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理伤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元,生理,干旱,黄瓜,低温,演奏法,种子。
生理伤害论文文献综述
段利萍[1](2019)在《外源褪黑素对茶菊干旱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及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常见的栽培茶菊‘杭白菊’和‘金丝菊’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的方法,测定了自然干旱胁迫下两种茶菊的生长指标以及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探究了外源褪黑素对两种茶菊干旱胁迫缓解的缓解作用及生理机制,以期为缓解茶菊干旱胁迫伤害的生产实践及深入探讨菊花耐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的外源褪黑素(MT)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杭白菊’和‘金丝菊’的生长和质膜伤害,以及减缓了两个茶菊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下降速度。50μmol·L~(-1)~200μmol·L~(-1)褪黑素均能不同程度地维持两个茶菊品种较高的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使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下降速度减缓。综合评价分析得出,以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杭白菊’和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金丝菊’效果最佳,有效缓解了干旱胁迫对两个茶菊品种的伤害。2.外源褪黑素可以通过提高‘杭白菊’和‘金丝菊’的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过多活性氧的积累。干旱胁迫条件下两个茶菊品种体内的活性氧水平显着上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外源喷施褪黑素进一步提高了干旱胁迫下两个茶菊品种SOD、POD和CAT的活性,且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呈先显着提高后显着下降的趋势,SOD、POD和CAT协同作用减轻了活性氧的伤害。无论是否喷施褪黑素,复水后SOD、POD和CAT活性和胁迫前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干旱胁迫环境下,外源褪黑素可以通过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清除植株体内过多的活性氧,从而达到缓解干旱胁迫对‘杭白菊’和‘金丝菊’两个茶菊品种植株的伤害作用。3.外源MT有利于改善干旱胁迫下‘杭白菊’和‘金丝菊’的渗透调节功能。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杭白菊’和‘金丝菊’植株体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又缓慢下降的趋势。喷施外源褪黑素后,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较于纯干旱胁迫均显着提高。复水后,几种处理下的两个菊花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接近胁迫前水平,而在干旱胁迫下褪黑素处理金丝菊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低于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幼苗。褪黑素可能通过对两个茶菊品种植株体内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调节,使植物维持平衡的渗透压,从而提高两个茶菊品种的抗旱性。4.外源褪黑素(MT)可以改善干旱胁迫下‘杭白菊’和‘金丝菊’两个茶菊品种的光合特性,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干旱胁迫下,两个茶菊品种的叶绿素降解,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II最大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也降低。外源喷施褪黑素后,杭白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纯干旱胁迫相比提高了44.11%、62.16%和79.61%,胞间CO_2浓度比纯干旱胁迫降低了22.33%,且差异显着(P<0.05);而金丝菊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导度,与纯干旱胁迫相比分别提高了38.19%、40.06%、41.33%和68.03%;胞间CO_2浓度比纯干旱胁迫降低了12.21%,且差异显着(P<0.05)。复水2d后,两个茶菊品种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接近至对照水平。两个茶菊品种的Fv/Fm、qP和φPSII值都有所提高。说明外源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导致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提高PSII的活性,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增强两个茶菊品种的耐旱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牟雪姣,张远兵,吴燕,张强[2](2018)在《外源H_2S缓解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瓜品种‘新津研四号’为材料,1mmol·L~(-1) NaHS为H_2S供体,采用质量分数为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外源H_2S缓解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伤害的机制。结果表明,H_2S可以显着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根长和鲜质量;显着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提高种子淀粉酶和酯酶活性,还能诱导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质膜透性。