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金针菇的诱变育种

富硒金针菇的诱变育种

一、富硒金针菇菌种的诱变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姣[1](2021)在《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木耳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益及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黑木耳的产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黑木耳品种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选育高产优质黑木耳优良品种迫在眉睫。本文从黑木耳的品种比较、杂交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1个黑木耳品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袋料栽培明晰了其基本农艺性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综合选择指数法确定菌株Au-4、Au-19、Au-14、Au-16和Au-10为优良菌株,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也可供当地春栽品种选择。2.分别以21个黑木耳品种的ITS序列和农艺性状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以ITS序列可将21个菌株聚为2类,以农艺性状聚类分为3类,两种聚类方式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我国目前栽培的黑木耳品种的同源性较高。3.以秦岭黑木耳M-12、M-13和M-14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ITS序列分析、农艺性状及基本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1)菌株M-12和M-13与NCBI库中黑木耳菌株序列差异较大,遗传关系较远。菌株M-14与木耳属、短毛木耳种的菌株LE 296422亲缘关系较近(99.41%);2)菌株M-12的生产性能好,粗蛋白含量高(17.8%)、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为高产优质菌株。4.通过杂交获得34个杂交菌株,经ITS序列分析及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34个杂交子可分为3类;不同杂交菌株的农艺性状差异显着。其中,菌株A27-M2(34),A3-M(10),m-a3(32)和m-a24(20)为优良杂交菌株,有待进一步选育。5.从21个黑木耳品种(株)中选出了对硒盐耐受性最强的菌株(Au-19),并以此菌株为研究对象,选出了硒盐保护剂及其最适使用比例。经富硒栽培,子实体总硒含量可达288 mg/kg。

刘昆昂,刘萌,张根伟,李书生,马宏,尹淑丽[2](2019)在《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金针菇是双因子控制的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与其他异宗配合的食用菌一样,主要采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进行育种,其中选择育种是其他一切育种方法的基础。杂交育种手段繁琐费事,但目的性和方向性都比较明确,仍然是目前培育金针菇新的优良菌株的真正有效方法。诱变育种多采用金针菇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但诱变育种只扩大了变异范围,并不能定向诱变,后期筛选工作将会十分繁琐,诱变率也偏低。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具有重组频率高、受结合型限制较小、遗传物质传递更为完整、重组体种类多、有助于外源基因转化等特点。随着各种测序技术和分析手段的不断发展,金针菇的基因工程育种将成为未来菌株改良的新途径。

宋冰,付永平,李丹,叶建强,徐安然,王菲,苏文英,代月婷,郭昱秀,李晓,李玉[3](2017)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诱变育种是一项借助诱变剂人为的诱导突变,创造出杂交育种中无法创制的新性状的育种技术。自然界中的突变只有0.1%,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到3%左右,比自然突变高100倍以上。诱变技术已经在食药用菌育种中广为利用,本文针对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在食药用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为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这为利用诱变技术进行食药用菌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常堃[4](2014)在《双单杂交技术在金针菇工厂化优良栽培菌株选育的应用》文中认为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Fr.) sing.]的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金针菇是我国工厂化生产发展最快的食用菌种类,也是工厂化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种类。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本试验以金针菇11个黄色栽培菌株和5个白色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品比试验,对所有菌株进行工厂化栽培,根据供试菌株的综合表型进行比较,筛选出白色金针菇菌株RY,黄色金针菇菌株高邮738和川金3号作为亲本,对三个亲本进行双单杂交。从亲本成熟的子实体中分别收集孢子,单孢分离培养获得单核菌丝,经双单杂交配对,共获得169个能在PDA培养基上定植生长的杂交菌株。在杂交菌株栽培试验中,淘汰掉71个出现菌丝生长衰退、易被污染、不能正常出芽等问题的菌株,最终能够采收的杂交菌株有98个,其中55个杂交菌株的平均产量低于300g,31个杂交菌株子实体畸形,仅12个杂交菌株表型良好。通过对12个杂交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黄色金针菇杂交菌株R7-8、R川-7和白色金针菇杂交菌株R川-2。杂交菌株R7-8生物转化率达到120.5%,产量优于双亲,生育期短,子实体基部黄色,上部淡黄色,菌柄粗细均匀、基部绒毛少不黏连,菌盖黄色略内卷,适合工厂化栽培;杂交菌株R川-7生物转化率达到125.1%,产量优于双亲,生育期短,子实体基部金黄色,上部白色,菌柄粗壮、基部无绒毛不黏连,菌盖金黄色略内卷,充分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杂交菌株R川-2生物转化率为117.5%,产量略低于亲本RY,生育期短,子实体通体雪白,菌柄粗壮、基部无绒毛不黏连,菌盖略大于RY,适合工厂化栽培。通过对杂交菌株及其亲本进行拮抗试验,以及运用ISSR标记对杂交菌株进行分子鉴定,最终确定了杂交菌株为新的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菌株。

