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短线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线路,电压,最短,超短,勾股定理,故障,等级。
短线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帆[1](2019)在《跨电压等级同塔短线路建模及其低压系统过电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与紧张的输电走廊之间存在矛盾,输电线路同塔多回架设应运而生。地区电网中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架设距离通常较短,杆塔类型较多,并且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使用不同参数的导线。对于同塔架设线路回数较多的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跨电压等级不接地故障的发生,会使得低电压系统的电压升高,可能带来过电压问题,给线路或设备的绝缘水平造成威胁。目前对于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故障分析方法大多基于简单对称系统或忽略线路互感影响,且常规的建模方法重点关注单一杆塔结构及导线参数。采用现有理论方法对参数不对称的实际线路进行解耦计算存在难度,互感参数存在误差的线路模型仿真结果不够精确。同时,对于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过电压问题研究及对策内容较少。因此,搭建适用于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高精度仿真模型,对于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过电压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分布参数模型与集中参数模型在应对短线、多杆塔、不同导线参数问题时存在的优缺点,进而研究导线参数变化对阻抗/导纳矩阵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针对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中存在不同导线参数的处理方法,减小互感误差。考虑到实际线路无法实测所有线路参数,本文选取典型杆塔结构近似求解同塔多回线各段线路对应的阻抗/导纳矩阵。最后根据矩阵元素与π型等值电路的对应关系建立考虑杆塔结构和导线参数差异的跨电压等级同塔多回短线路的集中参数模型建模方法。为了研究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过电压问题,本文采用多复合序网图定性计算跨电压等级同塔四回线的跨电压等级不接地故障,分析影响低压系统的过电压程度的因素及最大过电压倍数。继而利用搭建的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模型对跨电压等级不接地故障进行精确仿真,证明多复合序网图故障分析方法存在不足。同时对两者的分析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过电压问题会危害到线路或设备的绝缘。针对研究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过电压防护措施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过电压防护方法对跨电压等级不接地故障低压系统过电压问题的适用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低压系统过电压问题的简单应对策略。本文工作主要基于广州地区实际电网研究,搭建的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仿真模型不仅为过电压问题研究提供方法,也为跨电压等级同塔线路的继电保护研究提供模型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4)
王政[2](2019)在《连接有短线路的配电网故障精确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中的线路结构相比较于输电线路更为复杂,在空间距离上相对来说比较短,并且在母线处可能连接有很多短线路。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地检测到故障信号,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线路,进行故障的精确定位。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连接有短线路的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故障行波的产生过程进行了阐述分析,研究了行波在线路中的传输参数及衰减特性,分析了当行波传输到波阻抗不连续点时的折射与反射规律。然后论述了相模变换的基本原理以及暂态信号获取分析的方法,在其基础上研究故障暂态行波的时域频域特征,重点分析了不同模量的传播参数和依频特性,然后分析了不同模量行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波速变化,证明了线模行波波速是基本不变而零模行波波速是逐渐衰减的。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对中性点不接地的35kV单端辐射状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行波的传输参数和折反射规律,通过相模变换,提取零模及线模分量,提出了根据电压与电流线模行波模极大值乘积的符号判断故障线路,以及根据中点处前两个波头到达时刻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并且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将算法进行补充与完善,从而可以应用到复杂的连接有短线路的单端辐射状配电网中,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首先,在每条线路的首端提取故障电压初始行波的模极大值及故障电流初始行波的模极大值,来代表它们的极性,计算二者乘积,根据二者乘积是否为负判断故障发生的线路,此方法可解决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中无法区别故障是发生在连接同一母线的几条短线路中哪一条的问题。