即外源H_2S可以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强水解酶和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萌发黄瓜种子造成的伤害,促进种子的萌发生长。(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志芬[3](2018)在《腐植酸缓解燕麦干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燕麦主要种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成为燕麦增产增收的主要限制因素。喷施腐植酸(HA)水溶性肥料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性与产量,但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白燕2号和燕科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在大田条件下喷施HA对燕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盆栽不同干旱胁迫下喷施HA对燕麦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影响,不同干旱胁迫对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对燕麦叶片超微结构、渗透调节物质、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HA对干旱胁迫应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揭示HA缓解燕麦重度干旱胁迫伤害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喷施HA能提高燕麦光合速率、地上部分干物质量,降低干旱胁迫下产量损失。喷施HA显着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_n)(P<0.05,下同),随着叶片位置的降低,HA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下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HA的影响提高,白燕2号产量提高比例大于燕科2号。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喷施HA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均显着增加,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两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增加比例最大。2.喷施HA能降低重度干旱胁迫对燕麦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轻度干旱胁迫下,叶片表皮细胞饱满,气孔微张,叶绿体变圆,线粒体略有膨胀,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损害;重度干旱胁迫,气孔关闭,表皮细胞干瘪,叶绿体内部出现较大的空腔,线粒体外被膜解体,内含物外流。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与未喷施相比,尚未改变气孔的开启度,但表皮细胞较饱满,叶绿体和线粒体受损程度降低。3.喷施HA显着影响重度干旱胁迫燕麦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Pro)、可溶性糖、腐胺(Put)和亚精胺(Spm)含量均显着升高,其中Pro含量增加4.42倍。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与未喷施相比,Pro、精胺(Spd)和Spm含量显着增加,增加比例分别为7.53%、1.22和1.42倍,Put含量显着降低,Spd/Put和Spm/Put均显着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着。4.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主要影响的糖分是蔗糖和核糖。在燕麦叶片中共检测出常见的单糖和低聚糖16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在重度干旱胁迫下HA主要影响的是核糖和蔗糖含量。重度干旱胁迫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蔗糖和核糖显着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与未喷施相比,蔗糖和核糖含量均显着降低。5.喷施HA改变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正常水分条件下喷施HA与未喷施相比,叶片内源酸性激素脱落酸(ABA)、茉莉酸(JA)、水杨酸(SA)和生长激素(IAA)含量变化不显着。与正常水分条件下相比,重度干旱胁迫下ABA、JA和SA含量显着升高,IAA含量显着降低,其中JA和ABA含量增加比例较大,分别为63.87%和67.86%。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HA与未喷施相比,内源ABA、JA和SA显着降低,ABA含量降低比例最大,为11.17%。6.喷施HA能够诱导干旱胁迫应答基因NAC转录因子家族基因AsNAC1,茉莉酸合成相关基因(CL3266)和膜蛋白基因(CL2689)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方烨红,刘帆,崔欢,秦立楠,贺渝淼[4](2018)在《大鼠肌肉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及电生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大鼠支配肌肉的外周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和电生理特性。方法预先用荧光染料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I,200 mg/L)标定背根神经节(DRG)中支配大鼠胫骨前肌的神经元,7~12 d后取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进行在体可视DRG电生理记录。结果 DiI逆行标记表明,支配大鼠胫骨前肌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腰(L)3、L5 DRG上,DiI标记的阳性神经元胞体数量分别为19.8±7.1(L3)、26.5±8.0(L4)和14.2±5.0(L5)个(n=8),其中含大、中、小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L3~L5背根神经节(DRG)DiI+(支配胫骨前肌)神经元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肽能)阳性神经元分别占31.5%、26.1%和22.3%;植物凝集素(IB4)(非肽能)阳性神经元分别占45.8%、45.1%和40.6%;表达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醛亚型-1(TRPV1)的神经元分别占27.2%、26.3%和32.1%。