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青:民族乡村振兴中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优化——以浙西南畲族民族村为例论文

邵青:民族乡村振兴中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优化——以浙西南畲族民族村为例论文

摘 要:民族地区需要充分借助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探索一条契合本地发展需要的乡村振兴模式,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则是推进民族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源自浙江“山海协作”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两项推动欠发达山区、农村地区发展的政府工程。结合浙西南2个畲族村案例分析发现,特色村寨建设在“修复改造畲族村寨建筑、传统产业转型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畲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依托生态资源走美丽+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凸显了东部发达地区促进民族乡村发展“坚持以民生改善为导向,建立省级政府引导、市县政府结对帮扶的政策资源输入体系,构建基层组织、工商资本、乡村精英、普通民众多元主体参与特色村寨建设”等实践特征。但在特色村寨精品化发展、保护传承畲族活态文化、引导畲族民众协商参与村级治理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结合民族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从发展理念、机制与重点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特色村寨;浙西南畲族;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乡村振兴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特定人群生活共同体,有着相对固定的区域范围、人口规模及共同的文化理念、生产生活方式,自我封闭性较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落后。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村寨大多走向衰落和消失,长期积淀的民族文化也会随之消失。为提升民族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国家民委于2009年启动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十年来,全国共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2000多个,获得国家民委命名挂牌的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57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结合自身在生态、文化、产业方面的优势,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民族乡村振兴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浙西南畲族民族地区地处东部发达区域,景宁畲族自治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120个自治县 (旗)前列,18个畲族民族乡 (镇)经济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1个畲族村列入国家民委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但从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来看,浙西南畲族民族地区仍是急需重点发展的欠发达区域。因此,分析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特征,探讨乡村振兴进程中特色村寨发展的优化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为全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东部实践经验。

国内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相关研究,一是有关特色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少数民族基于地形地貌、安全保卫等考虑建造的民居群落,直观地反映了本民族的物质文化特征;而民族语言文字、歌舞、民族体育、服饰、礼仪习俗等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村寨为平台,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本,发展特色村寨旅游业是西部地区民族村寨开发的主要模式,如西双版纳傣族园[1]、西江千户苗寨[2]、上郎德苗族村寨和镇山布依族村寨[3]等。二是特色村寨建设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作为一个村落共同体,民族文化是历代居民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集体产权属性。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乡村精英、基层政府、工商资本等扮演着重要作用,妇女、老年人口、贫困家庭等群体参与表达能力不足、动力较弱。各主体间没有围绕特色村寨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项目开发陷入困境,如四川民族村寨旅游扶贫[4]、景宁县大均乡“中国畲乡之窗”开发[5]等。此外,特色村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6]、生态资本作用于特色村寨建设的机理与政策[7]等研究提出了启发性观点。浙西南畲族人口具有大散居、小聚居特征,多年来各地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活动丰富、成效突出,需要从理论上对其实践模式加以总结提炼,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发展基础与典型案例

(一)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发展基础

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六普”数据显示,畲族总人口为70.87万人,主要分布于闽、浙、赣、粤、黔等省份,其中浙江16.63万人,仅次于福建排第二位[8]。行政区划上,全省设有1个自治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下称景宁县)、18个畲族民族乡(镇)、443个民族村。区域分布上,景宁县是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之一,18个民族乡(镇)中有16个集中在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在浙江现行贫困人口认定标准下,景宁县、16个民族乡(镇)的民族村均存在较多的低收入农户①。如文成县K村共有906户、2320人,其中畲族人口占比45.7%。该村低收入农户占比38.3%、低收入人口占比40.0%。由于浙西南民族地区多为边远山区,长期以来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薄弱。因此,如何从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角度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思考的重大问题。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源自“山海协作工程”和“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至今依然为民族乡村地区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和内在动力。