杨万波,兰士波,温爱亭,李红艳,马盈[5](2013)在《金针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金针菇是颇受世人青睐的食用菌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金针菇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以及引种驯化、遗传育种和杂交育种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袁涛[6](2012)在《金针菇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金针菇1123的单孢为出发菌株运用单孢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92个菌株的金针菇自交群体,以金针菇1123的单孢与金针菇8801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得到的单核菌丝W23配对构建了一个包含14个菌株的金针菇回交群体,并以此为试验材料对金针菇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经出菇试验,自交群体后代中69个菌株出菇、回交群体后代中12个菌株出菇,分别测定记录其菌丝生长速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产量、生产周期、菌丝赖氨酸含量、子实体赖氨酸含量并进行分析。自交后代菌丝生长速度变快、子实体赖氨酸含量上升、菌盖直径减小,生产周期与亲本相当,而其他性状表现弱于亲本。回交后代在菌丝生长速度变快、菌盖直径减小、子实体赖氨酸含量提高,而其他性状表现弱于亲本。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金针菇多数性状间不相关,仅生产周期与子实体赖氨酸含量、菌柄长度与菌柄直径间存在低度正相关,菌柄长度与生产周期、产量与生产周期、产量与子实体赖氨酸含量间存在低度负相关性。经变异系数分析发现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变异系数较大,而生产周期变异系数较小;自交后代与回交后代总体变异系数相近;白色后代变异系数相对黄色后代较大。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筛选得到53/81、W105两株具有赖氨酸含量高且其他性状与主栽品种8801相似的白色优良菌株;而黄色菌株51/54和9/49经济性状与主栽品种FL19相似,但出菇期提前20多天。另得到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株3个,菌柄较长菌株2个,菌柄较粗菌株2个,菌盖较小菌株2个,高产菌株2个,高赖氨酸菌株5个。本研究收集了12家金针菇厂生产的金针菇,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与茚三酮—分光光度计法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值达到0.979,即两者高度正相关。因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费用高昂,茚三酮—分光光度计法在高赖氨酸菌株选育等需要大范围筛选的工作中适宜采用。

