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试验论文_胡琼文,胡朝军,李萍,邓垂文,吴子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荧光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荧光,抗体,病毒,狂犬,小家鼠,效应。

免疫荧光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胡琼文,胡朝军,李萍,邓垂文,吴子燕[1](2019)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核抗体的前带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A)检测抗核抗体(ANA)中的前带效应对ANA荧光滴度的影响。方法将880例血清样本以1∶100稀释进行手工检测,筛选ANA荧光滴度≥1∶1 000的样本分别以1∶100、1∶1 000、1∶10 000稀释检测,统计有前带效应(1∶1 000稀释比1∶100稀释荧光亮)的样本数;将前带效应的样本采用欧蒙Sprinter XL全自动荧光加样仪和EUROPattern全自动荧光分析仪检测ANA(1∶100稀释),与手工法检测ANA(1∶100稀释)进行比较,检测前带效应样本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分析其荧光模型、荧光滴度及阳性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分布特点。结果有明显前带效应的样本数为34例,占总样本数的3.86%,占高滴度(≥1∶1 000)ANA样本数的29.57%。通过手工法检测或通过Sprinter XL全自动荧光加样仪检测均发现前带效应,其荧光模型及荧光滴度相似,值得注意的是,EUROPattern只能选取图片中间区域判读。在有前带效应的血清样本中,以荧光滴度≥1∶10 000最常见(74.42%)。在荧光模型方面,以斑点型最为多见(46.51%)。在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分布方面,以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最多见(62.79%),其次为抗双链DNA抗体(51.16%)和抗SSA抗体(51.16%)。结论 IIFA检测高滴度ANA样本在低稀释度时容易产生前带效应,从而导致错误的ANA荧光滴度判断,临床检验实验室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王政[2](2018)在《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自动评测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仪对抗核抗体(ANA)HEP-2细胞荧光核型滴度与人工判读结果的一致性验证及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helios自动判读系统与人工荧光显微镜判读,对我院2018年4-8月份间35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ANA荧光载片判读,二者结果进行比对,验证自动图形判读系统对抗核抗体荧光核型识别、终点滴度的预测准确性。结果HELISO判读ANA荧光片阴/阳性结果与人工判读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8.299%(p<0.05),其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92.40%。ANA细胞滴度仪器与人工比对,两者符合率达96%。对ANA细胞的荧光核型识别,HELIOS荧光分析仪对复合核的ANA细胞判读能力上略偏弱外,总体核型识别还是比较满意,结果符合率94.399%。结论: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仪自动判读ANA荧光结果和人工肉眼判读ANA结果具有一致性。检测ANA的实验程序,更具有标准化,简便性,稳定性,提高临床实验室对AID疾病认识甄别和自体抗体实验室标准化建立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16)

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3](2018)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5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650例患者最终均得到确诊,89例患者检测出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3.6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19期)

宫婷,扈荣良[4](2017)在《猪圆环病毒2型一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Cap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然后将其与FITC标记羊抗兔二抗预混相互作用,制成预混液后与预固定样品(病料或组织细胞)相互作用,通过荧光观察检测PCV2,建立了一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one-step indirect immunofl uorescence assay,OS-IIFA)。应用OS-IIFA和PCR对广东省各地猪场采集的79份病料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23%和69.62%,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0%,阴性符合率为91.66%,总符合率为83.54%,因此,该方法可作为PCV2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监测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宋瑛,石杰如,唐子斐,冯佳燕,陈莲[5](2016)在《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辅助诊断过敏性紫癜的价值及临床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部免疫荧光试验与黏膜病变程度在过敏性紫癜(HSP)辅助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局限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初诊的HSP或怀疑HSP,且辅助诊断至少有胃镜检查并行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的患儿,从病史中查阅紫癜的记录情况,采集HSP患儿行胃镜检查时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程度及其组织荧光试验结果;本文以胃镜直视下充血、水肿为轻度病变,糜烂和溃疡为中重度病变;本文以典型皮肤紫癜出现在胃镜检查前为早出紫癜,之后为晚出紫癜;根据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结果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4例HSP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31例,女23例;平均(8.1±2.7)岁;门诊病例14例,住院病例40例;早出紫癜36例(76.7%),晚出紫癜18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均受累,免疫荧光阳性31例(57.4%),阴性23例(其中弱阳性6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轻度病变14例(25.3%),重度病变40例(其中糜烂19例,溃疡21例)。免疫荧光阴性的HSP患儿中黏膜中重度病变的比例明显多于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3%(21/23)vs61.3%(19/31),P=0.013];早出紫癜的HSP患儿黏膜轻度病变免疫荧光阳性比例(10/31,32.2%)多于阴性(2/2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不论免疫荧光结果阳性与否:早或晚出紫癜HSP患儿黏膜病变轻度与中重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晚出紫癜的HSP患儿黏膜轻度病变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出或晚出紫癜的HSP患儿黏膜中重病变的比例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降部黏膜较皮肤组织免疫荧光试验阳性率低,可能与取活检处黏膜的病变严重程度有关,不排除与取活检的部位、数量、深度及器械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刘晓丽,张秀芝,蔡军,孙长义[6](2016)在《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和德国欧蒙医学诊断有限公司(EUROIMMUN)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对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pneumophila,LP)抗体Ig M检测的等效性。方法采用同步盲对比试验,对360份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用IIF和ELISA进行LP-Ig M检测。结果 (1)IIF与ELISA检测的阳性符合率95.7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8.14%~98.53%],阴性符合率98.56%(95%CI:96.35%~99.44%),总符合率95.28%(95%CI:92.57%~97.03%)。一致性分析Kappa=0.869,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2)46例交叉干扰样本: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Q热立克次体、支原体等阳性样本对两种方法检测LP-IgM结果无影响。(3)33例干扰物质样本:类风湿因子阳性样本、高胆红素样本、高脂样本和溶血样本对两种试剂检测LP-Ig M结果无影响。(4)IIF和ELISA联合应用时,并联试验可以使可疑结果的数量大大减少(IIF:10例;ELISA:13例;并联试验:3例),检测结果更加明确。结论 VIRCELL公司的IIF和EUROIMMUN的ELISA对LP-Ig M的检测有明显的等效性,由于IIF的高通量性(同时检测9种病原体),在需要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时具有明显优势,ELISA法在需要单独检测嗜肺军团菌时针对性更强,二者联合则可使检测结果更加明确。(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6年11期)

