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安市医保运作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付启虎[1](2020)在《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构建完善的居民医保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构建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是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淮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目前,淮安市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无论是在缴费标准、基础信息整理、参保方式、宣传引导还是经办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分析发现,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在参保人群、筹资主体及标准、待遇水平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实施难点,继续对“三保合一”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三保合一”存在医疗道德风险、制度差异以及经费浪费等问题。通过对国外英国、新加坡和国内成都、湛江、东莞等国内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的实践及经验进行梳理,得出相关启示,为提出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的整合路径提供借鉴。最后,提出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的整合步骤和配套措施,研究认为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的整合需要通过“四步走”战略——建立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统筹门诊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和整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朱影[2](2021)在《“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由50年代的鼓励多生,到70年代末的倡导少生,再到80年代“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严格限制生育的过程。30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以及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致使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住房压力、教育压力等随之增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上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为此,中央政府在充分调研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于2013年底开始在部分地区尝试性地推行“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2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面二孩”政策。然而从目前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实际效果与政策制定之初的设想依旧存在很大距离,并未发生生育率的大幅回升。相反,在很多地区还出现了出生人口不增反降的现象。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严重制约着人们的二孩生育行为?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行“全面二孩”政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究竟何在?继而如何结合本地区的特色,从哪些方面去调整与完善“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所有这些无疑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人口政策措施及其相关研究的前提下,通过建国以后人口政策推行演变过程的历史回溯,以及对国内部分地区“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以期探索地方政府在推行现行生育政策中如何结合本地特色,更好发挥主动能动性作用。笔者利用工作之便,选取淮安市清江浦区作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影响淮安市清江浦区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性别因素以及社会综合保障水平因素,重点研究了地方政府“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而分别从清江浦区居民的生育意愿、地方政府的政策推行两个角度予以原因剖析。如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目标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计生部门职能定位尚未明确,人员流失情况相对严重,经济实力欠佳导致公共服务与民生资金供给不足,等等。正是上述因素的交织互动,最终使得“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引导群众合理生育,重视女性职业发展,提升父亲育儿参与度,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生育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经济发展能力,将不失为合理且可行的对策良方。由于淮安市的经济水平基本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线上,而探寻作为淮安市主城核心地区的清江浦区人口生育良性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对淮安市其他地区的人口发展具有辐射与示范作用,而且对全国同类地区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源[3](2020)在《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全国实施分级诊疗政策拉开了序幕。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接诊与)治疗,逐步实现(医疗机构)从全科到专业化医疗的过程。“十三五”期间,分级诊疗在全国各级政府和医院都轰轰烈烈地实施着,但该政策实施五年来进展如何、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该如何实施,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资料整理、现场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淮安市分级诊疗推动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分级诊疗成效不显着的原因,并在仔细剖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不同医疗卫生体系的经验和做法,得出有效解决分级诊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淮安市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医保政策调控的作用不明显,患者就诊的信息不共享,医疗机构实施分级诊疗的积极性不高,双向转诊渠道不通畅等原因造成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效果不显着。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能力障碍、配套政策的障碍、体制机制的障碍、信息共享的障碍,监管考核的障碍等。通过国内外分级诊疗的先进经验的分析,得出可借鉴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完善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问题的对策。分别从完善配套制度、健全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宣传引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完善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对策。
袁牧野[4](2020)在《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国有林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主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体制使国有林场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忽略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受制于特殊的行政体制,国有林场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企业发展活力。在森林资源禁伐和限伐的新背景下,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范围受限,众多林场陷入了资源枯竭、生存窘迫的困境。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就是要解决国有林场生态责任与保护方式、行政体制、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性问题,目前,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并通过国家林业局阶段性验收。而江苏省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已于2016年2月全面启动,到目前为止,全省76个国有林场已初步实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理顺、机构编制核定、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资金支持五个到位,改革成效显着。本文以淮安市洪泽国有林场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全面阐述洪泽林场事业化改革的进展情况,发现尽管进行了事业化改革,洪泽林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基础设施短期内仍然薄弱;森林生态功能短期内难以显着提升;人员整体素质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资金仍然缺乏,筹措困难;特别是在事业单位体制下,国有林场可能陷于效率低下的陷阱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投入,构建支持国有林场发展的长效政策体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造血”功能;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技能;优化森林经营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发展自营经济,维护国有林场持续发展活力等对策建议。
