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闻传播活动中,社会舆论监控与引导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场域理论认为:因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组成的传播场,是特殊主体和一般主体对异化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语义交换的空间。新闻真实性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动态的传播场域)中具有核心价值,信息传播主体通过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上围绕“新闻真实性”的博弈和共建,让社会以更小的代价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实现协商和沟通。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社会沟通;新闻真实性
一、场域理论下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
场域理论是一种分析因果关系和建立科学结构的方法[1],场内通过竞争与博弈,主体与客体、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维系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传播学中,系列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发生活动的传播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动态竞争以谋求更合理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的场域。在该场域内,传播主体以信息和信息载体、媒介等为中介,实现客观世界的主观化,并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同时,又在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该场域独特的结构。
从图9和图10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不同的烟草在制品经过贮存设备时含水率逐渐接近于其在此环境温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水率,并且含水率的变化有所不同。
社会舆情监控和引导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分,一般是传播场某个占有相当影响力和处于优势地位的传播主体,为了维系传播场内外的稳定关系和固有格局而作出的反应。相对于常态的新闻传播来说,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更能体现出场域理论所强调的动态平衡特点,更能直观展现出场域传播联动的因果关系。将单纯监控和引导带有自组织性的舆情,理解为多个传受主体围绕“现实事件”进行反复的挖掘与读解,直至一方取得主导或慢慢淡出传播者关注的范围,传播活动阶段性地停歇[2]。这个过程的本质还是活动主体之间为维系传播场平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依据场域理论的观点,该动态平衡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趋向:一是因果联动。外部环境(突发事件)引起传播场的波动,而波动带来的“异能量”需要传播主体在引导与反引导中共同消解(内外的动态平衡)。二是结构与关系调整。引导与反引导将直接挑战原有的传播关系,甚至产生累计效应影响传播场结构,达到内部的动态平衡。
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舆论往往会显露出一定社会群体在特定时期内共有的一种心理和情感诉求,由于利益关系、思想层次、教育背景、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和评价也会有所不同[3]。多元的价值和观点会对特定的社会现实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这就需要社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排除这种混乱、达成一定的共识,形成较为大众所接受的集体认知。新闻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共识的达成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舆论监控与引导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社会重要舆情的关注和影响,既能比较充分地了解和展现各阶层的社会心理动向,又能对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舆情加以干预和引导,从而让公众有可能在传播领域完成对社会事件的理解(而不是通过另外更激烈的形式来完成)。这种集体的认知活动,就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符合传播场域理论的解释思路。而一系列引导与反引导的传播活动,实现了不同传播主体的意义交换和价值接触,也完成了社会沟通和对话。
加热区的面积:火焰矫正所获得的矫正能力与加热面积成正比。受热后达到塑性变形状态的金属面积越大,得到的矫正变形也越大。
随着农业部门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深耕、深松浅翻细耙等农技、农机技术措施的培训、推广应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教育,增强了农户的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农产品安全意识,农民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二、新闻真实性在突发事件引导传播场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气息的运用也不是孤立地,是要与指下的功夫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弹奏琴曲的时候不仅仅只是靠气息或是指下的技术来完成乐曲,例如:弹奏《仙翁操》的时候,要在气息与指法上达到和谐,在实音与泛音之间去领会这种虚实结合带来的空间立体感,从而聆听出弦外之意。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传播价值观的直观表现,什么样的新闻真实性,往往伴随着什么样的传播关系和传播环境。新闻真实观是传播领域关于如何将客观转化为认识主观的核心因素,其既指导传播主体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又在不同主体的相互影响下、在共同的认知活动中、在受客观世界的动态影响下,不断发展完善。特定传播场的引导和反引导,其背后实际就是各种新闻真实观的竞争,是它将突发事件由客观世界的异动接引为传播波动,也是它将舆情引导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场博弈最终引向新传播关系的平衡状态。危机既带来了对新闻真实的某种质疑,又在彼此的传播接触中共同认同了新的新闻真实,在推动世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和更新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场域理论视野下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如图1。