黄良水,金群力[7](2011)在《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提出我国金针菇生产经历了从黄色品系到白色品系、从玻璃瓶栽到塑料袋栽、从家庭手工操作到工厂化和集约化生产的3次重大技术变革,实现了金针菇生产的跨越式发展。针对金针菇生产、育种、加工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祁丽萍[8](2011)在《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文中指出金针菇是我国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在金针菇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了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子代遗传分析,其目的在于建立金针菇双单杂交技术体系,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金针菇亲本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分析,完全亲和与半亲和双单杂交种的F1和F2农艺性状,以及F1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等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与菌丝生长分析对金针菇F32(金丝)、F21(三明1号)和F2121等3个菌株进行了单核原生质体分离,经交配型检测均为两种交配型,检测F32(金丝)和F21(三明1号)两种交配型比例符合1:1,F2121不符合1:1,出现了偏差;F32(金丝)和F2121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显着,F21(三明1号)的两种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则差异不显着;经配对的双核体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上与出发菌株差异不显着;3个金针菇的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检测分别为:F32(金丝)交配型为A1B1、A2B2;F21(三明1号)交配型为A3B3、A1B4;F2121交配型为A1B1、A2B2。2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与出发菌株、配对的双核菌株的ISSR分析3个金针菇菌株两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配对的双核体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高的为0.97、低的只有0.75;两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其中F32(金丝)菌株的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一致,而F2121和F21(三明1号)菌株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菌株与出发菌株之间遗传差异不一致。3双单杂交与杂交种拮抗鉴定以亲本F32和F21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体构建2个双核体F2315(A1B1+A3B3)和F2715(A2B2+A3B3)作为供体,以亲本的单核体F2121P1(A2B2)为受体,分别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F2315×F2121P1)和半亲和双单杂交(F2715×F2121P1),分别配对16个组合;完全亲和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与其所对应的双核亲本之间均形成拮抗线;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种之间以及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之间均无拮抗,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种与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之间也无拮抗。4双单杂交种F1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分析完全亲和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F1单核原生质体均为2种交配型,经检测均符合1:1,经与亲本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为标准菌株检测结果为完全亲和的双单杂交种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的交配型均为A2B2和A3B3,一个与供体双核体中1个交配型相同,另一个与受体单核交配型相同。5双单杂交种及其两种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与亲本的ISSR分析完全亲和的双单杂交种与受体单核体菌株、供体双核体菌株以及其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近;双单杂交种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遗传关系表现出与受体单核原生质体菌株较近,而与供体双核体组成的单核原生质体菌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半亲和双单杂交种与受体单核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而与供体的双核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远;双单杂交种的两种不同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遗传差异较大,其中一个与供体双核体和受体单核体菌株之间遗传关系较近,另一种交配型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则与受体单核原生质体菌株和供体双核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远。6双单杂交种F1与F2代农艺性状分析完全亲和和半亲和双单交种F1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均大于供体双核体和受体单核体,在产量上差异较大,但在子实体形体特征上差异不明显,均为黄色。完全亲和与半亲和双单杂交种F2代在产量上存在差异,完全亲和双单杂交F2代中,较亲本高的占27.78%,最高增产率达到25.22%;半亲和双单杂交F2代中,较亲本高的占25.53%,最高增产率达到17.58%;完全亲和双单杂交种和半亲和双单杂交种F2代均出现黄色和白色两种类型,黄色与白色比例经检测均符合3:1比例。

陈志杰,袁书林[9](2009)在《食(药)用真菌富硒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食(药)用真菌具有较强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对近几年食(药)用真菌的富硒研究和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食(药)用真菌富硒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赵书光[10](2009)在《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文中研究说明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新品种,本研究采用“三交”杂交育种模式,以亲缘关系较远、农艺性状具有互补性的黄色菌株三明一号、白色菌株金21、金3三个菌株为亲本,从所选亲本的单孢菌株中,选择菌丝生长旺盛致密、交配型因子可以配对形成锁状联合的单孢菌株,进行配对杂交选育金针菇新品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亲本菌株以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保存的已知农艺性状,分子标记等背景的金针菇不同菌株,为筛选亲本菌株的基础,通过对23个不同金针菇菌株DNA指纹系统聚类分析,建立ISSR分析遗传聚类图,并结合这些菌株的农艺性状数据,最后筛选出亲缘关系较远、农艺性状具有互补性的3个亲本供试菌株,即黄色菌株三明一号、白色菌株金21、金3。2、亲本菌株相关特性研究通过PDA平板拮抗实验,结果表明:所选亲本菌株之间拮抗关系的强弱与聚类分析亲缘关系的远近具有一致性。利用刚果红染色法测定亲本菌株纤维素酶活(CMC)的实验结果表明:各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与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呈正相关;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染色法(BTB法)测定亲本菌株脱氢酶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脱氢酶活性的大小与菌株产量高低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脱氢酶活性大的菌株BTB溶液较黄、其产量也高,相反则为蓝色、产量偏低。3、单孢菌株不亲和性因子确定通过出菇实验,筛选形态较好的子实体弹射孢子,运用单孢分离技术获得不同亲本的单孢菌株。以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保藏的标准单孢菌株为基准菌株,对分离所得的单孢菌株进行不亲和性因子确定,详细鉴定了3个亲本单孢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4、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将筛选所得的菌丝生长旺盛致密、不亲和性因子可以自由交配的单孢菌株进行配对杂交获得杂交菌株。第一轮杂交获得400个F1菌株,出菇试验后获得了280个性状较好的F1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相比,从中筛选出早熟、出菇整齐一致的F1菌株F1-27和F1-160作为第二轮杂交的亲本之一。第二轮杂交中获得了80个F2菌株,通过出菇试验获得了A30、A47两个农艺性状优良的超亲菌株,并进行了拮抗实验和分子标记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二者是亲本遗传物质发生重新组合形成的杂交种。同时,在F2菌株中还得到了一个抗病白色菌株A45。5、相同交配型单孢菌株配对所得杂交菌株的差异性实验中利用相同交配型因子的不同单孢菌株配对所得的杂交菌株,在栽培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满袋天数、现蕾天数、采收天数和单袋平均产量都存在显着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扩大杂交育种中的单孢菌株数量能够提高获得优良菌株或具有特殊农艺性状菌株的可能性。