电生理结果显示,对40mN以上机械刺激有反应的大部分为中、小神经元,引起其放电的外周机械刺激的阈值一般大于80mN(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外周感受野范围大,且位置多变。在测得外周轴突传导速度的神经元中,大部分(8/10)为C类[传导速度<1.5 m/s,平均机械阈值(124.6±40.5)mN]。结论大鼠L3~L5 DRG中支配胫骨前肌的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多为中、小神经元,对于外界机械感受阈值较高,感受野范围较大,并且可表达多种痛觉神经元标志物。(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杨宁,王效科,张玉龙,郑飞翔,陈媛媛[5](2017)在《不同植物叶片臭氧伤害症状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引起近地层臭氧浓度不断升高,对城市绿化植物具有很大的毒性伤害。选择城市常见的景观植物万寿菊、矮牵牛及圆叶牵牛为供试植物,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不同植物臭氧伤害症状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1)臭氧暴露后,供试植物叶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伤害,或叶脉间黄化(万寿菊和矮牵牛),或出现白色斑点(圆叶牵牛),且随臭氧浓度升高其黄化程度加剧,白色斑点亦扩张形成白色斑块,最终叶片从症状形成的地方开始干枯。2)臭氧暴露加剧了供试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着影响,说明植物生长后期臭氧暴露并没有造成蛋白质退化进而引起植物抗臭氧胁迫能力的下降。3)臭氧暴露后万寿菊叶片茉莉酸含量降低,矮牵牛叶片水杨酸含量显着升高,而圆叶牵牛既有水杨酸含量的升高又有茉莉酸含量的降低,说明不同植物对臭氧伤害的激素响应是不一致的,茉莉酸保护能力减弱引起了臭氧对万寿菊叶片伤害,水杨酸过度累积造成了矮牵牛叶片的臭氧直接伤害,而圆叶牵牛的臭氧伤害则是2种原因都可能存在。因此,在大气臭氧浓度尚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明确不同植物臭氧伤害形成的激素响应,以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维持其最大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艳军,孔祥强,董合忠[6](2017)在《一氧化氮对棉花淹水伤害的缓解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淹水胁迫影响棉花生长发育,持续淹水可导致棉花减产甚至绝产,缓解棉花的淹水损伤对棉花抗灾夺丰收至关重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备受关注的重要气体信号分子,它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NO减轻植物涝溃灾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其缓解棉花涝溃伤害的效应及其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K638(鲁棉研41号)为材料,于2016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站(山东临清)的田间电动遮雨棚内,对苗、蕾和花期棉花淹水处理10d,以未淹水的处理为对照,通过叶面喷施一氧化氮外源供体硝普钠(SNP)与一氧化氮清除剂(Carboxy-PTIO),探究了淹水胁迫下NO对棉花淹水伤害的缓解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喷施SNP与PTIO对淹水胁迫后棉花产量的影响与未淹水(对照)相比,苗期、蕾期和花期淹水10d,叶面积分别减少64.8%、40.4%和23.8%,单株成铃数分别减少11.5%、29.0%和12.4%,皮棉产量分别减少16.1%、39.9%和22.9%;叶面喷施SNP处理的同期受淹棉花,叶面积分别减少60.3%、28.7%和17.3%,成铃数分别减少3.7%、23.9%和7.6%,皮棉产量则分别减少4.9%、32.0%和19.4%;喷施PTIO的处理,叶面积分别减少71.3%、45.0%和24.3%,成铃数分别减少15.0%、34.9%和29.1%,皮棉产量则分别减少29.8%、50.0%和31.0%。说明喷施SNP可降低淹水导致棉花叶面积减少的幅度,减轻单株铃数的损失,缓解淹水胁迫后棉花产量的降幅,而喷施一氧化氮清除剂PTIO则加重了淹水胁迫对棉花生长、结铃和产量形成的抑制效应,增加了皮棉产量的损失。2喷施SNP与PTIO对淹水胁迫后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与未淹水(对照)相比,苗期、蕾期、花期淹水10 d,棉株叶片叶绿素(Ch1)含量分别降低25.2%、23.5%和9.4%,光合速率(P_n)分别降低67.6%、46.6%和29.1%,H_2O_2含量分别增加了3.7、4.1和3.8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降低7.9%、32.4%和18.1%,乙醇脱氢酶(ADH)活力分别升高11.6%、64.0%和96.0%,丙酮酸脱羧酶(PDC)活力分别升高12.4、2.6和3.5倍,棉花叶片IAA含量分别减少62.6%、37.2%和28.6%,ABA含量分别增加48.2%、65.2%和13.7%,NO含量分别减少54.8%、76.3%和31.9%;叶面喷施SNP处理的同期受淹棉花,Ch1含量分别降低24.1%、21.7%和4.4%,P_n分别降低56.9%、41.1%和20.6%,H_2O_2含量分别增加2.5、3.4和2.1倍,SOD活力分别降低6.7%、3.1%和5.1%,ADH活力分别升高68.8%、116.0%和138.7%,PDC活性分别升高20.0、4.4和4.5倍,IAA含量分别降低26.7%、25.3%和1.8%,ABA含量分别增加35.4%、52.2%和1.5%;NO含量分别减少53.5%、73.2%和18.3%;叶面喷施PTIO处理的同期受淹棉花,Ch1含量分别降低了40.6%、40.7%和15.5%,P_n分别降低了71.4%、56.1%和46.4%,H_O_2含量分别增加了5.3、4.8和4.0倍,ADH活力分别升高了20.7%、43.5%和48.3%,PDC活力分别升高了9.9、2.3和1.1倍,IAA含量分别降低了50.6%、44.8%和46.2%,ABA含量分别升高了87.8%、93.3%和33.0%,NO含量分别降低了83.3%、81.2%和37.9%。