郎小颖[5](2020)在《新医改背景下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医院是治疗疾病、提供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重大举措。2009年,我国新医改拉开序幕,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工作中的“大头”与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新医改的成功与失败。在通过17个国家试点城市和30多个省级试点城市的改革路径探索后,公立医院如何建立“强化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运行新机制目标,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体现非营利性、福利性、服务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加以解决。本选题以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淮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阐述公立医院相关概念基础上,首先基于问卷调查法对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地点选择市区公立医院、城乡结合处公立医院与县区公立医院,避免因为地域差异造成分析数据上的偏差,阐述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举措,探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表现为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制度保障不够充分、医疗价格管理亟需加强与卫生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来自于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改革目标任务不明确、医保发展方向不清晰与药品流通秩序不规范。其次,以英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为例,同时与上海申康、山东潍坊、陕西神木等城市为例进行对比,总结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做法,为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借鉴。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借鉴,从加强优质资源供给、完善配套管理机制、推进“三医联动”、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程仪[6](2020)在《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各类恶性疾病发病人口不断增加,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旺盛。基于此,民营医院应运而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营医院的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8年,全国范围内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突破17000余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2.79%。无论是从医疗资源的占有量、医疗的服务质量还是从医疗服务管理体系等方面,民营医院已经日渐成为我国现阶段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淮安市来看,目前,淮安市有民营各类各级医疗机构279家,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核定床位数共为4364张,占全市拥有床位数25966张的16.8%。民营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为6532人,占全市的27.38%,住院总人数达到11.27万,手术总量4.31万,占全市住院总人数和手术总人数的21.21%和25.32%。民营医院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激发医疗卫生市场的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在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文件以来,新医改的方向也逐渐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市场方面强化,基于此,民营医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从淮安市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看,多数的民营医院如今已经加快集团化、连锁化发展,但是由于市场偏向和政策环境的导向、人才的匮乏、严重的信任危机等,淮安市民营医院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现状为研究中点,找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调查,给出未来发展的改进方案。本文对淮安市民营医院医疗改革、民营医院政策扶持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采用调查法、访谈法,从管理、政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等角度给出合理的意见。
汪文[7](2020)在《淮安市淮安区政府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对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的会议上反复提到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建设目标。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对政府职能的改变、行政审批流程的精简、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营商环境建设是对我国近现代的治理和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营商环境转变为各地投资贸易关注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职能越位与缺位、自我增值与“官本位”思想、部门壁垒与“信息孤岛”等原因,决定了政府在营商环境建设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导致淮安市淮安区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政府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主要的包括通过中央到地方营商环境政策自上而下的实践、通过基层政府改革试点到中央政府优化推广自下而上的实践以及城区之间先进的实践。如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善本区营商环境,就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对营商环境建设进行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企业家们到地方投资时会存有疑虑,同时对当地政府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从而对企业家们投资的兴趣打击很大,亟待解决。为提出淮安市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问题解决对策,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以及公共权力制约理论进行分析,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实际中,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经验总结法,在总结淮安市淮安区营商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问题、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政务服务问题等因素给营商环境建设带来的影响。同时,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省市地区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目前营商环境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淮安市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对策,提出了应该从强化政务责任、加强机制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来着力优化淮安市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期给本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从而能有效地防范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最终将淮安市淮安区打造成全国中小城市最优营商环境样本。
