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浸矿论文_钟婵娟,孙德四,陈晔,曹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菌浸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矿物,微生物,芽孢,铝土矿,锰矿,组合。

细菌浸矿论文文献综述

钟婵娟,孙德四,陈晔,曹飞[1](2013)在《基于矿物晶体结构的铝土矿细菌浸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环状芽孢杆菌CGMCC12对5种含不同结构硅酸盐矿物的铝土矿样进行了生物脱硅研究.选用铝土矿中常见的橄榄石、高岭石、钾长石及河南铝土矿作为细菌溶蚀作用对象,采用电镜及XRD衍射技术,研究细菌对它们的分解作用差异.结果表明:浸矿12d,细菌对橄榄石、高岭石及石英型铝土矿脱硅作用显着,铝硅比(A/S)分别从7.12,6.11,2.89提高到16.15,11.61,13.56,而对钾长石型铝土矿及河南铝土矿脱硅效果较差,A/S分别从3.69和4.90仅提高到4.64和7.30;细菌对试验用硅酸盐矿物的溶蚀破坏作用由易至难依次为橄榄石、高岭石、钾长石;在细菌作用下,橄榄石向水镁石与石英转化,钾长石向伊利石转化,高岭石向水铝石与石英转化;多种矿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细菌对不同晶体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的分解有一定的选择性,对较易分解的矿物破坏作用较快,细菌会优先选择分解含Fe,Ca等生命元素的赤铁矿与方解石等矿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朱志根[2](2013)在《响应曲面法优化产氨细菌浸矿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产氨细菌浸矿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产氨细菌浸出碱性铜矿石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揭示各因素对铜浸出效果的影响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C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响应值精确度为98.85%。各因素对铜浸出效果影响的大小为:细菌初始接种量>助浸剂浓度>矿浆浓度。产氨细菌浸出碱性铜矿石最佳工艺条件为:细菌初始接种量30%,矿浆浓度14%,助浸剂浓度0.04 mol/L。在此条件下,浸出144 h后,铜浸出率可达47.32%,比优化前提高了4.67%。(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3年07期)

安骞,杨静,王辉,韩成斌[3](2011)在《细菌浸矿技术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细菌浸矿在铜、金、铀矿的应用现状。细菌浸矿主要分为直接、间接和联合作用。从细菌浸矿机理出发,给出了细菌浸出铜矿、铀矿的反应方程式。对细菌浸矿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马荣骏[4](2008)在《细菌浸矿及其对锰矿浸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了细菌浸出的原理、浸矿菌、培养、驯化等一些关键问题,并重点对细菌浸出锰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最后指出了细菌浸出锰矿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应该大力对其进行研究,以达到工业应用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08年01期)

王建伟,汪模辉,袁源[5](2007)在《混合细菌浸矿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浸矿反应温和、能耗低、流程简单、环境友好,在低品位矿物浸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混合细菌浸矿较单一细菌浸矿其效率有显着提高。本文对浸矿细菌研究现状、混合细菌浸矿的研究实践进行了评述,并对混合菌剂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07年05期)

蒋金龙,杨勇,卜春文[6](2006)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浸矿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浸矿能力的影响,研究了吐温20、吐温80和乳化剂OP这叁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多金属铜矿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浸出矿物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吐温20促进浸出效果最好,其最佳添加量为0.005%。(本文来源于《淮阴工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王洪江,吴爱祥,习泳,杨宝华,张杰[7](2005)在《浸堆内细菌浸矿的传热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浸出复杂矿物对于处理低品位金属硫化矿经济有效、利于环保,在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上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德兴铜矿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含铜废石细菌堆浸试验工作,是一个地表排土场堆浸应用的范例。但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细菌的浓度和活性比较低,成为阻碍该项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堆浸厂经营效果不佳、生产维持困难的局面。细菌繁殖速度慢的原因除了浸堆内氧气供应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浸堆内温度不适合细菌生长。细菌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在25℃-35℃内,超过40℃或低于5℃,细菌无法存活。在室内实验中,人们已经发现温度是一个影响浸出效果的关键因素,在30℃和10℃条件下细菌浸出40d后,铜的浸(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期刊2005-08-01)