结果表明,任何生育期淹水胁迫下喷施SNP,提供的外源NO弥补淹水胁迫造成的NO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淹水胁迫对棉株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抑制,提高了受淹棉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维持棉株较低的过氧化氢含量,进而降低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损伤,提高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外源NO还促进了受淹棉株IAA的积累,抑制了ABA的积累,从而缓解了受淹棉株生长发育的受抑制程度。此外,SNP处理后,棉花乙醇脱氢酶和丙酮酸脱羧酶活力显着增强,表明外源NO通过调节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维持受淹棉株较高的能量水平,诱导相关能量代谢加剧,为棉花的涝后修复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物质储备,从而减轻淹水胁迫下棉花的损伤。而喷施一氧化氮清除剂PTIO则抑制棉株的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加重了淹水胁迫对棉株生理代谢的损伤程度。3喷施SNP与PTIO影响棉花叶片的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未淹水(对照)相比,苗期、蕾期和花期淹水胁迫10d,棉花叶片叶绿素合成蛋白基因(GhLHCB)表达量分别下调77.8%、55.7%和51.1%;厌氧代谢酶基因(GhADH2a)表达量分别上调1.5、2.9和3.4倍;向同期淹水棉花叶面喷施SNP的处理,GhLHCB表达量分别较对照下调74.2%、47.6%和41.5%;GhADH2a表达量分别上调3.8、6.5和7.7倍;而喷施PTIO的处理,GhLHCB表达量分别下调80.0%、60.1%和58.3%。可见,淹水胁迫10d后,棉花厌氧代谢酶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未淹水(对照)增加,叶绿素合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降低,导致受淹棉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和光合作用降低。喷施SNP后,棉花叶片GhLHCB表达量的下调幅度减小,GhADH2a表达量的上调幅度相对增大;而喷施PTIO后,GhLHCB表达量的降幅有所加剧,GhADH2a表达量的增幅则相对减少。可见,外源NO通过调节能量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来保证其活性,从而维持受淹棉株的能量代谢水平。综上,淹水胁迫显着降低棉花产量,通过提供外源NO可显着提高受淹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改善受淹棉花的光合性能,降低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损伤,维持受淹棉株的能量水平,减轻淹水胁迫下棉花所受的低氧损伤,缓解受淹棉株生长发育的受抑制程度,最终有效缓解淹水胁迫造成的减产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对淹水胁迫的耐受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8-07)
杨小环,赵维峰,孙娜娜,孙亮亮,马金虎[7](2017)在《外源水杨酸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伤害的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植物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先玉335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用0.05 mmol·L~(-1)的SA水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记作CK)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种胚淀粉酶、氧化损伤水平、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A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和鲜重分别显着提高了5.57%、7.20%、23.76%、15.49%和28.52%。SA处理的玉米种胚淀粉酶活性显着提高,在种子萌发第2、第6、第8、第10天比CK提高了28.6%、15.1%、9.6%和16.9%;而超氧阴离子(O_2~)和丙二醛(MDA)含量经SA处理后显着下降。SA处理提高了种胚抗氧化酶的活性,在种子萌发第2、第4、第6和第8天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CK分别提高了36.6%、25.9%、43.6%和46.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种子萌发12 d时比CK提高了9.0%;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第4、第6、第8天时比CK分别提高了13.0%、5.7%和17.0%。此外,SA处理还提高了种胚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所述,SA可以通过改善渗透调节能力和加速淀粉转化来缓解低温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为探究SA调控低温胁迫下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机制开拓了新视野。(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袁颖辉[8](2017)在《腐胺缓解黄瓜植株盐胁迫伤害的生理和蛋白质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Soil salinization)是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也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盐渍化土壤中含量最丰富的可溶性盐是NaCl,NaCl胁迫是盐胁迫的主要类型,会造成植物水分亏缺,扰乱离子平衡,限制植株生长发育。黄瓜(Cucumis sativus L.)在露地和设施环境中均广泛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对土壤盐渍化非常敏感,盐渍环境中黄瓜植株光合能力下降,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多胺是一类小分子的脂肪族含氮化合物,生理pH下通常质子化而带正电荷,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广泛参与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并调节植物对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外源施加多胺能够有效提高植物抗逆性。