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在堆肥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博文[1](2021)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进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耐热性好、机械性能优良,是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具有力学性能好的优势,其生物降解性良好,其结晶度较高,以此为方向将逐渐展开深入研究,将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制备方法、改性与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前景进行展望。
柳福丹[2](2021)在《角质酶CutE对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生物降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角质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对多种可溶性酯、不溶性甘油三酯、天然聚酯、合成聚酯等具有降解和表面修饰的作用,在食品、化学、环保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人们发现有些角质酶对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酯具有降解作用,但具体的降解机制尚不明确,单结构域的角质酶如何与固相聚酯材料相结合目前还鲜有报道。本论文选取来源于茄病镰刀菌(F.solani pisi)的模式角质酶CutE,将其在毕氏酵母GS115中进行了异源表达,研究了纯酶组分对聚己内酯(PCL)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两种人工高分子聚酯的降解特性及降解过程;同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了角质酶CutE与固相聚酯底物进行吸附及分子链结合的分子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角质酶CutE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利用基因合成技术获得F.solani pisi的角质酶基因,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异源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酶组分,分子量约25 k Da,经检测该重组酶对PCL和PBS聚酯具有降解活性。分别以两种聚酯作为底物,测定了CutE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其最适酶反应温度为50℃,在4℃~4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酶反应p H值为9.0,对应的缓冲体系为Tris-HCl缓冲液,在p H 3.0~11.0范围内非常稳定。低浓度下的金属离子Mn2+和Ca2+促进酶与底物结合,K+和Na+在酶与底物结合过程中无明显作用,而Zn2+和Co2+对酶降解PBS具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降解PCL的活性影响并不显着;有机试剂Tween-80和Triton X-100对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甲醇和乙醇仅在高浓度下具一定的抑制作用。利用质谱技术对角质酶CutE降解聚酯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CL的酶解产物主要为羟基己酸单体和二聚体,PBS的主要酶解产物为丁二酸-丁二醇和一些低聚物,其中包括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这些产物均为有醇端基的低聚物。(2)角质酶CutE对固相材料的降解过程研究角质酶CutE在降解PBS和PCL固相底物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显示,在相同酶浓度下,角质酶CutE降解PCL薄膜的速率远大于降解PBS薄膜的速率。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仪(TGA)对薄膜的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降解率的增加,薄膜逐渐被酶解,表面结构逐渐被破坏,稳定性逐渐下降,聚酯结晶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酶优先降解了非晶区,使结晶区暴露,结晶度的增加限制聚合物链的运动,进而降解结晶区,使整体结晶度下降。同时还发现角质酶CutE对PBS和PCL两种薄膜的降解遵循不同的降解模式,对PBS的降解以表面侵蚀型为主,而对于PCL则遵循逐层降解模式。(3)角质酶CutE吸附及结合聚酯底物的结构基础研究通过对角质酶CutE结构进行分析,选取了可能与其底物结合相关的Loop I区域进行研究,基于氨基酸疏水性和空间结构,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8个突变体,检测其对固相薄膜的吸附作用,同时测定其对可溶性短链底物和悬浊性长链底物的结合与催化能力。吸附结果显示,突变体L176A,V177A,L182A,I183A,V184A和L189A对PBS和PCL薄膜的吸附率降低,说明酶通过氨基酸的疏水作用吸附到固相聚酯材料表面,其中177位和189位氨基酸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最为显着,同时这两个氨基酸与活性中心邻近,推测其利用自身的疏水性将酶的活性中心锚定在最接近底物表面的位置,有利于酶对底物催化作用的发生。角质酶与可溶性短链底物的结合结果表明,突变体N172A,T173A,L176A,V177A,L182A,I183A和V184A,Km值与野生型相比均降低,仅L189A的Km值与野生型相比升高,对p NP底物的亲和力明显降低。比较Km值的变化,说明177位、182位、183位和189位在酶与可溶性短链底物结合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189位由于邻近活性中心,在酶与p NP底物结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角质酶与悬浊性长链底物结合结果表明,突变体L176A,V177A,L182A,I183A和V184A,对PBS和PCL底物的亲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177位和184位对PCL底物的亲和力明显升高;突变体L189A和N172A,对PBS底物的亲和力上升,但对PCL底物的亲和力明显下降。说明172位、177位、184位和189位氨基酸可能是影响分子链进入活性口袋的关键位点,这可能与氨基酸位置、结构及底物结构有关。同时还发现同一位置的氨基酸在酶与不同结构的底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存在差异。
