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包括内翅片组和外翅片组以及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和内翅片组形成主换热器,所述换热管道与外翅片组形成副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于副换热器中心,所述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口设置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插管和出水插管,采用具有进水插管和出水插管和过水通道的过水端盖连接换热管道,改变了端盖和过水端盖的结构,采用弧形的过水端盖连接两根换热管道,避免了渗水漏水的情况出现,降低了售后,提高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翅片组和外翅片组以及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和内翅片组形成主换热器,所述换热管道与外翅片组形成副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于副换热器中心,所述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口设置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插管和出水插管。
设计方案
1.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翅片组和外翅片组以及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和内翅片组形成主换热器,所述换热管道与外翅片组形成副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于副换热器中心,所述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口设置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插管和出水插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换热器的外径和副换热器的内径之间有0.5-2.0毫米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具有凹陷,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后形成过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组、外翅片组、换热管道以及过水通道均采用不锈钢、铜或者铝合金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201210346394.7中的专利产品的端盖和过水端盖采用钎焊连接,由于端盖和过水端盖是大面积的圆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在钎焊后的产品会出现焊接不牢、虚焊的情况出现导致产品渗水漏水,生产难度高,维修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旨在解决产品在生产后出现焊接不牢、虚焊导致的渗水和漏水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包括内翅片组和外翅片组以及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和内翅片组形成主换热器,所述换热管道与外翅片组形成副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于副换热器中心,所述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口设置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插管和出水插管。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换热器的外径和副换热器的内径之间有0.5-2.0毫米间隙。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水通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具有凹陷,所述上盖和下盖连接后形成过水通道。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翅片组、外翅片组、换热管道以及过水通道均采用不锈钢、铜或者铝合金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采用具有进水插管和出水插管和过水通道的过水端盖连接换热管道,改变了端盖和过水端盖的结构,采用弧形的过水端盖连接两根换热管道,避免了渗水漏水的情况出现,降低了售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盘组合式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盘组合式换热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盘组合式换热器的过水通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盘组合式换热器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4,一种圆盘组合式换热器,包括内翅片组1和外翅片组2以及换热管道3,所述换热管道3和内翅片组1形成主换热器,所述换热管道3与外翅片组2形成副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于副换热器中心,所述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的相邻两个换热管口设置有过水通道4,所述过水通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插管43和出水插管44。
优选地,所述内翅片组1和外翅片组均2由多块弧形的翅片11周向层叠形成,所述翅片1上设置有换热管道安装孔12以给换热管道3穿过,所述换热管道3形成圆形或者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换热器的外径和副换热器的内径之间有0.5-2.0毫米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通道4包括上盖41和下盖42,所述上盖41具有凹陷45,所述上盖41和下盖42连接后形成过水通道4以通水。
进一步地,所述内翅片组1、外翅片组2、换热管道3以及过水通道4均采用不锈钢、铜或者铝合金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水从进水口5进入换热管道,经过过水通道4后进入另一根换热管道3,换热管道在内翅片组1和外翅片组2内均组成环形的通道,水经过环形的通道后吸收了换热管道3和翅片11的热量形成热水并从出水口6流出。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38547.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83338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F28D1/047
专利分类号:F28D1/047;F28F1/32;F28F21/08
范畴分类:35F;
申请人:中山市晨晖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山市晨晖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427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尚勤路6号
发明人:杨全;杨永
第一发明人:杨全
当前权利人:中山市晨晖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邹常友
代理机构:44286
代理机构编号: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