图1 场域理论视野下新闻真实性与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图②这里用“一般社会价值”和“主流社会价值”,是为了表示两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主流社会价值”是所有的传播主体在长期竞争和综合而来的一个较为稳定的综合性的价值。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引导常常会打破这种均衡,使得个体多元组成的这种灵活多变的“一般社会价值”有机会对“主流社会价值”的某些方面提出局部的质疑,从而引起社会价值的波动和更新,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
第五,以新闻真实性的共建为归属的舆情引导,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社会利益的协调、社会价值的沟通,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在传播学领域最有价值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彼此之间表达了观点、宣泄了情绪,共同对大家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了认识,是针对飞速发展社会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做出的主动调整和准备,并实现了社会互动和协商。新闻真实性就是这种协商结果在心理和观念上的集中表现,通过一定的新闻真实性,社会各阶层才能实现更好地交流,才能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变化,使得传播场的组织性得以增强,使得传播活动远离和脱离了纯粹自由意志的社会行为。
第二,新闻真实性是一般传播者和特殊传播者、一般社会价值和主流社会价值进行竞争和协调的关键。新闻真实在传播场内强化、补充、修正和完善,使得传播主体在不同的层面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产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交换,并拉近了多元价值之间的关系。新闻真实性的共建不但在具体的交流中吸纳了彼此的内容,也为一般传播者和特殊传播者共同认识客观事件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和心理基础,从而实现了沟通。传播场不断运行的结果必然导致了同一传播场内不同主体之间不同价值和习惯越来越趋向一致。
新闻舆情引导不仅仅是个信息传播的策略性问题,长期有效的包含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新闻真实观的传播和影响更能培养理性的受众,营造良好稳定的信息传播环境。
第四,突发事件经过以“新闻真实性”为主导的传播博弈,在行为层面和价值心理层面最后形成新的常态。突发事件是传统秩序的一种突变和异化,经过传播领域的引导,重申了传统的、主流的新闻真实性,并根据新闻真实性对异化的内容进行解释,使得依据其他多元价值观认知的事实和舆情得到“拨乱反正”,使之回复到常态。不过这种常态又不是完全等同于原来的常态,经过了“否定—否定”的过程,新的新闻真实性得到了强化和确认,使其能够为更多的突发事件提供解释。另外,引导和反引导在某种层面上博弈,客观上造成了行为和心理的交流,无论是对主流价值观还是不断丰富的价值观都有了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是有深刻影响力的,对我们了解、认识和评价客观世界大有帮助。
从图1可知:第一,突发事件将深层的社会价值冲突转化为表层的传播舆论冲突。突发的“异化”使得原本深层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从而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并表现在传播领域。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关注、转述和评价来维护多元的价值。突发事件使得一些平时不那么明显的观点、立场、利益和价值得到展示,并希望通过传播的手段对这种异化的能量进行消解,纳入现有的传播认知体系之内。这种隐藏在客观事件评价背后的主要是社会心理的波动,它有可能在传播场内引起更大的共鸣,使得代表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方不得不对其进行引导。“突发态”是任何传播场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挑战,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得传播场始终处于动态平衡,才能使传播场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提供对客观世界更合理的解释。
突发事件舆情引导过程体现了场域理论动态博弈平衡的特点,从突发态到新常态、从表层到深层,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各传播主体围绕对“新闻真实性”的强化和完善,将客观和主观的现实冲突转化为价值冲突,在推动客观事件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的同时,又改变了传播场的本身(如结构、关系和环境)。可以说,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引导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新闻真实性来进行认识和解释,而这个引导的过程则由外部事件对传播场的刺激,转为对传播场内部认知核心———新闻真实性的反思。新闻真实性跟外部世界也维系了宏观上的动态平衡。而从社会沟通的角度来看,因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组成的传播场,是特殊主体和一般主体对异化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语义交换的空间。在传播场内的一系列活动,使得其本身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意义。