腐胺(Put)在调节植物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已有报道,研究发现,Put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化学效率,降低毒性离子Na+及Cl-的积累,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提高植物耐盐性,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生理水平,关于Put诱导的形态变化、生理响应和耐盐分子机制间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研究以盐敏感型的黄瓜品种'津优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叶面喷施8 mM Put对盐胁迫(75mM NaCl)下黄瓜幼苗叶片形态结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以及营养液添加0.8 mM Put,研究其对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形态、蛋白质组变化,植株水平Na+/K+平衡,结果期光合生理、单果重及果实品质的调节,揭示Put提高植株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aCl胁迫显着抑制黄瓜幼苗生长,降低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叶面喷施Put能够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气孔特征,并提高叶片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光饱和电子传递速率、磷酸丙糖转运速率和CO2饱和点,降低CO2补偿点,提高黄瓜叶肉细胞固碳能力;Put调节叶片中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减少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减轻产物过度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提高黄瓜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促进黄瓜幼苗生物量的积累。2.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生长受到抑制,营养液添加Put后黄瓜根系平均生长速率提高80%,根系活力显着增强。此外,处理7d时,成功分离鉴定到黄瓜根中62个蛋白点响应Put或NaCl处理,这些蛋白主要参与胁迫防御反应、蛋白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一些次级代谢过程和细胞结构相关蛋白也受到影响。外源Put显着上调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蛋白表达,暗示其在能量产生和碳氮利用中的作用;防御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表明Put在胁迫防御和蛋白质组重排中的作用。此外,Put增加NaCl胁迫下黄瓜根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调节多胺合成和分解相关酶的转录,改变内源多胺水平。总之,Put综合调控盐胁迫下黄瓜根中碳氮代谢和防御反应,提高根系耐盐性。3.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中Na+显着积累,根中Na+含量从表皮到中柱组织逐渐下降,茎中Na+主.要在维管束组织中积累,叶片叶脉中Na+含量高于叶肉组织,木质部汁液中Na+浓度显着增加;胁迫下黄瓜幼苗根、茎、叶中K+含量显着下降,而木质部汁液中K+浓度增加。施加Put后,黄瓜幼苗根和叶各组织中Na+的积累显着下降,而茎皮层和初生韧皮部中Na+含量有所增加,木质部汁液中Na+浓度显着降低;此外,Put不同程度增加根、茎、叶各组织中K+含量,且进一步提高木质部汁液中K+浓度。对离子转运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NaCl胁迫下施加Put总体上能够提高黄瓜幼苗根和叶片中SOS1和NHX的表达,也上调叶片中HKT表达,但降低根中HHT的转录水平,Put对质子泵PH4、VHA和VPP的表达也有不同影响,说明Put能够调节离子的转运,维持盐胁迫下黄瓜体内的Na+/K+平衡。4.NaCl胁迫下施加Put能够提高黄瓜幼苗根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增加H2O2含量。盐胁迫下施用H2O2清除剂DMTU或二胺氧化酶抑制剂AG会减弱Put降低Na+积累、抑制K+流失的能力,说明盐胁迫下外源Put通过增加多胺的氧化来提高H202含量,这是Put有效降低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中Na+含量、增加K+积累的重要原因。5.黄瓜植株结果期遭受盐胁迫,植株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都会受到明显抑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均显着下降;黄瓜果实畸形,单果鲜重下降,果实中单宁、可滴定酸、游离态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胁迫下施加Put能够显着提高PPn和Tr,增强黄瓜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显着增加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调制性热耗散,降低非调制性热耗散,减轻过剩激发能对光合反应中心的损伤,提高反应中心的光化学活性;Put改善盐胁迫造成的果实畸形,增加单果重,降低果实中单宁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增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营养品质和风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龚勍[9](2017)在《探究钢琴弹奏过程中的生理伤害》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弹奏本质上是一种运动过程,这客观的决定了我们在弹奏钢琴的同时存在着发生运动生理伤害的可能性。钢琴弹奏中引起生理伤害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及地区早已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而在我国却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我们在注重对音乐表演技术训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体生理结构与钢琴演奏之间的关联,对钢琴弹奏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生理伤害问题也并未进行体系的理论研究或者建立相关专科医院门诊进行诊治。