1.山海协作工程持续为浙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扶持

为推动浙西南山区和舟山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浙江省自2002年起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提法,“山”是指浙西南山区和舟山海岛等欠发达地区,“海”是指沿海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双赢”的原则,通过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推动,促使发达地区的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开展优势互补的经济合作,促使省级政府部门、发达地区的市县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从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帮扶欠发达地区。实践中,形成了省级政府给予政策、资金引导,地级市、县(市、区)定向对口帮扶的合作机制,重点从产业项目园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教育科技资源共享、低收入群众增收等方面,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资源支持。作为浙江“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不断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2018年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新签约产业项目315个,到位资金520亿元[9]。为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28个省级单位、18个发达县(市、区)结对帮扶全省18个民族乡(镇),在产业项目、帮扶资金、人才方面给予支持。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山海协作工程的合作内涵、扶持力度不断升级完善,接受帮扶的层级由县(市、区)、乡镇纵向延伸至行政村、自然村,接受帮扶的领域由交通基础设施横向拓展至来料加工、特色旅游开发,从而为浙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扶持。

2.“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为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如历代江西文学就是江西人民创造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掘其深厚意蕴可以让青年学生了解江西文学、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江西对全国的贡献、江西在全国的地位,树立江西青年的自豪感、自信心、责任感,激发他们对江西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称千万工程)是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和主持推动的一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0]。示范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其中村庄环境整治达到建设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等要求。此后,千万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相融合,不断打造升级版。通过16年的努力,浙江省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的一张金名片。畲族民族村在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中,积极加强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优化,特别是2009年国家民委启动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后,结合浙西南山区的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特征,充分运用中央和地方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资源,快速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民族风情浓郁、生态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村寨,为浙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长期的努力,浙江省共有21个畲族村入选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授牌名录 (2014年首批6个,2017年第二批15个,见表1)。此外,全省分两批遴选出20个浙江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培育村,通过政策扶持提升特色村寨的内涵品质,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东部样本和发展经验。

表1 浙江省列入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民委网站通知文件资料整理。

地区 特色村寨杭州 中门民族村、新丰民族村、双泉民族村湖州 郎村民族村、中张民族村衢州 外焦民族村大路自然村、社里民族村金华 江下民族村温州 堂基民族村、王神洞民族村、培头民族村、左溪民族村、竹里民族村丽水 利山民族村、沙溪民族村、内陈民族村、署网民族村、周湖民族村、深垟民族村、马坑民族村、李宝村

(二)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典型案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就民族村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提出明确要求,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民族村寨既是保护对象,又是独特的发展资源。以下阐述2个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的浙西南畲族村发展实践。案例一描述的L村特色村寨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村寨修复改造和产业融合发展是畲族村乡村振兴的基础,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方向。案例二描述的S村既有特色村寨建设的共性做法,又突出了该村以畲族文化为引领的发展路径。

4.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走特色村寨“美丽+”可持续发展道路

案例一:丽水市L村特色村寨全面发展之路②。

在对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重点村调查基础上,借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固本扩边”理论[11],认为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从畲族建筑群落修复、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畲族文化重塑、生态优势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村寨—产业—文化—生态”四维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模式。

该村的实践探索,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旧村寨改造。利用国家特色村寨建设和省市旧村改造政策,拆除危旧房90多户,通过“政府补一点、村里和村民筹一点”原则,统一规划建设了72栋体现畲族文化特征的新居,完成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等配套建设。二是发展农旅民宿经济。L村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采取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以专业合作社形式建立处州白莲精品园,以莲子、莲花农产品带动农旅融合发展,采摘游、亲子游受到热捧。以魅力村寨为特色,发展畲家乐民宿经济,2018年有经营户32家,客房245间,餐位650多个,实现旅游收入700多万元。三是传承弘扬畲族文化。L村作为一个畲族聚居村,曾经有着浓厚的畲族文化风情。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畲族文化传承面临严峻考验。为此L村除在旧村寨改造时植入麒麟、凤凰等民族文化元素外,一方面,鼓励村里老一辈向年轻一辈传授畲族语言、畲族传统习俗、畲族精神;另一方面,建设畲族文化展示中心、搭建畲族大舞台、成立文化传承服务队,通过唱畲歌、表演畲族舞蹈和畲族婚嫁等形式,宣传畲族生活方式、畲语、风俗习惯,展示畲服、彩带等特色物品,弘扬畲族文化。四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是浙西南最大的发展优势,L村在市、区两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积极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处理、农户改厕等取得显著成效,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

