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醇渗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醇,质子,燃料电池,电导率,电流,聚乙烯醇,共聚物。
甲醇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苗睿瑛,方勇,李建玲,王新东[1](2009)在《溶剂选择对PVDF-HFP膜的耐甲醇渗透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相转化法,采用不同溶剂制备了多孔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共聚物膜,采用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膜的耐甲醇渗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低沸点溶剂如丙酮和四氢呋喃作为溶剂时得到的膜多孔性较为明显,甲醇渗透较为严重,而以高沸点溶剂如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时,形成的膜甲醇渗透较小,耐甲醇渗透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09年05期)
薛松,尹鸽平[2](2006)在《磺化聚醚醚酮/磷钨酸复合膜的导电和甲醇渗透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磺化反应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1H-NMR测试表明其磺化度分别为0.65和0.73.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磷钨酸复合质子交换膜.研究了磺化聚醚醚酮的磺化度和磷钨酸的含量对复合膜的吸水性能?电导率,甲醇渗透性能的影响.随着磺化度和磷钨酸含量的增加,电导率逐渐增大,最高达到1.36×10-2S/cm(20℃),高于相同测试条件下NafionR○117膜的电导率(1.0×10-2S/cm).对复合膜的横向和纵向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两者相差接近一个数量级.磷钨酸的掺杂虽然没有降低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系数,但是仍然都低于相同条件下测得的NafionR○117膜的甲醇渗透系数.(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6年09期)
孙伟,孙公权,杨维谦,杨少华,辛勤[3](2006)在《一种水清洁阳极的基于甲醇渗透的浓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膜电极(MEA)结构的驱动模式甲醇浓度传感器。甲醇溶液从MEA阴极流过,通过MEA渗透到阳极,Nafion膜既是电解质膜又是甲醇渗透膜。由于引入水清洁阳极,有效避免了甲醇的累积,提高了该传感器稳定性和重现性。该传感器测量范围最大可以达到5 mol/L,适合于直接甲醇燃烧电池(DMFC)系统中甲醇的监测。(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06年08期)
张淳,李新海,张云河[4](2006)在《DMFC甲醇渗透问题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不需要燃料重整器而以甲醇直接进料的电化学装置。DMFCs的技术水平目前处于大规模商业化的准备阶段。鉴于DMFC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甲醇渗透问题,全面解决甲醇渗透问题取决于许多因素,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电解质隔膜性能,(2)控制甲醇进料浓度,(3)改善电极催化活性,(4)改进MEA的结构及电池组装技术,(5)用其他醇取代甲醇,(6)用阴离子交换膜取代Nafion膜开发碱性DMFC。提供一种质子传导率高,而又能显着降低甲醇渗透率的新型质子膜是上述诸因素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06年03期)
游梦迪,程璇,刘连,张璐[5](2006)在《DM FC中甲醇渗透的电化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建立甲醇渗透测试体系和模拟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运行体系,分别考察静态条件下H-cell中甲醇的渗透和运行条件下甲醇渗透对OCV的影响.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测试表明:随着渗透时间的延长,阴极侧的甲醇浓度增加;甲醇浓度增加,氧化峰电流增大,峰电位正移,氢在电极表面的吸脱附受到抑制,同时甲醇的正向氧化电流曲线出现肩峰.模拟DMFC实验测试结果表明:OCV先逐渐上升,接着发生突降,大约1.5 h后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06年02期)
黄红良,李伟善,吴颖民,陈红雨[6](2005)在《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的循环伏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硫酸溶液中不同浓度甲醇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甲醇氧化峰的峰电流与其浓度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循环伏安法来定量地测定硫酸溶液中甲醇的浓度。用自制的电解池测试Nafion117膜的甲醇渗透率,结果表明:经过5 h渗透后,Nafion117膜的甲醇渗透率为3.952×10-7cm2/s。(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5年06期)
游梦迪,程璇,刘连,张璐[7](2005)在《DMFC中甲醇渗透的电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清洁能源,燃料廉价易得、便于存储和运输、系统体积比能量高, 特别适合作为可移动电源和便携电源,在交通、国防、民用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燃料电池中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然而,DMFC中存在甲醇对质子交换膜的渗透,这在传统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中尤为严重。甲醇渗透到阴极后在阴极处产生混合电位,导致阴极极化增加,电池性能降低,DMFC 中甲醇的渗透是其商业化进程中的一大挑战。目前甲醇渗透的测量方法有甲醇法、二氧化碳法、电化学方法等。甲醇氧化电流与溶液中甲醇浓度成正比,据此,本工作采用快速、简便的电化学方法——循环(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期刊2005-11-01)