胡凯光,胡鄂明,康泉,洪春林,谢国声[8](2004)在《细菌浸矿机理和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细菌浸矿机理 ,探讨了细菌浸铀与铀矿石矿物学关系 ,对温度、pH、矿石性质、离子浓度、通气量、培养基、光线等影响细菌浸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04年04期)

李宏煦,王淀佐,陈景河[9](2003)在《细菌浸矿的间接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细菌浸矿间接作用的研究成果,阐述细菌浸出过程间接作用的观点,从细菌间接作用角度较系统地分析细菌间接作用过程机理,说明间接作用过程的基本步骤。根据硫化矿物晶体结构不同,间接作用过程中,硫化矿的氧化分解有以S_2O_3~(2-)为中间过程和以Sn~(2-)与S_8为中间过程的两种氧化机理。(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期刊2003年04期)

李宏煦,王淀佐,陈景河,阮仁满[10](2003)在《细菌浸矿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归纳总结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各类作用过程 ,综述相关研究结果。细菌的存在使矿物表面的H+ 浓度增加 ,同时也使体系混合电位上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区别在于硫化矿的氧化分解是否通过Fe3+ 的氧化作用 ,即不管细菌粘附矿物与否 ,间接作用为Fe3+ 浸出矿物 ,而直接作用则指细菌的直接氧化分解作用。细菌浸矿过程是包括化学、电化学、动力学现象的复杂过程 ,各种作用不是孤立的 ,是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的(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期刊2003年03期)

细菌浸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产氨细菌浸矿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产氨细菌浸出碱性铜矿石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揭示各因素对铜浸出效果的影响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C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响应值精确度为98.85%。各因素对铜浸出效果影响的大小为:细菌初始接种量>助浸剂浓度>矿浆浓度。产氨细菌浸出碱性铜矿石最佳工艺条件为:细菌初始接种量30%,矿浆浓度14%,助浸剂浓度0.04 mol/L。在此条件下,浸出144 h后,铜浸出率可达47.32%,比优化前提高了4.6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菌浸矿论文参考文献

[1].钟婵娟,孙德四,陈晔,曹飞.基于矿物晶体结构的铝土矿细菌浸矿机制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

[2].朱志根.响应曲面法优化产氨细菌浸矿试验研究[J].黄金.2013

[3].安骞,杨静,王辉,韩成斌.细菌浸矿技术现状及展望[J].矿业工程.2011

[4].马荣骏.细菌浸矿及其对锰矿浸出的研究进展[J].中国锰业.2008

[5].王建伟,汪模辉,袁源.混合细菌浸矿研究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2007

[6].蒋金龙,杨勇,卜春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浸矿能力的影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

[7].王洪江,吴爱祥,习泳,杨宝华,张杰.浸堆内细菌浸矿的传热规律[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2005

[8].胡凯光,胡鄂明,康泉,洪春林,谢国声.细菌浸矿机理和影响因素[J].中国矿业.2004

[9].李宏煦,王淀佐,陈景河.细菌浸矿的间接作用分析[J].有色金属.2003

[10].李宏煦,王淀佐,陈景河,阮仁满.细菌浸矿作用分析[J].有色金属.2003

论文知识图

细菌浸矿浸出率变化结果萃取有机相对细菌浸矿能力的影响温度对JXF-1细菌浸矿脱硅效果的...转速对JXF-1细菌浸矿脱硅效果的...装瓶量对JXF-1细菌浸矿脱硅效果...不同细菌浸矿效果对比

标签:;  ;  ;  ;  ;  ;  ;  

细菌浸矿论文_钟婵娟,孙德四,陈晔,曹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