L村通过特色村寨建设,改变了村寨落后的发展面貌。2017年L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万元,是丽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6倍,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余元,提前完成了浙江省消除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 “消薄”任务。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国家第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浙江省首批“十佳特色村寨示范培育”名录。

案例二:丽水市S村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发展之路。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若想实现创业的梦想,必须要学习相关创业领域内的基本知识,很多创业企业由于创业者本身缺乏专业知识、相关社会经验和阅历导致企业被淘汰。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平台和优秀的创业团队交换经验。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和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创客进行交流,了解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运营方式。同时创业者要勇敢地去做尝试,大胆地去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企业实习,增加经验和阅历,不断吸取教训并总结、改进使创业项目成熟。

S村是一个位于国家4A级景区内的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共有302户、685人,其中畲族人口占比70%,是浙江省畲族最集聚的民族村之一。S村距离市区约20公里,交通便捷,全村共有耕地563亩、林地3482亩,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3万元。S村特色村寨建设始于2009年,深度结合 “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民宿村”、“五水共治”等政府工程,投入1100多万元对连片的古民居进行改造、村寨房屋外立面改造及管网、步道、畲族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S村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畲族文化发展、乡村农旅民宿方面推进特色村寨建设。一是挖掘和传承畲族文化。S村是一个文化大村,拥有畲族山歌对唱、婚嫁表演等多支文化队伍,有畲歌传人10人、畲家彩带传人5人。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改建村文化礼堂,并在礼堂内开辟展览墙介绍S村的畲族历史,陈列畲族家规家训、展览畲族史诗《高皇歌》。自主创建了“乡村春晚”、“山哈大席”、“三公主迎宾”、“畲家大鼓” 等畲族文化品牌,每年举行畲家“三月三”、“七月七”等文化活动。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民俗。S村利用4A级景区的客源优势,开办畲家乐和畲家民俗,建成畲族风情旅游村,开展打麻糍、编彩带、做乌米饭、篝火晚会等民俗体验活动。2018年共有畲家乐民俗20家,床位300多张,餐位2600多个。先后获得“丽水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

三、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特征分析

(一)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模式

L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由8个自然村组成,距离镇政府约6公里。全村人口868人,畲族人口占比40%。地形地貌上全部为山区,自然村分散在峡谷地带,全村有耕地735亩、山林面积9567亩。目前有一条通往村外的公路,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7公里。L村的特色村寨建设始于2009年,在此之前L村是远近出名的贫困村,村里全是泥瓦房,交通不便,下雨天道路泥泞,农民人均收入仅有4585元。