安超[3](2021)在《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传统塑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生物基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友好且可再生。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可生物降解塑料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使用的对象,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其中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它兼具脂肪族聚酯和芳香族聚酯的优点,既具有良好的热性能、机械性能,还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本文围绕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进行合成与改性研究,分两部分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癸二酸、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缩聚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探讨了对苯二甲酸和癸二酸摩尔比(60/40、70/30、80/20)对产物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和1H NMR证明实验成功制备了PBSeT共聚酯,并且PBSeT(60/40)生物可降解;拉伸测试结果表明,PBSeT拉伸强度均高于20MPa,断裂伸长率达700%以上,其中PBSeT(80/20)拉伸强度最大,为29MPa;PBSeT(60/40)断裂伸长率最大,达830%。通过热性能研究发现,随芳香族单体对苯二甲酸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均有所提高,结晶度也由9.13%提高到16.34%,试样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综上选出了具有最优性能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PBSeT(60/40),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其进行合成改性。(2)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PBSeT共聚酯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引入了端羟基聚乳酸,制备了PBSeT和PLA的嵌段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作为二者链接剂。具体是固定PBSeT和PLA的质量比(PBSeT/PLA质量比为8/2),只改变链接剂HDI的含量(异氰酸酯基与端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为0,1.2,1.5,1.8,2)来可控的调节样品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加入不同含量链接剂HDI对嵌段物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所需嵌段物,其加工性和热稳定性良好,且这种嵌段物结构能够显着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其中n(NCO):n(OH)=1.5的加入使样品的拉伸强度提高了约7MPa,拉伸性能大大提高。此外热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耐热性也得到极大提高,与纯料PBSeT(60/40)相比维卡软化点最高提高了约14℃,且嵌段物中两链段单元的玻璃化温度相互靠近。通过本实验的验证,说明釜内聚合后再改性的新工艺可以制得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优异的聚合物材料。
李立新[4](2021)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脂肪族聚酯特性,分子间作用力小、熔点低且热稳定性差,因此,作为一种纺织纤维不宜进行高温处理,需在低温下进行染整加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开发低温染色促进剂实现对PBS纤维及面料的低温染色,通过研究相关的染色工艺、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等,为PBS纤维材料的染整加工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三部分:(1)通过优选增塑剂和乳化剂种类,调控乳化剂浓度、转速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制备染色促进剂。通过调控染色促进剂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优化PBS纤维的低温染色工艺,并研究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基本理化性能和染色性能的影响;(2)以分散红E-4B为例,通过绘制恒温上染速率曲线和平衡吸附等温线以及计算染色动力学常数和热力学常数等,研究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3)应用扫描电镜、顶破强力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色配色仪、耐摩擦色牢度仪等研究PBS针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耐酸碱性以及染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丁二酸二乙酯对PBS纤维具有显着增塑作用,能够降低纤维的结晶度,且对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以20 m L/L丁二酸二乙酯复配4 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在10000 r/min转速下乳化15 min制得的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具有最佳的染色效果。控制染色促进剂用量为40 m L/L,染色温度为70℃,染色时间为60 min,p H为4.5~5.0,浴比为1:50,实验用三种分散染料对PBS纤维均能达到90%以上的上染率;(2)分散红E-4B对PBS纤维吸附的染色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加入染色促进剂大幅提高了分散染料在PBS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染色速率和扩散系数也明显增大,半染时间缩短;分散红E-4B对PBS纤维的染色符合能斯特型吸附等温线,升高染色温度或加入染色促进剂,分散染料在PBS纤维上的分配系数和标准亲和力增大;(3)当水浴温度超过90℃时,PBS针织物发生严重收缩,纤维表面形貌遭到明显破坏。在碱性条件下PBS针织物失重率高,顶破强力下降明显。在90℃时,染色促进剂对PBS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以皂洗代替还原清洗,PBS针织物的色深值高,且具有良好的变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
李思远[5](2020)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基聚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白色污染和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大背景,本论文提供了一种利用扩链法制备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基热塑性弹性体新方法。该弹性体以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硬链段,同时引入不同结构的聚酯软段,使共聚物产生微观相分离结构;并系统的研究了不同软硬段配比及长度对弹性体结晶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合成了端羟基的PBS预聚物(HO-PBS-OH),经苯酐-吡啶法滴定计算分子量为(Mdet=1641.39),再合成了含侧甲基结构的聚癸二酸新戊二醇酯柔性聚酯低聚体(Mdet=1167.78和Mdet=2044.95),按照不同的软硬段配比经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扩链,制备出含侧甲基结构的PBS基聚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同时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软段聚酯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在长烷烃链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侧甲基,增加了软段聚酯的疏水结构,达到了很好的相分离效果;DMTA测试结果表明软段聚酯含量在30%以上时便可观察到两个tanδ峰,既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弹性体中PBS段的含量较高,相分离效果较强;软段分子量的增加有助于结晶区的结晶,使拉伸强度增强,断裂伸长率降低;此类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最高为64.27MPa,断裂伸长率最大为1668.94%,200%定长回复率最高为 90.18%。