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湿法脱硫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烟气脱硫,机理,效率,影响因素
湿法脱硫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张育婵,丁朋果[1](2010)在《湿法烟气脱硫机理与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原理,从扩散和吸收两大方面分析脱硫反应机理,提出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境》期刊2010年01期)
谢力,刘程,吴丽娟[2](2008)在《湿法烟气脱硫机理与工程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烟气脱硫关注的是对流扩散。脱硫工艺根据双膜理论的基本概念所确定的相际传质速度关系,为传质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烟气脱硫技术中大量采用化学吸收法。合理提高吸收塔内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质速率,减少传质阻力;通过对塔局部优化设计,可增强系统传质性能。对石灰石-石膏法而言,液气比决定了石灰石的消耗量。烟气中的飞灰既在液相膜表面结壳,阻碍石灰石的溶解,又影响脱硫系统含尘量排放指标,降低石膏品质。石灰石粒径确定原则为在保证一定脱硫率的前提下,获取最优的经济指标。浆液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系统操作、运行和设计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分析,提出相应工程对策。(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08年02期)
崔可,柴明,徐康富,马永亮[3](2006)在《回收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和工艺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镁浆液作为吸收液,对空气与SO2混合气的鼓泡吸收做了全过程的实验观察.测试分析表明,在高效而稳定的脱硫过程中,吸收液的酸化是由HSO3-所致;酸化趋势与SO2水解规律相一致,由初期高pH值下SO32-为主的缓变到低pH值下HSO3-为主的剧变;吸收液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不敏感;MgSO3相对高的溶解度和易氧化性及MgSO4良好的水溶性保持了MgO脱硫的高效率(>98%)和高利用率.燃煤烟气脱硫工业试验确认了MgSO4经吸收液循环可提浓至实验温度(40~50℃)下的饱和浓度而不产生有害影响,脱硫率因脱硫活性物质的富集反而提高,从而显示出回收工艺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刘艳,焦晓峰,温高[4](2006)在《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分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湿法烟气脱硫中的气相扩散机理和气体吸收机理。采用双膜理论模型,导出了湿法烟气脱硫中液相进行极快不可逆化学反应的传质速率方程,并以某公司数据为例,计算出SO2在碱性硫酸铝溶液中的吸收速率。(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06年01期)
魏有福[5](1988)在《关于改良A.D.A湿法脱硫机理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搞清改良A.D.A湿法脱硫机理,对提高改良A.D.A法脱硫的硫容,降低A.D.A和钒的损耗,寻找减少副反应生成途径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很有必要就改良A.D.A法脱硫机理加以探讨。(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1988年01期)
湿法脱硫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烟气脱硫关注的是对流扩散。脱硫工艺根据双膜理论的基本概念所确定的相际传质速度关系,为传质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烟气脱硫技术中大量采用化学吸收法。合理提高吸收塔内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质速率,减少传质阻力;通过对塔局部优化设计,可增强系统传质性能。对石灰石-石膏法而言,液气比决定了石灰石的消耗量。烟气中的飞灰既在液相膜表面结壳,阻碍石灰石的溶解,又影响脱硫系统含尘量排放指标,降低石膏品质。石灰石粒径确定原则为在保证一定脱硫率的前提下,获取最优的经济指标。浆液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系统操作、运行和设计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分析,提出相应工程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法脱硫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张育婵,丁朋果.湿法烟气脱硫机理与效率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0
[2].谢力,刘程,吴丽娟.湿法烟气脱硫机理与工程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
[3].崔可,柴明,徐康富,马永亮.回收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和工艺基础研究[J].环境科学.2006
[4].刘艳,焦晓峰,温高.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分析探讨[J].热力发电.2006
[5].魏有福.关于改良A.D.A湿法脱硫机理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