贾丽霞,朱丽华,张庆波,赵荣辉,白彩明[7](2015)在《免疫荧光灶试验法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建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结果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灶试验法实验证明,采用浓度为2 000 mg/L季铵盐复合消毒剂对悬液内狂犬病毒作用3 min,平均灭活对数值大于4.0。实验浓度证明该消毒液对病毒宿主细胞生长有影响,但本研究选用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最高实验浓度的消毒剂对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影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该皮肤黏膜消毒剂灭活狂犬病毒效果的检测,操作简便,出结果快,利于统计计算,便于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消毒学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范培虎[8](2015)在《EV71和人类共同抗原的鉴定及其作为重症HFMD潜在致病机理的研究和高敏核酸酶联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篇:EV71与人类共同抗原的鉴定及其作为HFMD重症潜在病因的研究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两种病原引起的以感染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部出现疱疹溃疡以及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EV71的感染,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如无菌性脑干脑炎、急性致死性神经性肺水肿、肺出血、急性呼吸衰竭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因此,澄清EV71的致病机理对重症的控制、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前,尽管对EV71致死性神经性症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真正致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EV7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致病机理研究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对神经元的直接损伤、致病性细胞因子(IP-10, MCP-1, IL-6, IL-8, and G-CSF等)在神经系统中急剧升高导致的神经组织损伤以及EV71与人脑蛋白共同抗体的自身反应性而引发的自身免疫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叁方面原因的内容。本文鉴定了EV71病毒与人类共同抗原,并主要以机体针对共同抗原产生的具有自身反应性的抗体为出发点,论述了共同抗体在HFMD重症病因中潜在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病毒蛋白质组与人类蛋白质组的比对分析,首次鉴定出在人类脑干部高表达的RNA聚合酶的转录调节复合物的亚基25(mediator complexsubunit25,MED25)与EV71的病毒蛋白1(VP1)存在共同表位PPGAPKP,并将两种共同抗原进行了体外表达,制备了针对该表位的单克隆抗体2H2,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显示该抗体无中和活性。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试验证实了2H2与MED25,VP1以及EV71病毒样颗粒的结合活性。使用测定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方法测定了共同抗体与自身抗原的结合活性及亲和常数(KD),KD=8.0×10-7,为中等亲和力强度。动物免疫实验证明了两种共同抗原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的针对共同表位的共同抗体。同时对患者血清进行共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EV71感染者的血清中同样存在高滴度的共同抗体。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监测共同抗体在体内的分部情况来反映该抗体对自身抗原的反应性。结果显示,除主要分布在肝脏外,在脑干及延髓处亦有分布,表明共同抗体在活体内可能与自身抗原结合进而引发免疫反应。本研究首次鉴定了共同抗原并系统地证实了自身反应性抗体在体内的大量存在并与自身抗原在体内的结合反应,为EV71的重症致病机理在有关自身免疫反应性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确实而充分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同时,对EV71新型疫苗的开发与应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篇高灵敏性核酸酶联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传染性病原检测中着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足,如在某些领域里其检测灵敏度很难达到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灵敏性,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做了很多努力。虽然已有很多改善和提高,但是目前该方法的灵敏度及实用性仍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某些领域的发展和少数传染病复杂化的程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灵敏性,本研究首次将核酸酶和荧光探针用于免疫吸附试验,被称为核酸酶联荧光寡核苷酸试验(Nuclease-linked Fluorescence Oligonucleotide Assay,NLFOA)。在该方法中,具有高酶活性的核酸酶TurboNuclease用作标记酶,水解荧光探针中链接荧光素和淬灭基团的寡核苷酸链,致使淬灭基团对荧光素的淬灭作用消失而发出可检测的荧光。由于核酸酶的高效性和荧光探针的高荧光强度而使源于被检分子的检测信号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从而提高灵敏度。同时,具有信号放大效应的表面偶联有大量链霉亲和素分子的金纳米颗粒也被用于此方法中,能够使被捕获的单个被检抗原分子通过纳米颗粒-亲和素复合物结合大量生物素化的标记核酸酶,使被检测信号进一步放大再次提高灵敏度。本研究在纳米颗粒直径、标记核酸酶使用浓度、纳米颗粒-亲和素复合物使用浓度和荧光探针使用浓度等方面对NLFOA进行了条件的优化。通过检测人类艾滋病毒重要的标志性蛋白分子p24,对NLFOA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NLFOA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0pg/mL,低于传统ELISA的最低检测限度(10.0pg/mL)10倍。特异性在两次评价中均达到了100%,重复性在p24的高(100.0pg/mL)、中(50.0pg/mL)、低(1.5pg/mL)叁个浓度水平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7.8%、9.05%、8.4%,均低于被接受阈值10%。NLFOA是本实验室建立的一种高灵敏性检测抗原的方法,改变相应的抗体后可用与各种传染病抗原的检测。本方法首次把核酸酶和荧光探针应用与酶联免疫试验中,开拓了在免疫试验中使用核酸酶和荧光探针为底物新的思路,显着地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灵敏性,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避免病原的传播以及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林晓波,高磊,王平,张群,姜立民[9](2015)在《微量免疫荧光技术在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微量免疫荧光技术的中和试验代替常规小鼠脑内中和试验进行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方法建立微量免疫荧光技术的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计算出中和指数,与传统小鼠颅内中和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该方法进行灵敏度和重复性验证。结果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进行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重复性。结论微量免疫荧光法可取代传统小鼠颅内接种法进行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本文来源于《浙江预防医学》期刊2015年05期)