2.为进一步提高弹性体的强度,合成了不含侧甲基的长烷烃链端羟基聚癸二酸丙二醇酯(Mdet=1486.98),并与端羟基的PBS预聚物HO-PBS-OH经MDI扩链,制备直链型的PBS基聚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经乌氏粘度计测量此系列弹性体的特性粘度在1dL/g左右,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测试表明其结构与理论相吻合;DSC和DMTA测试验证了弹性体存在相分离结构,同时DSC和XRD测试共同佐证了不同的软硬段配比决定了聚酯软硬段是否结晶;TGA测试显示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在280℃以上;直链型的聚酯软段,可使聚合物分子链更规整,软硬段间的分子间力更强,从而获得性能更好的热塑弹性体,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达69.14MPa和1817.97%,定长200%的弹性回复率最高为95.45%。
史可[6](2020)在《PBS/PLA复合材料的酶促降解及其在多孔材料构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oly(butylene succinate)]是一种商品化的脂肪族聚酯,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生物医学工业和其他相关领域,但PBS仍有拉伸强度低和刚度低等问题。聚乳酸[PLA,Poly(lactic acid)]也是一种具有高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生物降解聚酯,但PLA也因其脆性和缓慢的结晶速率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两者熔融共混获得到的共混材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采用选择性酶促降解PBS/PLA共混材料可用来制备高分子多孔材料。酶促降解法制得的高分子多孔材料无致孔剂和有机溶剂残留,使得其具备进一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可能性。本研究首先将PBS和PLA以不同比例熔融共混,分别利用角质酶和蛋白酶K进行选择性酶促降解制备多孔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系统分析研究了选择性酶降解过程中材料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共混材料中PLA的存在会阻碍角质酶降解PBS,而在特定比例的共混材料中的PBS则可加速PLA的降解。对降解后的PBS/PLA共混材料的分析表明:选择性酶降解均不能完全降解共混材料中的PBS或PLA组分,但可获得相应的高分子多孔材料。继而对多孔材料的孔形态、孔径、孔隙率和亲水性进行表征,并进一步评估多孔材料的体外和体内生物降解以及体内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BS与PLA的比例和降解时间可以实现多孔材料孔径的控制。PBS/PLA中的PBS组分从40wt%增加至50wt%后,平均孔径可从6.91μm增加至120μm,孔隙率从81.52%提高至96.90%,而接触角则从81.08o降至46.56o。在体外降解实验中,PBS基多孔材料在模拟体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而PLA基多孔材料易被水解。将PLA基多孔材料植入小鼠体内发现:PLA基多孔材料的皮下植入不会引起小鼠强烈的炎症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胶原纤维染色结果表明PLA基多孔材料可促进了软骨细胞的产生。因此,本研究制备的PLA基多孔材料具备作为组织工程植入支架的应用可能性。
韩倩倩[7](2020)在《纤维增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石油基高分子材料凭借优越的性能在包装、医疗、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但是,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其对生态环境带来伤害的事实,包括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的损耗以及废弃塑料制品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出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的材料,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这类生物可降解材料既能有效节约石油资源,还能大幅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将苎麻织物(RF)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熔喷无纺布采用叠层热压法制得RF增强的PBS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生物降解性能等进行研究,借助形貌观察以及流变学分析揭示复合材料性能的变化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RF/PBS复合材料,经KH550表面处理后,RF与PBS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着改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RF含量为50 wt%,热压温度为150℃,热压时间为20 min时,所得的RF/P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其中,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层间剪切力和冲击强度分别为72.4 MPa、19.4%、100.5 MPa、4.9 GPa、3.3 MPa和67.5 KJ/m2。此外,降解实验表明,RF的加入加快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进程。(2)借鉴湿法造纸方法,首先将PBS熔喷纤维和废弃纸张(WP)打浆混合,然后通过过滤、烘干、热压等工序制得WP/PBS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配比和制备工艺,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WP经过KH570处理后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着提高。当WP含量为60 wt%,热压温度为150℃,热压时间为20 min时,所得的WP/P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其中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层间剪切力和冲击强度分别为65.8 MPa、9.56%、85.2 MPa、6.74 GPa、2.58 MPa和33.8 KJ/m2。酶降解和土壤降解实验表明,WP的加入增大复合材料的生物可降解性能。本论文制备的两种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使其成为传统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品。