因此,笔者在本论文中以钢琴演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钢琴演奏法、人体生理科学、运动医学以及笔者自身经历等方面,对钢琴弹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伤害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并针对钢琴弹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伤害病症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钢琴的弹奏水平和降低弹奏过程中生理伤害出现的概率。本论文在写作中将主要围绕“钢琴弹奏过程中生理伤害的种类与成因”、“钢琴弹奏过程中避免生理伤害出现的方法”进行探究论证。首先是绪论,从研究背景出发,说明本文的大致研究范围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列举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为音乐演奏伤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由“音乐表演伤害”的研究起源入手,探讨分析相关议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数据,找出现有研究内容的遗漏及不足之处,进一步说明本文选题的目的和重要意义;第二章为钢琴弹奏过程中的生理伤害种类与成因,以钢琴弹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辅以部分图例探究钢琴弹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如腱鞘炎、局部肌张力障碍、肌肉疼痛等相关病症种类及成因,再从生理学、运动医学等方面分析弹奏方式和弹奏技巧与生理伤害之间的关联;第叁章为避免钢琴弹奏中出现生理伤害的方法,该章节为本论文的核心所在,也是创新点的体现,笔者将根据前文论述之内容,从改进钢琴的弹奏方式、练习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别论述,并结合部分谱例进行探讨分析,借此提出以个人生理条件为基础在实际的钢琴弹奏过程中对弹奏、练习等方式的合理选择与科学运用的方法,以避免和降低钢琴弹奏中出现生理伤害病症的可能,这不仅是本论文的重点,同时也是笔者对自己钢琴学习生涯的总括性思考。(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03)
余敏,杜照奎,王丽佳,祝庆[10](2017)在《外源NO缓解秋茄低温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红树植物抗低温的生理机制,以秋茄(Kandelia obovata)为试验材料,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和1.5 mmol/L)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4℃低温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了秋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的伤害,以0.5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秋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生理伤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黄瓜品种‘新津研四号’为材料,1mmol·L~(-1) NaHS为H_2S供体,采用质量分数为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外源H_2S缓解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伤害的机制。结果表明,H_2S可以显着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根长和鲜质量;显着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提高种子淀粉酶和酯酶活性,还能诱导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质膜透性。即外源H_2S可以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强水解酶和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萌发黄瓜种子造成的伤害,促进种子的萌发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理伤害论文参考文献
[1].段利萍.外源褪黑素对茶菊干旱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及生理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2].牟雪姣,张远兵,吴燕,张强.外源H_2S缓解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干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J].西北农业学报.2018
[3].张志芬.腐植酸缓解燕麦干旱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4].方烨红,刘帆,崔欢,秦立楠,贺渝淼.大鼠肌肉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学及电生理特性[J].解剖学报.2018
[5].杨宁,王效科,张玉龙,郑飞翔,陈媛媛.不同植物叶片臭氧伤害症状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J].生态毒理学报.2017
[6].张艳军,孔祥强,董合忠.一氧化氮对棉花淹水伤害的缓解作用及其生理机制[C].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汇编.2017
[7].杨小环,赵维峰,孙娜娜,孙亮亮,马金虎.外源水杨酸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伤害的生理机制[J].核农学报.2017
[8].袁颖辉.腐胺缓解黄瓜植株盐胁迫伤害的生理和蛋白质基础[D].南京农业大学.2017
[9].龚勍.探究钢琴弹奏过程中的生理伤害[D].西南大学.2017
[10].余敏,杜照奎,王丽佳,祝庆.外源NO缓解秋茄低温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