二、富硒金针菇菌种的诱变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硒金针菇菌种的诱变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1.1 营养及药用价值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栽培历史
    1.2 育种技术
        1.2.1 自然选择育种
        1.2.2 人工选择育种
        1.2.3 杂交育种
        1.2.4 诱变育种
        1.2.5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2.6 基因工程育种
    1.3 硒的研究进展
    1.4 硒的生物活性及缺乏症状
    1.5 富硒食用菌的研究
        1.5.1 富硒食用菌的优势
        1.5.2 富硒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1.5.3 富硒黑木耳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黑木耳菌株的生产性能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菌株菌落特征及菌丝生长速率
        2.2.2 不同菌株耳片性状综合评判
        2.2.3 不同菌株发菌期比较
        2.2.4 不同菌株百片质量比较
        2.2.5 不同菌株吸水膨胀系数分析
        2.2.6 不同菌株耳片形态比较
        2.2.7 不同菌株产量比较
        2.2.8 不同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选择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基于ITS序列和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基于ITS序列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3.2.2 基于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CR扩增结果与序列分析
        3.3.2 菌株ITS序列特征分析
        3.3.3 不同黑木耳菌株ITS序列同源率比较
        3.3.4 基于ITS序列和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株聚类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3 株秦岭黑木耳的鉴定、性状比较及营养成分分析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ITS序列分析
        4.2.2 3 株黑木耳农艺性状比较
        4.2.3 子实体成分比较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3 株黑木耳农艺性状比较
        4.3.3 营养成分分析
    4.4 结论
    4.5 讨论
第五章 黑木耳杂交及优良菌株筛选
    5.1 材料
        5.1.1 菌种
        5.1.2 培养基
    5.2 方法
        5.2.1 孢子收集
        5.2.2 单核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5.2.3 杂交方法及杂交菌株鉴定
        5.2.4 杂交优良菌株筛选
        5.2.5 基于ITS序列分析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关系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孢分离
        5.3.2 不同单核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5.3.3 杂交及杂交株鉴定
        5.3.4 杂交菌株的筛选
        5.3.5 基于ITS序列分析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的遗传关系
    5.4 结论
    5.5 讨论
第六章 黑木耳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6.1 材料
        6.1.1 菌种
        6.1.2 供试培养基及实验试剂
    6.2 方法
        6.2.1 不同黑木耳菌株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性研究
        6.2.2 不同保护剂对黑木耳菌株耐硒盐的保护效应
        6.2.3 硒盐浓度对菌株Au-19 菌丝生长的影响
        6.2.4 黑木耳富硒栽培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菌株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性比较
        6.4.2 黑木耳富硒栽培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针菇生活史
2 育种方法
    2.1 选择育种
    2.2 杂交育种
    2.3 诱变育种
    2.4 原生质体融合
    2.5 基因工程育种
3 展望

(3)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诱变育种技术的分类
    1.1 物理诱变育种
    1.2 化学诱变育种
2 诱变育种的作用机理
3 诱变育种技术在食药用菌育种中的应用概况
    3.1 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的影响因素
        3.1.1 出发菌株的选择:
        3.1.2 菌株诱变材料的选择:
        3.1.3 诱变剂的使用剂量:
        3.1.4 突变体菌株的鉴定:
    3.2 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的应用概况
        3.2.1 紫外线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3.2.260Co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3.2.3激光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3.2.4 离子束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3.2.5 太空育种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3.2.6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药用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3.2.7 化学诱变和复合诱变在食药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4 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展望