然后,根据故障线路两端测得的模量时间差大小判断故障发生在线路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最后,在故障线路的中点处安装一个电压行波测量装置,提取线模电压行波波头的前两个到达时刻,由于配电网线路较短,线模行波波速可以看作常量,从而可求得故障发生的精确位置,此方法可解决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中靠近母线处发生故障的死区问题。全过程只需要故障初始行波波头到达各线路首端的模极大值信息、故障线路两端的的首波头模量时间差以及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故障线路中点的前两个波头到达时刻,不需要进行时间同步,方法简单迅速,定位准确有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工程实用性。本文在PSCAD/EMTDC中搭建复杂的连接有短线路的配电网仿真模型,基于电网拓扑结构,设置不同故障点,模拟不同故障情况,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旭涛[3](2018)在《线路模型对同塔短线路潜供电流研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塔双回短线路在电磁暂态研究中具有多种建模方法,线路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潜供电流的计算结果。建立4机系统对同塔双回短线路的潜供电流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EMTP(电磁暂态程序)中输电线路的3种建模方法在潜供电流稳态值校核与暂态过程研究中的差异,并结合理论分析了引起各模型计算差异的原因,给出了同塔双回短线路潜供电流研究的线路模型选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8年07期)
刘阳升,林济铿,戴赛,申丹枫,郭凌旭[4](2017)在《计及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输电网混合状态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计及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参数不对称的输电网精确快速混合状态估计模型及算法。首先通过机理分析获得导致输电网采用单相状态估计进行包括短线路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估计时,短线路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中无功功率估计与其实际量测值偏差大的原因:双回线之间因自感和互感不相等导致参数不对称;并用仿真方法分析其传输功率差的影响因素。基于所得到的上述原因,提出实现输电网中短线路不换位同杆并架双回线无功功率准确估计须采用叁相状态估计方法。进而提出基于Π型等效接口的输电网单三相混合状态估计的快速算法及Π型等效接口位置自动确定策略。采用IEEE118系统对模型的机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24期)
姚秦川[5](2016)在《朱可夫放弃最短线路》一文中研究指出1941年7月,苏军最高统帅部派时任总参谋长的朱可夫,率兵加入到斯摩棱斯克会战中,同时命令他夺回叶利尼亚突出部。到达前线的第一天,朱可夫发现,先头部队在第一次作战失败后,无奈驻扎在一个长达几十米的长山坡底下。朱可夫明白,军队驻扎在这种地方,非常不利于作战。试想,如(本文来源于《少年文摘》期刊2016年11期)
周江源[6](2016)在《220kV同塔双回超短线路不平衡度及其继电保护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电负荷密集区域输电走廊的日益紧张和相邻用户之间输电距离的日益减小使得越来越多220kV同塔双回超短线路投入使用。虽然同塔双回超短线路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其结构特点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日前江西省某同塔双回超短线路出现了严重的叁相不平衡现象,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隐患,而且该同塔双回超短线路的结构可能对线路继电保护的准确动作产生影响。因此下文以该线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叁相不平衡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不平衡度计算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比较现有计算方法的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一种解耦方法进行了推广。然后在PSASP系统等值的基础上,对研究线路进行了ATP-EMTP仿真建模。后面的研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分析了超短线路的叁相不平衡问题。以研究线路为算例,比较了若干因素分别对超短线路与中长线路不平衡度的影响。并对研究线路的不平衡现象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造成该现象的可能原因。另一方面对线路后备保护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部分主要从零序互感、过渡电阻和不换位线路叁个方面入手,仿真分析了上述因素对于研究线路零序电流与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影响,并对研究线路后备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以及灵敏度进行了简单验证。通过以上的研究,希望能在降低叁相不平衡度和后备保护整定两个方面为工程实际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于淼,马莉娜,杨治亚,杨立峰[7](2015)在《短线路保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尤其是在城市电网会出现一些短线路或短线路成环。环绕大城市形成的短线群,往往处于系统负荷中心,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密切,并且工矿企业配电系统也存在大量短线路。如果短线保护不能迅速而有选择切除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设备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将造成威胁。而短线路用方向过电流或距离保护不能做到有选择性地全线速断,必须有通道交换两侧的信息才能做到全线速断。所以短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就成为一种较为理想、安全的保护方案。(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5年11期)