卜明[8](2020)在《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高标准生命健康安全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始比以往更加注重药品的安全问题。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改革,在药品监管领域取得的成效越来越明显:为了提高仿制药质量,缩短新药审批时长,201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制度的意见》。该《意见》的实行,推进了我国仿制药品的一次性评价和药品相关的临床试验审批的快速通过,为提高药品审评审批速度与审评审批质量提供了保障。同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共修订了 4368项药品标准。药品监管领域取得了查处75万起行政案件,侦破4.6万余起涉嫌药品刑事犯罪案件的优异成绩。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对药品安全的监管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药品安全建设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假药、劣药、用药不安全等问题大量存在,频频发生的药品安全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了负面影响。药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种种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给全国各地的药品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全国药品监管机构体系不断变革,各地监管部门都面临着难以适应的困难,同时还要面对迅猛发展的药品市场环境所形成的巨大压力。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如何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挑战,继续扎实稳步推进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非常值得深入讨论。以建设药品安全监管的体系视角来观察,国内药监部门已经建立了一条以监管研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为重点的较为完善的全过程监管体系,但各个地方具体的药品监管工作中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难题。本文选取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大量的相关文献着作,充分调研淮安市开展药品监管的工作动态,深入探究淮安市药品市场处于何种复杂情况,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淮安市的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研究,选取淮安市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具体分析展开讨论,找出造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某些先进城市和地区在药品安全监管领域先进的宝贵经验,从多角度提出完善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陈敏[9](2020)在《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文中认为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最科学的一种医疗费用偿付方式,是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广东省进入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政策,使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发展迈进了新的台阶,省内多地在进行一些城市试点后的经验指导下,开始了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的进一步探索。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经评估医保基金筹资和使用实际情况等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偿付制度和配套结算办法,并通过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服务协议的方式来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同时不断完善费用结算制度、管控机制建设,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监督医务人员的合理诊疗,促进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节约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进行医保基金的调控,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维持医疗保险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论文以社会保险理论、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为指导,旨在研究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在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中的实施情况,从而进行实施效果分析和评价。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并分析研究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制度的实施概况;(2)以广州市某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为例,分析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的情况;(3)评价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在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的实施效果;(4)剖析广州市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提出若干对策建议。通过本研究,了解到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在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控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参保人的医疗经济负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管理得到一些完善,医务人员转变工作思路,积极主动进行费用管理和成本管理,通过一系列执行政策的实际工作,大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超额压力得以缓解甚或有所结余,但该政策仍存在一些不尽合理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分值设置不合理、基础数据评估不尽充分等。根据分析结果,思考并作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在医保管理部门方面,合理进行分值表的调整,不断完善结算办法和补偿办法;在定点医疗机构方面,强化医保精细化管理,提高智能审核能力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质量管理和医保服务水平;在参保人方面,加强政策宣讲和按需就医。各方协同探讨使政策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和临床适用性,更好地促进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体制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的完善,从而达到规范合理诊疗、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基金安全的目的提供路径参考。
沈娱[10](2020)在《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同志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制定了规划,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实。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要求在对贫困人口实行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长久以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都结合自身实际做了各种尝试和努力,国内外学者也对贫困问题、扶贫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人民在与贫困问题的斗争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亮点和创新。全国各地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淮安市涟水县作为省级贫困县,是江苏省“十三五”期间江苏省12个重点帮扶县(区)之一,农村人口多、产业基础薄弱、脱贫攻坚压力大。“十三五”以来涟水县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的部署下,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但是,涟水县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全县精准扶贫的质量,需要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施策以期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成效。本文选取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的现状、在精准扶贫中采取的具体举措以及“十三五”以来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找出涟水县精准扶贫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分析总结当前影响涟水县精准扶贫的因素,通过借鉴国内外扶贫先进经验,为涟水县精准扶贫的优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淮安市医保运作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安市医保运作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
