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两个下安装板的底端均通过缓冲弹簧与壳体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下安装板的一侧均通过软连接带分别与内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冷却腔,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轴承的内圈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外冷却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冷却管,且若干冷却管的一端均与内冷却腔相通,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设置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对锂电池组进行固定,同时为锂电池组提供缓冲力,保护锂电池组,设置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对锂电池组进行有效散热,提升锂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3),两个所述立柱(3)的一侧均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下安装板(4),两个所述下安装板(4)的底端均通过缓冲弹簧(12)与壳体(1)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板(4)的顶端分别与锂电池组(1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板(4)的一侧均通过软连接带分别与内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冷却腔(10),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8),所述顶板(8)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顶板(8)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9)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外冷却腔(2),所述外冷却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冷却管(13),且所述外冷却腔(2)与若干冷却管(13)相通,若干冷却管(13)的一端均与内冷却腔(10)相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3),两个所述立柱(3)的一侧均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下安装板(4),两个所述下安装板(4)的底端均通过缓冲弹簧(12)与壳体(1)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板(4)的顶端分别与锂电池组(1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板(4)的一侧均通过软连接带分别与内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冷却腔(10),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8),所述顶板(8)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顶板(8)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9)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外冷却腔(2),所述外冷却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冷却管(13),且所述外冷却腔(2)与若干冷却管(13)相通,若干冷却管(13)的一端均与内冷却腔(10)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6)底部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板(9)底部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5),所述上安装板(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棉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却腔(10)的内部和外冷却腔(2)的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液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现有的电池电池模组在电池的外部缠绕有胶带,并利用塑胶壳进行包装,但是这种结构不具抗震效果,且散热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锂电池组包装不具抗震效果,且散热能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一侧均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下安装板,两个所述下安装板的底端均通过缓冲弹簧与壳体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板的顶端分别与锂电池组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安装板的一侧均通过软连接带分别与内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冷却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顶板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外冷却腔,所述外冷却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冷却管,且所述外冷却腔与若干冷却管相通,若干冷却管的一端均与内冷却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板底部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棉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冷却腔的内部和外冷却腔的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设置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对锂电池组进行固定,同时为锂电池组提供缓冲力,保护锂电池组,设置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对锂电池组进行有效散热,提升锂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外冷却腔;3、立柱;4、下安装板;5、上安装板;6、第一固定板;7、螺杆;8、顶板;9、第二固定板;10、内冷却腔;11、锂电池组;12、缓冲弹簧;13、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柱3,两个立柱3的一侧均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下安装板4,两个下安装板4的底端均通过缓冲弹簧12与壳体1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下安装板4的顶端分别与锂电池组1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下安装板4的一侧均通过软连接带分别与内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内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冷却腔10,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8,顶板8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顶板8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螺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9螺纹连接,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外冷却腔2,外冷却腔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冷却管13,且外冷却腔2与若干冷却管13相通,且若干冷却管13的一端均与内冷却腔10相通。
优选的,第一固定板6底部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板9底部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上安装板5,上安装板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棉垫,上安装板5对锂电池组11进行固定。
优选的,螺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把,转把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内冷却腔10的内部和外冷却腔2的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液体。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抗震保护结构的锂电池,使用时,锂电池组11放入在壳体1内部,且底端分别与两个下安装板4接触,缓冲弹簧12为锂电池组11提供缓冲力,转动螺杆7,带动第二固定板9移动,第二固定板9与锂电池组11的两侧接触,对锂电池组11进行限位,且上安装板5进一步对锂电池组11进行固定,锂电池组11的底端与内冷却腔10接触,内冷却腔10内部的冷却液体被锂电池组11散发的热量加热后,所述冷却液体为乙二醇类型的冷却液,通过冷却管13进入到外冷却腔2内部,外冷却腔2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7094.3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169250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2;H01M10/6567;H01M10/6551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深圳市金麒麟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金麒麟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宝龙二路3号京能科技环保工业园3栋二楼西侧
发明人:郭少彬
第一发明人:郭少彬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金麒麟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汉民
代理机构:44251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抗震论文;