,你知道,半个大小子,吃死老子,多亏了杰夫”。在英国篇里,将英国小男孩的话翻译成“我说的最溜的中文词是‘你好’,要知道搭讪可是个技术活儿”。这样的表达契合了互联网调侃一切的精神,也更容易在新媒体环境里传播。

百里香对汉奸刁德恒早就恨得咬牙切齿。前年鬼子攻占蕲州时,身为县保安队长的刁德恒不放一枪一弹,就带着队伍弃城而逃,躲进山里当缩头乌龟。鬼子立住脚后,这家伙就曲意奉迎,给川矢队长的翻译官庄槐家里送三姨太。被送女子乃闹春楼当家主唱琵琶仙,是百里香心仪已久之人。危急之时,幸得同村好友坤二少爷及时相助,琵琶仙才得以脱身。此事虽末引起大的风波,但刁德恒的汉奸嘴脸让百里香没齿难忘。

第二,议题内容聚焦政治议题,但以偏软性和文化的切入点叙事。短片主要涉及三种议题:国内政治介绍、国际会议和出访。国内政治介绍包括领导人制度、中国共产党及“十三五”规划。把短片所包含的所有文字信息进行可视化词云分析显示,“中国”“十三五”“美国”“俄罗斯”“习近平”“中国人”“邻居”等词出现频次和重要程度均比较突出。除了国际关系外,“美元”“经济”“破产”“合作”“下岗”“互通”等经济性词语出现频率较高,反映短片在关注政治性议题时,经济也是其考察的重要部分。另外,短片虽然是针对政治制度、外交、经济等硬性议题,但叙事切入点往往更加柔软。比如讲领导人制度时从孩子梦想和习大大经历出发、中巴关系通过校园快闪呈现、中英中美关系则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和教育,而且关系人物也更平民化,以民众为主要人物的短片共6个,超过50%。

本文以“复兴路上”系列短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和叙事特点分析,通过对叙事内容和修辞策略两个方面的分析,解读短片在情景框架建构上的特点。在文本分析中,主要采用对台词文本的量化分析和意义考察来观察短片涉及的政治议题,并分析其在用语习惯上的规律。首先梳理出十支短片中的所有台词文本,然后采用热词分析工具分析出关键词云。在分析中主要看TF (热词词频)和Score (热词权重)两个指标。其次聚焦短片建构起来的不同形式,比如有“动画+轻快解说式”、街头采访式、单人解说的宣传片式、“动画+歌曲式”等,分析其选取叙述体裁和议题之间的关系。在修辞分析中,将考察短片的结构化说服和修辞策略,发现政治短片在互联网思维下的演化以及其国际化。

二、“情景架构”下的叙事:“复兴路上”系列短片的文本解读

(一)形式·内容·语言:建构出的情景架构

第一,形式层面。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学习需要置放在一个情景架构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意义的共享。情景架构是文化最小和最重要的单位,其核心元素是符合环境的自然而恰当的框架。“复兴路上”系列政治短片通过所采用的形式建构了多样化的情景,且每一种情景与内容又有极为贴切的融合,产生良性的互动。其中包括动画、宣传片、微纪录片等,即使是动画也分成个人介绍、新闻发布会、歌曲MV等具体情景(见表1)。

表1“复兴路上”政治短片形式及内容

编号形 式具体情境议 题切 入 点关系人物语言V0动画飞碟说领导人与政治制度孩子梦想、习大大历程领导人中文VI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英语V2宣传片独白宣传片政党环境、面貌、生活等民众英语V3动画答疑国际会议习大大习大大、彭丽媛中文V4宣传片独白宣传片国际会议历史民众英语V5微记录片快闪出访国家校园快闪学生乌尔都语V6微记录片街头采访出访国家人物魅力、歌曲等民众中文、俄语V7动画新闻发布会国际会议领导人中文方言V8微记录片采访出访国家企业文化民众中文、英语V9微记录片釆访出访国家教育、企业文化孩子、民众中文、英语V10动画歌曲MV发展规划制定过程歌手英语