用传播场理论来分析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活动,不但符合舆情引导活动整体上“动态博弈与平衡”的特点①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状态下的新闻传播活动比平时的传播更能体现出传播场的场域特点。,也有利于从宏观上理解传播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大众传媒传播场内,客观现实的利益纠葛和冲突转化为主观认知的相互调节和统筹。新闻传播活动跟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其出发点都是在追求各自的利益中实现普遍意义的共有利益,使得自下而上的个体利益在公共环境下得到汇集,使得自上而下的公共利益得到更多个体的理解和认同。传播活动过程一定程度超越了传播结果,更多的传播主体共同影响了该传播场传播环境、审视了传播场秉承的传播价值理念。这些都是传播场域理论所重点关注的。
三、强化突发事件舆情引导中的新闻真实性建设,优化社会沟通
第三,经过表层的舆情引导终将继续影响深层的社会心理,但是“A-A1”“B-B1”之间并不是同步联动的,后者往往更难以推动。表层行为层面的关系比较活跃,有很多直接的接触和影响。特别是组织性强、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引导者,其拥有更多事实的真实和价值的真实,往往能将自己的“真实”施加给被引导者以实现引导。但这种影响大多是对原来引导者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进行的强化和完善,被引导者在心理层面往往存在逆反和抗拒,难以实现真正的价值交流。当然,也不是说每次都是引导者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被引导者被动的价值呈现和引导者的价值教育,彼此之间需要经过多次的亲密接触才能产生相互影响。突发事件推动各自的新闻真实观的发展,需要在不断的博弈中表现出累积效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引导,实际上是让不同传播参与者用更加趋近的新闻真实性去共同理解和重构“异化”的客观世界,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曲折和热闹,但最终形成的集体认知,表明该新闻传播场主流的“新闻真实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该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更新。
(一)社会主义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闻真实性是基于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情况,综合提出来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真实观。作为主流的新闻真实,其强调全面、本质、客观的真实,为我们认知、理解和评价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工具。突发事件舆情引导从传播场域理论来看,就是维护和代表大多数人社会利益的、组织化的特殊传播主体,运用经过长期检验的新闻真实性来引导和影响其他个体和团体传播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评价,在维护自身合理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又有所吸收和发展。而对于一般的被引导的传播主体,通过参与引导式的传播活动,表达了意见、宣泄了情绪、接触了更多的事实和观点,在维护自身利益(不一定是现实的切身利益)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了社会意见的综合,为丰富和强化该新闻传播场的新闻真实内涵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舆情引导研究涉及对新闻真实性的关注,认为新闻真实性是新闻传播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具体新闻事件的社会认知往往会最终落脚到对该新闻秉承的新闻真实性的认同。新闻舆情引导的成功往往意味着新闻真实观的胜利,并在行为和价值层面上,对主流新闻真实观再次确认。师晟、李敏认为:新闻舆情中公众的视觉认同度,通过视觉博弈下新闻传播契约的关系,来协调公众和媒体的视觉共识,以此促使公众的视觉认同融入主流传播行为的社会化涵义[4]。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国家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总结形成的,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重大的社会化内涵,并协调和综合着公众的共识。受其影响而存在的社会主义新闻真实性是我国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最有力的武器,这种新闻真实观对舆情引导起作用的方式是隐性的、长期的,但同时又是稳定和可靠的。秉承共同利益关系和情感基础的传播场的参与者(在传播场外可以称之为国民)根据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价值,最终才能不仅仅拘泥于现实利益,而在传播场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更加理性和全面的认知。
新闻真实的传播和接受是一个价值传递的过程,要想实现想要的新闻真实和价值引导,必须重视传播接受和传播效果的研究。社会主义新闻真实非常重视传播效果,希望通过思想和意见的统一,以最少的代价来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内部的统一。而在传播场域理论分析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受众是在特殊的新闻真实及其背后蕴含的新闻价值体系影响下的产物,弱组织性的他们很容易习惯和接受某种新闻真实性思维,来完成对现实世界的稳定性评价;另一方面,一般传播主体在现实异化的时候,往往会被动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真实(有时甚至是主动求证),给常规新闻传播施加一个反作用力。这两种力量同时存在,才使得传播场动态平衡,使得新闻真实性建设成为传播场最关键的部分。对于传播场本身来说,舆情的引导和监督是一个是检验“新闻真实性”影响效果和纠正影响偏误的“传播事故”,通过它对现有的传播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或确认,从而使得新闻引导和监督的成果内化到“新闻真实性”的调整和确认上。坚持并更好地表达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的新闻真实,将之贯穿于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始终,就是对一般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价值观上的一次宣传和教育,发挥价值观强大的解释力、培养受众的价值认同。
