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非劳动收入

分工与非劳动收入

一、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划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璟萱[1](2021)在《社科文献汉英翻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文社科文献外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术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也影响着我国先进社科研究成果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本文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根据社科文本的文本特征,结合具体案例指出原文中存在的可能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因素:复合长句居多、措辞冗余抽象和逻辑联系紧密而隐蔽。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四种策略以提升社科文献英译的信息传递效果,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划分意群、合理断句,二,规避重复,剔除冗余,三,排除干扰、还原本质,四,梳理信息、重组结构,以期为今后社科文献乃至外宣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骆嘉仪[2](2020)在《家庭结构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CGSS数据为例》文中认为家庭结构脆弱性与就业意愿反脆弱性的共存构成我国贫困劳动力的本质特征,研究家庭结构对就业意愿的影响过程,据此激发和引导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对推进我国就业扶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三角理论构建以贫困劳动力为中心的福利三角框架,运用2012年、2013年、2015年三期CGSS数据和二元Logit模型探究家庭结构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影响,且进一步分组考察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是否在居住区域、收入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发现:(1)从整体来看,家庭人口总数、学龄儿童抚养比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学龄前儿童抚养比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总抚养比、中低龄老年抚养比、高龄老年抚养比对就业意愿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显着性;(2)对于不同居住区域的贫困劳动力而言,学龄前儿童抚养比仅对居住在城市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学龄儿童抚养比仅对居住在农村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对于不同收入结构的贫困劳动力而言,学龄前儿童抚养比、学龄儿童抚养比仅对未享有非劳动收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学龄前儿童抚养比的影响为负,学龄儿童抚养比的影响为正。非劳动收入削弱了家庭结构对就业意愿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在整体上明显拉低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建立贫困家庭友好型的福利机构,推进老年人口“养”、“用”并举,进而实现国家福利对家庭福利的修正;建立灵活弹性的工时协商机制,鼓励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进而实现国家福利对市场福利的修正;推进教育补助与就业保护的制度衔接,转变救助制度的逆向激励作用,关注贫困劳动力自我发展,进而实现国家福利对就业意愿的修正。本研究弥补了我国就业扶贫政策的盲区,回应了不同家庭结构的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需求,为就业扶贫事业的制度优化和实践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倩[3](2020)在《家庭财产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家庭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由2013年的7.77%增长到2018年的8.43%,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逐渐成为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理论上,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劳动者加班频繁。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但劳动力供给并没有减少;近年来个体劳动者的过度劳动问题突出,劳动力供给时间长。基于理论和现实的冲突,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非劳动收入的禀赋效应,即家庭财产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是否适用中国的实际情况,丰富现有的关于劳动力供给理论的研究,为决策者的政策制定提供合理化建议。选择“家庭财产性收入数量”、“金融财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作为解释变量,选择“每周工作时间”来测度劳动力供给。运用理论分析,探讨家庭财产性收入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机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探讨样本的数据状态,得到经验解;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解决样本选择性偏差的问题,进一步验证描述性统计的经验解;针对劳动者的年代、学历、城乡、性别差异,探究家庭财产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家庭财产性收入会显着减少劳动力供给,我国的现实情况符合非劳动收入的禀赋效应理论,其中,有家庭财产性收入者比没有家庭财产性收入者每周少工作1.05小时;家庭财产性收入数量每增加1万元,导致劳动供给减少1.24小时;金融财产收入每增加1万元,导致劳动供给减少3.61小时;不动产收入每增加1万元,导致劳动供给减少1.38小时。金融财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程度高于不动产收入的影响程度,高2.6倍。相较于城镇、高学历、女中年者,农村、低学历、男青年的家庭财产性收入更低,且劳动力供给时间更长。家庭财产性收入每增加1万元,中年比青年每周少工作约0.6小时,金融财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不存在世代差异;家庭财产性收入只对低学历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有显着影响;家庭财产性收入对农村男性劳动力供给影响更大,农村比城镇多1.17倍,男性比女性多10%左右,金融财产收入只对城镇劳动力供给有显着影响。刺激劳动力供给,至少应着重:制定家庭财产性收入税收起征点和累进税率,开征税收,对金融财产收入加征税收的力度要强于不动产收入的力度;分群体和收入类型对家庭财产性收入征税,设置多套征税方案。

朱健刚,刘艺非[4](2020)在《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文中指出在慈善捐赠研究中,家庭收入被认为是影响捐赠行为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资本与慈善捐赠额间的关系已为很多研究所关注,收入对捐赠额的正向促进作用被得到广泛证实。而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研究发现若从捐赠额度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来看,并非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捐赠额占其收入的比例越高,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通过运用中国2012年的数据,以城镇家庭为对象,探讨家庭收入与家庭捐赠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收入越高的家庭,绝对捐赠额度确实越高;(2)家庭收入与相对捐赠额度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关系;(3)常规性劳动收入比重更大的家庭,捐赠额度越高,常规性劳动收入与非常规非劳动收入相比,对家庭捐赠额的促进作用更显着。