邵炎[8](2020)在《生物可降解聚酯/聚乙二醇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石油基塑料相比,脂肪族聚酯具有可完全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同时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但脂肪族聚酯为疏水性聚合物,完全降解周期长,限制了材料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因此通过简单的改性方法改善脂肪族聚酯的降解性和亲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两种常见的脂肪族聚酯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通过共混引入亲水性物质聚乙二醇(PEG),研究PEG共混对PLLA和PBS降解性等性能的影响。论文首先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可降解聚酯,比较其在相同pH值酸碱溶液中的降解行为,相较于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LLA和PBS酯键含量高,为脂肪族结构,更易于降解。将PLLA和PBS在不同温度下等温熔融结晶,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晶度的可降解聚酯,研究了结晶度对材料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和PBS的降解速率随着结晶度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无定型区域具有更快的降解速率。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 一系列PLLA/PEG和PBS/PEG共混物,样品挤出过程中熔体粘度适中,适合于熔融加工和造粒。通过熔融指数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分析了样品的流变性能,PEG可以提高PLLA和PBS的链段迁移率,改善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考察了 PEG的加入对PLLA和PB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纯PLLA在降温段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结晶峰,随着PEG含量的提高可观察到PLLA和PEG的结晶放热峰。对于PBS/PEG共混物,在非等温结晶及随后的升温过程中可观察到PBS和PEG的结晶和放热峰,纯PBS在升温段呈现多重熔融峰,PEG使得PBS熔融峰转变为单一放热峰。在70℃等温结晶过程中,Avrami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共混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PEG的加入使得PBS在等温结晶时形成的片晶趋于规整,随后的升温过程中熔融重结晶现象逐渐减弱。同时考察了 PLLA/PEG和PBS/PEG共混物在酸碱环境中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加入有利于降解的进行,因为PEG作为亲水性物质可以改善PLLA和PBS的疏水性,并且PEG易于溶解在材料内部形成孔洞,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然后通过SEM、DSC和GPC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微观结构、结晶度等性质的变化,微观结构的变化表明共混物呈现出更为显着的降解特征,降解过程中共混物对应的PBS结晶度升高幅度高于纯PBS。同时考察了 PEG对PLLA和PBS亲水性的改善作用,当PEG含量逐渐增大时,PLLA/PEG共混物的亲水接触角由74.3℃减小至47.7℃,PBS/PEG共混物的亲水接触角由80.4℃减小至52.9℃。
曲德智[9](2019)在《可降解异山梨醇多元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环保高分子材料主要集中在可降解聚酯和可降解淀粉基复合材料,其中可降解聚酯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酯类等脂肪族聚酯,并且可降解聚合物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但可降解聚合物分子结构的特性导致其机械性能不高,限制其应用,因此通过对可降解聚合物的改性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异山梨醇可以作为第三单体应用于脂肪族聚酯的合成,其具有的V型桥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共聚酯分子链的刚性。在聚丁二酸酯类的基础上进行改性,以异山梨醇作为第三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可降解聚酯材料,分析异山梨醇对共聚酯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共聚酯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对其进行吹塑加工和热熔胶胶接实验,证明共聚酯的使用价值。首先,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两种聚酯合成条件以及两种聚酯的性能进行分析。在聚酯的合成方面,PES和PBS均能够通过熔融聚合的方法进行合成,PBS的合成产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产品色泽;在聚酯的热性能方面,PES和PBS聚酯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较为接近,二者的使用温度范围基本相同,在30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BS能够快速形成较为完善的结晶,能够在短时间内加工成型;在机械性能方面,由于PBS能够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因此其机械性能要明显优于PES。采用异山梨醇作为第三单体对PBS聚酯进行共聚改性研究,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异山梨醇酯(PBIS)。由于异山梨醇的分子结构以及反应活性较低的问题,当异山梨醇的含量较高时会导致钛酸四丁酯的催化效果变差,对共聚酯低聚物分子构象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此时分子链构象呈现蜷曲状态,不利于体积较大的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需采用体积较小的三氧化二锑作为催化剂进行聚合。通过对共聚酯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等进行分析表征,异山梨醇的引入破坏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使共聚酯的结晶度和熔点降低,并且异山梨醇对分子链刚性的增加会提高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其含量超过40mol%时对共聚酯热稳定性的提高较明显;对于共聚酯机械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山梨醇的引入对共聚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异山梨醇含量为8mol%时机械性能最佳。通过对共聚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水解、自然水体中的降解以及模拟自然环境下进行的降解测试,结果表明PBS及其共聚酯均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降解,并且异山梨醇的引入能够加速共聚酯的降解。为了对PBIS的加工进行指导,采用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对PBIS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Ozawa、Jeziorny和Mo三种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型对PBIS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zawa在PBIS的结晶初期适用性不高,而Jeziorny和Mo两种方法对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共聚酯在结晶时呈现二维生长,并且快速降温能够使共聚酯在短时间内完成结晶,因此共聚酯在加工过程中应该采用快速降温的方法使其在短时间内加工成型。