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梵语"阿剎罗"(aka■ra)一词在印度古代文化背景中具有哲学、语言学两个方面的意义。从哲学层面言之,ak■ara一词具有不灭、不朽之义,因而用来指称常住不灭的终极存在;就语言学层面而言,其义项为不可分析、不可拆分之义,通常指音节、字母,即梵语言文字最根本的拼读、书写单位。在汉译佛典中,"阿剎罗"通常被译作声字、字、字本、字母,以陀罗尼、真言、明、咒、秘密语等形式,在以《般若经》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经典中有广泛应用。在早期般若经典中,声字是以陀罗尼的形式出现的。六、七世纪以后,随着秘密佛教的兴起,梵语声字在新出现的般若类经典中应用的更为普遍,其形态也更为多样,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从梵语声字的前后变化中,可以看出它在般若经典的形态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其功能与属性也经历了一个由方法到本体,即由方便到究竟的过程。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广荣
关键词: 声字,般若经,陀罗尼,真言,种子字,曼荼罗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外国语言文字,宗教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
分类号: B948;H711
页码: 35-49
总页数: 15
文件大小: 591K
下载量: 91
相关论文文献
- [1].《般若经》中的菩萨地与菩萨位[J]. 佛学研究 2019(01)
- [2].论“格义”手法在《般若经》中的运用[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 [3].从梵汉对勘看早期般若经“法身”思想的发展[J]. 世界宗教文化 2020(03)
- [4].《文殊说般若经》的内容、特色及流传[J]. 五台山研究 2018(01)
- [5].关于禅宗“误读”般若思想之辨析——与吴学国、金鑫先生商榷[J]. 宗教学研究 2017(02)
- [6].玄奘对般若学的吸收与传播[J]. 西夏研究 2011(04)
- [7].玄奘对般若学的吸收与传播[J]. 五台山研究 2012(01)
- [8].由“空”入“有”——僧叡对《般若经》《法华经》态度的转变[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 [9].《仁王般若经》的汉译及其“疑伪”之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 [10].三名工程入选书家·孙晓云[J]. 书法 2014(05)
- [11].略谈《八千颂般若经》历代汉译本的特点——从梵汉对勘谈起[J]. 南亚研究 2010(03)
- [12].《心经》的漂移说解读(七-十二)[J]. 东吴学术 2016(06)
- [13].从玛久拉仲的一二辩经看她的般若思想[J]. 中国藏学 2008(01)
- [14].《文殊般若经》研究[J]. 五台山研究 2020(02)
- [15].智■《金刚经》论疏之特色[J]. 台州学院学报 2011(02)
- [16].印度部派佛教“无为法”之争与《般若经》中“实相”相关概念的成立[J]. 世界哲学 2020(02)
- [17].中观佛教的渊源及其理论特色[J]. 世界宗教研究 2015(06)
- [18].圆测对于中观与唯识关系的认识特征——以《般若经》与“空有”论争认识为中心[J]. 宗教研究 2014(01)
- [19].中国式般若学刍议[J]. 大连大学学报 2011(05)
- [20].国家海洋博物馆寻宝记(五)——“贝壳之王”砗磲[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6(06)
- [21].十年一念 生态摄影师程斌的十个瞬间[J]. 人与生物圈 2013(04)
- [22].龙树《中论》“缘起”释义[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2)
- [23].支遁“即色空”义探微[J]. 新国学 2012(00)
- [24].晨钟暮鼓录[J]. 青年作家 2011(04)
- [25].《六祖坛经》“自性”一词之来源及发展[J]. 中国佛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