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发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中学730916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教育,目的是实现以良好德性素质的发展,必须以良好心理素质为其心理基础,着力构建以心育为突破口的德育管理模式。通过课题研究开展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友善合作、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弱势群体子女的类型
1.贫困生。这些学生常因为家庭处于偏远农村或丧失父母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的经济来源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他们或因自己穿着、生活、零用钱等情况不如别人,对任何事情反应冷淡、毫无兴趣,觉得生活沒有多大意义,或成熟较早,自立意识强,事事争强好胜,不甘落在人后,怕被人瞧不起,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之中,交际范围狭窄,不善于沟通,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接受,性格孤僻。
2.留守生。这些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农村的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就是文化水平很低,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老人疼爱,亲友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这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当教师发现问题时,由于无法及时与家庭取得联系和沟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等问题。
3.后进生。这类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大多对事物有正确的评价、判断,但不能以此来要求自己,违反校纪校规乃是家常便饭,由于经常体验学习的失败,并且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缺乏爱和信任,常会使他们自卑感增强。
4.心理障碍生。这类学生由于父母离异,不被喜欢等家庭因素,而缺乏自信心,轻视自己,没有前进的动力,以致自暴自弃,长期生活在压抑、自卑之中,并且逃避现实,尽量减少与周围的人或事物的接触,对周围的一切持怀疑和警惕的态度,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弱势群体子女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经济困难学生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虽然面对生活贫困,大部分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发奋图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贫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且不能正确地缓解压力,从而产生一些问题。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情绪低落时,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爱护;碰到不顺心的事往往就把气往孩子的身上出。这些都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使孩子逐渐从内心上产生一种自卑感。
2.自身因素。主要是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两方面。主要表现为:由于弱势群体子女要独自担起约束自我,面对生活和搞好学习的压力,不少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成绩下降,心理负担很重;受托付的亲戚朋友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弱势群体子女不服管,其行为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由于出现管理真空,不少弱势群体子女自制力差,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看黄色书刊,影碟,甚者沉迷网吧,缺失上进心。
3.学校因素。主要指考试压力、学业压力,师生间、学生间人际关系不融洽等因素。较重的学习任务,频繁的测验考试,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及应有的教育教学技能,动辄训斥羞辱、讽刺挖苦,向家长告状等,使弱势群体子女自信心、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厌学的情绪。其次是在为弱势学生减免有关费用时,为了大造关爱弱势的声势,常常将这些人的名单公示。这种做法无疑会大大地削弱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卑感。
4.社会因素。在教育社会化的今天,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二是人们往往对弱势学生另眼相待。多种因素交相作用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将弱势群体子女紧紧围绕,凡无力摆脱就造成程度不一的行为障碍,出现了心理上的种种问题。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公平的教育观。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平等的教育意识,在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中体现得尤为重要。由于他们普遍敏感,感情脆弱细腻,他们渴望能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不拒收、不歧视,规范师生的言行,营造民主、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被歧视感与对立感,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
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一是优化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心理气氛。二是改革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以情促知,以知促情,使情与知和谐对称发展。三是利用教材因素。我们对小学语、数、音、体、美等教材进行了梳理,发现在这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包蕴着心理素质的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使各学科都能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
实施关爱教育措施,使弱势群体子女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在激励中使弱势群体子女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培育他们的自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