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包括主枕、左右侧枕、护睡旋转档位机构、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主枕两侧设有第一枢接部,左右侧枕上设有第二枢接部;两个左右侧枕分别通过枢轴连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以枢接在主枕的两侧;护睡旋转档位机构包括上、下档位块,上、下档位块均设有多个对应扣合的档位;上档位块固定在第一枢接部上,下档位块固定在第二枢接部上;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包括滑块和滑轨;滑轨两侧设有波浪状的凹位,滑块上设有与凹位配合限位的凸位;滑轨安装在主枕的背部,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采用了各种柔性可调的结构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场景需求,让不同身高体型的用户都能得到最舒适的护颈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枕、左右侧枕、护睡旋转档位机构、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所述主枕两侧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左右侧枕上设有第二枢接部;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通过枢轴连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以枢接在主枕的两侧;所述护睡旋转档位机构包括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均设有多个对应扣合的档位;上档位块固定在第一枢接部上,下档位块固定在第二枢接部上;所述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两侧设有波浪状的凹位,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凹位配合限位的凸位;所述滑轨安装在主枕的背部,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枕、左右侧枕、护睡旋转档位机构、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所述主枕两侧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左右侧枕上设有第二枢接部;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通过枢轴连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以枢接在主枕的两侧;所述护睡旋转档位机构包括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均设有多个对应扣合的档位;上档位块固定在第一枢接部上,下档位块固定在第二枢接部上;所述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两侧设有波浪状的凹位,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凹位配合限位的凸位;所述滑轨安装在主枕的背部,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枕上设有用于按摩颈部天池穴的按摩凸点和位于按摩凸点之间的石墨烯发热模块;所述石墨烯发热模块与电源分配电路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该护颈汽车靠枕还包括靠枕支架,所述靠枕支架包括主枕安装部、左右侧枕安装部;所述主枕安装在主枕安装部上,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安装在左右侧枕安装部上;所述第一枢接部设置在主枕安装部的两则;所述第二枢接部设置在左右侧枕安装部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和滑片;所述滑片固定在第二安装片上,所述第二安装片固定在第一安装片上;所述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的内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凸位设置在滑片内侧;所述第二安装片的中部设有与滑轨配合滑动的滑槽,第二安装片的两侧插装在主枕安装部上的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靠枕安装在与车座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盖设在底座上的盖体;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主枕的主枕安装架、用于调节主枕安装架前后伸缩的前后伸缩档位机构、用于安装车座头枕支架的限位孔、用于调节车座头枕支架位置的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伸缩档位机构包括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条,所述主枕安装架底部设有与滑条配合滑动的滑动槽和与限位部配合卡扣的波浪状的凹陷档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包括左齿轮片、右齿轮片、连接齿轮;所述左齿轮片、右齿轮片的一端均设有车座头枕支架安装孔,左齿轮片、右齿轮片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齿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伸缩档位机构通过阻尼旋转机构与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隐藏式挂钩。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平板电脑的万向支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保健靠枕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直接应用在汽车座椅用作护颈保健。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技术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安全性、环保性、功能性、舒适性等方面,汽车座椅头枕作为汽车座椅不可缺少的部件,也在这些方面做着不断的改革,在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改进尤其的多。