1.修复改造畲族村寨建筑,展示了少数民族村落的外在形象

“畲”字意为刀耕火种,历史上畲民不畏艰难险阻,从广东四散迁徙到闽、浙、皖等省份,大多生活在大山深处。畲族建筑风格,古时畲民以竹子为架搭成“悬草寮”,四面通风,屋顶为茅草所盖。近代以后,畲族地区出现土木结构的“土墙厝”,四周墙体为泥土所筑,屋架为木制,呈“金”字形,屋顶为瓦面。改革开放后,新建畲族民居主要是砖木结构,呈现“青瓦、白墙、蓝腰带”的畲族风情现代民居。由于过去畲民房子简陋,除盖得低矮外,畲民在村寨四周栽种树木,屋前挡风、屋后蓄水,传有“造成风水画成龙”的畲族谚语。当前浙西南畲族村有较多保留完好、空置的古建筑,泥巴、石头垒的墙,茅草、小瓦盖的屋顶,村前屋后的古树,这些成为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资源。浙西南畲族村大多将古村落修复、外立面改造及配套水电路网卫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作为展示畲族外在形象的落脚点。如景宁县开展“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建设工程,重点整治建设52个“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明显、乡土文化浓郁”的魅力畲寨。其中,4个村入选“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尽管浙江在2015年已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但浙西南仍是省内急需加快发展区域。按照浙江省低收入农户认定标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判定标准,浙西南民族地区尚存大量低收入农户家庭和需要重点帮扶的畲族民族村。因此,改善民生就成为基层政府推进特色村寨建设的主导方向。以景宁县M村为例,该村入选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全村190户、总人口626人,其中畲族人口260人,有低收入农户65户、低收入人口206人,占比分别为34.2%、32.9%。产业以茶叶、竹笋种植为主,农民人均年收入6250元。通过特色村寨建设,重点解决了康庄公路、安全饮用水、垃圾处理、网络信号覆盖、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等民生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畲族人口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格局,村寨规模较小、畲族人口占比低。各地基于共同民族文化发展起来的特色村寨,在发展模式上具有普遍性、类同性,缺少引领性、标志性、知名度高的畲族特色村寨。

我国研究热点因国家形势和政策的变化而切换。先是因技术引进的需要侧重科技翻译,后商务翻译、新闻翻译、旅游翻译、法律翻译踵而行之。又如公示语研究,随着新世纪初申奥并举办2008奥运会以及2010世博会的召开而兴起,成了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ESP翻译研究途径的多样,选题的切换、领域的扩大在于回应现实的需要。研究的学科背景包括语言学、认知科学、文化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等。

2.传统产业转型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村寨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且要异论相搅”,“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乃是宋代统治者巩固其集权统治的“家法”,后世即便具有改革要求的君主也都不能不遵守此一“家法”,其负面影响不可避免:

“产业兴旺”是民族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民族地区只建立适应本地资源禀赋、契合国家产业布局和政策导向的产业形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为特色村寨建设提供发展动力。浙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中一产、三产占比分别高于全省5至10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低于全省10个百分点左右。长期以来,种植业、养殖业一直是畲族村的主导产业。但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粗放的种植业、污染较大的养殖业已不能适应浙西南地区产业的发展导向。各地结合浙西南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降雨充沛等气候条件,推动传统种植业向精品生态农业转型。如景宁县推行的“景宁600计划”,将全县海拔600米以上村寨生产的农产品统一种植计划、包装、销售,并推动这些传统村寨向“600农场”、“600花园”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水源地保护区红线约束,生猪养殖等产业因污染严重被迫关停,转向现代产业成为畲族村的发展路径。如泰顺县P村曾是有名的养猪基地,养猪成为畲民手里的“金饭碗”。随着温州珊溪水库的修建蓄水,P村最终放弃养殖业,转向发展生态农业。

民族村寨是农业社会少数民族居民生产生活聚居的场所,是村落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载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文明不断地改造着农耕文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青壮年人口外流,留给乡村社会的是一幅空心化、日渐衰败的局面。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从财政资源投入、政策扶持角度振兴乡村社会发展。通常从物质层面改善乡村社会对外交通要道、改造村内水电路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环境。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指引和资金扶持,遵循了上述发展路径。如畲族民居保护和改造为着力点,修建寨门、凤凰文化广场,改造村寨民居外立面、民俗陈列馆、古廊桥等,提升特色村寨的外在形象,在物化形态上营造少数民族风情。但对畲语、畲歌畲舞、民族体育项目、民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畲族活态文化传承人的挖掘培养等力度较弱。