通过Kissinger和Friedman两种方法对共聚酯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异山梨醇的引入会使共聚酯的结晶活化能升高,导致共聚酯分子链的结晶能力降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PBIS共聚酯进行加工以及初步探讨可能的应用方向。PBIS共聚酯能够通过平挤上吹的方法吹塑制备成薄膜,并且与热压法制备的薄膜相比,拉伸强度、气体阻隔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会使断裂伸长率降低。异山梨醇的引入能够有效的提高共聚酯薄膜与45#钢板的热覆合性能,因此将PBIS共聚酯作为热熔胶对45#钢板进行粘接,通过剪切性能的测试结果反应出异山梨醇能够有效的提高热熔胶对45#钢板的粘接强度,PBIS80粘接的剪切强度达到7.9MPa。PBIS共聚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并且其在薄膜以及热熔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钱忠英,刘滔,杨环毓,冯凤琴[10](2019)在《脂肪酶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白色污染"增多,石油资源匮乏,人们对环境、资源问题更加重视,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目前最具市场前景的"绿色塑料"之一,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但降解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因素,降解速度缓慢成为影响生态平衡和农工业生产的重要问题。脂肪酶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它能作用于该类聚酯的酯键,且具有高效、温和、无污染、易调控等优点。目前的报道大多是关于PBS合成及改性的研究,该文概述了脂肪酶的来源和关键结构,以及脂肪酶降解PBS聚酯的特点与作用机制,对于提高降解速率具有实际意义。
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在堆肥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在堆肥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
(1)溶液聚合法 |
(2)熔融缩聚法 |
(3)扩链法 |
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改性 |
(1)共混改性 |
①熔融共混 |
②溶液共混 |
(2)共聚改性 |
3.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应用 |
4.展望 |
(2)角质酶CutE对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生物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可降解塑料简介 |
1.1.1 可降解塑料的定义 |
1.1.2 可降解塑料的分类及特点 |
1.2 生物降解塑料简介 |
1.2.1 生物降解塑料定义 |
1.2.2 生物降解塑料分类 |
1.2.3 生物降解塑料应用 |
1.2.4 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 |
1.3 PBS的研究现状 |
1.3.1 PBS的结构 |
1.3.2 PBS的合成 |
1.3.3 PBS的应用 |
1.3.4 PBS的生物降解研究 |
1.4 PCL的研究现状 |
1.4.1 PCL的结构 |
1.4.2 PCL的合成 |
1.4.3 PCL的应用 |
1.4.4 PCL的生物降解研究 |
1.5 角质酶概述 |
1.5.1 角质酶的来源 |
1.5.2 角质酶的应用 |
1.5.3 角质酶的理化性质 |
1.5.4 角质酶对聚酯的降解研究 |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角质酶CutE的表达和性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及质粒 |
2.1.2 实验底物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与缓冲液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重组酶的构建 |
2.2.2 重组酶的诱导表达 |
2.2.3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 |
2.2.4 重组酶的SDS-PAGE电泳检测 |
2.2.5 重组酶的蛋白浓度测定 |
2.2.6 重组酶的酶活力测定 |
2.2.7 重组酶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
2.2.8 重组酶的酶学性质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角质酶CutE的构建 |
2.3.2 角质酶CutE的表达纯化 |
2.3.3 角质酶CutE的蛋白浓度测定 |
2.3.4 角质酶CutE的比酶活测定 |
2.3.5 角质酶CutE的底物特异性 |
2.3.6 角质酶CutE的酶学性质测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角质酶CutE对 PBS和 PCL薄膜降解过程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底物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培养基与缓冲液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酶对固相材料的降解 |
3.2.2 表面形貌分析(SEM) |
3.2.3 结晶度分析(DSC) |
3.2.4 热稳定性分析(TGA)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角质酶CutE对薄膜降解曲线测定 |
3.3.2 表面形貌分析(SEM) |
3.3.3 薄膜的结晶度分析(DSC) |
3.3.4 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TGA) |
3.4 小结 |
第四章 角质酶CutE结合聚酯底物的结构基础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及质粒 |
4.1.2 实验底物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培养基与缓冲液 |
4.1.5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结构分析 |
4.2.2 突变体的构建 |
4.2.3 重组酶的诱导表达 |
4.2.4 重组酶的分离纯化 |
4.2.5 重组酶的SDS-PAGE电泳检测 |
4.2.6 重组酶的蛋白浓度测定 |
4.2.7 重组酶的酶活力测定 |
4.2.8 重组酶对固相薄膜的吸附 |
4.2.9 重组酶与底物结合的动力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分析及突变位点确定 |
4.3.2 角质酶CutE及 Loop? 区突变体对固相底物的吸附作用 |
4.3.3 角质酶CutE及 Loop? 区突变体与分子链的结合与催化作用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课题背景 |
1.2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
1.3 常见可生物降解聚酯的研究进展 |
1.3.1 聚丁二酸丁二酯(PBS) |
1.3.2 聚乳酸(PLA) |
1.3.3 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BSeT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PBSeT的核磁谱图分析 |
2.3.3 共聚酯的加工性能分析 |
2.3.4 共聚酯的DSC分析 |
2.3.5 共聚酯的XRD分析 |
2.3.6 共聚酯的热重分析 |
2.3.7 HDT、VST分析共聚酯耐热性 |