张卫亮,姜涛[8](2015)在《短线路配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短路容量大、供电线路短的配电系统出现越级跳闸的原因,结合两起越级跳闸案例,提出避免此类特殊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应对方案,并详述方案的逻辑关系及实现过程。(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5年10期)
李贵生[9](2014)在《如何寻找最短线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初中生之友》期刊2014年30期)
陈洁丽,谢飞[10](2014)在《110kV终端短线路距离保护整定计算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较短线路与上级线路灵敏度配合难点,合理将短线的上级线路中最长线路及短线的下级变压器阻抗引入整定范围,并且通过表格的组织,提高了对批量线路的整定效率,以某地区电网终端短线路距离保护整定计算方案及相关配合问题作探讨。(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短线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配电网中的线路结构相比较于输电线路更为复杂,在空间距离上相对来说比较短,并且在母线处可能连接有很多短线路。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地检测到故障信号,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线路,进行故障的精确定位。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连接有短线路的配电网精确故障定位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故障行波的产生过程进行了阐述分析,研究了行波在线路中的传输参数及衰减特性,分析了当行波传输到波阻抗不连续点时的折射与反射规律。然后论述了相模变换的基本原理以及暂态信号获取分析的方法,在其基础上研究故障暂态行波的时域频域特征,重点分析了不同模量的传播参数和依频特性,然后分析了不同模量行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波速变化,证明了线模行波波速是基本不变而零模行波波速是逐渐衰减的。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对中性点不接地的35kV单端辐射状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行波的传输参数和折反射规律,通过相模变换,提取零模及线模分量,提出了根据电压与电流线模行波模极大值乘积的符号判断故障线路,以及根据中点处前两个波头到达时刻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并且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将算法进行补充与完善,从而可以应用到复杂的连接有短线路的单端辐射状配电网中,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首先,在每条线路的首端提取故障电压初始行波的模极大值及故障电流初始行波的模极大值,来代表它们的极性,计算二者乘积,根据二者乘积是否为负判断故障发生的线路,此方法可解决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中无法区别故障是发生在连接同一母线的几条短线路中哪一条的问题。然后,根据故障线路两端测得的模量时间差大小判断故障发生在线路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最后,在故障线路的中点处安装一个电压行波测量装置,提取线模电压行波波头的前两个到达时刻,由于配电网线路较短,线模行波波速可以看作常量,从而可求得故障发生的精确位置,此方法可解决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中靠近母线处发生故障的死区问题。全过程只需要故障初始行波波头到达各线路首端的模极大值信息、故障线路两端的的首波头模量时间差以及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故障线路中点的前两个波头到达时刻,不需要进行时间同步,方法简单迅速,定位准确有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工程实用性。本文在PSCAD/EMTDC中搭建复杂的连接有短线路的配电网仿真模型,基于电网拓扑结构,设置不同故障点,模拟不同故障情况,大量的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线路论文参考文献
[1].李帆.跨电压等级同塔短线路建模及其低压系统过电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王政.连接有短线路的配电网故障精确定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李旭涛.线路模型对同塔短线路潜供电流研究的影响[J].中国电力.2018
[4].刘阳升,林济铿,戴赛,申丹枫,郭凌旭.计及短线路同杆并架双回线的输电网混合状态估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
[5].姚秦川.朱可夫放弃最短线路[J].少年文摘.2016
[6].周江源.220kV同塔双回超短线路不平衡度及其继电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7].于淼,马莉娜,杨治亚,杨立峰.短线路保护方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
[8].张卫亮,姜涛.短线路配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探讨[J].电工技术.2015
[9].李贵生.如何寻找最短线路[J].初中生之友.2014
[10].陈洁丽,谢飞.110kV终端短线路距离保护整定计算探讨[J].云南电力技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