民族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悠久历史变迁中积淀的宝贵财富,包括实物形态的物质文化和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这是少数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更是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灵魂。浙西南畲族在漫长的民族迁徙过程中,从图腾、宗祠、民居建筑风格到语言、服饰、婚俗、文艺、医药等方面形成了本民族文化特征。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畲族年轻人口外出经商、打工、求学,加上现代文化流入对畲族村落的影响,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考验。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中,注重将畲族文化元素植入特色村寨的民居、文化礼堂、广场、展览馆等物化形态中。同时,依托节庆活动传承畲族的歌舞、婚俗、祭祀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畲族服饰、彩带,畲医、畲药等民族产业。如泰顺县Z村,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节,通过畲歌表演、跳竹杠舞、婚嫁习俗表演、彩带编织等活动,展示畲族的非遗文化[12]。通过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了特色村寨文化的内在品质。

平台水力旋流器出口取水样,敞口观察水样变化,如图1所示。新取水样相对清澈透明(表面存在少许浮油),但很快水样开始变黑,经过长时间静置后水样黑色消失,底部伴随有大量黄白色沉淀生成。将水样过滤烘干后,化验分析黄色残留物为单质S(见图2)。

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浙江省历来重视民族乡村的发展,从规划、政策、资金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其中特色村寨建设一直是重要的政策目标。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60个左右的民族村建设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对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民族村奖励100万元,28个省级单位、18个经济发达县(市、区)加大对结对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14],凸显了多层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发现浙西南特色村寨建设成效显著的畲族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该村以村干部、乡贤为代表的乡村精英,在村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利用在村寨内树立的威望,有效地动员整合了村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推动了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当前浙西南地区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较普遍,留下的老年群体人口较多,村寨建设过程中公共的参与意愿和能力较弱。

4月21日下午,水利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水电恢复组实地核查玉树地震损毁比较严重的禅古、西杭、当代等3座水电站。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降糖方案,包括饮食干预、禁烟禁酒、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68,规格20 mg)治疗,口服20 mg/次,1次/d,疗程8周。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治疗,口服20 mg/次,1次/d,疗程8周。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造就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城乡居民的共同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生态资源的功能价值愈加凸显,浙江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的建设源于“千万工程”,从治理农村“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对“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进行综合治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丽水、温州部分县市为代表的浙西南地区,群山连绵、绿树葱葱,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是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如景宁县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辖区内有千米以上山峰779座,森林覆盖率达到81.0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4%[13]。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带来金山银山,如何将“两山”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寻找转化“两山”的“金钥匙”。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抓住了本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特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乡村美丽经济,形成了东部地区特色村寨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特征与不足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在促进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文明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浙西南地区既是经济欠发达区域,又是生态资源环境的优势高地。畲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中,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间的关系,将特色村寨打造为带动民族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特征明显,也显现了诸多不足。

1.特色村寨建设突显政府主导和乡村精英引领的作用,公众参与略显不足

这里说的资源主要是指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要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育人功能,物资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有用、有序。有用就是从教学、学生的角度出发,用了效果会好一些、不用效果就会受影响,所以就要大胆用、多用,但不要搞成为了用而用的形式主义;有序就是要做好使用调度,让每位教师、每个班级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使用教学设备,避免出现没人使用时长期闲置、有人使用时分不过来的现象。

2.特色村寨建设以民生改善为导向,特色村寨普遍特而不精

用消化镜检法和PCR法同时检测2015-2016年上海市常规监测工作采集的4区121件淡水鱼样本。两法阳性检出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样本均为采自青浦区农贸市场的麦穗鱼与鳑鲏鱼。因消化镜检法将样本沉渣全部镜检完毕后无留样可查,后2件PCR检出阳性样本无法追溯再镜检复查,但经PCR重复性试验3次检测均显示出阳性条带,可见PCR阳性检出率高于消化镜检法。