陈航[5](2019)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更是关乎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关键环节,对全面建成农村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相对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三个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持续增收缺乏保障,在微观层面上,会导致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受到影响,降低农民再生产积极性以及相关人力资本投资,农民自身难以实现个人素质的持续提高与发展;而在宏观层面上,影响攻克农村“空心化”积弊,阻碍以农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阻滞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妨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破农民增收缓慢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内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制度、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建议,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农民组织化、财政支农、农业技术进步与机械化等。这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人力资本投资被视为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如何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且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增收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文献还较为有限,其研究中多是将对方作为支撑论点之一,没有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论述,更没有在一定的理论指导框架下进行研究。由此,本文尝试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非常重要,能通过内在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这一主旨,本文提出以下论题,即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甚至是持续增收?其主要机制是什么?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影响”这一主线,进行展开分析。首先,本文要对国家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现状、农民收入演变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描画,以期为研究主题获得现实资料的支持。其次,本文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机制分析,回答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然后通过实证方法进行检验。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问题得到解决。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包括0、1章;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包括2、3、4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包括5章。基本内容概述如下:0章是导论。本章从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出发,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基本论文要素,并通过文献综述,构架出全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以及为此需要的研究方法,为后文的研究过程做好铺垫。1章是理论梳理及其分析框架。本章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分工理论等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文献学习,构建了全文的分析框架,提炼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与培育的理论内涵、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通过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互动机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内在关联和理论逻辑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定量关系等全文主线要点。2章是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况描述。本章说明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决定了传统农民必须向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转变,这不仅有来自体制、市场与技术方面的因素影响,还包括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但不够成熟。其人力资本投资仍存在投资效率低下、收益不足、极不平衡等问题,各投资主体职能不够完备,无法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还需得到进一步的调整。此外,本章还比较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发现增加对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因此解决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应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3章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扩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有着深远意义。特别将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从耦合机制和长效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释,在耦合机制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而同时,农民实现增收,农民才会继续加深职业化程度,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只有农民增收,才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在长效机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变化,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能;其投资结果主要表现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使农民劳动能力、管理能力、投资能力得到提升,影响农民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构成变化,从而使得农民收入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得以确立;此外,还能通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影响农民赋权、减负与投资过程,促使政府加大支农惠政策力度等,影响农民劳动经营份额、工资收入份额、财产受益份额、转移支付收入份额的变动,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结构的调整,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不竭动力。4章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证分析。本章将在理论指引下,通过有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相关文献学习的基础上,构建修正误差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定量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从中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确存在稳定且显着的长期关系,在更长的时期中,这种互动关系会更加稳定。5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将在前文分析基础之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至关重要,能够对农民增收、乃至持续增收产生重要促进作用。由此,提出首先应精准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促进培育积极性;其次应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再次应加强政府政策供给,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完善的培育体系;最后应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可以看出,本文存在以下创新点:(1)本文基于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逻辑,探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的微观主体即农户转型问题,能体现出一定的现实问题导向与学术前沿性。同时,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探讨,又有一定的聚焦性。(2)本文从体制、市场与技术三个维度探讨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制度与技术基础,揭示出职业农民作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产业主体与技术主体的经济属性,在农业市场化与现代化的背景框架下,更科学地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职业农民增收的影响。(3)本文从三大体系中探讨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收传导过程,即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个分层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到经济能力提升,到增收的传导载体,保证了研究的结构性和系统性。(4)本文从耦合机制与长效机制两个层面,研究投资、赋能与增收的传导机理,以及增收影响的水平、方式、结构,保证了研究的系统性与缜密性。鉴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对相关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相关资料的收集或有遗漏,并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时间跨度较短,本文研究还有继续深入和改进的可能。同时,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的动态变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的推进,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内涵将越来越丰富,需要进一步探讨。