2.3.8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PBSeT60的PBSeT/PLA共聚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PBSeT-HDI-PLA嵌段物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分析 |
3.3.2 ~1H NMR分析 |
3.3.3 加工性分析 |
3.3.4 XRD分析 |
3.3.5 熔融行为分析 |
3.3.6 热失重分析 |
3.3.7 力学性能分析 |
3.3.8 耐热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BS纤维概述 |
1.2.1 PBS纤维的结构 |
1.2.2 PBS纤维的性能 |
1.2.3 PBS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 生物可降解聚酯低温染色技术研究 |
1.3.1 生物可降解聚酯纤维染色存在的问题 |
1.3.2 低温染色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BS纤维低温染色促进剂的研制及染色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2 增塑剂的优选 |
2.3.3 染色促进剂的制备研究 |
2.3.4 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形貌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 |
2.3.5 PBS纤维的低温染色工艺研究 |
2.3.6 染色促进剂对PBS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BS纤维的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散染料上染PBS纤维的染色动力学研究 |
3.3.2 分散染料上染PBS纤维的染色热力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BS针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BS针织物的耐热性研究 |
4.3.2 PBS针织物耐酸碱性研究 |
4.3.3 PBS针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基聚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可降解材料概述 |
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简介 |
1.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方法 |
1.3.1 熔融缩聚法 |
1.3.2 酯交换法 |
1.3.3 扩链合成法 |
1.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改性研究 |
1.4.1 共混改性 |
1.4.2 共聚改性 |
1.4.3 其他改性方式 |
1.5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
1.6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
1.6.1 共混型 |
1.6.2 化学合成型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8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含侧基结构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2.2.1 实验药品及来源 |
2.2.2 常规实验设备 |
2.3 实验内容 |
2.3.1 端羟基软硬段预聚物的制备 |
2.3.1.1 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硬段预聚物的制备 |
2.3.1.2 端羟基聚癸二酸新戊二醇酯软段预聚物的制备 |
2.3.2 含侧基结构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
2.4 表征测试仪器及方法 |
2.4.1 软硬段预聚物聚酯的酸值、羟值的测定 |
2.4.2 聚合物的特性粘度测试方法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4.4 核磁共振氢谱(NMR)表征 |
2.4.5 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 |
2.4.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 |
2.4.7 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测试 |
2.4.8 热失重(TGA)测试 |
2.4.9 力学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含侧基结构的软段预聚物及硬段预聚物的制备 |
2.5.2 含侧基结构的PBS基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
2.5.3 含侧基结构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表征 |
2.5.3.1 弹性体的红外(FT-IR)表征 |
2.5.3.2 弹性体的核磁共振氢谱(NMR)表征 |
2.5.4 热转变和结晶性测试 |
2.5.4.1 弹性体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2.5.4.2 弹性体的结晶性(WAXD)测试 |
2.5.4.3 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测试 |
2.5.5 热稳定性分析(TGA) |
2.5.6 机械性能测试 |
2.5.6.1 拉伸性能测试 |
2.5.6.2 机械回执曲线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链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3.2.1 实验药品及来源 |
3.2.2 常规实验设备 |
3.3 实验内容 |
3.3.1 软段、硬段端羟基预聚物的制备 |
3.3.1.1 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硬段预聚物的合成 |
3.3.1.2 端羟基聚癸二酸丙二醇酯预聚物的合成 |
3.3.2 直链型PBS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 |
3.4 表征测试仪器及方法 |
3.4.1 软硬段预聚物聚酯的酸值、羟值的测定方法 |
3.4.2 聚合物的特性粘度测试方法 |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
3.4.4 核磁共振氢谱(NMR)表征 |
3.4.5 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 |
3.4.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 |
3.4.7 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测试 |
3.4.8 热失重(TGA)测试 |
3.4.9 力学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端羟基软硬段预聚物的制备 |
3.5.2 直链型PBS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
3.5.3 直链型PBS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表征 |
3.5.3.1 直链型PBS热塑性弹性体的红外(FT-IR)表征 |
3.5.3.2 直链型PBS热塑性弹性体的核磁(NMR)表征 |
3.5.4 热转变和结晶行为研究 |
3.5.4.1 热性能测试(DSC) |
3.5.4.2 结晶性(WAXD)测试 |
3.5.4.3 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测试 |
3.5.5 热稳定性分析(TGA) |
3.5.6 机械性能测试 |
3.5.6.1 力学性能测试 |
3.5.6.2 机械回执曲线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PBS/PLA复合材料的酶促降解及其在多孔材料构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述 |