小婢也不惊慌,踱到案前大大方方坐下,这才问道:“将军是如何看破小女子的?”神态之间,有一分娇憨的天真。

3.特色村寨的物质基础改善明显,畲族活态文化保护传承力度较弱

3.保护与传承畲族文化,重塑畲族特色村寨的内在品质

四、民族乡村振兴中特色村寨建设的发展路径优化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集自然生态、悠久历史和浓郁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村落社会单元,既是需要保护与传承的历史遗存,又是推进民族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浙西南特色村寨建设起步早、效果明显。乡村振兴进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特色村寨建设的发展理念、机制与重点,为浙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1.树立整体性治理思维,推进特色村寨系统化开发建设

少数民族村寨在历史积淀中,大多形成了本村寨独立的自然生态、房屋坐落、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网络,成为相对封闭的生活共同体且多为自然村组织形式。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的末端下延至乡镇层级,乡镇以下的村民自治单位是行政村。通常一个行政村是由若干自然村组建而成,国家过去向乡村汲取资源、当前向乡村社会输入资源的基本单元都是行政村,而不是自然村。国家、浙江省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是行政村,这一制度安排便于向上级争取资源,带动自然村整体发展。但是不同自然村的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受行政村合并影响,行政村下辖自然村数量在增长,给村庄公共事务治理增加较大难度。整体性治理将解决问题视作组织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着眼于组织内部、组织间的整体性运作,协调、整合、信任是其运行的主要机制[15]。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都包含若干自然村寨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应树立整体性治理思维,系统化做好特色村寨的布局规划,协调处理好自然村寨开发的重点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势凸显、错落有致、特色鲜明、规模适中的特色村寨发展格局。

2.以利益共享机制为突破口,构建特色村寨命运共同体

将少数民族古村落建成特色村寨需要具备一定的要素条件:一是有一定数量的民居、古树、古桥、古道等反映民族历史的基本设施;二是有体现本民族特征的服饰、歌曲舞蹈、婚俗礼仪、民宿习惯等民族文化;三是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在村寨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如果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古村落缺少了上述要素条件之一,那么呈现给外界的便是一幅走向衰败的村落变迁图。少数民族居民是村寨的主人,失去主人的村寨便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心村。如何让少数民族居民留下来,外出流动的青壮年人口再流回村里,是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同时,特色村寨具有村落集体产权属性,其开发建设取得的收益应为全体村民所共享,不能成为小部分乡村精英发家致富的平台。浙西南畲族特色村寨建设成败两方面案例表明,建立全体村民利益共享机制是引导村民参与公共事务、表达利益诉求的核心手段[16]。特色村寨开发建设过程中,只有将“村级组织——村寨开发投资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提高普通村民、低收入村民对村寨开发建设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利益分享度,才能有效地抵制工商资本对村落的盲目开发和民族文化的过度消费,最终依托利益共享机制,塑造特色村寨多元主体命运共同体。

3.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地位,提升特色村寨品牌影响力

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史中积淀下来的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民族文化也经历着传承、吸纳与更新,以此保持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乃至冲突,其结果通常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失。对少数民族村寨文化而言,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消失的速度会更快。那些依靠少数民族艺人、工匠等口手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年轻人口外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工作生活中对民族文化的依赖性降低,找到合适的非遗传承人都异常困难。如浙西南畲族的语言,只有口耳相传却无文字,许多年轻人都不会讲畲语。当前畲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已经对物质形态的畲族文化加以保护与修复,但对于畲语、畲歌畲舞、畲药、畲族服饰、彩带、风俗习惯、传统体育等民族文化,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创新保护与传承途径方法。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知名度,实现文化增值[17]。同时,要把握时代脉络,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其他优秀的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始终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放在核心位置,保持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才能切实提高特色村寨的品牌影响力和知晓度。

注释:

①浙江省于2015年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根据浙江省《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2018-2022年)》,到2022年低收入农户最低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9000元以上,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8000元。据此,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是我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有关低收入农户和人口的数据,来源于浙江扶贫信息网“扶贫重点村帮扶需求查询系统”实时数 据 库 , 网 址 :http://www.zjfp.gov.cn/html/main/gb2312/index.html.遵照学术惯例,本文对浙西南畲族民族村名称作技术处理,下同。