黄红良,李伟善,陈红雨[8](2005)在《聚苯胺修饰的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率和质子电导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因甲醇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携带和储存等优点,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有着很好的适应前景,但是甲醇通过Nafion膜渗透严重却是影响DMFC实用化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在Nafion膜表面以恒电流沉积一层聚苯胺,以达到降低甲醇渗透的效果。结果与讨论以不锈钢为电极,以电流密度0.4mA/cm2恒电流阴极分别沉积5min、10min、20min所得的PAn1、PAn2、 PAn3叁个样品,稳定的沉积电压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均再1.54V左右,观察叁个样品的变化发现,随(本文来源于《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期刊2005-11-01)
浦鸿汀,侯继斅[9](2005)在《磷钨酸掺杂PVA/纳米SiO_2复合膜甲醇渗透及质子导电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磷钨酸( PWA)掺杂聚乙烯醇(PVA)/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O2)复合质子导电材料的甲醇渗透性能和质子导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的甲醇阻隔性能随着SiO2 的加入而提高,随着PWA的加入而降低,复合膜和PVA的甲醇渗透率随甲醇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膜的质子导电率也相应增加,复合膜的常温质子导电率可达10-5S·cm-1。质子导电率与温度的关系不符合Arrhenius关系,可用WLF方程或VTF方程来拟合,这种复合膜的质子输送过程主要与聚合物链运动有关。纳米SiO2 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复合膜在较高温度时的水保留能力,70℃时复合膜的吸水率是纯PVA吸水率的4 倍,使得复合膜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05年04期)
宋树芹,梁振兴,周卫江,孙公权,辛勤[10](2004)在《DMFC的阻甲醇渗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从阳极到阴极的渗透是影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甲醇渗透问题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阻甲醇渗透技术。近年来,阻甲醇渗透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氟磺酸膜如Nafion膜的改性以及其他新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研制上,此外还可以通过电池操作条件的改变以及电极结构的优化来消除或减少甲醇渗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4年04期)
甲醇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磺化反应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1H-NMR测试表明其磺化度分别为0.65和0.73.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磷钨酸复合质子交换膜.研究了磺化聚醚醚酮的磺化度和磷钨酸的含量对复合膜的吸水性能?电导率,甲醇渗透性能的影响.随着磺化度和磷钨酸含量的增加,电导率逐渐增大,最高达到1.36×10-2S/cm(20℃),高于相同测试条件下NafionR○117膜的电导率(1.0×10-2S/cm).对复合膜的横向和纵向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两者相差接近一个数量级.磷钨酸的掺杂虽然没有降低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系数,但是仍然都低于相同条件下测得的NafionR○117膜的甲醇渗透系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醇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1].苗睿瑛,方勇,李建玲,王新东.溶剂选择对PVDF-HFP膜的耐甲醇渗透性能的影响[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9
[2].薛松,尹鸽平.磺化聚醚醚酮/磷钨酸复合膜的导电和甲醇渗透性能[J].高分子学报.2006
[3].孙伟,孙公权,杨维谦,杨少华,辛勤.一种水清洁阳极的基于甲醇渗透的浓度传感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
[4].张淳,李新海,张云河.DMFC甲醇渗透问题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2006
[5].游梦迪,程璇,刘连,张璐.DMFC中甲醇渗透的电化学研究(英文)[J].电化学.2006
[6].黄红良,李伟善,吴颖民,陈红雨.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的循环伏安研究[J].电池.2005
[7].游梦迪,程璇,刘连,张璐.DMFC中甲醇渗透的电化学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2005
[8].黄红良,李伟善,陈红雨.聚苯胺修饰的质子交换膜甲醇渗透率和质子电导率的研究[C].第十叁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2005
[9].浦鸿汀,侯继斅.磷钨酸掺杂PVA/纳米SiO_2复合膜甲醇渗透及质子导电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5
[10].宋树芹,梁振兴,周卫江,孙公权,辛勤.DMFC的阻甲醇渗透研究进展[J].电池.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