1.1.1 生物可降解种类及应用 |
1.1.2 生物可降解塑料物理改性 |
1.1.3 生物可降解塑料化学改性 |
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1.2.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简介 |
1.2.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降解 |
1.3 聚乳酸 |
1.3.1 聚乳酸简介 |
1.3.2 聚乳酸降解 |
1.4 多孔材料 |
1.4.1 多孔材料的制备 |
1.4.2 多孔材料的制备比较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PBS/PLA薄膜选择性酶降解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制备 |
2.2.2 选择性降解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共混膜降解情况 |
2.3.2 表面形貌 |
2.3.3 DSC分析 |
2.3.4 XRD分析 |
2.3.5 FTIR分析 |
2.4 小结 |
3 PBS/PLA多孔材料在组织工程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熔融共混 |
3.2.2 选择性酶解 |
3.2.3 SEM分析 |
3.2.4 孔隙率 |
3.2.5 接触角检测 |
3.2.6 力学性能测试 |
3.2.7 体外降解 |
3.2.8 小鼠体内移植和组织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选择性酶解的失重率分析 |
3.3.2 孔形貌分析 |
3.3.3 孔隙率的动态变化 |
3.3.4 WCA分析 |
3.3.5 力学性能分析 |
3.3.6 体外降解 |
3.3.7 组织学分析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7)纤维增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1.2.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定义 |
1.2.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
1.3.1 PBS的简介 |
1.3.2 PBS的应用 |
1.3.3 纤维增强PBS的研究现状 |
1.4 苎麻纤维 |
1.4.1 苎麻简介 |
1.4.2 苎麻纤维的表面改性 |
1.5 废纸(WP)回收 |
1.5.1 我国WP回收现状 |
1.5.2 我国WP二次纤维的综合利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1.5.3 W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6 PBS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6.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方式 |
1.6.2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 |
1.6.3 PBS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 苎麻织物(RF)/PBS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RF的表面处理 |
2.1.3 RF/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4 性能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热压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2 热压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3 RF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2.5 热重量(TGA)分析 |
2.2.6 复合材料的界面处理 |
2.2.7 RF/PBS复合材料弯曲断面形貌分析 |
2.2.8 RF/PBS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
2.2.9 RF/PBS复合材料的酶降解性能 |
2.2.10 RF/PBS复合材料的土壤降解性能 |
2.3 本章小节 |
3 废纸(WP)/PBS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WP/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3 WP纤维的表面处理 |
3.1.4 界面处理的WP/PB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5 性能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WP/PBS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 |
3.2.2 WP百分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WP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4 WP/PBS 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面形貌分析 |
3.2.5 WP/PBS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和热性质 |
3.2.6 WP/PBS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
3.2.7 WP/P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 |
3.2.8 WP/PBS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 |
3.2.9 WP/PBS复合材料的酶降解性能 |
3.2.10 WP/PBS复合材料的土壤降解性能 |
3.3 本章小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生物可降解聚酯/聚乙二醇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述 |
2.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2.2.1 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2.2.2 微生物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2.2.3 化学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2.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降解行为 |
2.3.1 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 |
2.3.2 影响高分子材料降解性能的因素 |
2.3.3 高分子材料降解性能评价方法和标准 |
2.4 生物可降解聚酯降解性能的调控及应用 |
2.4.1 生物可降解聚酯降解性能的调控 |
2.4.2 生物可降解聚酯的应用 |
2.5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3 聚乙二醇共混改性聚乳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几种聚酯的降解动力学 |
3.3.2 结晶温度对PLLA降解速率的影响 |
3.3.3 共混物的制备 |
3.3.4 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
3.3.5 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
3.3.6 共混物的降解行为 |
3.3.7 共混物的表面接触角 |
3.3.8 共混物的机械性能 |
3.4 小结 |
4 聚乙二醇共混改性聚丁二醇丁二酸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晶温度对PBS降解速率的影响 |