高芳凝[6](2017)在《收入对我国城镇双薪家庭时间配置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提高,时间显得更为稀缺,如何用有限的时间追求无限的财富成为人们更加焦虑的问题。时间的配置不仅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而且可以体现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然而,时间配置具有很大的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家务时间较长,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较短,而且女性的总劳动时间超过男性。这是男女不平等的重要体现。尤其在双薪家庭中,女性不但有和男性几乎一样长的工作时间,而且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这不利于女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家庭的发展。根据家庭时间配置理论,收入是影响时间配置的重要因素,个人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和配偶劳动收入都会对时间配置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收入对男女时间配置的影响可能不同。引入社会性别角色,分别研究收入对城镇双薪家庭夫妻时间配置影响的异同并进行解释,有利于个人更好地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出促进男女共同发展和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的数据,以家庭时间配置理论、性别角色理论和工作-家庭平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我国城镇双薪家庭夫妻为研究对象,对其收入和时间配置现状以及收入和时间配置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并就个人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和配偶劳动收入分别对我国城镇双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工作日的市场工作时间、家务时间、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现状分析发现,与丈夫相比,妻子的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均较低,而且妻子有较长的家务时间和较重的劳动负担,较短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妻子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更突出。实证结果表明:个人劳动收入较高时,丈夫和妻子均有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短的家务时间,丈夫的学习时间增加,并且个人劳动收入对丈夫家务时间的影响更大;非劳动收入提高时,丈夫和妻子的休闲时间均增加,同时,妻子的学习时间略微增多;丈夫劳动收入的提高可以增加妻子的休闲时间而缩短其工作时间,但是,妻子劳动收入的提高对丈夫的时间配置没有显着影响;随着受教育年限增加,夫妻的工作时间均缩短,而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均增加,并且教育程度高的男性更倾向于和妻子共同承担家务劳动。根据我国城镇双薪家庭夫妻时间配置现状以及实证结果,夫妻不同的时间配置特点不仅与收入密切相关,而且与“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角色有关。为了减少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减轻女性劳动负担,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提高居民非劳动收入、提高女性劳动收入、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性别文化和提供家庭友好型的工作环境和公共政策的对策建议。

刘娜,Anne de Bruin[7](2015)在《家庭收入变化、夫妻间时间利用与性别平等》文中提出基于"收入-闲暇"模型和非一致同意假设,本文利用201.0年12 066位城镇和农村劳动年龄男女(6033对在婚夫妻)信息详细考察了家庭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夫妻全天时间利用模式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国的家庭中,夫妻间时间利用依然呈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家庭非劳动收入相对提升对夫妻间时间配置的影响亦存在遵从社会性别角色规范的明显差异,且农村地区影响更甚。此外,家庭非劳动收入的相对增加显着拉大了夫妻家务时间利用性别距(time use gender gap),但工作时间利用性别距却显着收敛了。家庭非劳动收入相对提升并未显着改善中国夫妻间时间利用上的性别不平等,居民福利的性别差异亟待重视。

陆利丽[8](2014)在《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型给女性的劳动力供给带来了显着的变化,其中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持续下降是最直观的表现。不过,就女性劳动力的供给而言,劳动力参与选择只是个体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劳动力供给时间决策和非市场劳动供给的决策,而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特殊性在于她们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在市场劳动、非市场劳动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我国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而较少同时关注女性劳动力参与选择、劳动力供给时间和非市场劳动。即使在研究女性参与变化时,也是主要通过估计个体劳动力参与方程来探讨某个或者某几个微观因素变化对女性参与概率的影响,很少探讨这些因素(教育、年龄、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对转型期的女性参与率变化的综合影响,更没有论及各项因素的解释力度到底有多大的问题?而且,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止于至2000年左右我国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2002年后的女性劳动供给变化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究。事实上,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这必然会对女性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劳动力参与选择、劳动力供给时间和非市场劳动三个视角更全面系统地展开对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变化研究。观察期也延长至2009年(1988-2009年)。同时,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另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持续上升。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在家庭中收入份额的变化,必然会对家庭收入以及家庭间收入差距造成影响。于是本文在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变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的影响。在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研究方面,本文从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着手,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UHS1988-2009),利用时间序列OLS回归分析估计了已婚女性总量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周期效应和长期发展趋势,发现已婚女性总量劳动力参与率存在显着的顺周期性效应,且出现了每年大概0.4个百分点的长期下降趋势。显着的周期效应意味着女性仍然处在家庭中二级劳动力的状态,而顺周期则表明她们在面临严峻就业形势时,劳动力参与的“悲观工人效应”强于“附加工人效应”。