目前常用的汽车靠枕采用的是定型枕,不能根据用户的具体身高、颈背形状和距离做相应的调整,舒适度和贴合度无法响应用户的个性需求,且功能单一,不能兼顾端坐和靠睡两种常态的有效护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采用了各种柔性可调的结构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场景需求,实现多方位可调,尤其是上下、前后、垂直于颈椎旋转和围绕颈椎方向旋转四维可调,让不同身高体型的用户都能得到最舒适的护颈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包括主枕、左右侧枕、护睡旋转档位机构、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所述主枕两侧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左右侧枕上设有第二枢接部;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通过枢轴连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以枢接在主枕的两侧;所述护睡旋转档位机构包括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均设有多个对应扣合的档位;上档位块固定在第一枢接部上,下档位块固定在第二枢接部上;所述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两侧设有波浪状的凹位,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凹位配合限位的凸位;所述滑轨安装在主枕的背部,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主枕上设有用于按摩颈部天池穴的按摩凸点和位于按摩凸点之间的石墨烯发热模块;所述石墨烯发热模块与电源分配电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该护颈汽车靠枕还包括靠枕支架,所述靠枕支架包括主枕安装部、左右侧枕安装部;所述主枕安装在主枕安装部上,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安装在左右侧枕安装部上;所述第一枢接部设置在主枕安装部的两则;所述第二枢接部设置在左右侧枕安装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和滑片;所述滑片固定在第二安装片上,所述第二安装片固定在第一安装片上;所述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的内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凸位设置在滑片内侧;所述第二安装片的中部设有与滑轨配合滑动的滑槽,第二安装片的两侧插装在主枕安装部上的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还包括用于将靠枕安装在与车座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盖设在底座上的盖体;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主枕的主枕安装架、用于调节主枕安装架前后伸缩的前后伸缩档位机构、用于安装车座头枕支架的限位孔、用于调节车座头枕支架位置的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前后伸缩档位机构包括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条,所述主枕安装架底部设有与滑条配合滑动的滑动槽和与限位部配合卡扣的波浪状的凹陷档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包括左齿轮片、右齿轮片、连接齿轮;所述左齿轮片、右齿轮片的一端均设有车座头枕支架安装孔,左齿轮片、右齿轮片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前后伸缩档位机构通过阻尼旋转机构与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隐藏式挂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颈汽车靠枕,其中,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平板电脑的万向支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护颈汽车靠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各种柔性可调的结构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场景需求,实现多方位可调,尤其是上下、前后、垂直于颈椎旋转和围绕颈椎方向旋转四维可调,让不同身高体型的用户都能得到最舒适的护颈效果。
2.靠枕两翼可随意调整环抱扶颈便于乘客睡觉,兼顾端坐和靠睡两种常态的有效护颈。
3.车载电源的分配设计为车主个人外设提供电源,电源分配电路除了给石墨烯发热模块供电外,还可为驾乘者提供智能终端的充电电源。
4.结合人体工学,靠枕形状在贴合颈脖造型曲线的基础上以中医理疗的角度增设了按摩颈部天池穴的按摩凸点,对颈椎部分的主要穴位进行加热去寒,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保健作用,使乘车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自然颠簸转化成穴位的按揉理疗,起缓解眼睛疲劳、颈部酸痛功效。配合石墨烯发热模块对颈部的热敷刺激达到活血祛湿、安神助眠,利用乘车的碎片时间进行养生保健。
5.隐藏式车载垃圾袋挂钩和平板电脑支架让汽车生活更健康丰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枕与左右侧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枕与左右侧枕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护颈汽车靠枕其端坐模式与护睡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与靠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座与万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座的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隐藏式挂钩的使用状态对比图;
其中,1、主枕;2、左右侧枕;3、护睡旋转档位机构;301、上档位块;302、下档位块;4、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401、滑块;4011、第一安装片;4012、第二安装片;4013、滑片;402、滑轨;403、凹位;404、凸位;5、靠枕支架;501、主枕安装部;5011、第一枢接部;502、左右侧枕安装部;5021、第二枢接部;6、石墨烯发热模块;7、电源分配电路;8、安装座;801、底座;8011、滑条;802、盖体;9、主枕安装架;901、滑动槽;902、凹陷档位;10、前后伸缩档位机构;101、限位挡块;11、限位孔;12、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1201、左齿轮片;1202、右齿轮片;1203、连接齿轮;13、阻尼旋转机构;14、隐藏式挂钩;15、万向支架;16、按摩凸点;A、座椅;B、平板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全方位可调的护颈汽车靠枕,包括主枕1、左右侧枕2、护睡旋转档位机构3、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4、靠枕支架5;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枕、左右侧枕与车座连接方式不局限于靠枕支架,可以采用松紧带、魔术贴等方式连接。