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因素“自然”和“模式”,霍尔实际是想说明在传播一种文化时,需要将真实的面貌通过符合现实情景的模式和内容传播出去。对于政治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来说,首先是要真实地反映国家形象,其次用一种符合国际情景的架构和模式传播。国家形象传播不仅包括政府和国家,同样要考虑国际的“共有知识”,即国际公约、惯例、意识形态、语言习惯等。在一个“共有知识”的范围内进行叙事才能达到意义共孪[9]。这里的“共有知识”即情景架构的意思。

政治意识和认知的传播不仅需要在内容形式上建构出国际化的情景架构,在叙事手法上也要更加符合媒介环境和国际“共有知识”,这里,修辞就显得极为重要。修辞是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的一条暗线[10],它涉及到一个我们如何表达的问题。政治传播中传播主体的个体权威往往在传播之前就形成了权力修辞,但这种修辞是一种硬性的植入,甚至会引起受众的排斥。结合到“复兴路上”系列政治短片,其成功的传播源于多样情景架构的较早确立,而在这样的架构下,又使用符合国际化语境的修辞手段进行意义输出。

第三,语言层面用互联网思维建构轻松正面的传播基调。拉斯韦尔指出,内容分析应该包括要旨分析与风格分析两个维度。“复兴路上”短片的风格体现在选用的语言、建构的情景和体裁。短片在语种使用上体现了较高的国际化,在全部10个视频中,英语为主和中英结合的达到6个。此外,《跟着习大大走之习大大访巴前夕》的音乐快闪使用了乌尔都语,在中俄关系短片中也有部分俄语。语言使用的多样性说明短片肩负着对外政治传播的功能。在英语的使用上采用主流的美式发音,而且在《十三五》歌曲的演唱中选择四个在中国生活的欧美年轻人担任主唱。短片在语言的构思上融入了诸多幽默元素,主要有“包袱”、方言和网络用语。这里以《跟着习大大走之上合金砖篇》为对象,统计其中所包含的三种幽默元素,并分析其出现的频率。需要说明的是,方言和网络用语产生笑料实际上也可以算成“包袱”,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这里的“包袱”不包括另外两者。

表2《跟着习大大走之上合金砖篇》幽默元素统计

幽默元素数量频率(间隔时长:秒)包袱717.6方言535.2网络用语629.3总计189.8

从表2可以看出,在时长176秒的短片里,各种幽默文本元素共出现18次,平均每9秒受众可能被逗笑一次。而且,在网络用语里,“What are you弄啥来”“We are伐木累”均是出自网络综艺里的热词,甚至配音也是截取的原音,充分贴合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模式。

这里并没有算上画面的幽默效应,比如在讲到美国秀肌肉的时候,一个代表美国形象的超人出现,不幸的是在秀肌肉时衣服被撑破,面露尴尬。在短片里,类似的动画幽默叙事与文字相互呼应,把轻松欢快的基调充分表现出来。

情景架构是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情景是文化的积木块”,情景架构是最小的、能独立存在的文化单位[7](P114-124)。“情景架构”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实体分析、传授、传输、传承,它包含着语言、身势、身体距离、时间、社会、物质、人格和其他成分。情景架构的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提供了指认分析单位的基础,使之成为专家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对学习一种陌生的文化有所帮助。在学习不同文化时,了解事物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至为重要,并且要学会在其中去了解事物。如果使用得当,情景架构就处在环境阶梯上较高的位置,传播或学习文化将事半功倍。霍尔在这里举了一个情景教学法的例子。传统的语言学习往往是重复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在接收新的其他范围的知识时就略显迟钝,情景教学法以一种学习实际发生的“自然框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情景架构是霍尔用建筑学或者结构化的观点思考文化和情景的结果,它将文化置于不同基础的情景模块中进行解读,即分成一个个情景架构,而这些情景架构就像“物质材料和环境”一样构成多样化的社会。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名词是“情景”或“情景行为”,情景行为可以追溯到脊椎动物的基本行为,那些可以称之为“基本的原型情景”,而在现代社会,情景行为更多来自于文化的影响。