对比式(1)与式(7)可知,修正后的比例谐振控制器相比于理想的比例谐振控制器多增加了一个参数ωc用于调整控制器基波频率附近的增益和带宽,由式(7)可以看出系统性能由Kp、KR以及ωc共同决定。选修正后的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为:ωc=5,Kp=1,KR=100,该参数下的控制器Bode图如图3~图5所示。图中可以看出,在基波频率处系统增益为40 dB,完全可以实现对输入电流指令的无静差跟踪。同时具有很好的稳态裕度和暂态性能[10]。

②案例资料主要来源于笔者2019年1月的调查整理和网络报道,下同。

参考文献:

[1]黄亮.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5).

[2]刘俊.民族旅游村寨治理的法治维度——以贵州雷山县“西江模式”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1).

[3]李天翼.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利益主体诉求及其效度分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4]刘天.四川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转变研究[J].民族学刊,2016,(6).

[5][16]郭献进.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机制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利益主体的协同[J].贵州民族研究,2015,(8).

[6]董鸿安.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少数民族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2).

[7]李杰.生态资本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作用机理与政策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8,(7).

[8]陈建樾.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景宁畲族自治县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

[9]曾杨希.到位资金520亿元 浙江交出2018年山海协作成绩单[EB/OL].浙江在线,http://js.zjol.com.cn/ycxw_zxtf/201907/t20190725_10664390.shtml,2019-7-25/2019-8-1.

[10]顾益康.“千万工程”引领美丽乡村建设[N].浙江日报,2017-9-11(5).

[11][17]李忠斌,李军,文晓国.固本扩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J].民族研究,2016,(1).

[12]徐晓荷.左溪“文化礼堂+”模式催生乡村新经济[EB/OL]. 泰 顺 新 闻 网 ,[2019-07-05]http://www.tsxw66.com/system/013557304.shtml.

[13]龙慧蕊.乡村振兴:最美畲乡一直在路上[J].小康,2018,(7).

[1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意见[Z].浙政办发[2018]13号,2018-2-2.

[15]司晓悦.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The Practice Pattern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ptimization in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Take She Ethnic Village in Southwest of Zhejiang as the Case

SHAO QingZHOU Hong-yong

Abstract: Minority areas need to explore an appropriate developing pattern with the help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national culture.Constructing characteristic village is the main way for promoting ethnic villages.Building villages with She characters in southwest of Zhejiang is originated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s two projects of“Mountain and Sea Coordination”and“Thousands of Villages Example,Renovating Ten Thousands of Villages”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undeveloped villages and areas.Analyzed two villages there,characteristic village constructing made effective exploration on “repairing and remoulding She’s buildings,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 industry,traditional culture conservation and inheriting and probing a sustainable developing method that is depended on ecological resources.During the process,abundant features of east developed areas appeared,including persistence the guidance of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establishing policy resources inputting system of leading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aiding by lower governments,building characteristic village construction with multiple subjects participation.Much improving space still exists on quality development,protecting lively culture and guid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e into village governing,to propose optimizing path for developing idea,system and important aspects connected with the aiming task.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Village;She Nationality in Southwest of Zhejiang;National Culture;Ecological Resource;Village Developing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9)03-0080-07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环境正义视角下的邻避冲突治理研究》(批准号:13YJC630127)、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风险感知视阈下邻避冲突的生成机理及其阻断策略研究》(批准号:17NDJC140YB)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 :2019-03-22

作者简介:邵 青(1981-),男,安徽舒城人,绍兴文理学院讲师 博士,主要从事基层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周鸿勇(1969-),男,浙江诸暨人,绍兴文理学院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企业治理研究。

[责任编辑 骆桂花]

[责任校对 徐长菊]

标签:;  ;  ;  ;  ;  ;  ;  ;  ;  ;  

邵青:民族乡村振兴中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优化——以浙西南畲族民族村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