2.1.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
2.1.3 农村合作医疗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平、效率理论 |
2.2.2 医疗保障道德风险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现状及成效 |
3.1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情况 |
3.1.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运行状况 |
3.1.2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情况 |
3.2 淮安市两项医疗保险整合成效 |
3.2.1 六个统一基本实现 |
3.2.2 基本实现全民参保缴费 |
3.2.3 保障水平稳中有升 |
3.2.4 经办服务更加优化 |
4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整合推进的难点及问题 |
4.1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的实施难点 |
4.1.1 针对的人群不同 |
4.1.2 筹资主体及其标准不同 |
4.1.3 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不同 |
4.1.4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不同 |
4.2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推进中显现的问题 |
4.2.1 医疗保险制度分设导致医疗道德风险问题 |
4.2.2 制度差异性有悖于社会保障公平性的目标 |
4.2.3 经办机构简单合并仍未解决经费浪费 |
5 国内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的实践与经验 |
5.1 国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探索 |
5.1.1 英国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经验 |
5.1.2 新加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经验 |
5.2 国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探索 |
5.2.1 成都市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两保合一) |
5.2.2 湛江市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三保合一) |
5.2.3 东莞市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三保合一) |
5.3 国内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启示 |
6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整合路径 |
6.1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整合步骤 |
6.1.1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
6.1.2 建立统筹门诊制度,取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 |
6.1.3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的统筹层次 |
6.1.4 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6.2 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整合配套措施 |
6.2.1 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 |
6.2.2 社会保障卡异地结算制度的推进 |
6.2.3 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
6.2.4 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城乡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工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综合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口政策 |
2.1.2 生育文化 |
2.1.3 “全面二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经济学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地方政府职能理论 |
3 清江浦区“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基本现状 |
3.1 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部分地区“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实践探索 |
3.1.1 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
3.1.2 部分地区“全面二孩”政策推行的实践探索 |
3.2 清江浦区居民的生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居民生育情况的抽样调查 |
3.2.2 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
3.2.3 生育情况调查的主要结论 |
3.3 清江浦区地方政府在“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的履职现状 |
3.3.1 清江浦区人口工作部门和管理人员构成 |
3.3.2 清江浦区承担人口工作相关指标的部门及其职责分工 |
3.3.3 清江浦区生育的配套公共服务供给情况 |
3.3.4 清江浦区2015~2019年人口出生情况 |
4 清江浦区“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清江浦区“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的存在问题 |
4.1.1 居民生育二孩的顾虑较多 |
4.1.2 老城区年轻人口流失严重 |
4.1.3 利益导向政策相对缺失 |
4.1.4 人口目标的引导性未能体现 |
4.1.5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
4.1.6 人口计生工作转型遭遇困境 |
4.2 “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居民生育意愿方面的诸多原因 |
4.2.2 主城区公共服务产业设置发展滞后 |
4.2.3 计生目标考核系统性与科学性不足 |
4.2.4 部门职能定位未明确和人员流失严重 |
5 推动“全面二孩”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
5.1 努力营造与“全面二孩”政策相契合的宣传氛围 |
5.1.1 清醒认识人口增速持续下降的严峻性 |
5.1.2 不断强化“全面二孩”政策的宣传力度 |
5.2 大力推进以“全面二孩”为目标的计生工作改革 |
5.2.1 克服旧的路径依赖以加快职能转变 |
5.2.2 重新调整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政策 |
5.3 系统筹划鼓励生育二孩的有效政策 |
5.3.1 合理配置主城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分布 |
5.3.2 有针对性地保障生育二孩家庭的经济收入 |
5.3.3 着力建设相对完善的育婴服务保障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清江浦区居民生育情况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
致谢 |
(3)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现状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分级诊疗 |
(二)医联体 |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社会公平理论 |
第二章 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必要性与现状分析 |
一、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
(一)从政策文件上看,分级诊疗一直是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
(二)从实施意义上看,分级诊疗能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
(三)从实施内容上看,分级诊疗是“强基层”的重要推动力 |
(四)从实施目标上看,分级诊疗能改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五)从实施效果上看,分级诊疗能提高诊疗效率、改善医患关系 |
二、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 |
(一)淮安市医疗资源分级配置情况 |
(二)淮安市就诊服务分级利用情况 |
(三)淮安市基层首诊实施情况 |
(四)淮安市双向转诊实施情况 |
第三章 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
(二)医保政策调控作用不明显 |
(三)患者就诊信息不共享 |
(四)医疗机构实施积极性不高 |
(五)双向转诊渠道不畅通 |
二、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服务能力障碍:基层医疗机构能力薄弱,居民认可度低 |
(二)配套政策障碍:医保政策尚需优化,缺乏约束力 |
(三)体制机制障碍: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制度连续性差 |
(四)信息共享障碍:医联体体系不完善,信息共享难 |
(五)监管考核障碍:缺乏考核评价体系,医院间配合度低 |