(4)双单杂交技术在金针菇工厂化优良栽培菌株选育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金针菇的研究概况
        1.1.1 金针菇生产情况
        1.1.2 营养价值
        1.1.3 药用价值
    1.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概况
        1.2.1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概况
        1.2.2 国外食用菌工厂化概况
    1.3 金针菇工厂化概况
    1.4 金针菇育种研究
        1.4.1 金针菇遗传特性
        1.4.2 菌种情况
        1.4.3 遗传育种
        1.4.4 驯化育种
        1.4.5 诱变育种
        1.4.6 杂交育种
        1.4.7 生物工程育种
    1.5 金针菇菌株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鉴定
        1.5.2 拮抗分析
        1.5.3 蛋白质电泳技术
        1.5.4 分子生物学技术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亲本的筛选
        2.2.2 单孢分离方法
        2.2.3 金针菇双X单杂交配对组合
        2.2.4 农艺性状考察
        2.2.5 杂交菌株鉴定
        2.2.6 出菇试验及其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菌株筛选结果
    3.2 亲本单核菌丝体分离
    3.3 双单杂交后代
    3.4 杂交子与亲本的比较
        3.4.1 杂交菌株菌丝体生长速度测定
        3.4.2 杂交菌株出菇情况与主要农艺性状与亲本比较
    3.5 杂交子鉴定
        3.5.1 拮抗试验
        3.5.2 ISSR杂交子鉴定试验
4 讨论
    4.1 金针菇品种
    4.2 工厂化生产能耗问题
    4.3 菌种保藏的研究
    4.4 双单杂交配对方式与杂交子代性状的优劣关系
    4.5 菌种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杂交子命名方式
附录二 杂交子衰退的表型
附录三 杂交子照片

(5)金针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的研究
2 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
3 引种与分离驯化方面的研究
4 生产性栽培现状
5 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6)金针菇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文献综述
    1.1 金针菇概述
        1.1.1 金针菇栽培
        1.1.2 金针菇的食用价值
        1.1.2.1 金针菇的营养价值
        1.1.2.2 金针菇的保健价值
        1.1.3 金针菇子实体颜色遗传规律研究
    1.2 金针菇育种研究概述
        1.2.1 驯化育种
        1.2.2 诱变育种
        1.2.3 杂交育种
        1.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2.5 自交
    1.3 金针菇不亲和性研究
    1.4 赖氨酸研究进展
        1.4.1 赖氨酸概述
        1.4.2 赖氨酸的生理作用
        1.4.3 高赖氨酸品种选育
二 材料与方法
    2.1 金针菇自交、回交群体的构建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仪器
        2.1.4 金针菇自交、回交群体的构建方法
    2.2 金针菇自交、回交群体出菇试验
        2.2.1 供试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出菇方案
        2.2.4 数据采集
        2.2.5 数据处理方法
    2.3 金针菇菌丝及子实体赖氨酸含量测定
        2.3.1 供试菌株
        2.3.2 培养基
        2.3.3 试剂与仪器
        2.3.4 检测方法
        2.3.5 数据处理方法
    2.4 优势菌株筛选
        2.4.1 材料
        2.4.2 方法
        2.4.3 数据处理
    2.5 优势菌株验证
        2.5.1 材料
        2.5.2 培养基
        2.5.3 试剂与仪器
        2.5.4 方法
三 结果与分析
    3.1 金针菇自交、回交群体构建
        3.1.1 自交群体构建结果
        3.1.2 回交群体构建结果
    3.2 出菇结果分析
        3.2.1 菌丝生长速度分析
        3.2.2 菌柄长度分析
        3.2.3 菌柄直径分析
        3.2.4 菌盖直径分析
        3.2.5 产量分析
        3.2.6 生产周期分析
        3.2.7 赖氨酸含量分析
        3.2.8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3.2.9 各性状变异系数分析
    3.3 优势菌株选育
        3.3.1 参考品种
        3.3.2 无量纲化处理
        3.3.3 灰色关联系数
        3.3.4 加权关联系数
        3.3.5 优势种的确立及与亲本的比较
    3.4 优良菌株的杂种鉴定
        3.4.1 分子标记验证结果
        3.4.2 拮抗试验结果
四 讨论
    4.1 关于金针菇单孢配对
    4.2 金针菇自交、回交后代生物学性状
    4.3 关于金针菇赖氨酸含量的分析
        4.3.1 市售金针菇的赖氨酸含量
        4.3.2 茚三酮—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的准确性
        4.3.3 金针菇子实体赖氨酸含量的预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致谢

