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知识、探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阶段。针对小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游戏、玩乐、操作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牛津小学4AUnit9What'sthematter这课单词cold,hungry,thirsty,hot和tired时,首先我利用了《安徒生童话故事》中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其中一个经典场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中,小女孩那饥寒交迫的神情,并配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如:呼哮的风声,女孩的可怜地说话声等。这一切都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来学习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sthematter?”从而引出新授单词:“cold”和“hungry”。单词“thirsty”的教学也同样如此。这一小环节的设计不仅轻松地使学生学会了重点句“What'sthematter?”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通过做运动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况下体会单词“hot”和“tired”,这样能加深他们的记忆,直至准确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还能为我引出下一知识点作好铺垫。最后借助多媒体所显示的红军长征图片,作出总结:They'recoldhungrythirstyhotandtired.Finallymanypeopleareill.这时我轻松地教授了单词“ill”。这一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容词,把复杂抽象的内容简单形象化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一来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条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又如在教牛津小学4AUnit9What'sthematter这课句型:What'sthematter?I'm...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总结了一下本课的句型。接着我设计了操练对话的活动,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来进行交际(利用自己所带的东西),此外我还设计了三个情景让学生自编小短话。这个活动紧扣本课主题,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运用今天所学的内容。让他们在玩乐中训练了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在学生稍显疲劳之际,我巧妙地穿插了一段英语歌曲“What'sthematter?”,这样既烘托了课堂气氛,又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最后我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还设计了练习和听故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练习,在听、说、演的基础上,让学生动动笔,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让每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给学生增强信心。
三、还原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在牛津小学英语3BUnit8中的句型:Whatwouldyoulike?Wouldyoulikesomemilk?Whataboutsomejuice?及其各种回答,由于这些句子能创设出比较真实的情景,学生们在所设情景中不仅很快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能借助其它食物或饮料进行自编对话。这样,学生不仅在表演中内化了课文内容,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也在表演中得到发展。
总之,教师应依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才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昆山市巴城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