第四章 国内外分级诊疗的借鉴经验 |
一、国外分级诊疗先进经验 |
(一)美国:按病种付费(DGRs) |
(二)英国:社区医生(家庭医生)制 |
(三)日本:合理的三级医疗圈 |
二、国内分级诊疗先进经验 |
(一)北京:构建医联体推动分级诊疗 |
(二)上海:家庭医生模式带动分级诊疗 |
(三)厦门:“三师共管”提供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
第五章 完善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问题的对策 |
一、完善配套制度,保障分级诊疗有效实施 |
(一)健全医保报销政策,促使患者留在基层医院就诊 |
二、健全体系建设,激发分级诊疗运行活力 |
(一)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优秀卫生人员 |
(二)建设医疗联合体,实现城乡信息共享 |
三、提升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院综合实力 |
(一)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每一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
(二)畅通上下级医院双向转诊渠道,让每一位患者都有转诊绿色通道 |
四、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就诊患者科学就医 |
(一)宣传引导,改变居民传统就医理念 |
(二)科学规范,促使新成新型就医习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4)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存在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场 |
2.1.2 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洪泽国有林场概况及事业化改革的做法和成效 |
3.1 淮安市洪泽国有林场的基本概况 |
3.1.1 林场管理体制概况 |
3.1.2 森林资源现状 |
3.1.3 人员现状 |
3.1.4 财务现状 |
3.2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做法 |
3.2.1 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3.2.2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完成情况 |
3.3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成效 |
3.3.1 完成定编定岗,明确公益属性 |
3.3.2 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解决历史包袱 |
3.3.3 财政投入加大,健全社会保障 |
3.3.4 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
3.3.5 森林资源的数量有一定的增加 |
4 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事业化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1 基础设施短期内仍然薄弱 |
4.1.2 森林生态功能短期内难以显着提升 |
4.1.3 人员整体素质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
4.1.4 资金仍然缺乏,筹资困难 |
4.1.5 事业单位体制下,国有林场可能陷于效率低下的陷阱 |
4.2 事业化后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洪泽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
4.2.2 管理缺位,营林培育中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
4.2.3 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制度与林场实际需求不符 |
4.2.4 事业化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 |
4.2.5 事业化体制下,国有林场缺乏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 |
5 完善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投入,构建支持国有林场发展的长效政策体制 |
5.2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增强“造血”功能 |
5.3 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
5.4 优化森林经营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
5.5 发展自营经济,维护国有林场持续发展活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医改背景下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现状调查 |
3.1 基本情况 |
3.2 调查设计 |
3.3 主要做法 |
4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问题 |
4.1 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 |
4.2 制度保障不够充分 |
4.3 医疗价格管理亟需加强 |
4.4 卫生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
5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府角色定位不够准确 |
5.2 改革目标任务不够明确 |
5.3 医保发展方向不够清晰 |
5.4 药品流通秩序不够规范 |
6 国内外公立医院改革的典型做法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
6.2 国内其他地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
6.3 启示与借鉴 |
7 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优化路径 |
7.1 加强优质资源供给 |
7.2 完善配套管理机制 |
7.3 推进“三医联动” |
7.4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3 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3.1 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 |
3.2 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概述 |
3.3 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调查 |
4 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
4.2 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国外民营医院发展经验借鉴 |
5.1 美国民营医院的经验 |
5.2 英国民营医院的经验 |
5.3 新加坡民营医院的经验借鉴 |
5.4 国际经验借鉴 |
6 促进淮安市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建议 |
6.1 发挥政府职能 |
6.2 完善政府管理 |
6.3 落实政府责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淮安市淮安区政府营商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营商 |
2.1.2 营商环境 |
2.1.3 国际化营商环境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无缝隙政府理论 |
2.2.3 公共权力制约理论 |
3 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
3.1 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缺乏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计划 |
3.2.2 缺乏各方广泛参与 |
3.2.3 缺乏统一管理平台 |
3.2.4 缺乏专业人才和组织机构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建设规划及保障机制不健全 |
3.3.2 各方参与共建的意识不强 |
3.3.3 部门间缺少信息交互和管理沟通 |
3.3.4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营商环境建设概况 |
4.1.1 纽约:建立透明、便利、法制的营商环境 |
4.1.2 新加坡:坚持开放性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
4.1.3 波兰:稳定投资环境和加大激励政策 |
4.2 国内其它地区营商环境建设概况 |
4.2.1 杭州:“四最”营商环境 |
4.2.2 广州:行政效率最高和服务质量最优 |
4.2.3 上海: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
4.3 经验借鉴 |
4.3.1 提高行政效能 |
4.3.2 优化服务质量 |
4.3.3 规范执法监管 |
4.3.4 降低综合成本 |
5 进一步加强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保障能力 |
5.1.1 对营商环境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设计 |
5.1.2 完善营商环境政策的制定 |
5.1.3 完善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机制 |
5.2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建设 |
5.2.1 引导各方资源参与建设 |
5.2.2 搭建各方资源参与平台 |
5.3 加强营商环境互动建设 |
5.3.1 推动互动平台信息化 |
5.3.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 |
5.4 打造专业的人才建设和服务团队 |
5.4.1 提高作风、服务建设 |
5.4.2 提高团队建设 |
5.4.3 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药品安全 |
2.1.2 药品安全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政府管制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3 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