每年0.4个百分点的长期下降趋势意味着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可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从已婚女性个体劳动力参与选择出发,利用1988-2009UHS夫妻配对样本,分阶段(1988-1992、1993-1997、1998-2002、2003-2009)估计的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方程显示,已婚女性的参与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对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的积极影响在不断下降;与父母同住的积极效应总体上也在下降,但家中孩子对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的消极影响却在不断上升;配偶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家庭的非劳动收入的消极作用总体上在逐渐变弱。随后采用拓展O-B分解结果显示,参与行为的变化解释了1988-2009年已婚女性参与率下降的80.41%。进一步的单变量的O-B分解结果显示,教育积极效应的下降和家中孩子消极效应的上升分别解释了1988-2009年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21.64%和13.71%。相比前几个阶段,2002年后已婚女性的参与意愿总体上在上升,劳动力参与行为的变化只解释了第三(2002年前)至第四(2002年后)阶段已婚女性参与率下降的56.66%。单因素分解结果显示,年龄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解释了2002年后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80.78%。在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时间研究方面,由于低教育水平、低年龄段、低收入组的已婚女性构成了劳动力市场退出者的主要群体,但一旦就业,她们的劳动时间又会比其他群体多,因而只关注参与问题,无法全面理解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本文利用2002-2006UHS夫妻配对样本,采用Heckman两阶段和Tobit模型估计得到的已婚女性劳动时间结构方程显示: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时间决定行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对已婚女性劳动时间的负向作用也在减弱;家中孩子对她们的劳动时间的负向作用不仅很显着,而且也在不断增强;计算得到的劳动供给时间弹性显示,总体上自身的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这表明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的补偿性工资弹性为正,但补偿性工资弹性在逐年减弱。分组计算的弹性值显示,随着市场工资率的提高,学历低、丈夫收入低的已婚女性的劳动供给时间增加幅度更大;随着丈夫收入的提高,她们的劳动供给时间减少的幅度却最小。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家庭内部非市场劳动的分配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91-2009)夫妻配对样本,分析家庭在一般性家务劳动和照料性劳动上的分配机制。结果显示,比较优势决定着夫妻在一般性家务劳动上的分担比例,且这种决定机制在逐年增强。但在照料性劳动分配上,已婚女性更多是以一位母亲的家庭责任意识来承担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已婚女性要承担更多的一般性家务劳动。另一方面,随着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母亲在孩子教育上的重要性被大家普遍接受后,进一步强化了家中孩子对她们劳动力供给的负向作用。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在家庭中收入份额的变化,必然会对家庭收入以及家庭间收入差距造成影响。因此本文还利用1988-2009UHS数据进一步考察了这个问题。基于按收入来源的变异系数分解和方差分解方法的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参与率的下降加剧了中国城镇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本文的研究隐含着要从收入支持政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与女性劳动力供给相关的家庭政策出发,形成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在政策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已婚女性与其他家庭成员(主要是丈夫)之间存在劳动力供给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及政策对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多方位影响。

韩秀兰[9](2012)在《中国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与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80年代,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政策框架主张的滴漏经济学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增长并不能自动惠及穷人,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同时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因此,国际上掀起益贫式增长研究的热潮。很多国际知名专家从收入角度研究益贫式增长测度方法和相关政策,但少有研究涉及益贫式增长的多维测度和形成机制,特别是基于中国的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和形成机制研究还是空白。本文对现有益贫式增长测度方法体系进行扩展,纳入非货币收入维度益贫式增长测度法形成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方法体系,并应用微观调查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性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系统实证。追溯居民收入形成的劳动力要素特征,将居民收入的效用性特征、公平性特征与经济增长的损益相结合,对中国益贫式增长实现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填补了中国益贫式增长研究领域的空白,为促进中国益贫式增长提供有益借鉴。第二章是本文的逻辑起点,界定了益贫式增长的内涵及外延,并为益贫式增长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是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方法体系构建,是本文的方法论基础;第四章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益贫性进行多维系统测度实证,以获取中国经济增长益贫性全面、系统的定量信息,为第五章益贫式增长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建模的数量支撑,第六章是对中国益贫式增长的政策研究。第二章涉及益贫式增长概念的界定和益贫式增长的理论渊源。益贫式增长概念的界定建立在清晰的贫困概念基础之上,承认贫困的多维性,必然承认益贫式增长概念的多维性以及益贫式增长测度的多维性;益贫式增长的理论渊源来自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途径的多方争议,在解释收入或财富的初始不平等如何影响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多种机制中,过度不平等阻碍经济增长论占有主导地位,这种观点已成为现代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模式之一。第三章是益贫式增长测度方法体系构建。阐述益贫式增长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占优曲线测度法和益贫性指数测度法等各种货币收入维度益贫式增长测度方法进行分析梳理,并纳入非货币收入维度益贫式增长测度法形成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方法体系。其中货币收入维度的益贫性测度方法是基于益贫性判定标准对现有文献的整合,可分为4个层次:一阶绝对益贫式增长、一阶相对益贫式增长、二阶相对益贫式增长和二阶绝对益贫式增长。第四章应用第三章测度方法体系从多层次、多维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益贫性进行测度实证和阶段性定位。货币收入维度的多层次测度显示,中国经济减贫式增长(一阶绝对益贫性)特征明显,具有一定二阶相对益贫性,近期表现出一阶相对益贫性,但不具有二阶绝对益贫性;中国社会机会和社会保障益贫性测度显示,就业机会和卫生保健服务不具有益贫性,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具有一定益贫性,但较高质量的社会服务益贫性值得关注。第五章基于社会福利函数益贫式增长率测度的可分解性,应用劳动力特征要素分解模型,建立居民家庭收入增长与各劳动力特征要素之间的联系,阐释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益贫式增长的形成机制:家庭劳动报酬率和家庭劳动参与率是影响城镇家庭收入益贫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家庭就业率、就业人员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收入因子对城镇家庭收入益贫性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而为益贫式增长政策的提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第六章是针对第四章中国益贫式增长的多维测度结果和第五章中国益贫式增长形成机制提出促进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相关政策,包括益贫式增长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益贫式增长的经济政策应着眼于提高总体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穷人就业率和劳动报酬率,益贫式增长的社会政策应重点提高穷人劳动参与率、强化转移收入及养老金等非劳动收入的减贫效应,采用普遍性的社会福利计划使穷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和尊严。