(7)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过程
    1.1 栽培品种从黄色品系发展到白色品系
    1.2 生产工艺从玻璃瓶栽发展到塑料袋栽
    1.3 生产模式从家庭手工操作到工厂化
2 现状与展望
    2.1 基地化发展
    2.2 工厂化生产
    2.3 遗传育种
    2.4 产品开发
        2.4.1 即食食品、食品添加剂
        2.4.2 保健食品、医药用品
        2.4.3 富锌、富碘、富硒金针菇

(8)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1.1 金针菇开发利用情况
        1.2 经济价值
        1.2.1 营养价值
        1.2.2 药用价值
    2 金针菇系统发育地位
    3 金针菇遗传特性
    4 金针菇菌株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4.1 生化标记:同工酶
        4.2 分子标记
        4.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4.2.2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e DNA, RAPD)
        4.2.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4.2.4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ep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
        4.2.5 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4.2.6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4.2.7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
        4.2.8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
        4.3 金针菇交配型分析
        4.4 金针菇担孢子及其核相和极性分析
        4.5 金针菇粉孢子及其核相和极性分析
    5、金针菇育种研究
        5.1 金针菇杂交育种研究
        5.1.1 单单杂交
        5.1.2 多孢杂交
        5.1.3 单核原生质体杂交
        5.1.4 双单杂交
        5.1.5 自交
        5.2 诱变育种
        5.3 驯化育种
        5.4 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6、本研究的目标意义
第二章 金针菇交配型分析
    第一节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与交配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基及所需试剂
        1.2.1 试管培养基
        1.2.2 液体培养基
        1.2.3 再生培养基
        1.2.4 酶制剂
        1.2.5 稳定剂
        1.3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所需仪器设备
        1.4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方法
        1.5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
        1.6 金针菇菌株交配型测定
        1.7 交配型实得比例的x~2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结果
        2.2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结果
        2.3 3 个金针菇菌株交配型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与双核菌株菌丝生长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F32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菌丝生长比较
        2.2 F21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菌丝生长比较
        2.3 F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3 讨论
    第三节 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与双核菌株的分子标记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提取DNA 试剂
        1.3 PCR 试剂及引物
        1.4 仪器设备
        1.5 方法
        1.5.1 基因组DNA 的制备
        1.5.2 基因组DNA 的检测
        1.5.3 ISSR-PCR 反应体系
        1.5.4 ISSR—PCR 扩增程序
        1.5.5 ISSR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板DNA 的制备
        2.2 金针菇不同交配型菌株ISSR 标记分析
        2.2.1 F32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ISSR 标记分析
        2.2.2 F21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ISSR 标记分析
        2.2.3 F21 及其不同交配型配对菌株和单核体菌株的ISSR 标记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
    第一节 双核亲本的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双单杂交种的构建
        l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1.3.1 金针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1.3.2 金针菇半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针菇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2.2 金针菇半亲和双单杂交实验
        3 讨论
    第三节 杂交种拮抗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双核亲本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2.2 完全亲和杂交种彼此之间拮抗实验
        2.3 半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双核亲本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2.4 半亲和杂交种彼此之间拮抗试实验
        2.5 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半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之间拮抗实验
        3 讨论
    第四节 双单杂交种的原生质体制备与交配型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基及所需试剂、仪器
        1.3 单核原生质体分离方法
        1.4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方法
        1.5 交配型实得比例的x~2测验
        1.6 杂交种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单杂交种的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株比例
        2.2 单核原生质体交配型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五节 杂交种的ISSR 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实验试剂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板DNA 的制备
        2.2 金针菇双单杂交F1 代的ISSR 标记分析
        2.2.1 金针菇全亲和双单杂交F1 代F23152 的ISSR 标记分析
        2.2.2 金针菇半亲和双单杂交F1 代F27152 的ISSR 标记分析
        3 讨论
    第六节 杂交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针菇全亲和双单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2.2 半亲和金针菇双单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七节 杂交种F1 代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1.3.1 菌种准备
        1.3.2 装瓶
        1.3.3 灭菌
        1.3.4 接种
        1.3.5 培养
        1.3.6 出菇管理
        1.3.7 采收
        1.3.8 子实体形态特征分析
        1.3.9 实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出发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2.1.1 产量比较
        2.1.2 子实体形态特征比较
        2.2 半亲和双单杂交菌株与亲本产量比较
        2.2.1 产量比较
        2.2.2 子实体形态特征比较
        3 讨论
    第八节 杂交种F2 代农艺性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来源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1.3.1 自交菌株构建方法
        1.3.2 栽培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F23152 的子代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2.1.1 自交菌株产量分析
        2.1.2 自交菌株子实体颜色分析
        2.2 F27152 的自交菌株农艺性状分析
        2.2.1 F2 代菌株产量与子实体颜色分析
        2.2.2 F2 代子实体颜色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食(药)用真菌富硒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 (药) 用真菌富硒
    1.1 灵芝富硒
    1.2 虫草及蛹虫草富硒
    1.3 金针菇富硒
    1.4 平菇富硒
    1.5 香菇富硒
    1.6 其它食 (药) 用真菌富硒
2 富硒食 (药) 用真菌产品开发
3 展望