具体地,所述靠枕支架包括主枕安装部501、左右侧枕安装部502;所述主枕安装在主枕安装部上,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安装在左右侧枕安装部上;所述主枕两侧设有第一枢接部5011,所述左右侧枕上设有第二枢接部5021;所述第一枢接部5011设置在主枕安装部的两则;所述第二枢接部设置在左右侧枕安装部的一侧。两个所述左右侧枕分别通过枢轴(图中未示,枢轴可以为螺栓)连接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以枢接在主枕的两侧;并在左右侧枕与枢接部两者之间设置用作角度定位的护睡旋转档位机构。
所述护睡旋转档位机构包括上档位块301和下档位块302,上档位块和下档位块均设有多个对应扣合的档位;上档位块固定在第一枢接部上,下档位块固定在第二枢接部上;
所述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用于调节上下方向的高度,具体包括滑块401和滑轨402;所述滑轨两侧设有波浪状的凹位403,所述滑块上设有与凹位配合限位的凸位404;所述滑轨安装在主枕的背部,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上。具体地,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安装片4011、第二安装片4012和滑片4013;所述滑片固定在第二安装片上,所述第二安装片固定在第一安装片上;所述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的内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凸位设置在滑片内侧;所述第二安装片的中部设有与滑轨配合滑动的滑槽,第二安装片的两侧插装在主枕安装部上的限位槽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主枕上设有用于按摩颈部天池穴的按摩凸点16和位于按摩凸点之间的石墨烯发热模块6;所述石墨烯发热模块与电源分配电路7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颈部结构特点结合汽车生活中各种应用场景研发出符合人体工学的汽车靠枕。靠枕形状在贴合颈脖造型曲线的基础上以中医理疗的角度增设了按摩颈部天池穴的按摩凸点,使乘车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自然颠簸转化成穴位的按揉理疗,起缓解眼睛疲劳、颈部酸痛功效,配合石墨烯发热模块对颈部的热敷刺激达到活血祛湿、安神助眠,利用乘车的碎片时间进行养生保健。石墨烯发热模块内置附在主枕上的记忆棉或外套中,电源分配电路为石墨烯发热模块及其他电器提供车载电源分配。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该护颈汽车靠枕还包括用于将靠枕安装在与座椅A上的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801和盖设在底座上的盖体802;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安装主枕的主枕安装架9、用于调节主枕安装架前后伸缩的前后伸缩档位机构10、用于安装车座头枕支架的限位孔11、用于调节车座头枕支架位置的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12。
具体地,所述前后伸缩档位机构包括限位挡块101;限位挡块上设有限位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条8011,所述主枕安装架底部设有与滑条配合滑动的滑动槽901和与限位部配合卡扣的波浪状的凹陷档位902。
具体地,所述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包括左齿轮片1201、右齿轮片1202、连接齿轮1203;所述左齿轮片、右齿轮片的一端均设有车座头枕支架安装孔,左齿轮片、右齿轮片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齿轮啮合。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与汽车座椅原有靠枕杆螺丝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前后伸缩档位机构通过阻尼旋转机构13与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隐藏式挂钩14。隐藏式挂钩与组件二中的其他部件共同内置在封闭的安装座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平板电脑B的万向支架15。平板电脑万向支架与安装座拔插连接。
鉴于每个人的体型、身高存在较大差异,乘车状态也有不同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各种柔性可调的结构来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场景需求:端坐状态(部分人驾车习惯)时传统的靠枕与颈部悬空,无法有效支撑颈部,本实用新型的前后伸缩档位机构5能根据需要快速伸缩让枕头始终与颈部有效贴合;睡眠状态时,原本展开的左右侧枕通过护睡旋转档位机构向中间围拢形成半包裹形状,由端坐模式快速切换成护睡模式,有效的防止睡眠过程中的东倒西歪而造成气血不通,颈脖酸痛;上下弹性凹凸定位机构可根据驾乘者的身高体型上下调节靠枕位置;阻尼旋转机构可以根据驾乘者的颈脖弧度调节靠枕最舒适的贴合角度;齿轮齿条可调固定机构与各种款式的座椅融为一体;隐藏式挂钩为乘客提供垃圾袋存放点;电源分配电路除了给石墨烯发热模块供电外,还可为驾乘者提供智能终端的充电电源;平板电脑万向支架可以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的悬挂,让汽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如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9150.0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05526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0N 2/806
专利分类号:B60N2/806;B60N2/885;B60N2/879;B60N2/90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深圳市安思源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安思源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同乐吓坑路12号丁甲岭工业区2号厂房
发明人:邓海青
第一发明人:邓海青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安思源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春兰
代理机构:4455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