4.3.2 共混物的制备 |
4.3.3 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
4.3.4 共混物的结晶行为 |
4.3.5 共混物的降解行为 |
4.3.6 共混物降解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
4.3.7 共混物的表面接触角 |
4.3.8 共混物的机械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可降解异山梨醇多元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聚合物的降解方式 |
1.2.1 热降解 |
1.2.2 力化学降解与光降解 |
1.2.3 水解与生物降解 |
1.3 生物降解聚合物 |
1.3.1 部分可降解聚合物 |
1.3.2 完全可降解聚合物 |
1.4 聚丁二酸酯类的研究进展 |
1.4.1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
1.4.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聚酯的合成 |
2.3 聚酯的性能表征 |
2.3.1 核磁氢谱测试(1HNMR) |
2.3.2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 |
2.3.3 热失重测试(TG) |
2.3.4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3.5 凝胶渗透色谱测试(GPC) |
2.3.6 折光率测试 |
2.3.7 特性粘度测试 |
2.3.8 全反射红外光谱测试(ATR-FTIR) |
2.3.9 机械强度测试 |
2.3.10 降解性能测试 |
2.3.11 端羧基含量测定 |
第3章 PES和 PBS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PES和 PBS聚酯的合成 |
3.2.1 PES聚酯的合成 |
3.2.2 PBS聚酯的合成 |
3.3 PES和 PBS聚酯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
3.3.1 PES和 PBS聚酯的结构表征 |
3.3.2 PES和 PBS聚酯的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 |
3.4 PBIS共聚酯的合成 |
3.4.1 催化剂的选择 |
3.4.2 共聚酯低聚物的分子构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BIS共聚酯的性能研究 |
4.1 PBIS共聚酯结构表征与分子量分析 |
4.1.1 PBIS共聚酯的结构表征 |
4.1.2 异山梨醇对共聚酯分子量的影响 |
4.2 异山梨醇对共聚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1 异山梨醇对共聚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
4.2.2 异山梨醇对共聚酯结晶性能的影响 |
4.2.3 PBIS共聚酯的熔体粘度 |
4.3 异山梨醇对共聚酯色度及亲水性能的影响 |
4.4 异山梨醇对共聚酯机械性能的影响 |
4.5 PBIS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
4.5.1 PBIS共聚酯水解性能 |
4.5.2 PBIS共聚酯自然水体降解性能 |
4.5.3 PBIS共聚酯模拟自然环境下降解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PBIS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5.1 PBIS共聚酯非等温结晶 |
5.1.1 PBIS共聚酯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DSC曲线 |
5.1.2 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相对结晶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5.1.3 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相对结晶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
5.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5.2.1 Avrami理论 |
5.2.2 Ozawa方法 |
5.2.3 Jeziorny方法 |
5.2.4 Mo方法 |
5.3 非等温结晶活化能分析 |
5.3.1 Kissinger方法 |
5.3.2 Friedman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PBIS共聚酯在薄膜及热熔胶应用领域的探索研究 |
6.1 引言 |
6.2 PBIS共聚酯挤出吹塑薄膜的制备 |
6.3 PBIS吹塑薄膜的性能分析 |
6.3.1 PBIS共聚酯热压薄膜和吹塑薄膜的DSC测试分析 |
6.3.2 薄膜的热收缩率 |
6.3.3 薄膜的力学性能 |
6.3.4 薄膜的气体阻隔性能 |
6.4 PBIS共聚酯热熔胶性能研究 |
6.4.1 共聚酯薄膜对钢板的热覆合性能及粘接性能 |
6.4.2 PBIS共聚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脂肪酶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BS聚酯 |
1.1 PBS聚酯的合成及应用 |
1.2 PBS聚酯的生物降解性能 |
1.3 PBS聚酯的生物降解过程 |
2 脂肪酶 |
2.1 脂肪酶的来源 |
2.2 脂肪酶的关键结构 |
2.2.1“盖子”结构 |
2.2.2 结合口袋 |
3 脂肪酶降解PBS聚酯 |
3.1 脂肪酶的作用优势 |
3.2 降解性能评价方法 |
3.3 降解过程及机制 |
3.4 PBS聚酯的结构特性与降解性的关系 |
4 展望 |
四、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在堆肥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进展分析[J]. 董博文. 当代化工研究, 2021(15)
- [2]角质酶CutE对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生物降解研究[D]. 柳福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 安超. 中北大学, 2021(01)
- [4]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及其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D]. 李立新.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5]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基聚酯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思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PBS/PLA复合材料的酶促降解及其在多孔材料构建中的应用[D]. 史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7]纤维增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韩倩倩.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8]生物可降解聚酯/聚乙二醇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D]. 邵炎. 浙江大学, 2020(02)
- [9]可降解异山梨醇多元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曲德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脂肪酶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研究进展[J]. 钱忠英,刘滔,杨环毓,冯凤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