庄三红[10](2012)在《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在当前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劳动领域和分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科学理论的现实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从国内外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百年论战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也对论战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评析,探讨了国外学者在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价值创造源泉、劳动还原及价值转形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探讨了国内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是否偏颇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最后从中提取出其对当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启迪。其次,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揭示其时代化的重要性;从劳动价值论本身、其涉及的问题、蕴涵的精髓和理论的意义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即要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挖掘理论精髓、指出理论局限和丰富理论内涵。再次,论文回顾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进而系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作理论的铺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然性,也是指出了理论的局限。结合现实情况,论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启迪,既从社会劳动论的角度,对劳动形式的划分、劳动性质的界定、多种劳动分工的地位进行分析,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也从价值论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结合。最后,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结论分析,得出在当前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应该把握的三个方面:其一,从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贡献出发,既要看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也要正视其合理性;其二,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出发,要坚持和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三,从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做法出发,既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也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动态,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和优化分配关系。

二、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划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划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社科文献汉英翻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翻译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流程
    三、项目文本属性及翻译思路
第二章 案例文本分析
    一、原文的文本特征
    二、原文中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因素
        (一)复合长句泛滥
        (二)措辞冗余重复
        (三)表述空洞抽象
        (四)逻辑关系隐晦
第三章 社科文献英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一、划分意群,合理断句
    二、规避重复,剔除冗余
    三、排除干扰,提炼本质
    四、梳理层次,重组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原文(节选)
附录二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译文(节选)

(2)家庭结构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CGSS数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实证分析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就业意愿研究
    2.2 贫困人口就业意愿研究
    2.3 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劳动力市场意愿研究
    2.4 家庭结构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2.5 整体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福利三角理论
        3.1.2 推拉理论
    3.2 概念界定
        3.2.1 贫困劳动力
        3.2.2 就业意愿
        3.2.3 家庭结构
    3.3 研究假设
        3.3.1 关于家庭人口总数的研究假设
        3.3.2 关于家庭抚养比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 数据、变量与样本特征
    4.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4.1.1 数据来源
        4.1.2 模型构建
    4.2 变量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2.4 变量情况描述
    4.3 样本特征
        4.3.1 就业意愿特征
        4.3.2 家庭结构特征
        4.3.3 不同家庭结构中的就业意愿特征
第五章 家庭结构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影响
    5.1 全样本实证分析
    5.2 居住区域分组样本实证分析
        5.2.1 变量情况描述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收入结构分组样本实证分析
        5.3.1 变量情况描述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国家福利对家庭福利的修正
        6.2.2 国家福利对市场福利的修正
        6.2.3 国家福利对就业意愿的修正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家庭财产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财产性收入
        二、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劳动供给的纯收入效应
        二、劳动力供给的家庭财产性收入效应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变量选择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二、变量的选择与测定
    第三节 模型设定
第三章 家庭财产性收入及劳动力供给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分布结构
        一、户均不动产收入是金融财产收入的4.25倍
        二、农村、低学历、男青年的家庭财产性收入低
        三、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城乡差异最大、性别差异最小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的分布结构
        一、劳动者周工时平均为50.27 小时
        二、农村、低学历、男青年的周工时长
    第三节 家庭财产性收入与劳动力供给呈反比
第四章 家庭财产性收入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家庭财产性收入数量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总体回归分析
        二、基于年代和学历的异质性分析
        三、基于城乡和性别的异质性分析
    第二节 家庭财产性收入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总体回归分析
        二、基于年代和学历的异质性分析
        三、基于城乡和性别的异质性分析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及假设验证
        一、稳健性检验
        二、假设检验与讨论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一)家庭收入与捐赠的关系
