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体制论文_佘宇,单大圣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教育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村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激励机制,财政,农村,全国性。

农村教育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佘宇,单大圣[1](2019)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70年发展及前瞻》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70年的努力,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带动了教育水平和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面向未来,农村教育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农村教育迈向更高水平。具体的思路与建议包括:继续巩固提高农村教育普及水平;对农村教育实行补偿性政策;以更大的力度建设乡村教师队伍;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的政策难点问题;推动农村教育多样化发展。(本文来源于《行政管理改革》期刊2019年06期)

靳卫东,徐银良[2](2015)在《“以县为主”体制和“新机制”的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绩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县为主"体制迫使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中"尽责",而"新机制"改革增加了地方政府投资教育的经济激励,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以县为主"体制中,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普遍具有"卸责"冲动;而"新机制"改革也存在显着的"挤出效应"。所以,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主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另外,虽然两次改革消除了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中部凹陷"现象,但最终形成的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差别也有悖于财政中立性原则。因此,尽快调整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科学设计有地区差别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仍然是未来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5年12期)

郑佳欣,郑照魁,李明秀[3](2015)在《要让优秀教师在乡村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少老师是‘两师两员’,上课是教师,开饭是厨师,课外是心理辅导员,晚上是寝室管理员,天天疲于奔命,身心压力巨大。”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叁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叁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围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主题作大会发言,农村教育、医疗等问题受到(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5-03-11)

田廷魁[4](2013)在《浅析中国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体制的弊端开始变得越发的明显,其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我国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从而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3年10期)

刘惠林,张少杰[5](2012)在《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任务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是发展农村教育体制的基础,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问题,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中央及省级政府要成为农村教育的投资主体,为此应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中的财政责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12年09期)

刘惠林[6](2010)在《农村教育产品性质与教育财政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教育产品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农村教育对于解决叁农问题,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破除农村教育应由地方政府负责的观念,坚持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基本目标,建立以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为主体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0年36期)

刘惠林[7](2010)在《农村教育产品性质与教育财政体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教育产品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农村教育对于解决叁农问题,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破除农村教育应由地方政府负责的观念,坚持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基本目标,建立以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为主体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2-04)

李小清,温涛[8](2010)在《农村教育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接受教育的人数和程度,摆脱经济贫困就必须摆脱教育落后,而教育投融资不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我国农村教育投融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不仅教育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低,结构不合理,而且投融资的渠道单一,针对性也不强。为此,应通过完善教育投融资体制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期刊2010-10-24)

李小土,刘明兴,安雪慧[9](2010)在《“以县为主”背景下的西部农村教育人事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西部甲省20个县(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农村基层学区人事管理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事权力的配置与教师激励机制存在密切关系。由县教育局任命学区校长、并且由学区校长调配学区内教师的权力格局,比较有利于基层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而人事权力的过度集中,或者县教育局和乡镇政府进行交叉控制,都不利于基层学区对教师的管理与激励。(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李小土,刘明兴,安雪慧[10](2010)在《“以县为主”背景下的西部农村教育人事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西部甲省20个县(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农村基层学区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事权力的配置与教师激励机制存在密切关系。由县教育局任命学区校长、并且由学区校长调配学区内教师的权力格局,比较有利于基层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而人事权力的过度集中,或者县教育局和乡镇政府进行交叉控制,都不利于基层学区对教师的业务管理与激励。相对而言,由乡镇政府同时掌握学区校长的任命权和教师调配权,要优于过度集中和交叉控制这两种模式。(本文来源于《全球教育展望》期刊2010年05期)

农村教育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县为主"体制迫使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中"尽责",而"新机制"改革增加了地方政府投资教育的经济激励,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以县为主"体制中,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普遍具有"卸责"冲动;而"新机制"改革也存在显着的"挤出效应"。所以,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主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另外,虽然两次改革消除了地方教育财政投入的"中部凹陷"现象,但最终形成的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差别也有悖于财政中立性原则。因此,尽快调整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科学设计有地区差别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仍然是未来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教育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佘宇,单大圣.农村教育体制改革70年发展及前瞻[J].行政管理改革.2019

[2].靳卫东,徐银良.“以县为主”体制和“新机制”的农村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绩效评价[J].当代财经.2015

[3].郑佳欣,郑照魁,李明秀.要让优秀教师在乡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N].南方日报.2015

[4].田廷魁.浅析中国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J].商.2013

[5].刘惠林,张少杰.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任务与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

[6].刘惠林.农村教育产品性质与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与职业.2010

[7].刘惠林.农村教育产品性质与教育财政体制[C].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8].李小清,温涛.农村教育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C].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2010

[9].李小土,刘明兴,安雪慧.“以县为主”背景下的西部农村教育人事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10

[10].李小土,刘明兴,安雪慧.“以县为主”背景下的西部农村教育人事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0

论文知识图

幼小一体化模式及人事管理结构农民部分闲置收入逆向运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效率的整体分析框架“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研究主题网络简图中小学教师对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最大差...

标签:;  ;  ;  ;  ;  ;  ;  

农村教育体制论文_佘宇,单大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