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供养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人,敦煌,宾阳,莫高窟,吐鲁番,服饰,互联网。
供养人论文文献综述
宗少鸽,刘子建[1](2019)在《丝绸之路沿线传统文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探析——以敦煌“数字供养人”计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类传播媒介和技术手段也随之变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全新的机遇。文章以敦煌"数字供养人"计划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基于与互联网企业的融合,创新自身发展、打破传播壁垒,形成"科技赋能文化"的数字化造血模式,从而为丝绸之路沿线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视角。(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9年23期)
王雪[2](2019)在《历史进程中的一曲凄婉情歌——评高平中篇小说《现代供养人》》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平是甘肃的老诗人。他凭借观察生活的非凡能力和对爱情的敏锐感受,根据敦煌洞窟中一幅民国女子的画像创作出中篇小说《现代供养人》[1],为我们贡献出一位20世纪40年代西部准知识分子年轻女性的悲剧形象,很值得关注。故事发生在1942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已经萌芽,传统婚姻观念依然强悍,夹缝下两位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姜树竞18岁,师范学校毕业生;女主人公刘仁慧17岁,女中高叁学生。二人恋情遭到女方父(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9年12期)
雒红强[3](2019)在《浅析敦煌壁画中供养人的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壁画作为敦煌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画像,称为供养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学和历史研究价值。供养人服饰的变化直接反应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人们审美的喜好,民族的融合情况等,所以对于供养人服饰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期刊2019年11期)
赵声良[4](2019)在《供养人 莫高窟第61窟东壁 五代》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高窟第61窟是五代时期曹元忠的功德窟。此窟在东壁南侧画出了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第一身为曹议金(曹元忠之父)的回鹘夫人,第二身为曹元忠姊,即嫁给甘州回鹘可汗的天公主。两身供养人都头戴桃形冠,身穿翻领大袍,项饰珠宝,面部装饰花钿,表现出典型的回鹘民族服饰特点。曹氏家族长期与东面的回鹘、西面的于阗国保持姻亲(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马祯艺[5](2019)在《浅析敦煌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的概念、供养人的画像分类进行阐述,将供养人分为叁类,一是僧尼等宗教人物、二是男性供养人、叁是女性供养人。然后对唐代不同时期供养人服饰色彩进行分析,盛唐、吐蕃以及归义军时期的礼服大致相同,色彩按照等级划分。但是吐蕃时期更具民族特色,归义军时期不再恪守紫色官府,达官贵人钟爱大红袍。最后论述了供养人的服饰色彩搭配方式,色彩体现的政治等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5期)
崔陶梦[6](2019)在《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供养人形象中涉及的政治意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北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中将帝后作为最高等级的供养人,通过图像分析比对,总结出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中供养人像在身份、位置、规格、形式方面的特征,联系北魏时期社会背景,理解其内部原因,追溯其中的政治意涵。(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13期)
赵声良[7](2019)在《供养人(段文杰复原临摹) 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壁 盛唐》一文中研究指出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北两壁,绘画了时任瓜州晋昌郡都督的乐庭瓌一家的供养像。其中南壁绘都督夫人太原王氏及女儿的供养像。前叁人是都督夫人及两个女儿,后面侍女们捧花或香炉等供品。夫人梳高髻,头上插满了花,穿着艳丽的上衣和红底花纹长裙,肩上还有薄纱帔帛。身后两个女儿也都衣饰华贵。人物面形丰腴,腹部前挺,体现出"唐人以丰肥为美"的特点,与唐代张萱、周昉一派仕女画的风格一致。(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毕丽兰,宋焰朋[8](2019)在《妻室与供养人:回鹘在敦煌10世纪时期的政治和艺术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回鹘和十世纪敦煌之间的文化联系。甘州回鹘女性供养人(统治阶层的妻室)被绘制在敦煌一些大型洞窟中,且尺寸较大。学者认为敦煌汉族统治者与甘州回鹘可汗之女的婚姻对于新的汉-回鹘统治阶层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出自敦煌的绘画和草图进行认真辨识,重点关注新的颜色的出现以及装饰技术的应用,如金箔的应用、人物的图像(服饰、面部特征、偏好)。得出以下结论:甘州回鹘女性供养人对于10世纪敦煌艺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鹘对敦煌的影响在11世纪一直持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高平[9](2019)在《现代供养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篮球场距离有点远。一个少女带球奔跑的身影,白色的球鞋在跳动,黑色的短发在飘舞,红发卡在闪亮。前面有人阻挡犯规,突然把她绊倒在地。"哎呀!"姜树竞情不自禁地惊呼了一声,是从二楼教室门外的走廊上发出的。他决心不再了望了,一口气跑到楼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些失态。好在最后一节课早已上完,同学们都回了宿舍,没有人注意到他的举动。他站在那里犹豫了一会儿,忍住慌乱,径直向球场走去。(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9年06期)
菊地淑子,颜菊馨[10](2018)在《围绕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的开凿与重修之历史——汉语史料中的供养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言本稿为菊地淑子(旧名山崎淑子)受到2012年度日本鹿岛美术财团研究基金资助所得研究成果的报告论文译文。该研究论文的日文原文刊登在2013年11月《鹿岛美术研究》(年报第30号别册),其后获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资助翻译成中文,于2016年8月敦煌研究院举办的"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1本稿在日文报告论文原文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形象史学》期刊2018年02期)
供养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平是甘肃的老诗人。他凭借观察生活的非凡能力和对爱情的敏锐感受,根据敦煌洞窟中一幅民国女子的画像创作出中篇小说《现代供养人》[1],为我们贡献出一位20世纪40年代西部准知识分子年轻女性的悲剧形象,很值得关注。故事发生在1942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已经萌芽,传统婚姻观念依然强悍,夹缝下两位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姜树竞18岁,师范学校毕业生;女主人公刘仁慧17岁,女中高叁学生。二人恋情遭到女方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供养人论文参考文献
[1].宗少鸽,刘子建.丝绸之路沿线传统文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探析——以敦煌“数字供养人”计划为例[J].出版广角.2019
[2].王雪.历史进程中的一曲凄婉情歌——评高平中篇小说《现代供养人》[J].飞天.2019
[3].雒红强.浅析敦煌壁画中供养人的服饰[J].鸭绿江(下半月).2019
[4].赵声良.供养人莫高窟第61窟东壁五代[J].敦煌研究.2019
[5].马祯艺.浅析敦煌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探究[J].大众文艺.2019
[6].崔陶梦.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供养人形象中涉及的政治意涵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7].赵声良.供养人(段文杰复原临摹)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壁盛唐[J].敦煌研究.2019
[8].毕丽兰,宋焰朋.妻室与供养人:回鹘在敦煌10世纪时期的政治和艺术影响[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
[9].高平.现代供养人[J].飞天.2019
[10].菊地淑子,颜菊馨.围绕敦煌莫高窟第217窟的开凿与重修之历史——汉语史料中的供养人[J].形象史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