    (二)家庭收入类型与捐赠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
    (二)变量测量方法
        1.因变量。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三)分析方法
四、分析结果
    (一)变量交互描述结果
    (二)Tobit 回归结果
五、总结与讨论

(5)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现实意义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0.3.1 改造传统农业与人力资本投资
        0.3.2 农业发展转型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0.3.3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0.3.4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问题
        0.3.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0.3.6 相关文献研究简评
    0.4 研究内容与思路
        0.4.1 研究重点及内容
        0.4.2 研究思路
    0.5 研究方法
    0.6 可能创新与不足
1.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1.1 基本概念解释
        1.1.1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1.1.1.1 农民的概念
        1.1.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
        1.1.1.3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1.1.2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1.1.2.1 人力资源定义
        1.1.2.2 人力资本定义
        1.1.2.3 人力资本投资的界定
        1.1.3 农民劳动增收
        1.1.3.1 农民收入的概念
        1.1.3.2 农民收入增长的界定
    1.2 基本理论工具
        1.2.1 人力资本理论
        1.2.1.1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1.2.1.2 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1.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前沿发展
        1.2.2 收入分配理论
        1.2.2.1 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1.2.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1.2.3 分工理论
        1.2.3.1 西方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
        1.2.3.2 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
        1.2.3.3 社会学关于农业生产劳动的分工理论
    1.3 分析框架
        1.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说明
        1.3.2 理论命题概述
    1.4 本章小结
2.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况描述
    2.1 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中国经验的解释
        2.1.1 体制、市场与技术: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现实要素
        2.1.2 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及其现实状况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
    2.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概况
        2.2.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情况
        2.2.2 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2.3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2.4 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及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3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增收的演变状况
        2.3.1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
        2.3.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增收状况概述
        2.3.2.1 影响农民增收方式
        2.3.2.2 影响农民增收水平
        2.3.2.3 影响农民增收结构
        2.3.2.4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2.4 国际比较分析
        2.4.1 发达国家(美、英、日)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2 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3 转型国家(俄罗斯)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4 经验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3.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机制分析
    3.1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机制
        3.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1.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1.3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耦合机制
        3.2.1 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互动性
        3.2.1.1 知识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1.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1.3 迁徙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2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动力
        3.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民增收的基本路径
        3.2.4 农民增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条件
        3.2.5 农民增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绩效标准
    3.3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3.1 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积累变化提升农民整体增收水平
        3.3.2 新型职业农民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构成改变农民增收方式
        3.3.3 新型职业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影响农民增收
    3.4 本章小结
4.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方法介绍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3 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
        4.3.1 修正误差模型(ECM)的构建
        4.3.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构建
        4.3.3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
    4.4 结论说明
    4.5 本章小结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精准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促进培育绩效
        5.2.2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
        5.2.3 加强政府政策供给,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完善的培育体系
        5.2.4 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收入对我国城镇双薪家庭时间配置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1.2.1 时间的分类
        1.2.2 时间利用调查