第一,结构化叙事。虽然短片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语言特色不一,但均使用了较为明显的结构化组合方式。如《十三五》短片以“疑问十三五”为串联点,把印象、制定和目标链接,既有音乐的节奏感,也达到了内容的结构化。在这首长仅3分多钟的MV中,“十三五”被重复了 28次,并配合各种标识的“135”画面,成为歌曲记忆亮点。《跟着习大大走之英国篇》的结构化叙事则更加具有文学色彩,以教育的校际合作和足球合作为切入点,大篇幅介绍经济上的企业并购,最后的足球友谊和中国孩子向领导人问好又回归教育层面,前后照应。结构化叙事将主题和内容分成一个个“意群”,方便受众在接收时以最小时间成本获得清晰的表述。

一般来说,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虽有区别,但在对外传播尤其是政治性的传播中,国内大多数学者持有“单主体说”的观点,认为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就是国家和政府。有关国家和政府形象的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媒体内容的文本分析,研究境外媒体报道中新闻或文学体裁呈现的中国形象;二是国家(政府)形象传播研究的传播模式和叙事模式分析,包括对外传播的特点、修辞策略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叙事风格虽然有些改变,但在政治传播领域仍然存在“高、大、全”的叙事方式[5]。在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形象片的叙事应摆脱传统的、单向的、宏大叙事的思维,通过小叙事,融入文化共性[6]。

(二)叙事方式与修辞:对国际语境的多种尝试

短片更加注重从习近平个人角度进行解读,除了词云显示的热度较高的“习近平”外,“习大大”也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领导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表现个人化”到“去除个人化”的过程[9]。在这一过程中,“习大大”的经历和个人魅力都体现着背后的中国形象。在《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中,习近平的仕途历程表现了中国特色的领导人晋升之路,也塑造了中国稳定的政治制度形象和民主形象。同样在《跟着习大大走之博鳌篇》里对习大大的形象解读是“硬气、暖心、温情”,实际上构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文化自信的政治形象,“暖心”也体现了国家对普通民众的情感关怀。国家形象、政府形象与“习大大”的个人魅力相融并依托影像得以表现。另一方面,对领导人个人的关注使得外国人心里神秘的中国政治形象得以“祛魅”。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境内,是黄河流域和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乌梁素海蒙语意为盛产红柳的地方。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目前,乌梁素海南北长35~40 km,东西宽5~10km,水面面积293km2,湖面海拔高程1018.79m,最大水深为2.5 m,平均水深1m。

第二,对比解读。霍夫兰在总结宣传技巧时认为宣传要顾及事情的两面,用对比的方式说出观点更容易让人信服。“复兴路上”短片在进行表述时多次出现对比和比较的叙事方式,在介绍领导人制度时,将中、美、俄三国领导人的任职成长过程进行平行对比,认为“条条大路通总统,各国各有奇妙招,全民总动员,一站定乾坤的票决也好,中国功夫式的长期锻炼、选贤任能也好,只要民众满意,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这条路就算走对了,难道不是吗? ”这种平行比较去除了片面的价值观与制度对比,在同一场域平稳叙述,开拓了国内受众看待本国体制的视野,也有利于国外受众摆脱刻板印象,正确看待中国的民主化。