2)孔隙压力场的分布特征对裂隙扩展方向具有诱导控制作用,孔隙压力梯度越大,控制作用越明显,并且裂隙起裂水压也越小,压裂周期短。
传播场域理论强调因果关系和结构关系,在传播场内,影响传播场联动和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传播场的新闻真实性。新闻真实性体现的是主观对待客观的态度。传播活动中,从静态来看,它指导传播主体反映真实情况,引导对客观实际进行有限的认识和评价,是新闻传播的价值核心;从动态来看,它直接反映着新闻传播场的结构关系和生态环境关系,也可以说新闻真实性是传播场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传播场长期竞争动态平衡的一个状态,也是平衡的一个结果。
当两个相跳闸过早时,会对所测量的电压波形产生更高的频率失真。因此,为了避免这些瞬变对重合闸继电器造成的不利影响,文献[11]建议对于所考虑的750 kV输电系统,在初次灭弧后启动两个相断路器跳闸时间在10~15个周期,则次级电弧的大小(在故障相的初始跳闸之后产生)将显著地减小且在360 ms内发生完成灭弧。
成功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在新闻真实性建设方面可能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闻真实性所代表和关注的社会利益越广泛越能实现引导和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这样新闻真实性在主导主观认识客观时,才能使之更接近世界的真相和正确评价客观现实。这里说的利益,既有传播领域的利益(如理性、公平、公理、正义等),更强调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的利益。只有设身处地从更多人的利益出发,才能更好地引导完成对客观事件的集体认知,综合形成集体意见。二是传播场里一般传播者和特殊传播者之间的互动越多,其共同秉承的主流新闻真实性的地位就越稳定。从静态来看,从上而下的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表达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才能避免强调一面而忽略另外一面;从动态看,不同主体的互动,在传播场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更使得这种场内主观认知同步与场外客观世界与时俱进地变化,促进主客观的统一,保证新闻真实性建设的活力。社会主义新闻真实观无论在利益承载基础,还是主动引导社会舆情的真诚态度和包容秉性上,都具备了强大的引导优势。
(二)从新闻真实性为核心的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可以加强社会沟通
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是特殊传播者主动介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通过传播手段进行符合社会广大人民利益的处置和引导的一系列传播活动。其在客观上强化了主流利益与多元利益,主流价值与多元机制,社会管理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当然,这种沟通的结果,往往会以价值趋同的形式沉淀并反映在传播场的新闻真实性上,通过新闻真实性的建设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社会沟通。
社会沟通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利益表达、沟通协商与社会利益整合。利益表达包括获取社会信息、以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为主体形成官方价值和观点的初步利益表达(包括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空间的内容)以及社会公众对此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促使了两种利益表达更频繁更紧密地结合。沟通与协商,突发事件引导是社会关心的公共事件,社会信息交互的速度大大提升,作为独立的政治系统,要存在和发展,需要通畅的社会沟通机制,以增强其社会反应和掌控的能力[5]。而社会公众则在新媒体时代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使得其有可能从各自阶层利益出发对社会公共事务产生影响,社会沟通主体共同就某些具体问题交换看法,进行政治协商,达成政治共识[6]。社会利益整合则主要是政府和管理部门根据前两者所反映的不同的个体、群体和区域,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形成政策和方针。新媒体使得这种整合更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实现政治社会化。
“公共语境”创设和跨语境交流中增强和丰富了社会沟通内容。信息作为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意味着沟通主体在沟通过程中必须不断地编码和译码。只有经过编码和译码,沟通主体才能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才能实现有效沟通。但现实中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的社会编码习惯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社会沟通中的政策主体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沟通关系,关键是要指向政策目标的执行,而非出于认知和情感共享的目的去建立相应的人际纽带[7]。各自所代表和围绕的社会角色和话语角色使得他们要想达成真实有效的交流,除了拥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外,还需要创设开放的“公共语境”。语境包含“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导致的社会沟通涉及各个体、群体和区域之间的对话,自由的信息环境下各方容易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发表自己的“声音”,进而形成固化的、分散的“语境”。要构建“公共语境”沟通就必须进行跨语境交流,使得社会沟通既能充分展现社会各方的意见、尊重所有人的话语权,又不失之于无序和割裂,能够成为公众意见表达和沟通协商的传播生态场。其达成“共识”的过程和代价及形成“共识”的程度,都依靠“公共语境”才能真正打破壁垒实现跨语境沟通。这是社会沟通的内容,主要是指环境的创设,即经过长期的沟通、形成共同的沟通习惯和价值,这种传播语境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实现社会交流、统一社会认识、集中社会智慧。也就是说“公共语境”除了在物理空间上存在,其在价值空间上依然存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通过公共语境的信息传播和接受仅仅完成了社会沟通动作,其要实现意义和价值沟通还涉及新闻真实性的认同。