(10)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金针菇概述
        1.1 金针菇国内外生产研究概况
        1.2 金针菇子实体颜色遗传规律研究
    第二节 食用菌的拮抗反应
        2.1 食用菌拮抗反应研究与应用
        2.2 拮抗反应的局限性
    第三节食用菌不亲和性因子研究
        3.1 不亲和性因子与交配型研究
        3.2 不亲和性因子的应用
        3.3 研究前景
    第四节金针菇育种研究概况
        4.1 金针菇育种方法
        4.2 存在问题
    第五节 DNA 分子标记及其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5.1 DNA 分子标记的种类
        5.2 DNA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 杂交亲本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ISSR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2.2 交配型类型分析
        2.3 ISSR 聚类分析结果
        2.4 筛选杂交亲本
    3 讨论
第三章 亲本菌株出菇、酶活特性及拮抗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与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2.2 亲本菌株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
        2.3 亲本菌株单袋产量测定结果
        2.4 亲本菌株脱氢酶活性与产量的关系
        2.5 亲本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采收时间的关系
        2.6 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相对活性测定结果
        2.7 亲本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活性与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的关系
        2.8 亲本菌株拮抗实验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第一轮杂交育种
    第一节 亲本单孢菌株不亲和性因子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本菌株孢子萌发及其单孢菌株试管照片
        2.2 亲本库存单孢菌株的交配型因子验证
        2.3 亲本单孢菌株第一轮配对分类结果
        2.4 亲本单孢菌株第二轮配对分类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单孢菌株配对与杂交种出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F1 菌株农艺性状测定结果及分析
        2.2 F1 优良杂交菌株筛选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拮抗与锁状联合对杂交菌株的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拮抗反应
        2.2 杂交菌株锁状联合观察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杂交菌株的分子标记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第二轮杂交育种
    第一节 F1-27 和F1-160 单孢菌株交配型因子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孢菌株分类
        2.2 单孢菌株交配型因子测定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单孢菌株配对与杂交种出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F2 杂交组合与子实体颜色
        2.2 F2 菌株农艺性状测定结果
        2.3 F2 白色、高产、早熟菌株初筛结果
        2.4 F2 白色、高产、早熟菌株复筛结果
        2.5 A45 白色抗病菌株
        3 讨论
        3.1 单孢菌株配对与形成杂交菌株的关系
        3.2 杂交菌株子实体颜色性状
    第四节 杂交菌株的分子标记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富硒金针菇菌种的诱变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木耳优良菌株选育及富硒栽培技术研究[D]. 张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刘昆昂,刘萌,张根伟,李书生,马宏,尹淑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4)
  • [3]食药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J]. 宋冰,付永平,李丹,叶建强,徐安然,王菲,苏文英,代月婷,郭昱秀,李晓,李玉.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9)
  • [4]双单杂交技术在金针菇工厂化优良栽培菌株选育的应用[D]. 常堃.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5]金针菇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J]. 杨万波,兰士波,温爱亭,李红艳,马盈. 安徽林业科技, 2013(01)
  • [6]金针菇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D]. 袁涛.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7]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黄良水,金群力. 浙江农业科学, 2011(06)
  • [8]金针菇双单杂交及其遗传分析[D]. 祁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9]食(药)用真菌富硒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陈志杰,袁书林. 中国食用菌, 2009(06)
  • [10]白色金针菇高产早熟品种选育[D]. 赵书光.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富硒金针菇的诱变育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