        1.2.3 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
        1.2.4 收入对时间配置影响的性别差异
        1.2.5 影响时间配置性别差异的其他因素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收入对我国城镇双薪家庭时间配置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家庭时间配置理论
        2.1.1 家庭生产与时间配置
        2.1.2 时间配置与家庭性别分工
    2.2 性别角色理论
        2.2.1 生物学性别理论
        2.2.2 社会性别理论
    2.3 工作-家庭平衡理论
        2.3.1 工作与家庭关系
        2.3.2 工作-家庭平衡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城镇双薪家庭夫妻收入和时间配置现状
    3.1 基本概念
        3.1.1 城镇双薪家庭
        3.1.2 时间配置
    3.2 城镇双薪家庭夫妻时间配置现状
    3.3 城镇双薪家庭夫妻的收入现状
        3.3.1 收入的分类
        3.3.2 城镇双薪家庭夫妻收入特点
    3.4 我国城镇双薪家庭夫妻收入与时间配置
        3.4.1 个人劳动收入与时间配置
        3.4.2 非劳动收入与时间配置
        3.4.3 配偶劳动收入与时间配置
    3.5 小结
第4章 收入对我国城镇双薪家庭时间配置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数据来源
    4.2 指标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与主要解释变量
        4.2.2 控制变量
    4.3 模型建立与估计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个人劳动收入的影响
        4.4.2 非劳动收入的影响
        4.4.3 配偶劳动收入的影响
        4.4.4 控制变量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提高居民非劳动收入
        5.2.2 提高女性劳动收入
        5.2.3 提倡家务劳动市场化
        5.2.4. 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性别文化
        5.2.5 提供家庭友好型的公共环境和公共政策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家庭收入变化、夫妻间时间利用与性别平等(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
二理论框架与假说
三数据介绍与统计描述
四分析方法与模型设计
五家庭非劳动收入变化与夫妻间时间利用模式
六家庭非劳动收入变化与夫妻间时间利用性别距
七结论性评述

(8)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插图
表格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2. 女性劳动力供给文献综述:理论和经验研究
    2.1 劳动力供给理论发展
    2.2 国外关于女性劳动力供给的经验研究
    2.3 国内关于女性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2.4 女性非市场劳动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经济转型期的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化及理论分析
    3.1 我国城镇女性就业制度变迁
    3.2 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化
    3.3 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效应
    4.1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4.2 计量方法
    4.3 趋势和周期性效应估计
    4.4 本章小结
5. 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特征和行为效应
    5.1 劳动力参与方程的计量模型
    5.2 劳动力市场参与者与退出者的特征差异
    5.3 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方程的估计及其阶段性特征
    5.4 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分解
    5.5 本章小结
6. 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6.1 Heckman两阶段和Tobit模型
    6.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6.3 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方程及其弹性估计
    6.4 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弹性分组估计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镇家庭内部劳动分配
    7.1 理论分析框架
    7.2 计量模型的设定
    7.3 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化影响
    8.1 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影响的逻辑分析
    8.2 按收入来源分解方法以及反事实状态构造
    8.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8.4 单个时点上妻子就业与家庭间收入差距关系的静态分析
    8.5 家庭就业形式变化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政策设计时的三个注意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中国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与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益贫式增长提出的国际背景
        二、 中国益贫式增长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益贫式增长文献概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 研究数据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四、 创新点
第二章 益贫式增长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益贫式增长概念的界定
        一、 贫困内涵
        二、 贫困归因
        三、 益贫式增长内涵
    第二节 益贫式增长理论渊源: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辩
        一、 收入不平等、信贷机会与经济增长
        二、 收入不平等、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三、 收入不平等、政治参与与经济增长
        四、 收入不平等、社会不稳定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方法体系
    第一节 益贫式增长的判定
        一、 益贫式增长判定的公理化标准
        二、 相对益贫式增长判定
        三、 绝对益贫式增长判定
    第二节 收入益贫性测度方法
        一、 基于占优曲线的益贫性测度
        二、 益贫性指数测度
    第三节 社会机会益贫性测度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益贫性多维测度
    第一节 收入分配益贫性多层次测度
        一、 中国居民家庭贫困测度
        二、 基于占优曲线的益贫性测度
        三、 益贫式指数测度
    第二节 就业机会益贫性测度
        一、 中国失业率探究
        二、 就业机会益贫性测度
    第三节 社会保障益贫性测度
        一、 基础教育益贫性测度
        二、 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益贫性测度
        三、 医疗保障益贫性测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益贫式增长形成机制研究
    第一节 益贫式增长形成机制研究方法
        一、 Shapely 贫困分解模型
        二、 劳动力特征要素分解模型
    第二节 基于劳动力特征的中国益贫式增长形成机制研究
        一、 劳动收入与益贫式增长
        二、 劳动参与率与益贫式增长
        三、 就业率与益贫式增长
        四、 劳动报酬率与益贫式增长
        五、 非劳动收入因子与益贫式增长
        六、 劳动力特征因素对益贫式增长的共同解释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中国居民家庭收入益贫性多层次测度结论
        二、 中国社会机会和社会保障益贫性测度结论
        三、 收入益贫性形成机制结论
    第二节 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经济政策
        一、 促进益贫式经济增长
        二、 提高穷人就业率
        三、 提高穷人劳动报酬率
    第三节 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社会政策
        一、 提高穷人劳动参与率
        二、 强化非劳动收入的减贫效应
        三、 使穷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机会和尊严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研究创新