另外,在对外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上,新闻真实性的建设亦十分重要。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梦”构想提出,中华民族正在走着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迫切希望在国际话语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树立较好的公共形象。特别是当出现与中国有关的突发事件的时候,提升国家对突发事件舆情的引导能力,是一个大国不可回避的难题。但在此传播场中,难以出现一个占有明显传播优势的、稳定的“特殊传播者”和新闻真实性,传播场的组织程度非常低。要想针对突发事件进行有利于某一特定传播主体的引导异常困难,通常既要努力澄清事实、表达观点,还要超越事件本身利害关系的新闻真实性的接触和交流,求同存异,共同完成对孤立事件乃至更多事实的解释。强调社会沟通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引导,还要强调新闻真实性的交流,而非推广。
因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组成的传播场,是特殊主体和一般主体对异化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语义交换的空间。新闻真实性在动态的传播场域中具有核心价值,信息传播主体通过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围绕“新闻真实性”的博弈和共建,让社会以更小的代价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实现协商和沟通。社会主义新闻真实对于我国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具有宏观、深层、长远的影响,并在共同的新闻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5.
[2]高山.传播学视野下的几种新闻真实观[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4-29.
[3]张永忠.信息社会的传播权——基于传播关系构造变动的理论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12(3):108.
[4]师晟,李敏.新闻舆情中公众视觉认同的主流传播[J].新闻知识,2013(11):19-21.
[5]周清.试论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的内涵及其基本功能[J].求实,2006(1):11-14.
[6]周清.试论执政党社会沟通机制的内涵与基本功能[J].岭南学刊,2006(1):49.
[7]邢林.政治沟通理论的要素、评价以及发展初探[J].今日南国,2010(7):36.
Inten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News Authenticity in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or Emergencies
GAO Shan
(Guangxi Police College,Nanning530023,China)
[Abstract]In news communication,the social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carry important social functions.Field theory hold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field consisting of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or emergencies represents the space where special subjects make semantic exchange of dissimilated social events and social relations with general subjects.News authenticity in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for emergencies has its core values.News communication subjects strive for wider-range and deeper-degree social nego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t smaller cost through revolving game and co-development of news authenticity both behavior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Key words]emergencies;public opinion guidance;social communication;news 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048(2019)04-0053-06
DOI:10.19736/j.cnki.gxjcxyxb.2019.0409
收稿日期:2019-03-13
作者简介:高山(1978— ),男,湖南衡阳人,广西警察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传播学和文化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真真
标签:舆情论文; 新闻论文; 社会论文; 突发事件论文; 真实性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论文; 广西警察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