3.1 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
3.2.1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畅通 |
3.2.2 法律法规支撑较弱 |
3.2.3 监管实施主体单一 |
3.2.4 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高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部门间未搭建高效联动机制 |
3.3.2 法规修订滞后资源投入不足 |
3.3.3 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 |
3.3.4 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
4 国内外药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药品安全监管建设概况 |
4.1.1 美国:FDA全方位的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
4.1.2 欧盟:EMA和EDQM两大机构并行药品监管 |
4.1.3 英国:行政与行业组织多种监管模式相结合 |
4.2 国内其他地区药品安全监管建设概况 |
4.2.1 大连市:全国率先成立“食药警察” |
4.2.2 上海市:联合发布文件弥补法规漏洞 |
4.2.3 湛江市:药品监管细分网格化 |
4.2.4 武汉市:建立中药材的追溯体系 |
4.3 经验借鉴 |
4.3.1 深入发展多部门联合联动执法 |
4.3.2 政府完善执法依据加大资源投入 |
4.3.3 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多元化建设 |
4.3.4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系统 |
5 进一步加强淮安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分析 |
5.1 大力推进部门之间高效率的衔接机制 |
5.1.1 完善执法部门间衔接制度 |
5.1.2 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执法 |
5.2 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和资源投入 |
5.2.1 因地制宜补充有关法规政策 |
5.2.2 扩大人员编制构建合理激励机制 |
5.2.3 开展监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
5.3 多元化充实药品监督力量 |
5.3.1 督促药品生产企业行业自律 |
5.3.2 发挥医药行业协会积极作用 |
5.3.3 强化信息公布引导不良反应上报 |
5.4 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
5.4.1 建立健全信息平台 |
5.4.2 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布监管动态 |
5.4.3 督促引导信息系统的使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按病种分值付费 |
2.1.2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保险理论 |
2.2.2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2.3 资源配置理论 |
第三章 广州市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及其实施 |
3.1 政策实施背景 |
3.2 广州市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概况 |
3.2.1 政策基本内容 |
3.2.2 核心内容:病种及分值、权重系数的确定 |
3.2.3 全市结算总额的确定 |
3.2.4 病种入组原则 |
3.3 政策具体实施流程 |
第四章 广州市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评估 |
4.1 政策评估准备和方案设计 |
4.2 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政策效果分析 |
4.2.1 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政策情况的调查研究 |
4.2.2 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政策效果的比较研究 |
4.3 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广州市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的若干建议 |
5.1 对社保管理经办部门的建议 |
5.2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议 |
5.3 对参保人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 |
2.1.2 扶贫 |
2.1.3 精准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治理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2.2.3 合作治理理论 |
3 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
3.1 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的举措与成效 |
3.1.1 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
3.2.1 公众参与程度偏低 |
3.2.2 政策落实存在偏差 |
3.2.3 缺少专业人才和组织机构 |
3.2.4 产业发展薄弱 |
3.3 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公众宣传落后 |
3.3.2 政策落实和考评机制不科学 |
3.3.3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
3.3.4 资源利用和统筹协调配置能力差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精准扶贫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扶贫概况 |
4.1.1 孟加拉:小额信贷模式 |
4.1.2 韩国:人力资本投资扶贫 |
4.1.3 美国:福利政策扶贫 |
4.2 国内其他地区精准扶贫经验 |
4.2.1 湖南省花垣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 |
4.2.2 株洲市茶陵县社会力量扶贫 |
4.2.3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增收 |
4.2.4 重庆市奉节县本土人才回引工程 |
4.3 经验借鉴 |
4.3.1 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 |
4.3.2 构建合理的扶贫机制 |
4.3.3 鼓励多元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
5 进一步优化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
5.1 鼓励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
5.1.1 提高公众知晓率 |
5.1.2 引导各方资源参与精准扶贫 |
5.1.3 创新多元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方式 |
5.2 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
5.2.1 优化精准扶贫管理机制 |
5.2.2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 |
5.2.3 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
5.3 强化精准扶贫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能力 |
5.3.1 对资源及社会力量进行科学的统筹协调 |
5.3.2 优化组织和制度保障 |
5.3.3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淮安市医保运作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路径研究[D]. 付启虎.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5)
- [2]“全面二孩”政策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的调查分析[D]. 朱影. 扬州大学, 2021(05)
- [3]淮安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源.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洪泽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发展研究[D]. 袁牧野. 扬州大学, 2020(05)
- [5]新医改背景下淮安市公立医院改革现状与问题研究[D]. 郎小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淮安市民营医院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程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淮安市淮安区政府营商环境建设研究[D]. 汪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淮安市药品安全监管研究[D]. 卜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9]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效果评估[D]. 陈敏.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淮安市涟水县精准扶贫研究[D]. 沈娱.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标签:分级诊疗制度论文; 医保整合论文;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论文; 北京医保论文; 医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