第三,语境中的细节。短片极大地照顾到了国外受众的接收习惯,除了语言上的使用和形式上的多样化外,在各种细节上也体现了符合国际化的传播规律。《跟着习大大走之美国篇》选择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风的南、北卡罗来纳州作为故事叙事地点。“类似中国的铁岭,美国人民一看到就会会心一笑”。另外贯穿整部片子的背景音乐使用的是接地气的当地典型乡村音乐,“它们能触动美国人民的一种怀旧情结”。在《英国篇》中同样隐藏符合英国受众习惯的小“共鸣点”,比如调侃足球是因为英国人自己也喜欢拿自己国家足球开玩笑,自从1966年以后作为世界足球强国的英国就再也没拿到过世界杯足球赛的冠军,足球同样是他们“心中的痛”。而当中国小男孩说“我对伦教的天气更感冒,你懂得”时,作为经常抱怨天气的英国人肯定会会心一笑。

除此之外,《十三五》所展现的视觉元素也颇为讲究。短片主打的波普拼贴风格是欧美流行文化中的典型代表,用这种风格将人民币、长城、烤鸭等中国符号展现出来,极具文化亲和力。短片主角之一的卡通形象则选择英国著名摇滚歌手大卫·鲍威,这位被称作“摇滚变色龙”的乐坛老将在欧美几乎家喻户晓,由他“阐述”中国“十三五”,大大拉近了与国外民众的距离。这些细节的关注都体现了短片对融入国际化传播语境所作出的努力。

HPV18二重感染,计算时分别在HPVl6、HPV18各计数1次。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数字化时代,制造业正在经历新的变革。由于信息化和自动化基础薄弱,基础管理能力相对落后等原因,制造型企业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智能制造负责人李凯在采访中表示:“施耐德电气于20年前提出‘透明工厂’,这几年我们在努力给透明工厂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来弥补企业‘看不见、够不着、来不及’的短板。”

三、结语

政治类视频在中国除了主流官方媒体外,很少有别的机构涉及传播,借助漫画或调侃类的方式更是创新尝试。“复兴路上”系列短片之所以能够走红,一方面是得益于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播方式,另一方面虽然短片使用不同的创作方式,结合不同的情景,但其内核体现出了与主流价值观取向的一致性。短片首先在形式和内容上建构出不同的情景,比如动画、纪录片、宣传片等,同时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情景表达,新闻发布会、歌曲MV、街头采访等的语言运用也各具特色,这就赋予每个情景不同的意义空间,形成基本的情景框架。短片修辞手法上也填充、服务于这样的情景框架,并在细节上切合各国不同的文化习惯,形成各具特色的叙事方式。而这些框架和叙事共同塑造了在国际语境下一个个不同的情景架构。在这样的情景架构中,各类目标受众都能找到自己自然舒适的接收方式。文化与文化的交流需要一种相互作用和共有的体系,曾经有一些人由于担忧西方话语体系的渗透,主张“发掘”一种绝对本土的“话语”,但结果往往无功而返[11](P279)。其实,真正的对话、理解产生于中介,产生于共同的意义空间和情景架构,而互联网正在为之提供一种可能。

参 考 文 献

[1]埃迪克·麦格尔.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刘芳,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彦冰,荆学民.我国近几年政治传播研究述评[J].东南传播,2010,(6).

[3]边巍,刘宏.中国当代政治传播的变迁[J].现代传播,2011,(2).

[4]荆学民,苏颖.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4,(2).

[5]李梅.宏大与细小——谈新媒介环境下国家形象片叙事方式转变[J].中国出版,2015,(4).

[6]赵新利,张蓉.国家叙事与中国形象的故事化传播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彦冰,荆学民.国家形象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0,(6).

[9]周亭.作为国家形象符号的领导人形象传播——以白宫网对奥巴马的形象塑造为例[J].现代传播,2013,(6).

[10]惠东坡.我国新闻修辞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现代传播,2011,(4).

[11]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8-04-20

作者简介:肖凤翔(1955-),男,重庆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航(1993-),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BXW020)。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9)04-0149-04

(责任编辑郑良勤)

标签:;  ;  ;  ;  ;  ;  ;  ;  ;  ;  ;  

肖凤翔:互联网环境下政治短片的传播叙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