    五、研究难点、不足与研究展望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论战的观点评析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论战的历史回顾
        一、国外关于劳动价值论论战的历史回顾
        二、国内关于劳动价值论讨论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国外劳动价值论论战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意义
        二、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问题
        三、关于劳动还原的问题
        四、关于价值转形的问题
    第三节 国内劳动价值论讨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争
        二、劳动是否价值创造唯一源泉
        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
        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存在偏颇
        五、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观点
    第四节 国内外劳动价值论论争的现实启迪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源自马克思主义的四大品格
        一、理论品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实践品格:直面现实改造现实
        三、批判品格:勇于反思善于扬弃
        四、开放品格:海纳百川永不自封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重要性源自其理论地位与实践价值
        一、时代化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
        二、时代化与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
    第三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条件分析
        一、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二、劳动价值论涉及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三、劳动价值论蕴涵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四、劳动价值论理论的意义并没有减弱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
        一、尊重理论前提
        二、回归理论真相
        三、挖掘理论精髓
        四、指出理论局限
        五、丰富理论内涵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进程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
        一、威廉·配第:劳动时间决定“自然价格”
        二、亚当·斯密:既科学又庸俗的劳动价值论
        三、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视野下劳动价值论的最高峰
    第二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奠基与形成
        一、恩格斯: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劳动价值论
        二、马克思:从接近劳动价值论到科学发展劳动价值论
        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批判与继承
    第三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
        一、学说前提的确立——商品二因素理论
        二、科学理论的硬核——劳动二重性学说
        三、价值本质的揭示——社会的生产关系
        四、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分析
        五、对拜物教的批判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挑战
        一、要素价值论的挑战
        二、效用价值论的挑战
        三、均衡价值论的挑战
        四、创新价值论的挑战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挑战
        一、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演变
        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三、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第五章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内涵与启迪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论的新视野
        一、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划分的丰富化
        二、科学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三、科学理解多种劳动分工
        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论的新视野
        一、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
        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
        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与最终共富目标
第六章 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思考
    第一节 对劳动价值论的背景和历史贡献的思考
        一、劳动价值论提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
        二、劳动价值论为工人阶级命运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劳动价值论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揭示提供了利器
    第二节 对劳动价值论理论价值分析的思考
        一、劳动价值论发现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二、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三、劳动价值论彰显了物质劳动的基础地位
        四、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南
    第三节 对推进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的思考
        一、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
        二、重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
        三、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的新特点
        四、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分配的新动态
        五、重视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和分配关系的优化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划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社科文献汉英翻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D]. 张璟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2]家庭结构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CGSS数据为例[D]. 骆嘉仪. 广西大学, 2020(07)
  • [3]家庭财产性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D]. 王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J]. 朱健刚,刘艺非. 学术研究, 2020(01)
  • [5]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D]. 陈航.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收入对我国城镇双薪家庭时间配置影响的研究[D]. 高芳凝.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7]家庭收入变化、夫妻间时间利用与性别平等[J]. 刘娜,Anne de Bruin. 世界经济, 2015(11)
  • [8]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陆利丽. 浙江大学, 2014(05)
  • [9]中国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与形成机制研究[D]. 韩秀兰. 山西财经大学, 2012(10)
  • [10]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三红. 兰州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分工与非劳动收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