张传明,蒋雯雯,杨敏,虞华芳[10](2014)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验狂犬病毒毒价和灭活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毒价比小鼠脑内接种法约高100.17~100.50,呈平行关系,并且两者做灭活检验结果完全一致。所以,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取代小鼠脑内接种法做狂犬病毒毒价检测和灭活检验。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狂犬病有叁次大流行。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二次大流行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此次流行共持续了十几年,最高年份有多达7000人死于狂犬病。到(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业》期刊2014年21期)

免疫荧光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仪对抗核抗体(ANA)HEP-2细胞荧光核型滴度与人工判读结果的一致性验证及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helios自动判读系统与人工荧光显微镜判读,对我院2018年4-8月份间35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ANA荧光载片判读,二者结果进行比对,验证自动图形判读系统对抗核抗体荧光核型识别、终点滴度的预测准确性。结果HELISO判读ANA荧光片阴/阳性结果与人工判读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8.299%(p<0.05),其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92.40%。ANA细胞滴度仪器与人工比对,两者符合率达96%。对ANA细胞的荧光核型识别,HELIOS荧光分析仪对复合核的ANA细胞判读能力上略偏弱外,总体核型识别还是比较满意,结果符合率94.399%。结论: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仪自动判读ANA荧光结果和人工肉眼判读ANA结果具有一致性。检测ANA的实验程序,更具有标准化,简便性,稳定性,提高临床实验室对AID疾病认识甄别和自体抗体实验室标准化建立具有一定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荧光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胡琼文,胡朝军,李萍,邓垂文,吴子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核抗体的前带效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2].王政.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自动评测的性能分析[C].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3].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

[4].宫婷,扈荣良.猪圆环病毒2型一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7

[5].宋瑛,石杰如,唐子斐,冯佳燕,陈莲.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辅助诊断过敏性紫癜的价值及临床局限性[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

[6].刘晓丽,张秀芝,蔡军,孙长义.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嗜肺军团菌的检测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

[7].贾丽霞,朱丽华,张庆波,赵荣辉,白彩明.免疫荧光灶试验法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

[8].范培虎.EV71和人类共同抗原的鉴定及其作为重症HFMD潜在致病机理的研究和高敏核酸酶联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5

[9].林晓波,高磊,王平,张群,姜立民.微量免疫荧光技术在狂犬病疫苗毒种鉴别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5

[10].张传明,蒋雯雯,杨敏,虞华芳.直接免疫荧光法检验狂犬病毒毒价和灭活效果试验[J].中国畜牧业.2014

论文知识图

仅表达Vimentin,不表达上皮经诱导后的细胞突起明显,呈典对诱导后形成的少突胶质细胞进行体外...种偶联肽与HUVEC细胞的免疫荧光试验pcDNA3·1(+)-N和pcDNA3·1(+)转染Ve...一12对照组细胞培养2h4免疫荧光试验

标签:;  ;  ;  ;  ;  ;  ;  

免疫荧光试验论文_胡琼文,胡朝军,李萍,邓垂文,吴子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